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重大危險源液氨系統安全管理制度

重大危險源液氨系統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7338

一、機房工作人員管理制度1、未經允許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機房。2、值班人員必須熟悉掌握各種設備的操作,對新進人員嚴格培訓操作技術,同時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嚴禁易燃易爆的物品堆放在機房設備附近。4、定期對機房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進行認真的檢查,并檢驗其靈活性。5、開機前應先查看各設備的油面、水面、液面、儀表是否在相應位置,周圍有無障礙物。6、查看各庫房的閥門是否開啟或關閉。7、查看機器是否通電,電壓是否正常,轉動機器細濾數圈,看有關閥門是否開啟。8、啟動壓縮機,待正常運轉后,按順序逐級上載并緩慢開啟吸入閥直至正常。9、停機前先將各設備的供液停止,并將有關設備的壓力降到相應處。10、制冷壓縮機嚴禁超壓、超溫、超負荷、超速、超檢驗期貨帶“病”運轉。11、定期進行檢修保養,及時排除各類不安隱患,做好保養檢修記錄。12、制冷操作人員按照有關規定按時進行復審換證。13、值班人員不得串崗、漏崗、睡崗,在班上禁止一切娛樂活動或者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14、做好各種相關設備檢測記錄。并值班簽名。15、機房人員每月進行一次技術培訓學習,掌握操作規程和應急事故處理,提高技能。16、機房值班人員每天要做具體操作記錄并存檔,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問題,如遇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及時匯報領導。17、機房人員在操作中,要做到隨時檢查閥門是否開啟或關閉,并進行標示。18、值班人員必須隨時與車間聯系,了解降溫情況,確保庫房溫度,設備的正常安全運行情況,使其發揮應有的制冷能力。19、庫房需熱氨沖霜時,經機房管理人員及車間管理人員同意,當班人員必須和車間隨時保持聯系,并在車間人員下班后進行,在操作保熱氨壓力不得超過6KG。20、機房衛生要做到門窗玻璃干凈,地面無油污,工器具擺放整齊,值班人員要做到“四勤”,勤看儀表,勤摸溫度,勤聽機器運轉有無雜音,勤到庫房查看庫溫情況。21、對制冷設備要定期維修、保養檢查對發現異常現象要及時上報、及時配合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必須確保車間生產加工的順利進行。22、機房人員必須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嚴格按照設備正常規程及標示進行操作二、機房交接班制度1、交接前做好以下工作:①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②做好工作場所的衛生清潔工作;③若在交班前發生故障,應先處理好故障后,再進行交接。2、交接班時:①由雙方共同逐點逐項巡回檢查,做到件件事情有交接,同時交接的內容和存在問題記入運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中:②交接班記錄要交代上級有關運行方面的指令;③交接人員在交接班記錄中簽字后,又發現了設備缺陷,由接班人員負責。3、交接的內容:①交接上一班的工作記錄;②交接上一班發生的特殊情況;③交接各種閥門的開關位置和自控儀表情況;④交接各種輔助設備的運行情況;⑤交接所有工具是否完好無缺。4、交班人員在以下情況下不得交接:①不交給酒后接班的人員;②設備設施發生異常情況時不交接;③在處理事故或故障時不交接;④各種儀表指示不正常時不交接,工作記錄未完善時不交接。三、車間氨系統設施使用管理1、每個車間的生產科長是本車間的安全管理員,上下班要做好車間按是否泄漏檢測,并做好記錄,對相關管道、閥門等易露氨的部位必須檢查。2、車間做好泄氨應急預案及逃生疏散方案。3、車間工廠經理建立安全檢查匯總每周一次。對有危險的部位及時整改,不能遷就。4、速凍庫冷凝管及閥門系統要每天上下班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對上述附件要進行經常性的保養。5、速凍庫存放物品要安全輕放,避免碰撞管道。不能超重放置物品。四、冷凍庫氨系統附件管理1、冷庫管理班長每天上班前首先要檢測冷庫是否泄氨,并做好檢測記錄,對氨泄漏量超標要立即報告經理,做應急預案處理,嚴重的要打開庫門,關閉閥門,吹風空氣稀釋氨濃度,對存放物品要做重新化驗。2、叉車工運輸儲藏物品時,要輕放輕拿,嚴謹魯莽操作,防止物跺倒塌。3、車車工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對氨氣管道、墻壁、跺堆留有安全空間。4、嚴謹叉車工無證駕駛,酒后駕駛。5、叉車工進出冷凍庫要做好記錄,進出時間、存放品種、庫內氨氣是否泄漏情況、下班關門時間等。

篇2:危險源管理制度范文

為了加強對易燃、易爆、放射性物質以及劇度的化學危險物品使用、貯存、運輸的安全管理,確保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化學危險品的種類:

1.爆炸品:易于燃燒和爆炸的物品、受到高溫、摩擦、沖擊或其它物質接觸發生作用后劇烈反應而引起爆炸,如雷管、炸藥等。

2.氧化劑:有強烈的氧化性能,本身雖不燃燒,但在空氣中遇酸類或潮濕,強熱或易燃物、可燃物接觸,即能分解引起燃燒和爆炸,如孝銨、過氧化鈉。

3.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經過壓縮后的氣體具有因受熱、撞擊或氣體膨脹而發生爆炸的危險,如氧氣、氫氣、液氨、液化氣。

