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公司生物安全管理簡略準則
PICChinaBiosecurityRule(simplified)
PIC中國公司生物安全管理簡略準則
生物安全是PIC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遵守和執行的重要健康保證措施之一,任何實際行為上的不遵守或不作為都將視為違反規定并將面對非常嚴肅的處理。基于日常工作管理的需要,特設定如下簡略準則:
一.人員:
1.一般來說來訪者是不允許進入PIC核心豬場;
2.來訪者和場區內其它工作人員、維修人員未經農場經理或者獸醫的許可既不許進入生活區內更不允許進入生產區;
3.在場停留人員不得在農場生活區以內的范圍內接待其他非場區停留人員;
4.場區內不允許有兒童存在;
5.所有進入大門者必須登記,包括:姓名,工作單位,來訪因由,最近一次接觸包括活豬在內污染敏感區域的地點以及具體時期;
6.所有進入生產區的訪問者必須登記:包括:姓名,工作單位,來訪因由,最近一次接觸包括活豬在內污染敏感區域的地點以及具體時期;
7.休假或者離開生活區的本場員工再次進入生產區之前,必須在農場生活區內完成至少兩晚一日的隔離期;
8.休假或者離開生活區的本場員工再次進入生產區之前盡可能避免接觸包括活豬在內的敏感污染物,若發生過接觸,則應該執行自接觸之時刻起計的96小時隔離期;
9.搭乘包括本農場/公司自有的24小時以內受過污染的運載工具并準備進入農場生活區的人員必須遵從96小時的隔離期;
10.任何非本場工作人員在進入農場生產區以前必需完成農場經理/獸醫認可的96小時隔離期;
11.任何進入農場生活區的個人攜帶物品都必須接受農場門衛的檢查,經許可后方可攜帶進入生活區;
12.訪問者、維修人員未經農場經理/獸醫許可不允許進入豬舍;
13.不同生產區域的工作人員在同一個工作日內跨區域流動需得到農場經理的許可,建議間隔時間大于12小時;
14.本公司運載種豬/商品豬的司機在進入農場大門以后應盡快穿上農場提供的干凈的工作服和鞋子并盡可能降低活動區域,司機不允許進入生活區;
15.種豬/商品豬運載期間,司機不得進入"灰區";
16.運輸飼料的司機在飼料卸載期間盡可能停留在車內,不得在工作區域內隨意活動;
17.任何未經徹底淋浴、徹底更衣、換鞋的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
18.任何進入生活區以內的人員必須遵守和執行場區內的其他相關防疫制度。
二.物資/動物:
1、源自農場大門以外的任何動物源性畜產品/物資(養豬生產資料除外,如:疫苗/奶粉性質的飼料等)不得進入生活區更不允許進入生產區;
2、進入生活區的禽產品必須是經過高溫處理過的;
3、水產品不允許進入生產區;
4、食堂剩飯尤其是肉及肉制品和生活垃圾必須由專人處理;
5、農場自用豬只的副產品,包括頭、蹄、內臟、毛皮等不得返回生產區并不得隨意丟棄于場外;
6、任何(疫苗/生物制品除外)進入生產區的生產性資料/耗材都必須進行恰當的脫毒處理,包括:鹵化(水);噴霧消毒、熏蒸、空置、剝離外包裝等;
7、只允許農場專用飼料進入農場,并且使用雙層塑料袋經由專車送達;
8、飼料的卸載和轉運應由農場員工完成;
9、非農場專用的飼料/飼料類營養輔料進入農場前需得到農場經理/獸醫的認可;
10、撒落的飼料/飼料類營養輔料必須在同一個工作日內收集起來并妥善處理,不得進入生產區;
11、PIC車輛上不允許搭載或者存放任何動物源性畜產品/物資(PIC豬只除外);
12、種豬/商品豬運載期間所使用的農場的衣物、靴子不得攜帶離開農場的大門
13、除眼鏡、助聽器以外的任何個人物品不得攜帶進入生產區;
14、豬只的流動是單向的(準備進群的后備豬除外),即:
配種&妊娠&產仔---保育-肥育-出售;
豬只---灰區-臟區
離開凈區的豬只禁止返回凈區;
15、生產區內死亡豬只/安樂死的尸體應于同一個工作日妥善棄置于指定的區域內;
16、農場內化藥、消毒劑、生物制品的使用或者改變需得到獸醫的認可;
17、運輸途中死亡的豬只請執行《PIC中國公司運輸手冊》相關規定;
18、任何進入農場的遺傳物質需得到農場經理/獸醫的認可
17、禁止一切非PIC擁有的活體的畜、禽進入或存在于農場內;
三.運輸/運載工具:
1.盡可能降低運載工具(包括轎車)靠近農場的機會;
2.一切接近/進入農場大門的車輛應該實施噴霧消毒;
3.運輸飼料的車輛盡可能固定并符合衛生要求;
4.所有拉屠宰豬/淘汰豬/種豬/仔豬等的車輛在進入場區以前必須經過兩次嚴格清洗、消毒、干燥,最后一次清洗、消毒、干燥完成后與到達農場的間隔期至少24小時;
5.上述車輛的間隔期必須是有效隔離期:即在此期間,車輛的內外部避免一切可能發生的動物源性污染,否則,隔離期自重新清洗、消毒、干燥完成后起計。
6.每次運輸完畢后,裝豬臺的臟區、灰區、凈區應該盡快沖洗、消毒并將門關閉;
7.場區內轉豬的車輛應專用:斷奶&保育-肥育轉豬車,淘汰豬車,死豬轉運車,飼料車,前三種車每天使用完畢后應該清洗、消毒、干燥,飼料車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8.斷奶&保育-肥育轉豬車&飼料車消毒、沖洗完畢后應放置在指定的地點,淘汰豬車,死豬轉運車應放置在最后運輸的起始地;
9.斷奶&保育-肥育轉豬車以及飼料車門窗應該時刻關閉以防止鳥、鼠侵入;
