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庫常壓貯罐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常壓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簡稱儲罐),在油田、煉化、銷售企業廣泛使用,數量多、容積大,且一般儲存介質具有危險性較大。為加強對儲罐使用、維護和檢修的管理,保證安全生產和設備正常運行,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儲罐管理是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必須堅持“設計制造與使用相結合”、“以預防為主,維護保養與計劃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造與更新相結合”、“專業管理與全員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第三條各企業應學習和采用國內外先進的設備管理方法和維修技術,逐步采用以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為基礎的設備維修方法,不斷提高儲罐設備管理和維修技術水平。第四條各企業應加強儲罐管理,保持設備完好,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以達到儲罐使用壽命長、維修費用低、綜合效能高的目標。第五條本制度適用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股份公司)所屬油田、煉化、銷售企業。其它企業可參照執行。本制度適用于石化企業建造在具有足夠承載能力的均質基礎上,罐底與基礎緊密接觸,儲存液態石油、石油產品以及酸、堿、氨液態化學藥劑等介質的儲罐。其它儲罐可參照本制度執行。第二章管理職責第六條企業設備主管領導職責(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股份公司有關規定,全面負責本企業的儲罐管理工作,對儲罐設備的管理方針、目標做出決策,組織制定規劃和措施,以提高本企業的生產裝備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二)審批主要儲罐的大修、更新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三)組織開展“設備評級”、“設備完好”、“無泄漏單位”和“科學檢修文明施工”等活動。(四)組織或參與重大、特大儲罐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第七條設備管理部門職責:設備管理部門是儲罐的歸口管理部,應組織、參與大型儲罐設計、購置、安裝、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和報廢等各個環節的全過程管理,保證儲罐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優質運行。(一)貫徹執行國家和集團公司、股份公司有關儲罐管理的制度和規定,組織制定本企業儲罐管理規定、細則以及管理工作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二)組織建立和健全儲罐技術管理檔案,掌握設備狀況,做好設備技術狀況分析和儲罐管理工作總結。(三)組織編制和審核年度儲罐修理計劃,審核儲罐修理費用計劃,搞好綜合平?和組織實施。(四)負責組織儲罐的報廢鑒定工作和審核更新計劃。監督使用設備更新費用。(五)參加重點基建、技措、安措項目的設計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負責上報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一般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與處理,參與重大、特大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與處理。(六)負責組織主要儲罐的技術問題攻關,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新材料、新設備,逐步搞好設備的更新換代。負責審查儲罐改造的合理化建議。(七)組織編制、審查備品配件計劃,協助物資供應部門做好備品配件加工訂貨工作。(八)負責儲罐管理的考核評比工作。第八條生產技術及生產管理部門職責(一)根據儲罐的年度檢修、檢測計劃,及時合理安排儲罐檢修檢測時間。(二)參加儲罐新建、擴建、改建和大修更新項目的設??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負責協調與生產相關聯的環節。(三)組織制定并審查儲罐操作規程,并檢查執行情況。(四)參加儲罐特大、重大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第九條生產主管部門職責(一)根據儲罐的年度檢修、檢測計劃,及時合理安排儲罐檢修檢測時間。(二)參加儲罐新建、擴建、改建和大修更新項目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負責協調與生產相關聯的環節。(三)參加儲罐特大、重大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第十條安全環保部門職責(一)負責制定本企業安全用火管理制度、進入設備作業安全管理制度、高處作業安全管理制度,負責各類安全作業票證的監督管理及固定用火點的審批工作。