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業電氣安全作業規范
安全作業規范
一、個人安全作業規范1、不準違章作業。
2、不準在工作前和工作時間喝酒。
3、不準在不安全的地點休息。
4、不準高空作業時往下面亂扔東西。
5、不準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亂動機械設備及危險用具、用品。
6、不準在不使用防護用具用品時進入施工現場。
7、不準隨意拆卸、損壞安全標志和安全設施。
8、不準在現場追逐打鬧
二、登高作業應正確佩帶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做到“三會”:
會檢查防護品的可靠性,會正確使用防護品,會正確維護保養防護品。未按規定佩帶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不得上崗作業。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必須在其性能范圍內,不得超極限使用。
1)登高前準備:
(1)檢查梯子是否完好:凡是已經折斷、松弛、破裂、防滑膠墊脫落、腐朽的梯子,不得使用。
(2)必須使用符合國標的安全帶。使用前應嚴格檢查。發現圍桿繩磨損、斷頭、安全帶有折痕、彈簧扣不靈活或不能扣牢、皮帶眼孔有裂縫、金屬配件腐蝕變形等異常時,均禁止使用。
(3)使用前必須檢查腳扣腳板是否完好,出現橡膠套管(橡膠板)破損,離股、老化或螺絲脫落;齒桿(彎鉤)、腳蹬板及帶孔腐蝕、開焊、裂痕、或扭曲、變形等情形之一者,不準使用。
2)登高
(1)上桿前必須認真檢查桿根有無折斷危險:如發現已折斷腐爛的不牢固的電桿,在未加固前,切勿攀登;電桿周圍是瀝青路面,或因地面凍結,無法檢查桿根時,可用力推桿有無變化;同時應觀察周圍附近上空有無電力線、電力設各或其他影響上桿及桿上作業的障礙物等情況。
(2)上桿切忌穿硬底鞋打滑鞋,上桿前仔細檢查腳扣、安全帶是否完好。
(3)上桿時應注意向上觀察桿上方樹枝,角鐵(角鐵的鋒利否)、線纜、特別是高壓電線的位置,以防人員受傷。(4)到達桿上作業位置后,一定要系好安全帶,并扣好安全帶保險環方可開始作業。
(5)使用高梯、腳板以及用上桿釘或腳扣上下桿時,不準二人以上同時操作。
(6)桿上有人作業時,桿下不許站人:必要時在桿周圍設置護攔。
(7)高處作業,所用材料應放置穩妥,所用工具應隨手裝入工具袋內,防止墜落傷人。桿上或建筑物上與地面上人員之間不得拋仍工具和材料,應用繩索傳遞。
(8)遇有惡劣氣候(如風力在六級以上)影響施工安全時,應停止高處作業:遇有雨雪天氣,禁止上桿作業,雨后或冰霜上桿必須小心,以防滑下。
(9)在房上作業時必須注意安全。在屋頂上行走時,瓦房走尖,平房走邊,**房走釘。機制水泥瓦走脊,樓頂內走棱。要防止踏壞屋瓦發生墜落事故。
(10)接續架空電纜時,地下一定范圍內禁止站人或行人。
(11)上、下較高及豎立地點容易滑動或有可能被碰撞的梯子,必須有專人扶梯。在梯子上工作時,不得一腳踩梯,另一腳踩在其他物件上面,或者用腳移動梯子。
(12)拆除作業必須檢查場地環境,注意路面及拆除線纜下方有無車輛和行人,尤其是拆除鋼絞線,要考慮擴大防護空間,以免鋼絞線觸地反彈。
(13)操作完畢,恢復路面,及時清理廢線、鐵件和掛鉤等拆舊物品。
三、電氣安全技術規范
1、電源的使用安全;帶電作業時要養成使用懸浮、單線操作的良好習慣,做好電源和身體之間的絕緣。
2、保證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防止漏電引發事故。
3、保證安全距離;為防止人體與帶電體過電壓放電和各種短路事故,帶電體與人體、電纜、設備之間,均應保持安全距離。安全距離的大小由電壓的高低、設備的類型及安裝方式等因素決定。在高壓線附近進行架線及做拉線等作業時,離開高壓線最小空距應保證:35千伏以下線路為2.5米;35千伏以上線路為4米。
篇2:濃縮崗位作業規范
一、基本要求?
