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控十七項管理制度

井控十七項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8876

1.井控分級管理制度。總部及油田企業(單位)成立井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井控工作。總部成立井控工作領導小組,股份公司總裁擔任組長,分管油田企業的副總經理和高級副總裁擔任副組長,成員由石油工程管理部、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安全環保局、物資裝備部、生產經營管理部、發展計劃部、集團(股份)財務部和人事部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總部井控工作領導小組綜合管理與監督辦公室設在安全環保局,負責井控日常綜合協調管理和監督工作。油田企業應成立由行政正職為組長,上市和存續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安全、工程、地質、生產、設備、計劃、財務、人事、教育培訓、設計和監督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井控工作領導小組,并根據企業實際在相關部門成立領導小組監督管理辦公室,或在安全部門、業務部門分設井控監督和管理辦公室,明確規定各自監督和管理職責。鉆井、測井、錄井、井下作業與試油(氣)等專業化公司和油氣生產單位,以及設計、監督、井控設備檢驗維修等單位應成立由行政正職為組長,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井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單位井控工作。各鉆井、測井、錄井、井下作業、采油(氣)等基層隊伍,應成立以隊長為組長的井控工作領導小組。交叉作業或聯合作業現場,應成立以主要作業單位為組長,業主與相關單位參加的現場井控領導小組。2.井控工作責任制度。井控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級井控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部門均負有井控工作責任。總部井控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部門職責井控工作領導小組職責(1)組織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和行業井控安全標準,健全井控監督管理機構并落實專職人員。(2)負責審定企業井控標準和管理制度。(3)每年組織1次井控專項檢查,及時發現并研究解決井控工作中的重大問題。(4)定期召開井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井控技術管理、綜合管理及監督部門工作匯報;組織召開年度井控工作會議,全面總結部署井控工作。(5)審批勘探開發項目,保證井控本質安全。(6)審批井控隱患治理項目及資金。(7)發生井控突發事件時,按照規定程序啟動應急預案并組織搶險。安全環保局職責(1)安全環保局為總部井控工作領導小組綜合管理與監督辦公室,負責井控日常綜合協調管理和監督工作。(2)貫徹落實行業和企業井控安全標準、制度,組織制(修)訂企業井控安全標準、制度。(3)督促協調各部門做好井控相關工作,并監督檢查企業的井控法規、標準和制度執行情況。(4)編制中國石化井控隱患治理計劃并監督實施。(5)負責籌備并組織井控安全專項檢查。(6)及時匯報井控綜合管理和監督工作,籌備井控工作領導小組例會和年度工作會議并負責貫徹落實會議精神。(7)參與井控應急搶險與指揮,組織井噴事故調查。(8)完成總部井控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石油工程管理部職責(1)石油工程管理部為集團公司井控技術管理責任部門,具體負責施工作業井控技術管理工作。(2)貫徹落實行業和企業井控技術標準,組織制(修)訂鉆井、井下、測井、錄井等企業井控技術標準。(3)負責井控培訓機構資質管理和井控技術培訓工作。