(二)負責組織編寫和審定火災、爆炸、危險化學品、職業中毒、環境污染等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督促各單位、各部門定期組織演練。(三)貫徹事故隱患整改制度,協助和督促有關部門對查出的隱患制訂防范措施,檢查監督隱患整改工作的完成情況。(四)參加儲罐的新建、擴建、改建和大修更新項目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督促檢查“三”同時工作的落實情況。(四)做好直接作業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深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并協助解決有關安全問題,糾正違章作業。(六)負責儲罐事故匯總、統計上報工作,并建立、健全儲罐事故檔案。參與儲罐上報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七)嚴格執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對危險化學品實施綜合安全管理。負責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部門安全評價和評估工作。(八)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搞好安全裝備、消防設備、氣防器材的維護保養和管理工作。第十一條使用單位職責(一)嚴格執行設備管理部門制定的儲罐管理規定與細則,結合具體情況編制本部門的儲罐管理細則,參與工藝操作規程的審定工作,組織職工學習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負責本單位儲罐的使用、維護和管理工作。(二)建立健全儲罐設備技術檔案,做好儲罐設備技術狀況分析和管理工作總結,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三)負責編制、落實儲罐的大、小修計劃,合理使用修理費用。(四)負責編制和上報儲罐報廢更新計劃,參加儲罐報廢鑒定工作,合理使用更新費用。(五)參加重點基建、技措、安措項目的設計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六)參加儲罐設計、購置、安裝、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和報廢等各個環節的全過程管理,保證儲罐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優質運行。(七)負責編制和上報備品配件目錄、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以及需用量計劃,抓好備品配件的圖紙資料管理。第三章儲罐管理與考核第十二條各企業應按照有關規程、制度,制定本企業儲罐管理規定和細則,建立健全本企業的儲罐管理體系。第十三條儲罐按結構分為:固定頂罐、外浮頂罐、內浮頂罐。為適應企業的分級管理,將儲罐按其容積分為主要儲罐和一般儲罐,分級標準由企業制定。第十四條所有儲罐在交付使用單位前都必須遵照有關的設計、建造規程對施工質量進行驗收。第十五條新建、改擴建的儲罐驗收應由工程部門負責主持,生產使用部門、設備、安全、技術、調度、環保、消防等管理部門單位及設計單位參加。驗收檢查出的所有問題應全部處理完畢,參加驗收的各單位簽署意見后方可投入使用。第十六條在用儲罐檢修后驗收:主要儲罐由設備主管部門負責,一般儲罐由使用單位負責。第十七條積極推行儲罐全過程ERP管理。第十八條企業應定期開展設備管理評優和升級活動,開展群眾性創“完好罐區”、“無泄漏區”等活動,定期進行檢查評比、總結表彰,不斷促進和提高儲罐設備管理水平。第十九條完好儲罐必須具備四條標準(一)運行正常,效能良好。(二)附件齊全,靈活好用。(三)罐體整潔,防腐良好。(四)技術資料齊全準確。第二十條企業對儲罐管理、使用、維護、檢修、技術開發和技術培訓等工作做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應予以表彰獎勵。對于儲罐管理混亂,嚴重失修而影響安全生產的應限期整頓,對造成儲罐事故和經濟損失的責任者應給予處分。第二十一條為掌握儲罐技術狀況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各企業應考核下列指標:(一)完好罐區>50%。(二)儲罐故障率<5%。(非計劃檢修儲罐數量/在用儲罐總數量)(三)儲罐完好率>95%。(四)靜密封泄漏率<0.30/00。(五)儲罐定檢率100%。(六)儀表完好率>95%、使用率>99%、泄漏率<0.30/00。。(七)有無儲罐設備事故。第四章儲罐的使用和維護第二十二條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儲罐操作、使用、維護規程和崗位責任制,并嚴格執行。第二十三條通過技術培訓,儲罐的操作人員要做到“應知”、“應會”。第二十四條操作人員應做好下列工作:(一)嚴格遵守儲罐操作、使用和維護規程。做到起動前認真準備,起動中反復檢查,運行中搞好調整,停車后妥善處理。認真執行操作指標,不準超溫、超儲運行。(二)必須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定時按巡回檢查路線和標準對儲罐進行仔細檢查,防止跑油、突沸事故發生,及時消除臟、松、缺、亂、漏等缺陷,認真填寫運行記錄、缺陷記錄及操作日記。(三)嚴格執行儲罐定期維護保養制度,做好防凍、清潔和防腐工作,對本崗位封存、閑置儲罐應定期維護保養。