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氨卸料區管理制度

液氨卸料區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3127

氨為有毒、易燃、揮發性危險化學品,脫硝系統所用的液氨區屬國家級重大危險源和重點防火部位。做好氨區的保衛、防火工作,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一、禁止任何與工作無關人員進入氨區。需進入氨區的工作人員(各級檢查人員除外),必須由所在部門(外來作業人員由歸口管理部門)組織進行液氨的特性及防火、防爆規定的培訓并考試合格,經發電部審核、安全監察部批準并簽發準入證后持證進入。

二、嚴禁跨越氨區圍欄、圍墻,嚴禁毀壞圍欄、圍墻、警示牌、監控設施、入口鐵門及門鎖等。

三、嚴格執行氨區準入制度。在氨區的室內固定地點設立人員登記本,任何人每次進、出氨區都必須進行登記。

四、氨區圍欄門鎖的鑰匙存放在集控室,由當班輔控運行人員負責管理,按值移交;任何人員不得私自取用。管理、檢修人員需進入氨區巡檢、作業時,自行聯系集控運行值班人員開門。

五、任何進入氨區大門的人員,必須先關閉手機、對講機,交出所有火種、非防爆手電筒等,分別存放在大門旁設立的專用箱內。

六、運行值班人員必須按規定時間認真巡查氨區,并做好記錄。其他人員進入氨區巡查或檢修時,每次中途離開或工作結束時,必須用氨區內固定電話聯系運行值班人員來將門鎖好后才能離開。、

七、進入氨區的所有人員禁止穿能產生靜電的合成纖維衣服或帶釘子的鞋,并先在大門旁的“靜電釋放球”裸手摸5秒鐘將身上的靜電放凈。特殊工作項目,必須在進入前穿戴好專用防護服和必要的防護用品。

八、嚴禁電瓶車及未安裝阻火器的運送液氨、氮氣的機動車輛進入氨區。進行運、卸液氨、氮氣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操作規程并始終有專人監護,且禁止人員參觀和動火;作業完畢后必須立即將車開走。

九、氨區圍墻周圍及液氨管道10米以內嚴禁吸煙、動火。不許在氨區使用鐵質工具作業及進行任何可能產生高溫、火花的工作。確需動火作業時,必須辦理一級動火工作票、經公司消防主管及公司級領導批準,并做好防火措施、設立專職監護人;動火前必須按《安規》規定,由專人測定工作區域的氨氣含量小于50ppm后才能作業。

十、氨區內及液氨管道附近10米內禁止存放任何易燃易爆物品。氨區內的消防設施、器材必須保證有效、完好,禁止任何人員挪用、損壞;正常使用后必須及時報告公司消防主管安排增補。

十一、為了檢查各連接處有無漏氨,可用儀器或肥皂水進行檢查,禁止用火檢查。發現液氨泄漏且關閉油管閥門無效后,應立即跑到空氣新鮮流通處、報告有關領導安排緊急處理。氨區發生小火災時,可用干粉或CO2滅火器滅火;發生大火災時用水幕、霧狀水或常規泡沫滅火,并立即向消防隊報警。

十二、禁止任何非運行值班人員操作、動用氨區運行設備。禁止在氨區內安裝、使用非防爆型電氣設備。氨罐及管道上的各種安全裝置必須定期校驗,保證動作可靠。

對不認真執行本制度、不聽勸阻進入氨區的人員,運行值班人員及其他發現人員都要及時制止并報告,公司將對違規者嚴厲處罰。

篇2:液氨卸料區管理制度

氨為有毒、易燃、揮發性危險化學品,脫硝系統所用的液氨區屬國家級重大危險源和重點防火部位。做好氨區的保衛、防火工作,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一、禁止任何與工作無關人員進入氨區。需進入氨區的工作人員(各級檢查人員除外),必須由所在部門(外來作業人員由歸口管理部門)組織進行液氨的特性及防火、防爆規定的培訓并考試合格,經發電部審核、安全監察部批準并簽發準入證后持證進入。