(4)負責鉆井、試油(氣)、井下、測井、錄井和專業試壓隊伍,以及井控設備檢驗維修機構資質管理,確保專業隊伍井控能力達到要求。(5)負責油田勘探開發工程技術服務市場管理,嚴格市場準入制度,落實承包商井控責任。(6)組織制定重大井控技術方案與設計論證,并組織重大井控隱患治理項目的實施。(7)負責井控裝備管理,確保裝備本質安全。(8)參與井控應急搶險指揮和井噴事故調查處理。(9)定期向總部井控工作領導小組匯報施工作業井控技術管理工作。(10)參與井控安全專項檢查。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職責(1)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為股份公司井控技術管理責任部門,具體負責油氣勘探開發油氣水井井控技術管理工作。(2)貫徹落實行業和企業井控技術標準、制度,組織制(修)訂油氣勘探開發井控技術標準。(3)負責股份公司井控培訓工作。(4)組織制定勘探、開發部署方案和重點開發油氣井井控設計與技術方案論證,組織重大井控隱患治理項目實施。(5)負責油氣井井控設備管理,確保井控技術裝備本質安全可靠。(6)負責工程監督人員資質及現場管理。(7)參與井控應急搶險指揮和井噴事故調查處理。(8)定期向總部井控工作領導小組匯報勘探開發過程油氣水井井控技術工作。(9)參與井控安全專項檢查。其他部門職責生產經營管理部、物資裝備部、發展計劃部、集團(股份)財務部和人事部均為總部井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部門,配合主管部門開展井控工作。生產經營管理部重點做好井控應急協調工作,物資裝備部重點做好井控設備配套工作,發展計劃部和集團(股份)財務部重點做好井控工作和隱患治理資金投入,人事部重點做好井控管理機構定崗定編工作。油田企業(單位)是井控安全管理責任主體,對本企業(單位)井控安全負全責。油田企業及其所屬油氣生產單位、專業化公司、設計監督機構和井控設備檢驗維修單位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結合井控管理實際,明確企業(單位)及部門井控工作職責。總部、油田企業、油氣生產單位或專業化公司等各級井控監督、管理部門均應設置井控專職崗位,確保井控責任制的落實。3.井控工作檢查制度。各級井控工作領導小組應定期組織開展井控檢查工作。其中,總部每年1次,油田企業每半年1次,專業化公司及油氣生產單位每季度1次,基層單位每月度1次。4.井控工作例會制度。各級井控工作領導小組應定期召開井控工作例會,認真總結、部署井控工作,及時研究解決井控管理和監督方面存在的問題。其中,總部每年1次,油田企業每半年1次,各專業化公司及油氣生產單位每季度1次,基層單位每月1次。5.井控持證上崗制度。各級主管領導、管理人員和相關崗位操作人員應接受井控技術和H2S防護技術培訓,并取得“井控培訓合格證”和“H2S防護技術培訓證書”。“井控培訓合格證”持證崗位油田企業領導及管理人員:行政正職,主管勘探、開發和安全的企業領導;勘探、鉆井、開發、生產、安全、設計、監督部門領導以及參與井控管理的人員。鉆井、井下、測井、測試、錄井公司和采油(氣)廠領導及管理人員:經理(廠長),主管生產、技術和安全工作的副經理(副廠長),正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生產管理和安全管理部門領導以及參與井控管理的人員。施工隊伍(1)鉆井隊(平臺):平臺經理、正副隊長、指導員、鉆井工程師(技術員)、安全員、鉆井技師、大班司鉆、泥漿工程師、司機長、正副司鉆、井架工。(2)試油(氣)與井下作業隊(平臺):平臺經理、正副隊長、作業工程師(技術員)、安全員、作業技師、大班司鉆、正副司鉆和井架工。(3)測井隊與錄井隊:正副隊長、現場施工人員。(4)采油(氣)隊:正副隊長、技術人員、安全員。其他人員(1)鉆井、試油(氣)、井下作業等工程、地質與施工設計人員,現場監督人員。(2)井控專業檢驗維修機構技術人員和現場服務人員。(3)從事欠平衡鉆井、測試、泥漿、取心、定向井等專業服務的技術人員及主要操作人員。“H2S防護技術培訓證書”持證崗位。機關人員:在含H2S區域從事鉆井、測井、試油(氣)、井下作業、錄井作業和油氣開發的相關領導及管理人員。現場人員:在含H2S區域從事鉆井、測井、試油(氣)、井下作業、錄井作業和油氣開發的現場操作及管理人員。上述培訓及復審應在總部認證的相應培訓機構進行。