(四)保持本崗位的儲罐、管道、儀表盤、油漆保溫完整、地面清潔,加強對靜密封點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做到文明生產。第二十五條儲罐防靜電接地要求:(一)儲罐防靜電接地線,應單獨與接地體或接地干線相連,除并列管道外不得互相串連接地。(二)容量為50m3及以上的儲罐,其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且接地點的間距不應大于30m,并應在罐體底部周圍對稱與接地體連接,接地體應連接成環形的閉合回路。(三)使用單位每年應根據實際情況,在雷雨季節來臨之前測量一次罐體靜電接地電阻,罐體靜電接地電阻值應小于10歐姆,并做好記錄。第二十六條在用儲罐要進行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分為外部檢查和全面檢查。根據儲存介質和地區特點,每年最少應進行一次外部檢查。每6年應結合清罐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儲裝介質腐蝕性不強,腐蝕速率≤0.1mm/a,并有好的防腐蝕措施,可確保安全運行的,經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可適當延長全面檢查時間,但最長不能超過9年。檢查后將檢查內容及時記載于技術檔案內。第二十七條外部檢查由使用單位進行。主要儲罐的全面檢查由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一般儲罐的全面檢查由使用單位負責。(一)固定頂儲罐檢查檢查周期與檢查保養的主要內容見表1。表1固定頂儲罐檢查周期與檢查保養主要內容名稱檢查內容維修保養檢查周期罐頂板是否變形、有無嚴重的凹陷、鼓包(允許值見表4)、折皺(允許值見表5)、減薄及滲漏穿孔超過允許值應進行修復。減薄量超過原壁厚的25%應加固或更換。1年罐壁是否變形、有無嚴重的凹陷、鼓包(允許值見表4)、折皺(允許值見表5)、減薄及滲漏穿孔有保溫層的儲罐,罐體無明顯損壞、保溫層無滲漏時,可不拆保溫層進行檢查。超過允許值應進行修復,減薄量超過原壁厚的25%應加固或更換。1年罐底板厚度、坑蝕深度(允許值見表6)對焊縫進行無損檢測,檢測長度不少焊縫總長的20%修補或更換6年①加熱器有無腐蝕滲漏,支架有無損壞、管線有無腐蝕修補或更換6年①出入口閥門、排污閥閥門完好程度、密封是否泄漏閥桿加潤滑油,清除油垢,關閉不嚴應進行研磨或更換3個月人孔、清掃孔及透光孔緊固件是否牢靠、密封是否泄漏更換螺栓、墊片3個月量油孔孔蓋與支座間密封墊是否脫落或老化,導尺槽磨損情況,壓緊螺栓活動情況,蓋子支架有無斷裂鑄鐵量油孔應改為鑄鋁,或在孔內襯鉛皮,一旦脫落應立即補上,蝶形螺母及壓緊螺栓各活動部位加潤滑油,部件損壞及時更換經常檢查扶梯踏板是否減薄、牢固、防腐、加固或更換6個月機械式呼吸閥閥盤和閥座接觸面是否良好,閥桿上下是否靈活,閥殼網罩是否破裂,壓蓋襯墊是否嚴密,冬季有無冰凍清除閥盤上的水珠、灰塵,螺栓上加油,必要時調換閥殼襯墊每3個月一次,冰凍季節應加強檢查,每年應進行一次標定液壓安全閥檢查封油高度若封油被吹掉應及時加入,清潔閥殼內部并更換封油3個月阻火器防火網是否清潔,墊片是否嚴密,有無腐蝕、冰凍清潔或更換防火網、1年高低液位報警器鋼絲繩銹蝕程度,滑輪轉動是否靈活,滑塊滑動是否自如,高低位限制器是否好用,電氣聯鎖是否報警,高低位報警與標尺高低位是否一致防腐蝕或更換鋼絲繩,滑輪轉動部分加潤滑脂,調整滑塊,高低位限制器應調整緊固清理觸點1個月通風管防護網是否破損清掃干凈或更換1年消防泡沫室管內有無油氣排出更換已損壞的劃十字玻璃,螺栓加油防銹6個月注①滿足儲罐可延長全面檢查時間條件時,最長可延長到9年。(二)外浮頂罐檢查除表1檢查內容外,外浮頂罐其他部件檢查周期與檢查主要內容見表2表2外浮頂罐其他部件檢查周期與檢查主要內容名稱檢查內容維修保養檢查周期中央排水管腐蝕程度,接頭轉動是否靈活修復或更換,清除污垢6年①中央排水管單向閥腐蝕程度,關閉是否嚴密清除污垢,防腐或更換6個月導向管滾輪滾輪有無脫落,轉動是否靈活轉動部位加潤滑油6個月轉動浮梯踏板是否減薄、牢固、靈活防腐、加固、轉動部位加潤滑油6個月密封裝置密封帶有無破損修補或更換6年①浮頂自動通氣閥密封墊片有無損壞更換墊片6年①注①當滿足儲罐可延長全面檢查時間條件時,最長可延長到9年。(三)內浮頂罐檢查除表1.2檢查內容外,內浮頂罐其他部件檢查周期與檢查主要內容見表3表3內浮頂罐其他部件檢查周期與檢查主要內容名稱檢查內容維修保養檢查周期導向管滾輪滾輪有無脫落,轉動是否靈活,與管子外壁接觸是否良好轉動部分加潤滑油,調整滾輪位置清罐時檢查浮盤自動通氣閥密封墊片有無損壞更換墊片鋁浮盤導向鋼絲繩有無腐蝕、松緊程度,是否斷股拉緊或更換帶芯人孔是否漏油或漏氣更換墊片密封裝置密封帶有無破損進行修補罐壁通氣孔金屬網有無破裂清除灰塵、污垢,或更換金屬網6個月(四)凹陷、鼓包、折皺、坑蝕允許值分別見表4-表6。表4?凹陷鼓包允許值mm測量距離*允許偏差值*測量距離指樣板弧長表5折皺允許值mm壁板厚度允許折皺高度表6坑蝕深度允許值?mm鋼板厚度坑蝕深度31.241.551.862.272.582.893.2103.5第五章儲罐的檢修第二十八條儲罐檢修是保證儲罐正常運行的重要手段,是保證生產的重要措施,按計劃和規程實施檢修是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各企業要嚴格遵守檢修規程,執行檢修質量標準,做到優質、高效、安全、文明、節約。第二十九條企業應當根據儲罐的實際技術狀況,結合生產安排,編制儲罐檢修計劃,并納入企業年度計劃。第三十條對儲罐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和檢查時發現的各類故障和缺陷,應根據損壞的程度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確定檢修方案,組織臨時搶修或列入計劃進行檢修。