二、嚴禁跨越氨區圍欄、圍墻,嚴禁毀壞圍欄、圍墻、警示牌、監控設施、入口鐵門及門鎖等。

三、嚴格執行氨區準入制度。在氨區的室內固定地點設立人員登記本,任何人每次進、出氨區都必須進行登記。

四、氨區圍欄門鎖的鑰匙存放在集控室,由當班輔控運行人員負責管理,按值移交;任何人員不得私自取用。管理、檢修人員需進入氨區巡檢、作業時,自行聯系集控運行值班人員開門。

五、任何進入氨區大門的人員,必須先關閉手機、對講機,交出所有火種、非防爆手電筒等,分別存放在大門旁設立的專用箱內。

六、運行值班人員必須按規定時間認真巡查氨區,并做好記錄。其他人員進入氨區巡查或檢修時,每次中途離開或工作結束時,必須用氨區內固定電話聯系運行值班人員來將門鎖好后才能離開。、

七、進入氨區的所有人員禁止穿能產生靜電的合成纖維衣服或帶釘子的鞋,并先在大門旁的“靜電釋放球”裸手摸5秒鐘將身上的靜電放凈。特殊工作項目,必須在進入前穿戴好專用防護服和必要的防護用品。

八、嚴禁電瓶車及未安裝阻火器的運送液氨、氮氣的機動車輛進入氨區。進行運、卸液氨、氮氣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操作規程并始終有專人監護,且禁止人員參觀和動火;作業完畢后必須立即將車開走。

九、氨區圍墻周圍及液氨管道10米以內嚴禁吸煙、動火。不許在氨區使用鐵質工具作業及進行任何可能產生高溫、火花的工作。確需動火作業時,必須辦理一級動火工作票、經公司消防主管及公司級領導批準,并做好防火措施、設立專職監護人;動火前必須按《安規》規定,由專人測定工作區域的氨氣含量小于50ppm后才能作業。

十、氨區內及液氨管道附近10米內禁止存放任何易燃易爆物品。氨區內的消防設施、器材必須保證有效、完好,禁止任何人員挪用、損壞;正常使用后必須及時報告公司消防主管安排增補。

十一、為了檢查各連接處有無漏氨,可用儀器或肥皂水進行檢查,禁止用火檢查。發現液氨泄漏且關閉油管閥門無效后,應立即跑到空氣新鮮流通處、報告有關領導安排緊急處理。氨區發生小火災時,可用干粉或CO2滅火器滅火;發生大火災時用水幕、霧狀水或常規泡沫滅火,并立即向消防隊報警。

十二、禁止任何非運行值班人員操作、動用氨區運行設備。禁止在氨區內安裝、使用非防爆型電氣設備。氨罐及管道上的各種安全裝置必須定期校驗,保證動作可靠。

對不認真執行本制度、不聽勸阻進入氨區的人員,運行值班人員及其他發現人員都要及時制止并報告,公司將對違規者嚴厲處罰。

篇3:卸料平臺安全管理制度

為保證卸料平臺的使用安全,項目特制定本制度,具體如下:

1、由樓面通向平臺的通料口必須嚴密、安全、可靠。

2、起吊平臺上的物料時,由信號工指揮,必須做到指揮正確,必須設專人(架子工)扶正吊物,不得碰撞鋼絞線、外架和護身欄桿等。起吊不得超高、超重。同時應綁扎牢靠,不得散亂。

3、每次使用前,應對平臺進行檢查,確認無異常現象后方可進行使用,堆碼物料的高度嚴禁超過1.2米。

4、卸料平臺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每次安裝和拆除必須有安全員監督,嚴禁違章作業。

6、所用材料必須是合格的,包括槽鋼、焊條、鋼絲繩、安全網等。

7、鋼絲繩連接樓板處的砼需達到強度要求。

8、轉料平臺上最大載荷不得超過1.5噸,即6m長的鋼管不超過65根,4m長的鋼管不超過87根,0.9m長的拉桿不超過434根,50×100×4000的木枋不超過125根,1220×2440×1.2mm的竹膠合板不超過47張。

9、在使用過程中設專人負責安全監督檢查。

中建三局北京東八里莊危改小區工程項目經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