6.井控設計管理制度從事鉆井、試油(氣)和井下作業工程設計單位應持有相應級別設計資質;從事“三高”井工程設計應持有乙級以上設計資質。設計人員應具有相應資格,承擔“三高”井工程設計人員應擁有相關專業3年以上現場工作經驗和高級工程師以上任職資格。油氣井工程設計和施工設計均應設立《井控專篇》。《井控專篇》以井控安全和防H2S等有毒有害氣體傷害為主要內容。所有設計均應按程序審批,未經審批不準施工;“三高”油氣井由企業分管領導審批。如因未預見因素需變更設計時,應由原設計單位按程序進行,并出具設計變更單通知施工單位。組織工程設計與地質設計審查時,應有安全部門人員參與審查《井控專篇》。7.甲方監督管理制度所有鉆井、試油(氣)和井下作業應由甲方派出現場監督人員。“三高”油氣井、預探井和其他重點井應實行駐井監督工作制;一般開發井可實行“一般工序巡視監督,關鍵工序現場監督”工作制。現場監督人員除履行工程質量監督職責外,應同時負責監督井控和HSE工作。對鉆井、試油(氣)和井下作業監督人員實行資質管理;“三高”井和預探井的監督人員應持有總部頒發的監督證書。監督人員資質管理由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負責。8.井控和H2S防護演習制度。基層隊伍應根據施工需要,經常開展井控和H2S防護演習。演習按照程序進行,并通知現場服務的其他專業人員參加。演習應做好記錄,包括班組、時間、工況、經過、講評、組織人和參加人等。鉆井井控演習分為正常鉆井、起下鉆桿、起下鉆鋌和空井4種工況。常規井演習應做到每班每月每種工況不少于1次,鉆開油氣層前需另行組織1次;高含H2S井演習應包含H2S防護內容,鉆開含H2S油氣層100米前應按預案程序組織1次H2S防護全員井控演習。試油(氣)與井下作業分為射孔、起下管柱、誘噴求產、拆換井口、空井等5種工況組織井控演習。常規井演習應做到每井(每月)每種工況不少于1次;含H2S井在射開油氣層前應按預案程序和步驟組織H2S防護全員井控演習。采油(氣)隊每季度至少組織1次井控演習,含H2S井每季度至少組織1次防H2S傷害應急演習。含H2S油氣井鉆至油氣層前100米,應將可能鉆遇H2S層位的時間、危害、安全事項、撤離程序等告知1.5公里范圍內的人員和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及村組負責人。?9.井控設備管理制度油田企業應明確井控設備管理機構,制定設備管理、檢查維修和定期檢驗制度,并建立設備檔案。所有井控裝備及配件購置,必須是中國石化供應商生產的合格產品。實行井控設備定期報廢制度。防噴器報廢年限為13年,控制裝置報廢年限為15年,管匯及閥組報廢年限為13年。延期使用須經第三方專業檢驗合格,且延期年限不超過3年。用于“三高”油氣井的井控設備,累計使用時間不宜超過7年,超過7年應加密檢測并監控使用。10.專業檢驗維修機構管理制度井控設備專業檢驗維修機構應以檢驗維修點為基本單位取得獨立資質,未取得資質者不得從事相應級別井控檢驗維修工作。專業檢驗維修機構應建立完善的檢驗維修質量保證體系,檢驗維修應嚴格執行SY/T6160《防噴器的檢查與修理》等相關標準、制度。防噴器組檢驗維修后,應按井場聯接形式組裝后進行低壓和額定工作壓力試壓;用于“三高”氣井的防噴器組應進行等壓氣密檢驗。專業檢驗維修機構應按照逐臺、逐項的原則,建立防噴器、控制系統、閥組、管匯等使用維修檔案。11.井控裝置現場安裝、調試與維護制度基層隊應按設計安裝使用井口設備、井控裝備和氣防器具,并認真做好日常檢驗維護和記錄填寫。鉆井、試油(氣)、井下作業和采油(氣)使用的井口設施、井控裝置,現場安裝完畢或更換部件后均應進行密封試壓;“三高”氣井的井口設施、井控裝置宜做等壓氣密檢驗。鉆井與試油(氣)防噴器除日常維護保養外,應定期進行檢查。定期檢查分3月期檢查、1年期檢查和3年期檢查,檢查方式和檢查項點應執行SY/T6160《防噴器的檢查和維修》。對淺井、中深井、深井、超深井防噴器的具體檢查頻次,油田企業可根據實際自行確定。井下作業防噴器使用期滿6個月應進行檢測;使用期滿仍須繼續使用的,應經現場試壓檢驗合格,待施工結束時再送回車間進行檢測。各類H2S檢測儀、可燃氣體檢測儀、大功率聲響報警器等氣防器具,現場安裝后應進行可靠性檢測,聲光報警、數值顯示等達到標準后,方可投入使用。12.