第三十一條需進罐檢查或在罐體動火的檢修項目,在檢修前施工單位和使用部門,應做好防火安全措施和防中毒、窒息措施。第三十二條儲罐檢修要有嚴密的科學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應用網絡技術繪制總體檢修網絡圖、施工進度表。主要施工項目要繪制平面布置圖和吊裝方案。檢修準備工作要達到“六落實”。即:計劃項目落實、圖紙資料落實、物資材料落實、施工力量落實、施工機具落實、質量安全措施落實。做好預制工作,確保預制深度。第三十三條補焊或更換罐體時所有的鋼材和焊條應與原設計相同,不能確定材料牌號、性能時應進行復驗。材料代用要經設計單位或設備管理部門技術負責人同意。第三十四條儲罐進行焊接修理時應嚴格執行焊工考試和焊接工藝評定的規定。第三十五條檢修時新焊接焊縫的外觀質量應符合GBJ236-82《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第三十六條儲罐在檢修過程中的檢驗方法、充水試驗和驗收可參照GBJ128-90《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第三十七條儲罐檢修驗收應有齊全的交工資料,包括:檢修方案、檢修記錄、中間驗收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試驗和驗收等。驗收記錄要有生產、施工和設備部門三方簽字。第三十八條設備管理部門要組織編寫儲罐檢修技術總結。第六章儲罐的防腐蝕第三十九條儲罐的防腐蝕是儲罐管理的重要內容,各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腐蝕措施。原油、石油產品罐要特別重視罐底板及頂板和下部壁板的防腐,應采用陰極保護、犧牲陽極和采用防腐涂料等綜合措施防腐。應針對各種物料的腐蝕性,采取相應的防腐措施。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先進經驗和科技成果。第四十條為確保儲罐在使用周期內的安全運行,儲罐內壁防腐蝕措施的使用壽命應達到6年以上第四十一條各企業應建立儲罐腐蝕檔案,定期對易腐蝕部位進行檢查和檢測,詳細描述儲罐腐蝕狀況及腐蝕形態,認真記錄在案。第四十二條各企業設備管理部門應加強儲罐防腐蝕施工的監督管理。從儲罐防腐蝕的設計、材料的選用、施工到竣工驗收實行全過程管理。第七章儲罐的報廢第四十三條儲罐的報廢,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術鑒定,財務部門審核,主管領導審批后按集團公司、股份公司管理規定辦理報廢手續。第八章附則第四十四條本管理制度系儲罐管理的基本制度。各企業應根據本制度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制定儲罐的專業管理規定。第四十五條?本制度的解釋權屬于股份公司生產經營管理部。第四十六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本制度起草單位:中國石化安慶石化分公司
篇2:油庫常壓貯罐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常壓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簡稱儲罐),在油田、煉化、銷售企業廣泛使用,數量多、容積大,且一般儲存介質具有危險性較大。為加強對儲罐使用、維護和檢修的管理,保證安全生產和設備正常運行,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儲罐管理是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必須堅持“設計制造與使用相結合”、“以預防為主,維護保養與計劃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造與更新相結合”、“專業管理與全員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第三條各企業應學習和采用國內外先進的設備管理方法和維修技術,逐步采用以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為基礎的設備維修方法,不斷提高儲罐設備管理和維修技術水平。第四條各企業應加強儲罐管理,保持設備完好,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以達到儲罐使用壽命長、維修費用低、綜合效能高的目標。第五條本制度適用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股份公司)所屬油田、煉化、銷售企業。其它企業可參照執行。本制度適用于石化企業建造在具有足夠承載能力的均質基礎上,罐底與基礎緊密接觸,儲存液態石油、石油產品以及酸、堿、氨液態化學藥劑等介質的儲罐。其它儲罐可參照本制度執行。第二章管理職責第六條企業設備主管領導職責(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股份公司有關規定,全面負責本企業的儲罐管理工作,對儲罐設備的管理方針、目標做出決策,組織制定規劃和措施,以提高本企業的生產裝備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二)審批主要儲罐的大修、更新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三)組織開展“設備評級”、“設備完好”、“無泄漏單位”和“科學檢修文明施工”等活動。