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焦煤企業機電運輸事故管理辦法

焦煤企業機電運輸事故管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9248

1范圍本辦法規定了機電運輸事故的等級劃分標準、事故的管理程序、事故損失的計算方法和考核標準;本辦法的目的是加強焦煤集團機電運輸設備的管理,規范機電運輸事故的管理,防止重復性事故發生。本辦法適用于焦煤集團所屬單位。2引用標準和術語2.1《煤炭工業企業機電、運輸事故管理辦法》、《煤炭工業企業設備管理規程》2.2機電運輸事故:企業的機電運輸設備因非正常磨損造成停產或效能降低,停機時間和經濟損失超過規定限額者均為設備事故。設備事故分為一般、重大和特大三類。2.3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列為設備事故的管理范圍2.3.1經監測、檢查,發現設備存在故障或安全隱患,但未造成設備損壞而停產,須提前檢修,經公司主管生產或設備部門同意安排的臨時檢修。2.3.2在生產過程中,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正常動作,使生產中斷而未造成其它設備損壞的。2.3.3因自然災害事故造成機電運輸設備損壞。3管理職責3.1焦煤集團總工程師對機電運輸事故的管理工作負責。3.2設備工程室3.2.1負責機電運輸事故的歸口管理;3.2.2負責機電運輸事故的收集和匯總;3.2.3負責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的追查、分析和考核;3.3安全管理室負責機電運輸事故的監督、檢查,參與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追查、分析。3.4各公司(分廠)負責本單位機電運輸事故的管理和上報。4管理程序4.1機電運輸事故管理的內容包括:事故預防、事故上報、事故設備搶修、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資料管理、事故考核。4.2機電運輸事故等級劃分4.2.1機電運輸事故的分級:機電運輸事故按其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的時間,造成損失程度和性質,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三類。4.2.2機電運輸事故分級標準?4.2.2.1一般事故。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一般事故:a.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0.1-2萬元者;b.造成設備停運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1小時及以上或產量損失200噸及以上者;c.地面工廠造成車間供電中斷1-4小時或全廠供電中斷10-30分鐘者;d.6kV及以上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者;e.機電、運輸設備預防性檢修不到位,造成誤產時間達1小時以上;f.運輸設備碰頭、追尾、車輛顛覆、猴車或斜井跑車、壓風機風缸、風包及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達到一般事故程度者。4.2.2.2重大事故。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重大事故:a.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2萬元以上到50萬元者;b.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進水或淹泵者;c.全礦井停電10分鐘以上,地面生產、維修單位局部供電中斷4小時以上至7天或全廠供電中斷30分鐘以上至2天者;d.機電、運輸設備預防性檢修不到位,造成主運輸系統、洗煤系統誤產時間達8小時以上或綜采工作面誤產時間達1天以上;e.因機電、運輸事故或電氣保護失效造成越級跳閘到電力公司35kV、110kV變電所者;f.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車輛顛覆、猴車或斜井跑車、皮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6KV及以上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壓風機風缸、風包及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超過一般事故程度者;g.對突出瓦斯礦井地面瓦斯抽排泵站,停止運行20分鐘及以上者;h.高突礦井主扇風機及分區扇風機停風10分鐘及以上,其它礦井20分鐘及以上者。4.2.2.3特大事故。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特大事故:a.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超過50萬元者;b.因機電、運輸事故引起淹井、著火、瓦斯爆炸、停電造成全礦停止生產8小時以上,基建施工企業停工8小時以上者;c.地面生產工廠車間供電中斷1天以上或全廠中斷供電2天以上者;d.主扇風機和分區扇風機停止供風30分鐘以上者。其它經濟損失未構成一般事故,但情節嚴重,應視為未遂事故。4.3機電運輸事故損失計算機電運輸事故經濟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停產、減產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為設備修復費和報廢設備損失。設備修復費=備件費+材料費+人工費;報廢設備損失=報廢設備凈值;停產損失=事故當月計劃臺時產量×停機時間×噸產品價格×5%;4.4機電運輸事故的管理4.4.1機電運輸事故預防4.4.1.1各分公司要做好設備的日常點檢定修及預防性檢修工作,及時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做好設備的配件儲備工作。4.4.1.2加強崗位司機、機電技術員工的培訓,按章操作,提高崗位司機的操作技能和機電技術人員的排除故障的能力。4.4.1.3各分公司要做好關鍵設備事故應急措施的編制工作,并儲備部分事故備件。4.4.2事故上報4.4.2.1發生一般機電運輸事故時,各分公司嚴格按機電運輸事故管理辦法自行處理,并做好事故記錄臺帳。4.4.2.2發生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時,各分公司必須在30分鐘內向焦煤集團調度指揮中心、設備工程室、安全監察室匯報,并做好事故記錄臺帳。4.4.3事故搶修機電運輸設備發生事故,迅速按照規程措施組織搶修,加強防范,避免事故的擴大。4.4.4事故分析4.4.4.1發生機電運輸事故,在恢復生產后,3天內組織事故分析會,查清事故原因,總結事故教訓,并按事故發生原因、類別、部位、時間間隔逐項統計分析,找出事故發生根源,制訂防范措施。4.4.4.2一般機電運輸事故分析會由事故單位主持召開,事故單位主管領導和機電管理部門負責人參加。4.4.4.3重大及特大機電運輸事故,事故分析會由設備工程室主持召開,事故單位領導及相關責任人參加,并請焦煤集團相關部室和焦煤集團主管領導參加。4.4.4.4機電運輸事故分析會必須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不明,責任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及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無防范措施或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沒有確定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不放過。重特大設備事故分析會一定要有會議紀要,對事故直接責任者、間接責任者和領導按相關規定進行必要考核,對隱瞞事故情節或不報者要加重處理。4.4.5事故記錄4.4.5.1崗位司機對所發生的機電運輸事故必須做好記錄,包括事故設備名稱、時間、地點、部位、操作過程、所見事故的發生過程及在場人員等。并在事故分析會上據實提供上述資料。4.4.5.2事故單位機電管理部門必須將事故分析報告、事故防范措施執行情況、事故處理決定、設備修復費用(備件、材料、人工費用)等全部記錄在案,及時歸檔。4.4.5.3設備發生事故要做好次數和時間的統計。4.4.6事故的考核4.4.6.1一般事故:由各分公司、分廠內部按照設備事故的有關規定進行考核。4.4.6.2重大事故:考核各分公司1000-5000元,其中責任單位正職及分管領導分別承擔10%。4.4.6.3特大事故:考核各分公司10000-20000元,其中責任單位正職及分管領導分別承擔20%。4.4.6.4對重特大事故隱瞞不報的各分公司正職及分管領導考核1000-5000元。4.4.7針對發生的機電運輸事故,由事故責任單位制訂事故的預防措施,由事故單位主管領導負責落實,并將事故預防措施和落實情況上報設備工程室。5記錄序號記錄編號記錄名稱產生部門保管部門保管期限1JM2010—01A機電運輸事故記錄臺帳事故單位事故單位兩年2JM2010—02A重特大機電運輸事故報表事故單位設備工程室兩年JM2010—01A機電運輸事故記錄臺帳序號事故單位事故名稱起止時間事故地點影響范圍影響產量事故經過事故原因防范措施處理結果記錄人備注123JM2010—02A重特大機電運輸事故報表重特大機電事故報表事故單位:事故名稱事故發生地點影響范圍事故時間自年月?日時?分至年?月?日?時?分事故損失影響時間影響產量(噸)損失價值(元)時?分事故直接責任者姓名職稱年齡事故發生經過排除故障的技術措施及經過事故的原因及責任分析事故的教訓及改進措施焦煤集團意見管理部門意見基層單位意見?蓋章?蓋章?蓋章?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篇2:機電運輸事故預防制度