開鉆(開工)檢查驗收制度鉆井、試油(氣)與井下作業各次開鉆(開工)前,均應進行開鉆(開工)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可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取業主單位檢查驗收,委托施工單位檢查驗收或甲乙雙方聯合檢查驗收方式。檢查驗收合格后下達“開鉆(開工)批準書”同意開鉆(開工);檢查驗收不合格不得開鉆(開工)。承鉆“三高”氣井,最后一次鉆開主要油氣層前的開鉆檢查驗收,應經施工企業自行組織檢查驗收合格后,再由甲方組織正式開鉆檢查驗收。開鉆檢查驗收應由企業副總師以上領導帶隊,工程、生產、設備、安全、環保等部門人員參加。13.鉆(射)開油氣層審批(確認)制度鉆井施工鉆開油氣層審批制度鉆開第1套油氣層100米前,施工企業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向業主企業提出鉆開油氣層申請,經檢查驗收合格并獲批準后方可鉆開油氣層;獲準1個月未鉆開,須重新組織檢查驗收。“三高”氣井若包括多個差異較大的主要油氣層,則每鉆開1層須檢查驗收1次。業主企業檢查驗收由主管部門牽頭,工程、安全、環保、消防等部門參加,根據有關標準和制度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下達“鉆開油氣層批準書”同意鉆開油氣層;檢查驗收不合格,則應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三高”氣井鉆開主要氣層檢查驗收,由油田企業副總師以上領導帶隊,工程、設備、安全、環保等管理部門人員參加。射孔作業射開油氣層確認制度。下入射孔槍前,施工主體單位應向業主單位提出射開油氣層申請,經現場監督人員確認同意后,方可射開油氣層。14.干部值班帶班制度。鉆井施工、試油(氣)和井下作業均應實行干部24小時值班制度。開發井從鉆開產層前100米,探井從安裝防噴器到完井期間,均應有干部帶班作業;“三高”區域進行試油(氣)作業,應有干部帶班作業。15.坐崗觀察制度。開發井從鉆開油氣層前100米,探井從安裝防噴器到完井,均應安排專人24小時坐崗觀察溢流,坐崗由鉆井人員、泥漿人員和地質錄井人員負責。試油(氣)和井下作業施工應安排專人觀察井口,發生溢流應按程序處置并上報。16.井噴應急管理制度鉆井施工、試油(氣)施工、井下作業和油氣生產井應按照“一井(站)一案”原則編制工程和安全綜合應急預案。安全應急預案應包括防井噴失控、防H2S泄漏和防油氣火災爆炸3個子預案。鉆井施工、試油(氣)施工、井下作業防井噴失控和防H2S泄漏應急預案,除滿足規定編制要素外,還應明確規定雙方應急責權、點火條件和棄井點火決策等。鉆井隊、試油(氣)隊和井下作業隊分別是鉆井施工、試油(氣)施工和井下作業的應急責任主體,所有配合施工作業和后勤服務的隊伍,其應急預案均應服從責任主體單位的應急預案,并服從應急指揮。安全應急預案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分別報當地政府和上級安全部門審查備案。17.井噴事故管理制度根據事故嚴重程度,井噴事故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Ⅰ級井噴事故:發生井噴失控造成H2S等有毒有害氣體溢散,或竄出地表、竄入地下礦產采掘坑道、伴有油氣爆炸著火、危及現場及周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Ⅱ級井噴事故:發生井噴失控,或雖未失控但導致H2S等有毒有害氣體噴出,對人員存在傷害可能,或對江河湖泊和環境造成較大污染。Ⅲ級井噴事故:發生井噴事故,24小時內仍未建立井筒壓力平衡,且短時間難以處理。Ⅳ級井噴事故:發生一般性井噴,24小時內重新建立了井筒壓力平?。發生井噴、井噴失控或H2S泄漏事故,事故單位應立即上報并啟動預案。Ⅰ級和Ⅱ級井噴事故應在2小時內報至總部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和辦公廳總值班室,并同時報地方政府相關部門;Ⅲ級井噴事故應及時上報總部進行應急預警。發生井噴事故或H2S泄漏事故,均應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調查處理。其中,Ⅰ級井噴事故和Ⅱ級井噴事故由總部直接調查處理;Ⅲ級井噴事故原則上由油田企業調查處理;Ⅳ級事故原則上由專業化公司或油氣生產單位調查處理。

