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B醫學院審計結果公告辦法

B醫學院審計結果公告辦法

2024-07-09 閱讀 7881

醫學院審計結果公告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提高審計工作透明度,增強全院經濟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規范審計結果公告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審計署《審計結果公告試行辦法》、《瀘州醫學院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審計結果公告,是指將學院有關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等審計結論性文書所反映的主要內容通過一定形式的信息載體在院內予以公開。

第三條審計結果公告的具體組織工作,由學院審計處負責。

第四條審計結果公告堅持積極穩妥、實事求是、注重效果、逐步推行的原則。

第五條審計結果公告的范圍:

1.學院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和財務決算的審計結果;

2.國有資產管理、投資、經營效益的審計結果;

3.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的審計結果;

4.專項資金、專項審計調查等審計事項的審計結果;

5.基建維修項目的審計情況;

6.學院各部門有關經濟活動的審計情況;

7.其他需要公告的審計事項。

第六條審計結果應當按照以下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后方可公告:

1.公告學院財務預算及執行情況、財務決算的審計結果,應當報經院長批準;

2.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由學院黨委批準;

3.基建維修工程項目、國有資產管理和經營、部門有關經濟活動、學院專項資金等的審計結果公告由分管審計工作的院領導批準;

4.受托或協助有關單位(部門)完成的審計事項的審計結果需要公告的,應當在呈報的報告中加以說明,經委托或主審單位(部門)同意。

第七條公告審計結果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評價客觀公正;

2.在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等相關審計結論性文書生效后進行;

3.保守國家機密、被審計單位的商業秘密和經濟秘密,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

4.涉及不宜公布內容的,要對相關內容進行刪除和修改。

第八條審計結果公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實施審計的基本情況;

2.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及審計評價意見;

3.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4.審計建議;

5.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

第九條公布審計結果公告不再征求被審計單位或對象意見。

第十條發布審計結果公告,可以采用下列形式:

1.以紙質形式發布;

2.通過學院辦公系統公告頁或審計處網頁發布;

3.通過院內其它媒體發布;

4.通過舉行一定的會議發布;

5.其他形式。

第十一條公布審計結果形成的有關資料,應按有關規定整理歸檔。

第十二條阻礙審計結果公告或者報復陷害審計人員的,依法追究其責任。

第十三條本辦法由審計處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B醫學院審計結果公告辦法

醫學院審計結果公告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提高審計工作透明度,增強全院經濟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規范審計結果公告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審計署《審計結果公告試行辦法》、《瀘州醫學院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審計結果公告,是指將學院有關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等審計結論性文書所反映的主要內容通過一定形式的信息載體在院內予以公開。

第三條審計結果公告的具體組織工作,由學院審計處負責。

第四條審計結果公告堅持積極穩妥、實事求是、注重效果、逐步推行的原則。

第五條審計結果公告的范圍:

1.學院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和財務決算的審計結果;

2.國有資產管理、投資、經營效益的審計結果;

3.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的審計結果;

4.專項資金、專項審計調查等審計事項的審計結果;

5.基建維修項目的審計情況;

6.學院各部門有關經濟活動的審計情況;

7.其他需要公告的審計事項。

第六條審計結果應當按照以下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后方可公告:

1.公告學院財務預算及執行情況、財務決算的審計結果,應當報經院長批準;

2.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由學院黨委批準;

3.基建維修工程項目、國有資產管理和經營、部門有關經濟活動、學院專項資金等的審計結果公告由分管審計工作的院領導批準;

4.受托或協助有關單位(部門)完成的審計事項的審計結果需要公告的,應當在呈報的報告中加以說明,經委托或主審單位(部門)同意。

第七條公告審計結果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評價客觀公正;

2.在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等相關審計結論性文書生效后進行;

3.保守國家機密、被審計單位的商業秘密和經濟秘密,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

4.涉及不宜公布內容的,要對相關內容進行刪除和修改。

第八條審計結果公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實施審計的基本情況;

2.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及審計評價意見;

3.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4.審計建議;

5.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

第九條公布審計結果公告不再征求被審計單位或對象意見。

第十條發布審計結果公告,可以采用下列形式:

1.以紙質形式發布;

2.通過學院辦公系統公告頁或審計處網頁發布;

3.通過院內其它媒體發布;

4.通過舉行一定的會議發布;

5.其他形式。

第十一條公布審計結果形成的有關資料,應按有關規定整理歸檔。

第十二條阻礙審計結果公告或者報復陷害審計人員的,依法追究其責任。

第十三條本辦法由審計處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3: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中教育改革決定讀后感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中的教育改革決定讀后感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這是當然的,否則,沒有必要進行什么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布的《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有幾條是有關教育的,我的感想如下:

“《決定》提出,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推動公辦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系和去行政化,創造條件,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這條決定的核心是學校去行政化。大學去行政改革前兩年已經開始,例如,在教學、科研評審等方面成立各級教授委員會,校長、院長等有行政領導職務的人一般不參加,雖然他們也都是教授。但真正去行政化還任重而道遠。領導不直接參加教授委員會,但有可能影響教授委員會的組成從而在重要的決定上實現自己的意圖;行政領導還在干涉專業上的一些事情,如進人,有的地方還不是學科負責人做主而是院系行政領導做主,盡管行政領導可能完全是這個專業的外行。這種在專業上的直接干預,如果有不良后果,將會大于教授委員會里是否有行政領導參加。去行政化,也要去行政領導對專業發展的過分干預。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這條決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統一高考”,相信有很多人舉雙手贊同。“統一高考”似乎有助于教育公平,但僅僅回到“統一高考”,不僅解決不了教育公平問題,反而是一種“倒退”。所以,僅“統一高考”并非良策,必須要配合上“多元錄取機制”和“決定”中的另一條:“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我還是原來的看法,應該是兩個“分開”。一個是將“高考”和教育行政部門分開,將“高考”逐漸變成一種純粹社會化的、由專業結構組織的水平考試;一個是將“高考”和“高招”分開,全國可以有一種或兩種統一考試,被高校認可后作為高校招生的依據之一,同時加強“高招”的自主和多樣。社會化的統一考試和多元化的高校錄取,二者結合,期望能使基礎教育走出過于受制于“高考”的死路。

“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這條決定的核心是“公辦學校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但一個社會總有少部分學生天賦較好,因材施教也要為尖子學生著想。解決這個問題可能要有后繼的政策出臺,如鼓勵新辦高水平的私立學校(這里說的是正規教育,如普通高中高中,不是補充性質的社會各種補習學校),或將目前有些超級中學資產評估后賣給私人經營(私立學校也可以為貧困生提供獎學金),政府出資的公辦學校主要解決公民基本素養的培養。否則,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辦超級中學,人為加劇教育的不平等競爭,甚至因此惡化了社會風氣,這是說不通的。所以,取消公辦學校和班級的“重點”“非重點”之分,最根本的意義在于未來理順不同類學校的教育職能。至于擇校現象,只要學校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差別,家長就會“則校”,這也是自然的。解畸形擇校難題,還期待于社會就業形勢的好轉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家長觀念的轉變。緩

讀后感,普通高校,事業單位,委員會,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