濃縮工要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技術知識;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準時參加班前會,接受當班生產指令、安全抽查,掌握當班生產任務及要求。
二、作業準備
1、提前10分鐘到達作業現場,交接班必須在崗位上進行,接班者必須查看交接班記錄,交接安全、生產、設備情況,具體內容見表1。
表1?交接內容
生產
?1.交清生產任務完成情況;
2.交清作業現場情況;
3.交清當班生產存在的問題。
安全
?1.交清作業環境、衛生、工具情況;
2.交清設備安全設施情況;
3.交清隱患整改情況及存在問題;
4.交清作業區及廠部安全指令。
設備
?1.交清設備運轉情況;
2.交清設備潤滑,維護、點檢情況;
3.交清設備檢修情況及存在隱患。
2、現場設備環境檢查、核對記錄,檢查設備是否運轉正常,發現異?,F象要及時向帶班長和廠部調度室報告,并按帶班長指令處理。檢查正常后上報帶班長和廠部調度室,并根據帶班長指令作業,填寫好記錄。
三、作業程序與操作要求
1、開機前要求
(1)開機前要與上、下工序聯系好。
(2)停機超過8小時找電工檢查電氣設備。
(3)檢查各部閥門開關情況及設備各部螺絲緊固情況。
(4)盤車:大井小車行走1.5~2米。
2、開機順序
打開根門、水封門→關閉放礦門→啟動泵→啟動大井小車。
開機注意事項:
(1)啟動進礦泵后,必須等電流正常,上量平穩,方可啟動排礦泵。
(2)設備啟動后,如果電流波動太大,要打開放礦門,排出泵及管道內的空氣,待電流平穩時,關好放礦門。
3、技術指標及參數(見表2)
表2?技術指標及參數
作業名稱
?浮選前濃縮
?強磁前濃縮
?精礦濃縮
?澄清池
設備名稱
?周邊傳動濃縮機
?周邊傳動濃縮機
?周邊傳動濃縮機
?中心傳動
型號規格
?NT-50
?NT-50
?NT-50
?30
設備臺數
?2
?4
?2
?2
沉降面積(㎡)
?1964
?1964
?1964
?707
底流濃度(%)
?35
?31.5
?55
4、作業中要求
(1)每隔一小時檢測一次濃度,濃度過高時要及時與廠調度室聯系,保證不超負荷運轉。
(2)經常檢查各部電機及軸承的溫度。
(3)注意觀察各電流表,壓力表的讀數。
(4)經常檢查各部潤滑、緊固、振動、磨損等情況,標準如下:
①滾動軸承溫度不得超過70℃,滑動軸承溫度不得超過60℃,電機溫度不得超過60℃。
②各部地腳螺絲及連接螺絲要齊全、緊固。
③各部水門壓線、盤根線不得漏水,各潤滑部位無漏油現象,各管線無漏點。
④工作電流不得劇烈波動,電流不得超過額定值。
(5)經常檢查各部軸承的油質、油量,保證潤滑良好。
(6)檢查結果填寫記錄,重大缺陷或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時應立即向廠調度室報告。
5、停機順序
停止給礦(排礦到一定程度,底流濃度在10%以下時)停泵→停大井→小車(等管道里礦漿返回大井后)→關閉根門、水封門→打開放礦門。
6、設備使用與維護
(1)不準超負荷啟動和運轉。
(2)各部管道必須暢通無阻,不準空轉泵。
(3)各部螺絲要齊全、緊固,設備運轉要平穩,不得顫動。
(4)經常清透篦子,以免有雜物影響上量。
(5)經常檢查電機溫度、聲音是否正常,電機接地線要保持完好,發現異常現象,要查明原因停機處理。
(6)按檢點標準檢點,填寫好檢點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7、安全操作要求
(1)嚴格執行工作牌制度,無操作牌不準開機。
(2)經常與廠調度室及上下工序聯系,合理開停設備。
(3)保持室內及設備清潔,運轉中的設備不準清掃。
(4)不準接近沒有安全欄桿的運行設備。
(5)不準用潮濕的手開停電氣設備,不準用潮濕物接觸電氣設備,電氣設備應保持清潔、干燥,發生故障及時找電工,不準自行處理。
(6)停電機超過8小時再轉前,應找電工測絕緣情況。
(7)電機接地線要保持完好,安全設施要齊全可靠。
(8)盤車、更換盤根線時,必須停電,持電源牌作業。
(9)夜間到大井中心盤檢查時,要兩人以上。
(10)冬季要及時清理大井走橋、泵房及泵房通道上的冰雪,防滑跌。
(11)禁止用撬棍盤車,盤車必須使用鏈鉗或管鉗。
四、事故預防與處理(見表3)
表3?事故預防與處理
序號
?名稱
?預防措施
?處理方法
1
?小車顫動
?1.檢查泵是否上量正常;
2.檢查各部篦子是否堵塞;
3.檢查各出入口閥門是否開到位或是否濃度過高。