篇2:井控裝備管理中心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制度

一、目的及適用范圍:

1.1為協調和部署井控中心安全、消防管理工作,保證中心各項生產、消防、治安、交通等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順利落實,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適用于中心安全會議的管理。

二、會議形式及頻次:

2.1安全會議包括: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安全專題工作會議和安全例會等。

2.2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例會每月召開一次,安全專題工作會議根據公司安全工作需要召開。

2.3參加會議人員:

2.3.1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

由中心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召開,辦公室負責會議的會務工作;參加會議人員為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體成員。

2.3.2安全例會

由中心主管安全的副總經理主持,辦公室負責會務工作;?

參加會議人員為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各中隊、部門主要負責人。

2.3.3安全專題會議?

由公司主管安全的副總經理主持,相關職能部門負責會議的會務工作,參加會議人員為公司領導、各職能部門領導、中心主要負責人、各部門人員、基層中隊干部等。

三、安全會議的主要內容

3.1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的主要內容?

3.1.1聽取近期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情況匯報;

3.1.2研究公司重大安全管理事項,并做出決策;?

3.1.3聽取事故和重大隱患情況匯報,決定處置方案;?

3.1.4總結前段安全工作,研究確定下一步安全工作計劃、任務和目標。

3.2安全例會的主要內容?

3.2.1傳達上級和公司各項生產、消防、治安、交通、計算機信息等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文件、指示、通報、通知等;

3.2.2根據上級的要求進行工作布置;

3.2.3落實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和專題工作會議精神,聽取、檢查上月例會布置工作的完成情況;?

3.2.4發布有關安全生產工作信息,交流安全工作經驗;學習有關安全專業知識;?

3.2.5分析、通報公司及各單位上月安全生產管理狀況;

3.2.6布置、安排下一步安全生產工作任務;?

3.2.7檢查隱患整改情況,提出對事故、隱患的進一步整改意見;

3.2.8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消防、治安、交通、計算機信息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3.3安全專題工作會議主要內容

3.3.1傳達上級和公司有關安全工作的指導精神,并進行工作布置;

3.3.2聽取有關安全管理工作、事故和重大隱患情況匯報;

3.3.3專題研究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解決措施;

3.3.4安全工作階段性安排、布置、總結和獎懲等。

3.4中隊安全會議

3.4.1由中隊長負責召開,小組成員參加。在每天上班前15分鐘開始,時間一般5-10分鐘,地點由各車間部門自定。

3.4.2會議主要內容:傳達上級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布置、檢查、交流、總結安全生產工作;學習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規章制度等;分析班組內外事故案例;結合本班組特點開展事故隱患的預測預控等。

3.4.3會議在各班組交接班記錄中進行記錄。主管領導和安全組每月進行定期檢查并簽字。

3.5不定期安全生產會議

3.5.1由主管安全副經理根據安全生產的季節性和突發性等情況隨時召開安全生產會議。由召集人負責記錄。由各職能部門對會議決議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

四、相關要求

4.1會議召集者在開會之前,應做好有關資料準備工作,會議上要討論研究解決的問題應列出,重要會議會后要下發會議紀要。按時向有關部門和領導進行傳遞,并對存在問題及時協調處理。

4.1.2通知參加會議人員時,要把會議主要內容、開始時間、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會議地點交代清楚。

4.1.3被通知需要參加會議的人員,都應按時參加會議,做到善始善終,確實不能參加的要在開會之前和召集人說明情況,并得到允許。對未經允許擅自不參加或遲到、早退的人員,由會議召集人按照相關管理規定對其進行經濟處罰。

