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工作分級責任制
1、井控工作是鉆井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勘探局和油田分公司主管生產和技術工作的局領導分別是井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2、勘探局和油田分公司分別成立井控領導小組,組長分別由井控工作第一責任人擔任,成員由有關部門人員組成。領導小組負責貫徹執行井控規定和井控領導工作。
3、各鉆井公司、鉆(側鉆)井分公司、鉆井隊、井控車間應成立相應的井控領導小組,并負責本單位的井控工作。
4、各級負責人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格盡職守,做到盡職、盡責。
5、勘探局和油田分公司每半年聯合組織一次井控工作大檢查,督促井控崗位責任制的落實。鉆井公司每季度進行一次井控工作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井控工作存在的問題,杜絕井噴事故的發生。鉆(側鉆)井分公司要,隨時對新上的探井、氣井、調整井和其它新上區塊的井進行井控檢查,及時發現、整改和解決井控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鉆探工程技術部職責:
1、根據集團公司井控技術規定、結合本油田實際,負責修改和制定井控工作細則,并抓好井控培訓中心工作。
2、制定井控技術發展規劃,負責引進及推廣井控新工藝、裝置和工具。
3、定期組織全局井控工作大檢查。
4、井噴失控后,參與處理措施的制定、協調有關各方關系,負責向勘探局和集團公司匯報。
二、鉆井管理中心職責:
1、根據集團公司關于鉆井井控工作的有關規定、要求,結合遼河油田分公司實際,制定油田分公司實施細則。
2、組織遼河油田分公司部署的探井和開發、調整區塊總體設計方案(含井控措施)進行論證,對鉆(側鉆)井工程設計(含井控設計)進行審批。
3、組織油田分公司鉆(側鉆)井管理人員、鉆(側鉆)井設計人員、監督人員的井控培訓工作。
4、對油田分公司內重大鉆(側鉆)井工程項目、高危地區鉆(側鉆)井工程項目組織井控工作檢查。
5、發生井噴失控事故后,參與處理措施的制定。在鉆開油氣層后鉆進過程中發生井噴失控的情況下,組織制定處理方案。
三、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鉆井(側鉆井)建設單位鉆井管理部門職責:
1、為鉆井地質、工程設計、施工部門提供鉆井(側鉆井)地層壓力;注采動態;淺氣層及鄰井資料。
2、按照集團公司關于鉆井井控工作的有關規定、要求,結合遼河油田分公司實際情況,作好鉆前工程準備。
3、落實鉆井監督對施工單位鉆開油氣層前的準備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協調落實調整區塊停注、泄壓事宜。
4、發生井噴失控事故后,提供鉆(側鉆)井地層壓力、注采動態、淺氣層及鄰井資料。參與處理措施的制定。
四、鉆井設計部門職責:
1、按照“石油與天然氣鉆井井控規定”和“遼河油田井控工作細則”要求,作好包括井控設計全部內容的鉆(側鉆)井地質、工程設計。
2、鉆(側鉆)井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必要時作好包括井控設計全部內容的鉆(側鉆)井鉆井地質、工程補充設計。
3、發生井噴或井噴失控后,參與處理措施的制定。
五、鉆井監督職責:
1、掌握鉆井設計中井控設計內容,了解鄰井區注采動態,檢查落實調整區塊注水井停注泄壓,協調有關事宜。
2、按照井控設計和相關規定,監督檢查井控裝置的安裝和試壓。
3、監督檢查鉆開油氣層前井控裝置、防噴工具、井控措施、物資準備各項工作落實情況。
4、發生溢流后,協助施工單位按照井控規定及時處理。
5、發生溢流和井噴失控后,及時向建設單位和油田分公司鉆井管理部門匯報,參與處理措施的制定,并現場監督落實。
六、鉆井公司經理是鉆井公司井控工作第一責任者。
七、鉆井公司總工程師的職責:
1、全面掌握公司井控工作狀況,負責井控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組織制定公司的井控措施。
2、定期召集公司井控例會。
3、定期組織井控工作檢查。
4、出現井噴失控后負責制定全面處理措施、組織指揮壓井作業和事故處理。
八、鉆井公司鉆井技術管理部門職責:
1、對于高壓油、氣井,易噴區塊的井,根據井控設計檢查各次開鉆前井控裝置及井控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
2、高壓油、氣井、易噴區塊鉆開油層前,組織對鉆開油層前各項準備工作的檢查驗收和鉆開油層前申請書的審批。
