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崗位作業規范
一、基本要求?
濃縮工要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技術知識;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準時參加班前會,接受當班生產指令、安全抽查,掌握當班生產任務及要求。
二、作業準備
1、提前10分鐘到達作業現場,交接班必須在崗位上進行,接班者必須查看交接班記錄,交接安全、生產、設備情況,具體內容見表1。
表1?交接內容
生產
?1.交清生產任務完成情況;
2.交清作業現場情況;
3.交清當班生產存在的問題。
安全
?1.交清作業環境、衛生、工具情況;
2.交清設備安全設施情況;
3.交清隱患整改情況及存在問題;
4.交清作業區及廠部安全指令。
設備
?1.交清設備運轉情況;
2.交清設備潤滑,維護、點檢情況;
3.交清設備檢修情況及存在隱患。
2、現場設備環境檢查、核對記錄,檢查設備是否運轉正常,發現異常現象要及時向帶班長和廠部調度室報告,并按帶班長指令處理。檢查正常后上報帶班長和廠部調度室,并根據帶班長指令作業,填寫好記錄。
三、作業程序與操作要求
1、開機前要求
(1)開機前要與上、下工序聯系好。
(2)停機超過8小時找電工檢查電氣設備。
(3)檢查各部閥門開關情況及設備各部螺絲緊固情況。
(4)盤車:大井小車行走1.5~2米。
2、開機順序
打開根門、水封門→關閉放礦門→啟動泵→啟動大井小車。
開機注意事項:
(1)啟動進礦泵后,必須等電流正常,上量平穩,方可啟動排礦泵。
(2)設備啟動后,如果電流波動太大,要打開放礦門,排出泵及管道內的空氣,待電流平穩時,關好放礦門。
3、技術指標及參數(見表2)
表2?技術指標及參數
作業名稱
?浮選前濃縮
?強磁前濃縮
?精礦濃縮
?澄清池
設備名稱
?周邊傳動濃縮機
?周邊傳動濃縮機
?周邊傳動濃縮機
?中心傳動
型號規格
?NT-50
?NT-50
?NT-50
?30
設備臺數
?2
?4
?2
?2
沉降面積(㎡)
?1964
?1964
?1964
?707
底流濃度(%)
?35
?31.5
?55
4、作業中要求
(1)每隔一小時檢測一次濃度,濃度過高時要及時與廠調度室聯系,保證不超負荷運轉。
(2)經常檢查各部電機及軸承的溫度。
(3)注意觀察各電流表,壓力表的讀數。
(4)經常檢查各部潤滑、緊固、振動、磨損等情況,標準如下:
①滾動軸承溫度不得超過70℃,滑動軸承溫度不得超過60℃,電機溫度不得超過60℃。
②各部地腳螺絲及連接螺絲要齊全、緊固。
③各部水門壓線、盤根線不得漏水,各潤滑部位無漏油現象,各管線無漏點。
④工作電流不得劇烈波動,電流不得超過額定值。
(5)經常檢查各部軸承的油質、油量,保證潤滑良好。
(6)檢查結果填寫記錄,重大缺陷或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時應立即向廠調度室報告。
5、停機順序
停止給礦(排礦到一定程度,底流濃度在10%以下時)停泵→停大井→小車(等管道里礦漿返回大井后)→關閉根門、水封門→打開放礦門。
6、設備使用與維護
(1)不準超負荷啟動和運轉。
(2)各部管道必須暢通無阻,不準空轉泵。
(3)各部螺絲要齊全、緊固,設備運轉要平穩,不得顫動。
(4)經常清透篦子,以免有雜物影響上量。
(5)經常檢查電機溫度、聲音是否正常,電機接地線要保持完好,發現異常現象,要查明原因停機處理。
(6)按檢點標準檢點,填寫好檢點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7、安全操作要求
(1)嚴格執行工作牌制度,無操作牌不準開機。
(2)經常與廠調度室及上下工序聯系,合理開停設備。
(3)保持室內及設備清潔,運轉中的設備不準清掃。
(4)不準接近沒有安全欄桿的運行設備。
(5)不準用潮濕的手開停電氣設備,不準用潮濕物接觸電氣設備,電氣設備應保持清潔、干燥,發生故障及時找電工,不準自行處理。
(6)停電機超過8小時再轉前,應找電工測絕緣情況。
(7)電機接地線要保持完好,安全設施要齊全可靠。
(8)盤車、更換盤根線時,必須停電,持電源牌作業。
(9)夜間到大井中心盤檢查時,要兩人以上。
(10)冬季要及時清理大井走橋、泵房及泵房通道上的冰雪,防滑跌。