4.1.4會議上決定的情況各部門和責任人,必須不折不扣地認真執行,及時完成。

4.1.5每次安全會議都要有會議紀要。會議紀要包括日期、參加人員、召集單位、主持人、會議主要內容、處理結果、決議執行情況的檢查等,安技部門應定期對各種會議記錄及決議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指

導、考核。

?井控裝備管理中心

篇3:井控工作十項管理制度

一、井控分級責任制度

1、井控工作是鉆井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井控實行分級管理制度。按照分級管理原則,公司和鉆井隊應分別成立井控工作領導小組,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各自的職責。

2、鉆井公司應成立由公司經理為組長,技術安全科、技術發展部、生產協調科、資產科、計財科、人事科和培訓學校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井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公司的井控管理工作。

3、鉆井隊應成立由井隊長為組長的井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隊的井控管理工作。

二、井控工作檢查制度

1、鉆井班每班進行一次井控工作檢查。

2、鉆井隊每周組織一次井控工作檢查。

3、鉆井公司每月進行一次以井控為中心的安全檢查。

4、油氣田每半年組織一次井控工作檢查。

5、集團公司每年組織一次井控工作大檢查。

目的是:督促井控崗位責任制的執行,及時發現和解決次井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杜絕井噴事故的發生。

三、井控工作例會制度

1、鉆井隊每周召開一次以井控為主的安全會議。進入目的層前及以后每日交接班,值班干部、司鉆必須布置井控工作任務,檢查講評本班井控工作。

2、公司每月組織一次以井控為中心的安全工作會議。

3、油氣田每半年召開一次井控例會。

4、集團公司每年召開一次井控工作會。

目的是:總結、協調、布置井控工作。

四、井控培訓取證制度

凡直接指揮鉆井隊現場生產的領導干部、技術人員、鉆井隊干部、正、副司鉆、井架工、安全員、鉆臺、機房大班、泥漿組長都應經過井控技術培訓,并取得“井控操作證”和“硫化氫防護技術培訓證書”。沒有取得“井控操作證”和“硫化氫防護技術培訓證書”的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無權指揮生產,工人不得上崗操作。凡未取得井控操作證而在井控操作中造成事故者要加重處罰。

五、井控設備的安裝、調試與維護制度

1、鉆井隊應按設計要求及《井控技術規程》(SY/T6426-2005)和《鉆井井控裝置組合配套安裝調試與維護》(SY/T5964-2006)安裝維護井控設備。

2、鉆井隊應定人、定崗、定時對井控裝備、內防噴工具進行檢查、維修保養,并認真填寫保養檢查記錄。

六、開工檢查驗收制度

?1、鉆井隊在各次開工(開鉆)前,應按設計要求對井控裝置進行試壓。試壓方式采用清水及試壓車,并有自動記錄裝置。

2、鉆井隊在各次開工(開鉆)前,應向公司或甲方提出開工(開鉆)要求,由公司或甲方組織有關人員對井隊的井控裝備進行檢查驗收,并下達開工(開鉆)批準書后方可開工(開鉆)。

七、井控及硫化氫防護演習制度

1、鉆井隊應按鉆進、起下鉆桿、起下鉆鋌、空井時發生溢流的四種工況分崗位、按程序

定期進行防噴演習。

2、鉆開油氣層前和鉆開含硫化氫氣層100米前,必須進行防噴演習,演習不合格不得打開油氣層。

3、井控演習頻次要求:正常油氣井,每鉆井班每月每種工況不少于一次。重點井、含硫化氫井,井控演習可考慮適當增加頻次。每次井控演習必須做好演習記錄,具體內容包括:班組、時間、工況、經過、講評、組織人、演習人等。

4、防噴演習應通知現場服務的其他專業人員參加。

八、井噴及硫化氫泄露事故逐級報告制度

1、發生井噴、井噴失控或硫化氫泄漏事故應立即逐級上報,同時有專人收集資料,資料要準確。

2、發生重大井噴、井噴失控或硫化氫泄漏事故,應在4小時內報至集團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同時報地方政府相關部門。