(四)組織或參與重大、特大儲罐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第七條設備管理部門職責:設備管理部門是儲罐的歸口管理部,應組織、參與大型儲罐設計、購置、安裝、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和報廢等各個環節的全過程管理,保證儲罐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優質運行。(一)貫徹執行國家和集團公司、股份公司有關儲罐管理的制度和規定,組織制定本企業儲罐管理規定、細則以及管理工作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二)組織建立和健全儲罐技術管理檔案,掌握設備狀況,做好設備技術狀況分析和儲罐管理工作總結。(三)組織編制和審核年度儲罐修理計劃,審核儲罐修理費用計劃,搞好綜合平?和組織實施。(四)負責組織儲罐的報廢鑒定工作和審核更新計劃。監督使用設備更新費用。(五)參加重點基建、技措、安措項目的設計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負責上報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一般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與處理,參與重大、特大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與處理。(六)負責組織主要儲罐的技術問題攻關,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新材料、新設備,逐步搞好設備的更新換代。負責審查儲罐改造的合理化建議。(七)組織編制、審查備品配件計劃,協助物資供應部門做好備品配件加工訂貨工作。(八)負責儲罐管理的考核評比工作。第八條生產技術及生產管理部門職責(一)根據儲罐的年度檢修、檢測計劃,及時合理安排儲罐檢修檢測時間。(二)參加儲罐新建、擴建、改建和大修更新項目的設??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負責協調與生產相關聯的環節。(三)組織制定并審查儲罐操作規程,并檢查執行情況。(四)參加儲罐特大、重大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第九條生產主管部門職責(一)根據儲罐的年度檢修、檢測計劃,及時合理安排儲罐檢修檢測時間。(二)參加儲罐新建、擴建、改建和大修更新項目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負責協調與生產相關聯的環節。(三)參加儲罐特大、重大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第十條安全環保部門職責(一)負責制定本企業安全用火管理制度、進入設備作業安全管理制度、高處作業安全管理制度,負責各類安全作業票證的監督管理及固定用火點的審批工作。(二)負責組織編寫和審定火災、爆炸、危險化學品、職業中毒、環境污染等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督促各單位、各部門定期組織演練。(三)貫徹事故隱患整改制度,協助和督促有關部門對查出的隱患制訂防范措施,檢查監督隱患整改工作的完成情況。(四)參加儲罐的新建、擴建、改建和大修更新項目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督促檢查“三”同時工作的落實情況。(四)做好直接作業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深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并協助解決有關安全問題,糾正違章作業。(六)負責儲罐事故匯總、統計上報工作,并建立、健全儲罐事故檔案。參與儲罐上報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七)嚴格執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對危險化學品實施綜合安全管理。負責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部門安全評價和評估工作。(八)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搞好安全裝備、消防設備、氣防器材的維護保養和管理工作。第十一條使用單位職責(一)嚴格執行設備管理部門制定的儲罐管理規定與細則,結合具體情況編制本部門的儲罐管理細則,參與工藝操作規程的審定工作,組織職工學習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負責本單位儲罐的使用、維護和管理工作。(二)建立健全儲罐設備技術檔案,做好儲罐設備技術狀況分析和管理工作總結,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三)負責編制、落實儲罐的大、小修計劃,合理使用修理費用。(四)負責編制和上報儲罐報廢更新計劃,參加儲罐報廢鑒定工作,合理使用更新費用。(五)參加重點基建、技措、安措項目的設計方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六)參加儲罐設計、購置、安裝、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和報廢等各個環節的全過程管理,保證儲罐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優質運行。