3、監督檢查井控工作各項規定、制度的貫徹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規定和要求。
4、井侵后到井指導井隊排除溢流,正確進行壓井作業。組織井隊對井噴失控井的處理并負責向鉆探工程技術部匯報。
5、根據“井控裝備及工具配套標準”,負責公司井控裝備,工具和監測,儀器儀表的配套和搶險特殊器具的準備。
6、負責全公司井控培訓,并認真執行“井控操作合格證”制度。
九、鉆(側鉆)井分公司經理是鉆(側鉆)井分公司井控工作的第一責任者。
十、鉆(側鉆)井分公司責任工程師職責:
1、根據施工設計和井控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的要求,檢查井控裝置的安裝、試壓,各崗位人員、技術措施和物資材料準備落實情況。
2、對于一般開發井負責組織鉆開油氣層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檢查和審批鉆開油層批準書。
3、出現溢流和井涌,到井及時組織指導鉆井隊排除溢流,作好壓井準備。
4、井噴失控后,組織建立防火警戒在現場指揮統一領導下調配人力和物資,組織搶救作業,搞好后勤支援。
十一、鉆井隊隊長是鉆井隊井控工作第一責任人;
十二、鉆井隊工程師(技術員)職責:
1、按井控工作細則和有關規定,對鉆井設備和井控裝備進行監督安裝,認真做好開鉆和鉆開油氣層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根據鉆井施工設計和井控工作細則要求,制定鉆井井控具體措施,并切實貫徹執行。計算、注明本井在各種條件下的最大允許關井套壓。
3、定人定崗負責井控裝備、工具和監測儀表的日常檢查、保養及合理使用。負責對井控裝置送井、安裝、回收時交接簽字。
4、發現溢流,及時關井、測壓,并向分公司和公司匯報,根據上級要求正確排除油(氣、水)侵,盡快建立井內壓力平?。
5、根據壓井設計,作好壓井前的準備工作,并組織全隊職工按壓井程序進行壓井。
6、出現井噴失控時,組織各崗位除按本細則規定的動作執行外,要在現場指揮的統一組織下進行搶險作業,并負責防火警戒。
十三、鉆井隊各崗位責任是:
1、監測溢流崗位責任見附件1:“溢流監測內容及崗位責任”
2、井控裝置的維護保養、崗位責任見附件2:“井控裝置的維護保養崗位責任”
3、關井操作崗位責任見附件3:“關井操作崗位責任”
篇2:某鄉鎮衛生院分級護理制度
鄉鎮衛生院分級護理制度
根據病情、醫囑執行護理級別。
一、特級護理
指病情危重需要隨時搶救和重點觀察的病人。
護理要求:派專人晝夜守護,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制定護理措施,做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預防并發癥;備齊急救器材、藥品,隨時準備急救;及時、準確、客觀、完整書寫危重病人護理記錄。
二、一級護理
重癥及手術后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的病人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隨時發生變化的病人。
護理要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制定護理措施,做好身心護理,預防并發癥;備齊急救器材、藥品,隨時準備急救;根據病情做好護理記錄。
三、二級護理
病情較重,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護理要求: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指導病人提高其自護能力,促進身心康復;做好相應護理記錄。
四、三級護理
各疾病的康復期、生活能自理的病人等。
護理要求:注意觀察病情,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自我護理,并做好健康指導;做好一般護理記錄。
篇3:中心醫院手術審批分級制度
中心醫院手術審批分級制度
為了確保手術及高風險有創操作的安全和質量,規范各科室各級醫師的手術及有創操作管理,防范醫療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手術分級:手術及有創操作系指各類開放性手術、腔鏡手術及介入治療(以下統稱手術)。依據其技術難度、復雜性和風險度分為四類:
(一)IV類手術:技術難度大、手術過程復雜、風險度大的各種手術。
(二)III類手術:技術難度較大、手術過程較復雜、風險度較大的各種手術。
(三)II類手術:技術難度一般、手術過程不復雜、風險度中等的各種手術。
