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檢驗科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國家頒布的法令、法規,保障工作人員、病人和檢驗科人員的安全,保證儀器設備、有毒和易燃、易爆試劑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員在安全的環境和條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2.科主任要定期檢查安全制度的執行情況并經常進行安全教育。
3.工作人員須穿工作服,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置、手套。
4.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用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對病人進行采集前消毒。
6.無菌物品如棉簽、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消毒滅菌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7.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按醫療垃圾處理。
8.檢驗人員結束操作后應及時洗手。
9.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消毒處理,防止擴散。
10.對貴重儀器責任到人。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督查。
11.保證實驗室電、水使用的安全,防止超負荷用電。使用電爐時一定要有人看守。下班前一定要檢查水、電開關,關好門窗,注意防盜。值班人員要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12.使用強酸、強堿、腐蝕、有害、易燃、易爆品時,應在適當的環境中正確操作,防止腐蝕、灼傷、中毒、水災和爆炸等事件的發生。
13.保護好防火設施,保持走廊通道暢通,便于火警時人員安全撤離。
14.做好電腦網絡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泄密。
15.對工作中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如發生醫療暴露等事件,要嚴格按照醫院制訂的應急處理方法處理,不得延誤。
16.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應及時報告,迅速處理。
篇2: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工作人員操作時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
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用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對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消毒。
四.無菌物品如棉簽、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五.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處理(焚燒、入污池、消毒或滅菌)。
六.報告單應消毒后發放。
七.檢驗人員結束操作后應及時洗手,毛巾專用,每天消毒。
八.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九.菌種、毒種按《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管理。
篇3:八一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員要著裝整齊上崗,操作前后要洗手。
2.嚴格區分工作區與生活區,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工作臺面、地面。
3.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和有關操作規程。
4.廢棄的標本,如尿、胸水、腹水、腦脊液、關節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克攪勻后作用2―4小時倒人廁所或糞池內,痰、膿、血、糞及其他固形標本,放人雙層黃色塑料袋內,每日專人回收焚燒處理。銳器放人防滲漏容器內進行焚燒。
5.用后的玻璃器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4小時,再清洗干凈、烘干。
6.細菌室用過的一切有菌物品均高壓滅菌后再洗刷。一次性使用的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中雙扎口送焚燒。
7.無菌生理鹽水應24小時更換。
8.工作間每天通風,用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碘伏、酒精應每周更換2次,容器每周滅菌2次,應保持密閉。
9.化驗報告單消毒后再發出。
10、菌種、毒種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管理。
11、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匯報。
1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嚴防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