(七)負責編制和上報備品配件目錄、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以及需用量計劃,抓好備品配件的圖紙資料管理。第三章儲罐管理與考核第十二條各企業應按照有關規程、制度,制定本企業儲罐管理規定和細則,建立健全本企業的儲罐管理體系。第十三條儲罐按結構分為:固定頂罐、外浮頂罐、內浮頂罐。為適應企業的分級管理,將儲罐按其容積分為主要儲罐和一般儲罐,分級標準由企業制定。第十四條所有儲罐在交付使用單位前都必須遵照有關的設計、建造規程對施工質量進行驗收。第十五條新建、改擴建的儲罐驗收應由工程部門負責主持,生產使用部門、設備、安全、技術、調度、環保、消防等管理部門單位及設計單位參加。驗收檢查出的所有問題應全部處理完畢,參加驗收的各單位簽署意見后方可投入使用。第十六條在用儲罐檢修后驗收:主要儲罐由設備主管部門負責,一般儲罐由使用單位負責。第十七條積極推行儲罐全過程ERP管理。第十八條企業應定期開展設備管理評優和升級活動,開展群眾性創“完好罐區”、“無泄漏區”等活動,定期進行檢查評比、總結表彰,不斷促進和提高儲罐設備管理水平。第十九條完好儲罐必須具備四條標準(一)運行正常,效能良好。(二)附件齊全,靈活好用。(三)罐體整潔,防腐良好。(四)技術資料齊全準確。第二十條企業對儲罐管理、使用、維護、檢修、技術開發和技術培訓等工作做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應予以表彰獎勵。對于儲罐管理混亂,嚴重失修而影響安全生產的應限期整頓,對造成儲罐事故和經濟損失的責任者應給予處分。第二十一條為掌握儲罐技術狀況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各企業應考核下列指標:(一)完好罐區>50%。(二)儲罐故障率<5%。(非計劃檢修儲罐數量/在用儲罐總數量)(三)儲罐完好率>95%。(四)靜密封泄漏率<0.30/00。(五)儲罐定檢率100%。(六)儀表完好率>95%、使用率>99%、泄漏率<0.30/00。。(七)有無儲罐設備事故。第四章儲罐的使用和維護第二十二條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儲罐操作、使用、維護規程和崗位責任制,并嚴格執行。第二十三條通過技術培訓,儲罐的操作人員要做到“應知”、“應會”。第二十四條操作人員應做好下列工作:(一)嚴格遵守儲罐操作、使用和維護規程。做到起動前認真準備,起動中反復檢查,運行中搞好調整,停車后妥善處理。認真執行操作指標,不準超溫、超儲運行。(二)必須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定時按巡回檢查路線和標準對儲罐進行仔細檢查,防止跑油、突沸事故發生,及時消除臟、松、缺、亂、漏等缺陷,認真填寫運行記錄、缺陷記錄及操作日記。(三)嚴格執行儲罐定期維護保養制度,做好防凍、清潔和防腐工作,對本崗位封存、閑置儲罐應定期維護保養。(四)保持本崗位的儲罐、管道、儀表盤、油漆保溫完整、地面清潔,加強對靜密封點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做到文明生產。第二十五條儲罐防靜電接地要求:(一)儲罐防靜電接地線,應單獨與接地體或接地干線相連,除并列管道外不得互相串連接地。(二)容量為50m3及以上的儲罐,其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且接地點的間距不應大于30m,并應在罐體底部周圍對稱與接地體連接,接地體應連接成環形的閉合回路。(三)使用單位每年應根據實際情況,在雷雨季節來臨之前測量一次罐體靜電接地電阻,罐體靜電接地電阻值應小于10歐姆,并做好記錄。第二十六條在用儲罐要進行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分為外部檢查和全面檢查。根據儲存介質和地區特點,每年最少應進行一次外部檢查。每6年應結合清罐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儲裝介質腐蝕性不強,腐蝕速率≤0.1mm/a,并有好的防腐蝕措施,可確保安全運行的,經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可適當延長全面檢查時間,但最長不能超過9年。檢查后將檢查內容及時記載于技術檔案內。第二十七條外部檢查由使用單位進行。主要儲罐的全面檢查由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一般儲罐的全面檢查由使用單位負責。(一)固定頂儲罐檢查檢查周期與檢查保養的主要內容見表1。表1固定頂儲罐檢查周期與檢查保養主要內容名稱檢查內容維修保養檢查周期罐頂板是否變形、有無嚴重的凹陷、鼓包(允許值見表4)、折皺(允許值見表5)、減薄及滲漏穿孔超過允許值應進行修復。減薄量超過原壁厚的25%應加固或更換。1年罐壁是否變形、有無嚴重的凹陷、鼓包(允許值見表4)、折皺(允許值見表5)、減薄及滲漏穿孔有保溫層的儲罐,罐體無明顯損壞、保溫層無滲漏時,可不拆保溫層進行檢查。超過允許值應進行修復,減薄量超過原壁厚的25%應加固或更換。