(四)I類手術:技術難度較低、手術過程簡單、風險度較小的各種手術。
二、手術醫師分級:
(一)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高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
(二)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高年資主治醫師:從事主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上。
(三)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3年以內。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醫師:從事主任醫師工作3年以內。資深主任醫師:從事主任醫師工作3年以上。
(五)根據三級醫師負責制規定,上級醫師有指導和監督下級醫師的責任和義務。
三、醫師手術權限:各級醫師確定主持某級手術前,要在上級醫師指導(醫院或外院進修)下至少主持完成10例以上的病例并經考核合格(各專科的具體完成例數由科室根據專科特點、手術復雜、難易程度調整并報醫務科批準)。
(一)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可主持I類手術。
(二)高年資住院醫師:可主持I類手術。在熟練掌握I類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可逐步開展II類手術。
(三)主治醫師:可主持II類手術。
(四)高年資主治醫師:經上級醫師批準,可主持III類手術。
(五)副主任醫師:可主持III類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IV類手術。
(六)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IV類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或根據實際情況可主持一般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及科研項目手術。
(七)主任醫師:可主持IV類手術以及新技術、新項目手術。
(八)資深主任醫師:主持IV類手術及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和一般科研項目手術,經主管部門批準主持高風險科研項目手術。
(九)新調入聘任的各級醫師獨立開展手術前應有高一級的醫師帶教考核后參照上述原則核定權限。資深主任醫師可由醫院學術委員會考核認定。
(十)進修醫師根據進修醫師管理規定,由科室根據其職稱和實際能力經考核后參照上述原則確定手術權限并報醫務科批準執行。
(十一)外請專家會診手術根據衛生部《醫師外出會診暫行規定》執行。
四、資格準入手術權限:各級醫師手術權限除符合上述要求外,同時必須符合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技術準入資格。
五、手術審批權限:
(一)常規手術:I、II類手術由高年資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決定手術者;III、IV類手術由正副主任醫師或科主任決定手術者。
(二)資格準入手術:根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執行。
(三)急診手術:預期手術的級別在值班醫生手術權限級別內時,可通知并施行手術。若屬高風險手術或預期手術或術中發現手術權限超出值班醫師手術權限級別時,應按規定報告上級醫師處理。緊急搶救生命的情況下,應及時先予處置并同時報告上級醫師。
(四)新技術:根據醫院新技術準入制度執行。
(五)重要器官因傷病確需切除的,手術(指截肢、眼球摘除等嚴重影響功能、外觀的毀損性手術)前應報醫務科審批、備案。
(六)實施手術前應將手術方案、危險性、并發癥和預后由主刀或一助向患者本人或直系親屬詳細交代,在病人和家屬清楚了解病情、風險和預后后,由病人和家屬決定是否手術和選擇手術方案,若同意手術則由患者本人和授權家屬簽字備案。緊急手術來不及征求家屬同意時,可由單位或陪同人員簽字,由主治醫師作出處理意見并報科主任、經醫務科批準執行。夜間急診向科室最高級別值班醫師和醫院總值班匯報。
六、凡危險性較大手術、診斷未確定的探查手術或病情危重又必須手術時,報醫務科和分管院長批準。科主任有權根據每位醫師的臨床實際工作能力調整其參加手術類別,重大、疑難手術由科主任統一安排參加手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