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動力分廠液氨儲存使用管理制度

動力分廠液氨儲存使用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2513

為加強安全管理,確保液氨儲罐安全,根據分廠生產實際,制定如下液氨儲存使用管理制度:

一、雙人巡檢、雙人操作制度

1、對制氫車間液氨儲罐的巡檢必須兩人同時進行。

2、設備巡檢間隔為2小時。

3、巡檢人員必須在巡檢本上詳細記錄液氨儲罐液位、壓力和溫度。

4、在進行往中間儲罐充氨操作、儲罐排放積水操作等與液氨有關的設備操作時必須兩人在場,一人操作,一人現場監督。

5、操作和液氨有關的設備時,必須攜帶防毒面具在現場備用。

二、進入生產區消除人體靜電制度

1、制氫車間操作人員進入車間前,必須到三氫廠房中間儲罐處消除人體靜電后,方可進入車間值班。

2、外來人員進入制氫車間必須先消除人體靜電,再進入車間。

3、檢修人員在對制氫設備進行檢修作業時,必須先消除人體靜電,再開始進行檢修作業。

4、操作人員在進行切換純化器、啟動分解爐、中間儲罐充氨等設備操作前必須先消除人體靜電,再進行有關設備操作。

三、液氨卸車時氨車靜電接地制度。

1、氨車到達現場后,必須先進行靜電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卸車操作。

2、靜電接地報警儀使用時必須有可靠的接地,夾子必須接到氨車金屬部位,并保證可靠連接。

3、氨車卸車臂的管件連接部位必須用軟銅線跨接,確保接觸良好。

4、靜電接地報警儀使用完畢后,必須將線夾放入端子箱內,并關閉端子箱門。

5、卸車完畢后必須靜置十分鐘后方可拆下報警儀和卸車臂連接管。

6、定期檢查靜電接地報警儀電池,發現電量不足時,及時更換電池。

四、防護用品的定期檢查制度

1、防化服每天檢查一次。

2、壓縮空氣罐每天檢查一次。

3、呼吸器每天檢查一次。

4、檢查內容包括空氣罐壓力、防化服完好性、防毒面具完好情況、吸附罐完好情況等。

5、對防化服、壓縮空氣罐、呼吸器進行編號,并進行標識,以便于區別。

6、建立防護用品的定期檢查情況記錄本。

五、現場設施定期檢查制度

1、噴淋系統每天檢查一次水壓,每周檢查一次加壓泵完好情況。

2、每月進行一次噴淋系統使用效果檢驗。

3、每周檢查一次靜電消除球接地情況。

4、每周進行一次靜電接地報警儀完好情況試驗。

5、將檢查情況在設備巡檢記錄本上進行記錄。

六、液氨泄漏報警系統點檢制度

1、每天進行一次報警器聲光報警試驗。

2、每周清理一次報警探頭的灰塵,保持其靈敏性。

3、每月對液氨報警探頭和氫氣報警探頭進行一次點檢。

4、點檢方法為用液氨收集瓶收集部分液氨放置到距離報警探頭月30厘米處,讓其自然蒸發,查看報警裝置報警情況。若報警,說明探測、報警系統正常。

5、將點檢情況記錄在值班日志上。

七、NH站院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嚴禁帶煙火進入NH站。

2、NH站內嚴禁吸煙。

3、未經允許不得進入除施工現場外的其他生產區域。

4、動火施工需辦理動火審批手續,經審批同意后方可施工。

5、施工方須指定一名現場施工負責人,負責現場施工安全和施工協調工作。

6、施工人員須遵守中聯玻璃公司進入監獄生產區的各項管理規定。

7、施工人員不得觸碰與施工無關的生產設備。

8、施工方必須做好施工人員的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和個人勞動保護。

9、施工人員必須服從現場監督人員的管理。

10、施工現場工器具使用后必須存放到規定位置,避免丟失。

11、對于梯子、繩索、膠帶等違禁物品的使用必須經過同意后方可進行,且使用后必須入庫上鎖。

說明:

