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選礦廠班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某選礦廠班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5434

為了建立廠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隱患排查治理的原則

1、“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2、“四定四不推”的原則。即“四定”指定項目、定人員、定措施、定時間、定落實處理;“四不推”指操作人員能解決的問題不推向班組;班組能解決的問題不推向工段;工段能解決的問題不推向廠;廠能解決的問題不推向公司。

二、隱患的分級與分類管理

1、隱患的分級與分類

廠級、段級、班組級等三類。

2、屬于設備、設施,包括起重設備、壓力容器、提升設備、地壓等存在的隱患,由生技組管理。

3、屬于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和土木工程遺留下來的隱患或因施工原因造成的隱患,由生技組管理。

4、屬于民爆器材、危險化學品、尾礦庫、火災隱患的項目歸護廠隊管理。

5、凡由廠安委會確定為事故隱患的,各工段(隊)均應記入專門臺賬,按要求落實整改,安防組應備案。

6、安環組負責事故隱患的綜合管理,監督檢查事故隱患的整改;負責事故隱患的統計和報告。

三、隱患的排查

1、廠每月、段(隊)每周、班組每日至少應對轄區的設備、設施、建筑物、構筑物、危險源及作業環境等,進行一次全面的排查。

2、各工段均應建立健全隱患排查臺賬,及時登記。登記內容包括:檢查人員、檢查時間、檢查地點、隱患部位及危險狀態、臨時控制措施、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等。

四、考核

1、各工段(隊)應將隱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納入考核之中。

2、因治理不及時或失控、玩忽職守等因素造成事故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篇2:班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

1、班組長下井前,通過隱患信息通知卡或隊干部和上個班人員交代,了解工作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到心中有數。

2、進入工作現場后,首先安排治理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班組長還必須排查現場是否存在其它安全隱患,隱患排查必須覆蓋所有工作地點。

3、堅持“邊檢查、邊處理”的原則,對作業場所、安全生產設備及各系統進行定時、定點、定路線、定項目巡回檢查,對查出的隱患實行分級管理,落實治理責任,隱患沒有排除班組長不得組織生產。

4、對限期治理的事故隱患,要嚴格落實現場防范措施。

5、發現重大隱患,必須停工處理,同時上報區隊、信息站、調度室。遇到重大險情要及時報告,并有序組織人員及時撤離現場,避免事態擴大。

6、對班組解決不了需區隊、礦或公司解決的隱患,必須及時上報區隊、調試室,并按指示安排下步工作。

7、對已整改的隱患,必須安排復查,確保隱患整改到位。對隱患檢查不到位,整改落實不到位,引發重大事故隱患的,實行責任追究。

8、交接班前,班長必須將當班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和遺留問題填寫在交接班記錄本上,填寫必須認真、準確、完整。

9、班長升井后,到信息站填寫隱患反饋卡,并向隊值班人員說明具體情況。

篇3:煤礦班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1、施工前,隊長、副隊長、帶班長對施工區域內的安全狀況進行全面檢查。

2、當班排查的隱患,必須及時處理,隱患處理不徹底不得開工。當班處理不了的隱患要及時匯報礦領導。

3、當班處理不完的隱患,隊長、副隊長、帶班長必須在現場向接班人員交待清楚隱患原因、處理情況,采取的措施及注意的安全事項。

4、發現隱患,隊長、副隊長和帶班長應積極組織人員,定人定員定措施,如果由于隱患處理不及時、不到位而發生事故,將追究隊長、副隊長和帶班長的責任。

5、處理隱患時,隊長、副隊長、帶班長必須做好現場的安全監督、隱患處理要徹底,不留后患。

6、隱患排查包括:設備、頂板、安全措施、運輸狀況等。

7、隱患排查、處理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作業標準。

8、出現較大的隱患,應及時向領導和有關單位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