1防止機電事故預防制度

1.1現有的避雷設施必須保證完整、可靠,在每年的4月1日-10月30日期間必須全部投入運行。

1.2每年雷雨季節前必須按規定對避雷器進行電氣試驗,不合格的必須在雷雨季節前予以更換,并要備有一定數量的備品、備件。

1.3接地電阻的測試按水電部規定執行(包括入井管路接地極的測試)

1.4生技部應根據現場反饋的意見,積極進行技術改造,逐步提高防雷效果。

1.5每年應對在使用的地面、井下變壓器和高壓開關進行油質化驗。

1.6加強輸電線路的巡查工作,特別是副井、楊店子風井的供電線路,確保雙回路供電的可靠性,出現停電、停風時,風機司機要沉著冷靜,杜絕誤操作,并嚴格按《臨時停電、停風安全措施》執行。

1.7加強電氣防爆管理,嚴格按照《電氣設備防爆管理辦法》執行,杜絕電氣失爆。

2防止提升、運輸事故預防制度

2.1加強斜巷絞車、鋼絲繩的檢查與管理。主要提升絞車的鋼絲繩由機電隊每日負責檢查;機道、風巷小絞車的固定柱和鋼絲繩,由使用采掘隊每日負責檢查;25°龍坡的斜巷,必須使用“一坡三擋”。

2.2嚴格執行平巷運輸及蓄電瓶機車的管理規定,強化對小機車運輸的管理。

2.3加強斜巷提升管理,加大查處力度。堅決杜絕礦車串車提升超掛、不按規定使用正規插銷等違章行為。

2.4強化軌道質量管理,以《礦井質量標準化標準》的要求對軌道質量進行嚴格管理,所有運輸軌道接頭扣件必須齊全,嚴格執行窄軌運輸的有關規定。

2.5強化科技投入,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

篇3:礦井機電運輸事故預防管理制度

1、每一礦井應有雙回電源線路。雙回路電源應滿足下面要求

(1)當任意回路因發生故障停止供電時,另外一回路仍能擔負礦井全部負荷;(2)礦井的雙回路電源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負荷;(3)正常下,如果采用一回路運行方式,另一回路應帶電備用;(4)lOkv及其以下的礦井架空電源線路不得共桿架設;(5)礦進電源線上,嚴禁裝設負荷定量器。