1、以上各項管理制度從2013年9月1日起執行。

2、違反以上管理制度的,按公司和分廠績效考核辦法進行處罰。情況嚴重的給與紀律處分。

沒動力分廠

2013年9月1日

篇2:制冷劑液氨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1.0目的熟知制冷劑的特性、危害和措施,做到安全、科學和規范使用,最大程度的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2.0適用范圍適用于液氨制冷劑使用管理3.0內容3.1液氨(NH3)制冷劑3.1.1特性3.1.1.1物理特性①色、味、態:無色、刺激性氣味②密度:比空氣輕③溶解性:極易溶于水(1:700)④沸點:-33.5℃,易液化3.1.1.2熱力學特性①汽化潛熱較大因而單位質量工質的制冷量較大;②在制冷所需低溫及環境溫度范圍內,其飽和壓力適中,當冷卻水溫度低于40℃時,冷凝器中壓力不超過1.6MPa,而蒸發器內溫度不低于-33℃時不產生真空度;③對鋼鐵無腐蝕性;④其不溶于油故不影響潤滑,吸水性強不產生冰塞;3.1.2氨的毒性氨的毒性為Ⅱ級3.1.3氨對環境和人體的影響3.1.3.1對環境的影響氨極易溶于水,使水變成乳白色;使植物如樹木、花草等能引起燒傷,嚴重時會引起死亡;在常溫下雖不燃燒,但空氣中含有16.0%~25.0%的氨時會點燃而爆炸,最大爆炸壓力3.5MPa,達到最大壓力所需要的時間為0.175S。3.1.3.2對人體的影響序號空氣中含量(10﹣6)對人體的影響備注153可以感覺氨臭的最低濃度2100長期停留也無害的最大值3300~100短時間對人體無害4408強烈刺激鼻子和咽喉5698刺激人體眼睛61720引起強烈的咳嗽72500~500短時間(30min)也有危險85000~10000立即引起致死危險3.1.4氨的傷害程度氨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大致可分為三類:3.1.4.1氨液濺到皮膚上會引起冷灼傷(低溫氨液引起凍傷、高溫氨液引起燒傷);3.1.4.2氨液或氨氣對眼睛有刺激或灼傷性傷害;3.1.4.3氨氣被人體吸入輕則刺激呼吸器官,重則導致昏迷直至死亡;3.1.5發生氨中毒的急救措施根據氨對人體的傷害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序號中毒程度急救措施備注1氨液濺到衣服和皮膚上①立即把氨液濺濕的衣服脫去;②用水或2%的硼酸水沖洗皮膚,注意水溫不得超過46℃,切忌加熱;③當解凍后,再涂上消毒后的凡士林、植物油或萬花油;2呼吸道受氨氣刺激引起嚴重咳嗽時①用濕毛巾或水濕衣服,捂住鼻子和口,顯著減輕氨的刺激作用;①?用食醋把毛巾弄濕,捂住口、鼻子,使醋蒸汽和氨發生中和作用,減輕氨對呼吸道的刺激和中毒程度;3呼吸受氨刺激較大和中毒比較嚴重時用硼酸水滴鼻漱口,并讓中毒者飲入0.5%的檸檬水或檸檬汁,切勿引用白開水,以助長氨的擴散;4氨中毒十分嚴重,致使呼吸微弱,甚至休克、呼吸停止的人員②?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給中毒者飲用較濃的食醋;②施以純氧呼吸,并立即送往醫院搶救;5不論中毒或窒息程度輕重與否,均應將患者轉移到新鮮空氣處進行救護,使其不再繼續吸入含氨的空氣。