?1.查明泵不上量原因;
2.清透篦子;
3.打開入口門;
4.調整濃度。
2
?揚程
不足
?1.檢查泵運轉時間是否到周期;
2.檢查給礦濃度是否過大;
3.檢查傳動皮帶是否老化。
?1.調整給礦濃度;
2.更換傳動皮帶;
3.若已到周期報廠調度室找檢修人員處理。
3
?軸承
過熱
?1.檢查軸承潤滑油量和軸承位移間隙是否過大。
?1.加油或清洗換油;
2.軸承蓋加墊縮小間隙。
4
?泵震動
?1.檢查泵進漿量是否小或大量進氣;
2.檢查泵軸承是否損壞;
3.檢查葉輪是否平衡。
?1.增大進漿量排除氣體;
2.更換軸承;
3.更換葉輪。
5
?密封
泄漏
?1.檢查水封管中是否無水;
2.檢查填料(盤根線)是否磨損、水套是否磨損。
?1.引壓力水注入填料;
2.更換新填料(盤根線);
3.更換新水套。
6
?電流高及電機發熱
?1.按標準測量礦漿濃度;
2.隨時檢查泵的設備狀態。
?1.調整濃縮機給礦量;
2.檢查泵運行狀況;
3.上報廠調度室,找檢修人員處理。
篇3:球磨崗位作業規范
一、基本要求
球磨工要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技術知識;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準時參加班前會,接受當班生產指令、安全抽查,掌握當班生產任務及要求。
二、作業準備
1、提前10分鐘到達作業現場,交接班必須在崗位上進行,接班者必須查看交接班記錄,交接生產、安全、設備情況,具體內容見表1。
表1交接內容
生產
1.交清生產任務完成情況;
2.交清作業現場情況;
3.交清當班生產存在的問題。
安全
1.交清作業環境、衛生、工具情況;
2.交清設備安全設施情況;
3.交清隱患整改情況及存在問題;
4.交清作業區及廠部安全指令。
設備
1.交清設備運轉情況;
2.交清設備潤滑,維護、點檢情況;
3.交清設備檢修情況及存在隱患。
2、現場設備、環境檢查,核對記錄。檢查設備是否正常,遇停機交接,必要時進行試車,發現影響正常作業問題,向班長和廠部調度室報告并按班長指令處理。檢查正常后上報班長和廠部調度室,并根據班長指令進行作業。
三、作業程序與操作要求
1、開機前要求
(1)開機前必須取得操作牌。
(2)停機8小時以上必須盤車1-2周。
(3)禁止任何人逗留在待開動設備附近。
(4)分級機螺旋必須處于提起狀態。
2、開機順序
啟動油泵→打開各部水門→啟動分級機→啟動球磨機→啟動皮帶機→啟動振動給料機。
開機過程注意事項:
(1)啟動球磨機時必須先給勵磁(按下啟動按紐)再把啟動手柄打到啟動位置并保持到同步機運轉平衡后再松開。
(2)逐漸落下分級螺旋并復位(雙螺旋同時下落)。
3、技術指標及參數(見表2~4)
表2磨礦設備參數
作業名稱
一次磨礦
二次磨礦
三次磨礦
設備名稱
格子型球磨機
溢流型球磨機
溢流型球磨機
型號
MQG
MQY
MQY
規格
φ3600×5000
φ3600×5000
φ3600×6000
臺數
5
5
5
有效容積(m3)
46.7
46.7
54
表3分級技術參數
作業名稱
一次分級
二次分級
三次分級
粗細分級
設備名稱
雙螺旋
分級機
漸開線
旋流器組
漸開線
旋流器組
漸開線
旋流器組
型號
2FG-30
F*500—GT×6
F*500—GT×8
F*500—PU×10
規格
φ3000
φ500
φ500
φ500
臺數
5
5
4
4
表4技術指標及參數(原生礦)
作業名稱
一次磨礦
二次磨礦
三次磨礦
磨礦濃度(%)
80—85
70—75
67—70
溢流濃度(%)
40
30
20—12
溢流粒度(-200目)%
40
60—70
85—90
臺時能力(噸)
189
473
191
鋼球充填率(%)
45
40
40
表5技術指標及參數(氧化礦)
作業名稱
一次磨礦
二次磨礦
三次磨礦
磨礦濃度(%)
80
70—75
67—70
溢流濃度(%)
40
30
20—12
溢流粒度(-200目)%
40
60—70
85—90
臺時能力(噸)
189
473
191
鋼球充填率(%)
45
40
40
4、作業中要求
(1)對球磨機臺時、磨礦粒度進行調整和控制,使指標達到要求。
(2)每小時按標準檢查磨礦粒度;按標準檢測磨礦濃度。
(3)注意觀察球磨機的排礦水和返砂水變化,發現水量不足或有堵、漏現象應及時做好調整。
(4)及時清理碎球、碎塊。
(5)經常觀察各電流表,流量計變化,并對各部運轉聲音、氣味、間隙、緊固、潤滑、磨損情況進行檢查。遇有問題及時上報本班班長和廠部調度室進行處理。檢查標準如下:
①滾動軸承溫度不得超過70℃,滑動軸承溫度不得超過60℃,電機溫度不得超過60℃。
②各部地腳螺栓及各部連接螺栓要保持齊全、緊固。
③工作電流不得劇烈波動,不得超過額定值。
④各部無漏油、漏水、漏礦現象。
(6)分級傳動瓦每4小時注油一次。
(7)檢查結果要記錄,重大缺陷或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時,應立即向廠部調度室匯報。
5、停機
停機順序:
停圓盤給料機→停皮帶機→停球磨機→停分級機→關閉各水門→停油泵。
停機過程注意事項:
(1)停機前必須先停止給礦,處理負荷15-20分鐘。
(2)負荷處理凈后,把啟動水柄打到停止位置,停止勵磁(按下停止按紐)。
(3)將分級螺旋提起。
6、設備使用與維護
(1)油泵電機和同步機聯鎖裝置失效,不許啟動。
(2)各潤滑點油路保持暢通無阻,有足夠的油量;定期對靜壓軸承回油濾芯進行清洗。
(3)分級機負荷必須逐漸增加,正常情況下不準帶負荷啟動。
(4)不準正常運轉時起升絲杠,更不準強行下壓絲杠。
(5)應及時處理返砂槽積礦。
(6)檢查螺旋與下拖架的顫動、葉片及支架的活動情況,發現異常立即查明原因,停機處理。
(7)溢流篦子應保持完整,篦子上的雜物每班至少清理一次。
(8)每小時檢查一次電機溫度、聲響;電纜接頭、接地線應保持完好正常。
(9)每小時檢查減速機溫度、油量、聲響,出現異常及時上報處理。
(10)每班至少檢查兩次膠帶狀況,尤其是接頭處。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11)設備本身及周圍每班清掃擦抹,經常保清潔,設備見本色。
(12)球磨機、分級機、皮帶機下部積灰積礦尤其是皮帶機頭尾輪處的礦塊必須及時清理。
(13)按檢點標準檢點,填寫好檢點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7、安全操作要求
(1)必須執行工作牌制度和開機前的檢查確認制度,否則一律不準開車。
(2)必須停車換皮帶托輥,處理大塊,透漏嘴,并切斷事故開關。
(3)必須停機換取電源牌后,進行緊固球磨機螺絲作業,嚴格執行監護制、互保制并要站穩扶牢。
(4)必須持有電源牌,才能進行球磨機盤車作業。
(5)必須經檢修人員同意,崗位人員才能對檢修作業的設備進行維護清掃。
(6)嚴禁鉆、跳、跨皮帶,嚴禁在運轉中的皮帶架上調整操作及檢查皮帶欄板等。
(7)嚴禁用潮濕物擦同步機和其它電氣設備,手潮濕不準開動電氣設備。
(8)嚴禁在同步機附近晾曬衣物,嚴禁在運轉部位邊緣行走或逗留。
(9)嚴禁在吊物下行走或作業。
(10)嚴禁在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情況下開車。
(11)嚴禁在運轉中的滾子門正對方向,檢查滾子門或在滾子下面清掃衛生,防止鋼球飛出傷人。
(12)嚴禁背向皮帶機或在皮帶底部清掃衛生,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巡檢。
(13)吊礦泥和其它原因揭地板,吊后必須立即蓋好。
(14)透返砂槽,不準到運轉的分級機邊緣上進行。
(15)嚴禁到運轉的球磨機下部作業。
(16)加球或返斗時,確認好吊斗門、吊斗耳子、鋼繩是否安全可靠,指揮動作規范,站位正確。
四、事故預防與處理(見表5)
表5事故預防與處理
序號
名稱
預防措施
處理方法
1
干脹
1.注意觀察球磨機電流和給礦量、補加水量、排礦濃度以及返砂情況。
1.暫時停止給礦處理負荷;
2.增大返砂水量;
3.清透返砂槽。
2
濕脹
1.經常觀察返砂水量
1.減小返砂水量。
3
壓分級
1.防止磨機脹肚;
2.停機處理凈負荷;
3.勤檢查設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1.立即停機、放礦并上報廠調度室。
4
主軸瓦熱或冒煙
1.經常檢查油箱油位、油質;
2.檢查軸瓦膜情況是否完好、均勻。
1.補充冷油,溫度降下后再停機(防止軸瓦抱死)處理。
5
停水
1.經常檢查流量計和水量情況。
1.立即停機并上報廠調度室。
6
皮帶打滑
1.檢查皮帶張緊度,清除水或冰。
1.調整皮帶張力。
7
高壓停電
1.經常檢查電氣線路保證線路完好。
1.立即停給礦、停分級機并上報廠調度室。
8
低壓停電
1.經常檢查電氣線路保證線路完好。
1.立即停球磨機,并上報廠調度室。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