10.打料完畢后及時關閉料塔頂蓋以防止鳥、鼠以及雨、雪進入塔內;
11.種豬/商品豬運輸途中盡可能避免和動物性污染源接觸;
12.種豬/商品豬運載期間除本車司機以外,其他任何人員不得進入車體內;
13.卸載種豬時,PIC司機必須穿著PIC專用工作服及靴子;
14.卸載種豬時,PIC司機不得進入客戶/擴繁場的圍墻內,其他任何人員也不得進入PIC卡車內;
15.每次運輸完成后應盡快將車輛
沖洗、消毒和干燥,操作流程參見《PIC中國公司運輸手冊》;
16.每次運輸完成后,司機的工作服、靴子也應盡快清洗、消毒;
17.公司自有/租用的停車場的大門應時常鎖閉,盡可能阻止無關人員/動物進入。
四、此準則最終解釋權歸健康管理部。
收貨部制度
篇2:醫院醫療檢驗科生物安全制度
人民醫院醫療檢驗科生物安全制度
一、檢驗科必須按照國家、省有關生物安全實驗室管理規定要求,進行實驗室設計建造、合理配置設備、正確使用裝備,嚴格日常工作管理,確保實驗室的生物安全。
二、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落實管理組織機構、工作制度制定、危害風險評估、操作人員配備及檢查監督工作。
三、檢驗科所有參加實驗操作的相關人員都應經過生物安全培訓并取得上崗資質。
四、檢驗科應在實驗室生物危害評估的基礎上建立標準操作程序,實驗操作人員須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程序開展工作,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五、檢驗科必須使用符合相應生物防護水平等級的設備設施和防護用品。
六、根據相關規定要求進行設備設施、工作環境、污染狀態的消毒操作,并做好醫療廢棄物無害化處置。
七、建立健全實驗室生物安全意外事件的應急處置系統,制訂針對意外暴露和事故等狀況的應急預案。
篇3: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防范制度
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防范制度
一、工作人員方面
1.工作時必須穿工作衣,采集標本時須戴口罩。接觸傳染性疾病患者、特種化學藥品或從事微生物學檢驗操作時須加戴口罩或橡膠手套。
2.工作衣袋內不可放入食品以及其它個人物品,工作中使用的筆、記事簿等用品不得與工作帽、口罩放在同一工作衣袋內。
3.穿著工作服時不上街和進入食堂、宿舍、會場、托兒所等公共場所。
4.工作室內不可吸煙,工作時不可飲食,不佩帶戒指、手鐲等飾物;工作時不可用手指直接擦眼、挖扒耳鼻、剔齒,防止交叉感染。
5.凡遇下列情況時,雙手應按規定時間浸泡消毒劑,再用洗手液、流水洗刷干凈:
(1)工作告一段落時;
(2)被標本污染時;
(3)離開傳染區或采集傳染病標本后;
(4)下班之前。下班脫卸工作衣帽后,雙手應按上法再次消毒、洗滌方可離開。
6.進入隔離病區或采集烈性傳染病人的標本時,須按有關規定進行消毒隔離防護。
7.工作時不慎受標本或其它傳染物質污染,應立即消毒并妥善處理,情況嚴重時應立即報告科、組負責人進行處置。
8.檢驗人員平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定時接受預防接種與體格檢查。
二、檢驗用具
1.各種標本的收集、送檢,要用相應的容器盛放,避免外溢,以免污染。
2.已檢的一般標本,必須先消毒、滅菌或相應處理后,方可棄去或焚燒。
3.細菌培養后的廢標本、已使用的培養基等須經消毒或高壓滅菌后方可棄去。
4.耳垂或指尖部位采血,按常規進行局部消毒,并使用一次性采血針和采血管。
5.靜脈采血要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帶、一墊,避免病人交叉感染。
6.大、小便標本留取時,均使用一次性塑料杯。
7.所使用的一次性針筒、紙、杯、傳染病測定反應板,應焚燒處理。
8.肝功能、微生物、肝炎標志物等報告單須經消毒后方可發出。
9.專用檢驗器材以及科室辦公用品,未經消毒處理的,不可隨意攜出。
三、環境消毒和污物處理
1.建立衛生保潔制度,定人定時進行包干,保持室內整潔和環境衛生,發現蟑螂等害蟲應立即撲殺并消毒。
2.實驗室、值班室等室內空氣要保持流通,定時進行紫外線消毒,門、窗、墻、地、桌、椅等物品表面,恒溫箱、離心機、試管架以及空調設備等均應分別有指定人員定時清潔、消毒,門把手要定時消毒,踏腳墊用消毒劑保持濕潤。
3.一切檢驗剩余標本,使用過的棉簽、棉球,以及各種檢驗污水,均須妥善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和棄去。棄去物由科室工勤人員送至醫院統一進行處理,消毒方法按有關規定進行。
4.冰箱內只允許存放試劑、質控品、標準品等與實驗室相關的材料,嚴禁放食品飲料以及其他私人物品;冰箱應經常消毒清潔,防止霉菌生長。
5.檢驗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應有防止擴散措施,不可污染環境。剩余毒物、強酸、強堿、腐蝕性試劑等,均須遵照環保部門的規定處理,或者由院部統一進行處置,不得任意遺棄或倒入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