3、發生井噴、井噴失控或硫化氫泄漏事故后,應隨時保持與各級通信聯絡和現場道路暢通無阻,并要有專人值班。

4、發生井噴、井噴失控或硫化氫泄漏事故,施工單位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以便使事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5、對匯報不及時或隱瞞井噴或硫化氫泄漏事故的,要追究領導責任。

九、防火防爆、防硫化氫中毒制度

?1、井場布置及井控設備的安裝應嚴格執行《井控技術規程》(SY/T6426-2005)的有關規定,有硫化氫的油氣井應按《含硫化氫油氣井安全鉆井推薦作法》(SY/T5087-2005)和《含硫油氣田硫化氫與人身安全防護規程》(SY/T6277-2005)執行。

2、井架底座內即及鉆井液暴露位置處應保持通風良好,對含硫高溫高壓井,井架底座內應采用機械通風系統,防止有毒可燃氣體聚集。

3、井架、鉆臺、機泵房、值班房的照明線路應各接一組電源,探照燈電路應單獨安裝,井場照明燈必須全部采用防爆燈,所有電器設備應達到防爆要求。

4、井場要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施工中嚴格執行動火制度。含硫高溫高壓井在開鉆前,應配備充足的自攜氣瓶式正壓呼吸設備及備用鋼瓶,并進行應急預案演練,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全部會熟練佩戴,正確使用。

5、井口操作應避免金屬撞擊產生火花,柴油機排氣管道應安裝火星熄滅器,進入井場車輛的排氣管應安裝阻火器。

6、在可能含硫化氫地區鉆井施工現場,應配備足夠數量的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儀,同時安裝固定式硫化氫檢測報警系統。

7、當井噴失控,井場硫化氫濃度達到150mg/m3(100ppm)的危險臨界濃度時,現場作業人員應按預案要求立即撤離井場,同時通知其他有關機構和相關人員撤離至安全地帶。

8、放噴時放出的天然氣要及時燒掉,防止天然氣(5%-15%)、硫化氫(4%-45%)達到爆炸極限及有毒、有害氣體蔓延。人員撤離時應向上風高點轉移。

9、點火后,應對下風方向尤其是井場生活區、居民區、醫院、學校等人員聚集場所的二氧化硫濃度進行監測。

十、鉆開油氣層審批制度

1、進入油氣層前100米,鉆井隊應在自檢自查的基礎上,向公司主管部門或甲方提出鉆開油氣層申請。

2、由公司主管部門或甲方牽頭,組織有關部門人員組成檢查驗收小組,按檢查驗收細則標準進行檢查。檢查驗收合格后,各單位負責人在檢查驗收書上簽字,報公司總工程師或甲方批準方可鉆開油氣層。檢查不合格,發出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3、對未經檢查驗收或經檢查驗收不合格未批準,擅自鉆開油氣層的鉆井隊,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十一、坐崗觀察制度

1、開發井從進入目的層前100米,探井從安裝防噴器開始到固完井,井隊應有專人24小時坐崗觀察溢流。

2、坐崗觀察人員規定:正常鉆進時由井架工負責,起下鉆、下套管、空井及其它施工作業由泥漿工負責,凡坐崗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技術培訓。

3、坐崗觀察人員要認真填寫坐崗記錄,包括工況、接班井深、循環排量、鉆井液密度、起下立柱數、鉆井液灌入量、鉆井液排出量、鉆井液增減量、增減原因分析、記錄人簽字等。

4、坐崗觀察人員要堅守崗位,認真負責,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司鉆或值班干部。否則,追究當事人責任。

十二、實行24小時干部值班制度

1、開發井從進入產層前100米,探井從安裝防噴器到完井,鉆井隊干部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值班干部應掛牌或有明顯標志。

2、值班干部應監督檢查各施工崗位執行、落實井控制度情況,發現問題立即組織整改。重點施工及特殊情況,如封井器試壓、防噴演習、井下發生溢流、井噴、井下復雜等,值班干部必須在現場組織、指揮,以便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