1年罐底板厚度、坑蝕深度(允許值見表6)對焊縫進行無損檢測,檢測長度不少焊縫總長的20%修補或更換6年①加熱器有無腐蝕滲漏,支架有無損壞、管線有無腐蝕修補或更換6年①出入口閥門、排污閥閥門完好程度、密封是否泄漏閥桿加潤滑油,清除油垢,關閉不嚴應進行研磨或更換3個月人孔、清掃孔及透光孔緊固件是否牢靠、密封是否泄漏更換螺栓、墊片3個月量油孔孔蓋與支座間密封墊是否脫落或老化,導尺槽磨損情況,壓緊螺栓活動情況,蓋子支架有無斷裂鑄鐵量油孔應改為鑄鋁,或在孔內襯鉛皮,一旦脫落應立即補上,蝶形螺母及壓緊螺栓各活動部位加潤滑油,部件損壞及時更換經常檢查扶梯踏板是否減薄、牢固、防腐、加固或更換6個月機械式呼吸閥閥盤和閥座接觸面是否良好,閥桿上下是否靈活,閥殼網罩是否破裂,壓蓋襯墊是否嚴密,冬季有無冰凍清除閥盤上的水珠、灰塵,螺栓上加油,必要時調換閥殼襯墊每3個月一次,冰凍季節應加強檢查,每年應進行一次標定液壓安全閥檢查封油高度若封油被吹掉應及時加入,清潔閥殼內部并更換封油3個月阻火器防火網是否清潔,墊片是否嚴密,有無腐蝕、冰凍清潔或更換防火網、1年高低液位報警器鋼絲繩銹蝕程度,滑輪轉動是否靈活,滑塊滑動是否自如,高低位限制器是否好用,電氣聯鎖是否報警,高低位報警與標尺高低位是否一致防腐蝕或更換鋼絲繩,滑輪轉動部分加潤滑脂,調整滑塊,高低位限制器應調整緊固清理觸點1個月通風管防護網是否破損清掃干凈或更換1年消防泡沫室管內有無油氣排出更換已損壞的劃十字玻璃,螺栓加油防銹6個月注①滿足儲罐可延長全面檢查時間條件時,最長可延長到9年。(二)外浮頂罐檢查除表1檢查內容外,外浮頂罐其他部件檢查周期與檢查主要內容見表2表2外浮頂罐其他部件檢查周期與檢查主要內容名稱檢查內容維修保養檢查周期中央排水管腐蝕程度,接頭轉動是否靈活修復或更換,清除污垢6年①中央排水管單向閥腐蝕程度,關閉是否嚴密清除污垢,防腐或更換6個月導向管滾輪滾輪有無脫落,轉動是否靈活轉動部位加潤滑油6個月轉動浮梯踏板是否減薄、牢固、靈活防腐、加固、轉動部位加潤滑油6個月密封裝置密封帶有無破損修補或更換6年①浮頂自動通氣閥密封墊片有無損壞更換墊片6年①注①當滿足儲罐可延長全面檢查時間條件時,最長可延長到9年。(三)內浮頂罐檢查除表1.2檢查內容外,內浮頂罐其他部件檢查周期與檢查主要內容見表3表3內浮頂罐其他部件檢查周期與檢查主要內容名稱檢查內容維修保養檢查周期導向管滾輪滾輪有無脫落,轉動是否靈活,與管子外壁接觸是否良好轉動部分加潤滑油,調整滾輪位置清罐時檢查浮盤自動通氣閥密封墊片有無損壞更換墊片鋁浮盤導向鋼絲繩有無腐蝕、松緊程度,是否斷股拉緊或更換帶芯人孔是否漏油或漏氣更換墊片密封裝置密封帶有無破損進行修補罐壁通氣孔金屬網有無破裂清除灰塵、污垢,或更換金屬網6個月(四)凹陷、鼓包、折皺、坑蝕允許值分別見表4-表6。表4?凹陷鼓包允許值mm測量距離*允許偏差值*測量距離指樣板弧長表5折皺允許值mm壁板厚度允許折皺高度表6坑蝕深度允許值?mm鋼板厚度坑蝕深度31.241.551.862.272.582.893.2103.5第五章儲罐的檢修第二十八條儲罐檢修是保證儲罐正常運行的重要手段,是保證生產的重要措施,按計劃和規程實施檢修是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各企業要嚴格遵守檢修規程,執行檢修質量標準,做到優質、高效、安全、文明、節約。第二十九條企業應當根據儲罐的實際技術狀況,結合生產安排,編制儲罐檢修計劃,并納入企業年度計劃。第三十條對儲罐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和檢查時發現的各類故障和缺陷,應根據損壞的程度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確定檢修方案,組織臨時搶修或列入計劃進行檢修。第三十一條需進罐檢查或在罐體動火的檢修項目,在檢修前施工單位和使用部門,應做好防火安全措施和防中毒、窒息措施。第三十二條儲罐檢修要有嚴密的科學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應用網絡技術繪制總體檢修網絡圖、施工進度表。主要施工項目要繪制平面布置圖和吊裝方案。檢修準備工作要達到“六落實”。即:計劃項目落實、圖紙資料落實、物資材料落實、施工力量落實、施工機具落實、質量安全措施落實。做好預制工作,確保預制深度。第三十三條補焊或更換罐體時所有的鋼材和焊條應與原設計相同,不能確定材料牌號、性能時應進行復驗。材料代用要經設計單位或設備管理部門技術負責人同意。第三十四條儲罐進行焊接修理時應嚴格執行焊工考試和焊接工藝評定的規定。第三十五條檢修時新焊接焊縫的外觀質量應符合GBJ236-82《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第三十六條儲罐在檢修過程中的檢驗方法、充水試驗和驗收可參照GBJ128-90《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第三十七條儲罐檢修驗收應有齊全的交工資料,包括:檢修方案、檢修記錄、中間驗收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試驗和驗收等。驗收記錄要有生產、施工和設備部門三方簽字。第三十八條設備管理部門要組織編寫儲罐檢修技術總結。第六章儲罐的防腐蝕第三十九條儲罐的防腐蝕是儲罐管理的重要內容,各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腐蝕措施。原油、石油產品罐要特別重視罐底板及頂板和下部壁板的防腐,應采用陰極保護、犧牲陽極和采用防腐涂料等綜合措施防腐。應針對各種物料的腐蝕性,采取相應的防腐措施。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先進經驗和科技成果。第四十條為確保儲罐在使用周期內的安全運行,儲罐內壁防腐蝕措施的使用壽命應達到6年以上第四十一條各企業應建立儲罐腐蝕檔案,定期對易腐蝕部位進行檢查和檢測,詳細描述儲罐腐蝕狀況及腐蝕形態,認真記錄在案。第四十二條各企業設備管理部門應加強儲罐防腐蝕施工的監督管理。從儲罐防腐蝕的設計、材料的選用、施工到竣工驗收實行全過程管理。第七章儲罐的報廢第四十三條儲罐的報廢,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術鑒定,財務部門審核,主管領導審批后按集團公司、股份公司管理規定辦理報廢手續。第八章附則第四十四條本管理制度系儲罐管理的基本制度。各企業應根據本制度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制定儲罐的專業管理規定。第四十五條?本制度的解釋權屬于股份公司生產經營管理部。第四十六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本制度起草單位:中國石化安慶石化分公司