4.自燃物:未與明火接觸,但在適當溫度的空氣中能發生氧化作用,放出熱量而引起燃燒、如黃磷、硫化鐵等。

5.遇水燃燒物品:遇水能發生劇烈反應,產生氫氣或其他易燃氣體而引起燃燒的物品,如電石、家屬鈉等。

6.易燃液體:易欲燃燒和揮發,其閃點(引火點)在攝氏四十五以下,或稍高于攝氏四十五度的液體物質,如汽油、乙醚等。

7.易燃固體:引火點較低、受熱、沖擊、摩擦或氧化劑接觸,能引起急劇及連續性的燃燒或爆炸,如赤磷、硫磺等。

8.劇毒品:具有強烈的殺害性,少量侵入人、畜體內或接觸皮膚即可造成中毒或死亡,如三氧化砷、氰化物等。

9.腐蝕物品:具有強烈腐蝕性,對人身和其它物品能因腐蝕作用而發生破壞現象,甚至引起燃燒和死亡,如硫酸、燒堿等。

10.放射性物品:能放射出一種或多種穿透力很強,人們感覺不能察覺到的放射線,如鈷60、硝酸釷等。

二、化學危險物品的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應儲存在符合安全防火條件好的地點,使用時應在無任何火種的排風良好處進行。

(2)使用汽油、苯及醚類等易燃液體時,禁止明火,嚴禁在灼熱物上放置。

(3)禁止將易燃物質用明火蒸餾和加熱,其沸點低于100℃者(如苯、汽油、乙醚、二硫化碳、乙醇、甲醇)在水浴或蒸汽浴上加熱,其沸點高于100℃者可用油浴或沙浴等加熱蒸餾,水浴、油浴也不準采用明火。

(4)絕對禁止在杯皿中沸和蒸發可燃物質,蒸發可燃物質之液體必須利用能避免其蒸汽逸入空氣中的裝置,其加熱器安排及方法必須遵守實驗室安全規則。

(5)飽和蒸汽壓力較大的液體、醋酸、醚類、二硫化碳以及丙酮,不允許放在燒瓶中,應放在堅固的容器中。

(6)在有易燃、易爆氣體、粉塵的室內,所有電氣設備和照明都應采用防爆型的設備和裝置。

(7)化學易燃品的容器,包裝應該牢固、密封、材質適應化學易燃易爆品的性能,容器包裝外部須印貼明顯的警告標志,說明物質名稱、化學性能和注意事項。

(8)儲存室內溫度保持在10~25℃范圍之內。

三、化學危險物品的儲存包管的安全要求:

1.性質相抵觸,滅火方法不同的化學危險物品,應該隔離貯存,更不準與食物、醫藥等同庫貯存。

2.化學危險物品應該分類、分堆貯存,堆剁不得過高過密,堆碼之間應該留出一定的間距、通道和通風口。

3.性質不穩定,容易分解和變質以及混有雜質而引起燃燒爆炸的化學物品,應該經常進行檢查、測溫、化驗,防止自燃爆炸。

4.在貯存化學危險品的庫房內或露天堆垛附近不準進行試驗、分裝、打包、焊接和其它可能引起火災的操作。

5.化學危險品倉庫的安全間距,應根據性質、規模和貯存物質危害性質,按照國務院頒發的規定執行。

6.化學危險品倉庫應有良好的通風和必要的避雷裝置,配備相應的放火、防爆、防毒的安全設施。

7.為了確保化學危險品庫的安全,應加強門衛,嚴格出入制度,容器包裝要密閉、完整,對破損滲漏要立即進行妥善處理,倉庫區域內嚴禁煙灰火。

四、化學危險物品的裝卸搬運規定:

1.必須輕拿輕放,嚴防振動、撞擊、摩擦、重壓和傾倒。

2.嚴禁性質相抵觸容易引起燃燒、爆炸物品混合裝載。

3.對怕熱、怕潮的化學危險物品,要采取隔熱和防潮措施。

4.裝卸搬運毒害、腐蝕性、放射化學危險品時,應備有相應的防護用品和工具,工作結實后應清洗消毒。

5.裝卸和搬運的職工應經常進行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并且有一定的業務知識和固定的人員擔任。

五、關于保管化學危險品的人員要求:

1.各單位必須選拔具有一定化學知識、身體健康和責任心強的同志擔任保管工作。

2.保管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因工作需要調動必須把工作交接清楚。

3.保管人員要熟知化學危險品的性質、中毒的急救方法,消防器材的使用等,并不斷提高業務知識。

篇3:化工業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的規定,我公司的液氯倉庫,乙醇儲罐區,乙基氯化物車間(使用液氯場所)等三處均已達到重大危險源界限,屬重大危險源,經武漢綠世紀職業安全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評估,液氯倉庫、乙基氯化物車間(使用液氯場所)屬一級重大危險源,乙醇儲罐區屬三級重大危險源。為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確保公司員工及周圍居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重大危險源應掛牌公告,張貼于醒目易于觀看的位置,讓公司員工和進入公司生產區的外來人員了解重大危險源的處所。

二、重大危險源公告牌應注明該危險源物質的理化性質,防護措施、,發生事故時的施救程序、施救方法,應急撒離時的通知方法。

三、重大危險源應明確承包責任人和日常管理責任人,承包責任人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安全活動,日常管理責任人負責該危險源的日常管理和巡回檢查工作,每天巡回檢查不少于二次。

四、安保部每周不少于一次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

五、重大危險源液氯倉庫和氯氣平臺應配置氣體泄漏自動報警儀,安全管理部門每周定期檢查其性能,確保其正常有效工作,無水乙醇罐區應設有防泄漏圍堰。

六、重大危險源內的安全設施、監控設備、安全防護用品、應急器材和消防器材未經安全部門許可,一律不準挪用。

七、重大危險源區域屬安全要地,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

八、重大危險源應定期監測,對液氯倉庫和氯氣平臺每日進行二次氯氣濃度監測,對無水乙醇罐區每日進行二次可燃氣體監測。

九、重大危險源每年應進行一次安全評估。

十、安保部門應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并每半年組織一次應急救援演練,同時組織公司管理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重大危險期源知識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