4.0液氨制冷劑的日常管理4.1防泄漏損失4.1.1閥門閥桿滲漏: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常開常關的閥門如制冷壓縮機的吸入閥、立式低壓循環貯液桶的供液閥等容易發生滲漏,日常操作中,一旦發生由運行人員立即進行鎖緊處理,維修人員每周對常開常關的閥門的閥桿和盤根進行上油保養一次;對其他不常開常關的閥門閥桿和盤根每月進行上油保養一次;在維修人員的日常巡檢中,一旦發現泄漏部位,當場立即處置。4.1.2高壓系統放空氣:在高壓系統放空氣中,嚴格按照放空氣器操作規程去操作,使混合氣體中的氨氣最大程度的回到系統中去,減少氨的損失。4.1.3設備放油:設備放油絕對禁止從設備放油管直接對外進行放油,必須通過集油器進行放油,嚴格按照設備放油操作規程去操作,使油中混合的液氨最大程度的得到蒸發后回到系統中去,減少氨的損失。4.1.4機器、設備和系統局部維修或施工:在機器、設備和系統局部維修或施工時,嚴格按照抽氨、排空程序,盡最大程度的將氨抽回,一方面減少氨的損失,另一方面保證維修或施工的安全。4.2液氨的排放4.2.1在放空氣過程中,放空氣管插入水桶的水面以下,由于氨易溶于水,在放空氣結束時,會有少許的氨氣放出來,立即被水稀釋,馬上關閉放空氣閥,避免了對空氣的污染。4.2.2在設備放油過程中,放入集油器氨油混合物中的氨完全蒸發后才能進行放油,放油時一旦發現有氨味,立即關閉閥門再進行蒸發,減少了對空氣的污染。4.2.3在機器、設備和系統局部維修或施工時,無法收回的死氨由專業人員負責排入循環水池或水桶中,全部稀釋達到要求,避免了對空氣的污染。4.2.4在系統添加液氨結束時,加氨管中剩余的液氨先是通過加氨站降壓管充分被系統抽回,然后剩余的通過加氨站排污閥排到循環水池中稀釋,避免了對空氣的污染。4.3液氨的添加?在制冷系統運行中,由于系統放空氣、設備放油、設施維修、閥桿滲漏及系統死氨的存在等原因,根據系統液氨循環量和冷間降溫情況,對系統液氨進行添加,一是必須使用具備運輸和儲存危險品資質的專業公司來承擔,二是使用系統專用加氨站來進行添加,并嚴格按照加氨站操作規程來操作;在加氨過程中,雙方都有專人現場監管。5.0考核對技術規范內容不能牢記的,每發現一次扣1---3分;對不能正確使用的,每發現一次扣2---5分。6.0責任部門:本規范由冷藏制冷部制定,由冷藏處聯合監督執行。7.0本制度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氨是一種易燃、易爆、有毒、腐蝕的危險化學品,因其獨特的性質,所以對其使用要嚴格安全管理。

1、液氨在常壓下是氣體,因此對其儲存由于量較大,所以要用密閉的壓力容器,管道要用壓力管道。

2、壓力容器的安全附件齊全,包括:安全閥、壓力表、液面計、溫度計要靈敏可靠,并定期檢測,作好記錄。

3、機房要有良好的避雷設施,并定期有防雷檢測中心檢測,作好記錄。

4、液氨屬易燃物品,機房內、設備周圍嚴禁煙火及電氣焊操作。

5、機房內電器線路布置合理,所有線路必須走穿線管;照明用具、電機接線為防爆型;防靜電裝置符合規定。

6、所有電線架設必須與液氨系統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嚴禁設備上方有架空線。

7、操作過程中加強巡檢,杜絕跑冒滴漏現象;機房內加強通風,確保室內氨濃度在爆炸范圍以外。

8、操作崗位應配置相應的勞保用品,在處置泄露、維修設備時,勞保用品穿戴齊全。

9、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10、操作崗位配置8Kg干粉滅火器4個,設消防栓及消防帶一套,以防液氨泄露時緊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