篇3:單病種質量管理制度
單病種質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強化醫療質量監管,通過評價病種診療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開展對比,分析,達到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質量精細管理化管理的目的。
二.范圍
適用于全院臨床科室。
三.內容
1、嚴格按照衛生部發布的單病種質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對公布的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開展單病種質量監控。
2、醫院成立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業務副院長擔任,成員由醫務管理、護理管理、藥事管理、信息統計、臨床醫技、病案管理等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定期檢查全院單病種質量控制的實施情況,并進行效果評價和考評獎懲。
3、單病種質量管理工作在醫院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指導下,由科室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具體實施,科室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任組長,組員包括科內醫療人員、護理人員、臨床藥師和其他相關責任人。
4、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要組織科室相關人員學習單病種質量管理相關知識,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崗。
5、各實施小組設定專人負責網上信息上報,使用衛生部統一分配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單病種質量管理控制系統”上報相應病種信息,并由本小組副高以上的專職人員最后對網上直報的信息進行審核確認。
6、臨床科室的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每月對本科室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進行評價,醫院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進行評估分析,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各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督促整改落實,保證質量持續改進。
7、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
(1)診斷質量指標:出入院診斷符合率、手術前后診斷符合率、臨床與病理診斷符合率;
(2)治療質量指標:治愈率、好轉率、未愈率、并發癥發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3)效率指標:平均住院日、術前平均住院日;
(4)經濟指標:平均住院費用、手術費用、藥品費用、耗材費用。
8、實施單病種質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單病種管理登記本,詳細記錄患者單病種管理的相關信息。
9、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對每個納入單病種管理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每季度匯總分析,上報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對實施單病種管理的相關衛生工作人員進行滿意度調查,結合實施小組上報的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綜合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實。
10、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定期對患者進行單病種管理依從性檢查,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定期對衛生工作人員進行實施單病種管理的依從性檢查,每個季度分析評價依從性檢查結果,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落實。
11、獎罰:醫院將單病種質量考評結果納入醫療質量檢查考評體系,并與相關責任人的職稱晉升、評優選先、績效考核等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