2、下面各地點不得少于兩回路供電線路,并應來自各自的變壓器和母線段,線路上不應分接任何負荷。

(1)井下各水平中央變(配)電所;

(2)主排水泵房;

(3)下山開采的采區排水泵房供電線路;

注:(1)(2)(3)要求:當任何一回路停止供電時,其余回路應能擔負全部負荷的供電;

(4)主要通風機房;

(5)提升人員的立井絞車房;

(6)抽放瓦斯泵。

注:(4)、(5)、(6)要求:應各有兩回路直接由變(配)電所饋出的供電線路(受條件限制時,其中的一條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種設備房的配電裝置)

注:上述設備的控制回路和輔助設備必須有與主要設備同等可靠的備用電源

3、井下各級配電電壓和各種電器設備的額定電壓登等級應符合下列要求:

(1)高壓,不應超過10000v;

(2)低壓,不應超過1140v;

(3)照明、手持式電器設備的額定電壓和電話信號裝置的額定供電電壓,都不應超過127v;

(4)遠距離控制的額定電壓,不應超過36v;?

(5)井下低壓供電系統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電壓時,低壓電器設備(電動機、變壓器、饋電開關、起動器、檢漏繼電器)上,應明顯的標出其電壓額定值。

4、由地面中性點直接接地的變壓器或發電機不得直接向井下供電。

5、電氣作業進行操作時,應穿戴和使用防護用具。修理電氣設備和線路作業時,應由電氣工作人員進行。

6、供電設備和線路的停送電,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

7、電氣設備可能被人所觸及的裸露部分,必須設置保護罩或遮攔及警示標志等安全裝置。

8、在斷電的線路上作業時,該線路的電源開關把手,必須加鎖或設專人看護,并懸掛“有人作業,不準送電”的警示牌。只有執行這項任務的工作人員,才有權取下警示牌和送電。

9、每一礦井應備有地面、井下配電系統圖、井下電力設備布置圖和負責人及時地在圖中作出相應的改變。

10、礦井內所有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及電纜配件,金屬外皮等都要接地。巷道中接近電纜線路的金屬構筑物等也要接地。

11、下列地點應設置局部接地極:

(1)每一個裝有固定電氣設備的硐室;

(2)鎧裝電纜應每隔lOOm左右就接地1次,遇有接線盒時也要接?地。

12、礦井電氣設備保護接地系統的一般規定:

(1)所有需要接地的設備和局部接地極,都應與接地干線連接。接地干線應與主接地極連接,形成接地網;

(2)所有應接地的設備要有單獨的接地連接線,禁止將幾臺設備的接地線串聯連接;

(3)所有電纜的金屬外皮(不論使用電壓的高低)都應有可靠的電氣連接,以構成接地干線。

(4)無電纜金屬外皮可以利用的,應另敷設接地干線。

(5)主接地極應設在礦井水倉或積水坑中。主接地極不應少于兩組;

(6)局部接地極可設置與積水坑、排水溝或其他適當地點;

(7)每一個主接地極的接地電阻,由主接地極起至最遠的就地接地裝置止,不得大于2Q。

(8)每臺移動電氣設備至接地干線的接地導線電阻,不得大于1Q。

(9)當高壓系統的單項接地電流大于20A時,接地裝置的最大接觸電壓不應大于40A;

(10)接地電阻每年應測定1次。測定工作宜在該地區地下水位最低、最干燥的雨季進行。

13、井下所有工作地點、安全人行道和通往工作地點得人行道都應設有照明。

14、露天礦照明網絡,以及移動式機械和機組的固定照明點,使用電壓不得超過220vo手燈和移動式電燈的電壓不得超過36kvo在金屬容器內作業的安全電壓不得超過12v。12v、36v、110v和220v的插座應有區別標志。

15、在380/220v的照明線路中,中性線不應裝熔斷器或開關o

16、井下電氣信號須能同時發聲和發光。提升裝置應有獨立的信號系統。信號電源不宜超過127v。

17、為防止非防爆設備或失爆電氣設備入井,各礦井應實施電氣設備入井證制度,入井證由機電防爆檢查組辦理。

18、罐籠提升信號系統,應設有下列信號:

(1)工作執行信號;

(2)提升中斷指示信號;

(3)提升種類信號;

(4)檢修信號;

(5)事故信號;

(6)無聯系電話時,應設有聯系詢問信號。

19、編制與實施安全運輸(行車、提升)的技術組織計劃,應用系統工程理論解決運輸薄弱環節。

20、編制與實施線路、設備的檢修計劃及施工作業的安全措施,從技術上把住安全關,嚴禁不符合防爆規定的設備入庫。

21、修訂與貫徹各工種的操作規程在現場監督兌現,糾正違章作業,使規程落到實處。

22、貫徹執行質量標準,組織開展質量標準化工作,從技術上解決質量、隱患問題,并參加工程驗收。

23、建立設備技術檔案,進行各種設備的安全性能試驗、測定工作,提出結論性的技術結果報告;參與設備選型、改造和鑒定。

24、開展安全技術培訓、技術講座、交流推廣安全新技術。

25、參與事故分析,制定技術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