(11)禁止用撬棍盤車,盤車必須使用鏈鉗或管鉗。
四、事故預防與處理(見表3)
表3?事故預防與處理
序號
?名稱
?預防措施
?處理方法
1
?小車顫動
?1.檢查泵是否上量正常;
2.檢查各部篦子是否堵塞;
3.檢查各出入口閥門是否開到位或是否濃度過高。
?1.查明泵不上量原因;
2.清透篦子;
3.打開入口門;
4.調整濃度。
2
?揚程
不足
?1.檢查泵運轉時間是否到周期;
2.檢查給礦濃度是否過大;
3.檢查傳動皮帶是否老化。
?1.調整給礦濃度;
2.更換傳動皮帶;
3.若已到周期報廠調度室找檢修人員處理。
3
?軸承
過熱
?1.檢查軸承潤滑油量和軸承位移間隙是否過大。
?1.加油或清洗換油;
2.軸承蓋加墊縮小間隙。
4
?泵震動
?1.檢查泵進漿量是否小或大量進氣;
2.檢查泵軸承是否損壞;
3.檢查葉輪是否平衡。
?1.增大進漿量排除氣體;
2.更換軸承;
3.更換葉輪。
5
?密封
泄漏
?1.檢查水封管中是否無水;
2.檢查填料(盤根線)是否磨損、水套是否磨損。
?1.引壓力水注入填料;
2.更換新填料(盤根線);
3.更換新水套。
6
?電流高及電機發熱
?1.按標準測量礦漿濃度;
2.隨時檢查泵的設備狀態。
?1.調整濃縮機給礦量;
2.檢查泵運行狀況;
3.上報廠調度室,找檢修人員處理。
篇2:重力濃縮池管理制度
一、在值班長的帶領下,污泥脫水工負責重力濃縮池的運行管理。
二、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隨意上池。
三、上池必須穿工作鞋,不得在池上追逐奔跑,或跨越欄桿,不得酒后上池。
四、巡檢時,上池必須2人以上,并攜帶對講機。
五、經常檢查走道板、欄桿,如有搖晃,立即匯報修理。
六、夜間上池先開燈,不得摸黑工作。
七、遇有池上積雪或結冰時,應先清掃,然后上池工作。
八、在池上工作應集中注意力,時刻防止跌滑。
九、按時巡檢,并認真做好運行記錄。
十、保持重力濃縮池區域的清潔。
篇3:洗煤濃縮機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濃縮機司機是濃縮機安全運行的第一責任者,在生產班長的領導下,對濃縮機在本班的安全運行負責。濃縮機司機必須掌握洗煤廠濃縮機的專業理論知識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操作資格證。濃縮機司機必須保證濃縮機的安全運行。
一、崗位職責
第1條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
第2條認真貫徹執行《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規程》、《煤煤廠安全規程》和上級的有關規定,并認真進行學習,根據制定的所轄安全實際防范措施進行實施,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嚴格按章作業。
第3條時時觀察濃縮機的安全運行情況,及時處理生產中的各類問題,協調好本崗位與其它崗位之間的各項工作的配合。
第4條參加本班組班前、班后會,及時對濃縮機存在問題提出主導性意見,制定本班濃縮機安全運行措施,并負責實施,同時認真做好記錄。
第5條及時聯系班組維修人員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和檢修,保證設備安全運行。
第6條負責本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實施,并按規定接受領導的考核。
第7條濃縮機司機要熱愛本職工作,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第8條熟悉本崗位農縮機的工作原理、構造、技術特征、零部件的名稱和作用,設備的維護保養方法和有關的電氣基本知識。
第9條掌握濃縮澄清的基本理論,本作業的工藝作用和要求,本廠煤泥水流程,濃縮入料的數、質量、濃度變化、粒度濃縮后的產品指標要求。
第10條熟練掌握濃縮機操作技術,能準確分析生產不良的原因,采取措施迅速扭轉。
第11條利用停車時間進行設備的維護保養,處理運行中出現和停車后檢查出的問題。
第12條濃縮機各部位螺釘,必須牢固、齊全。如在運轉中斷銷子,應立即停車修理。
第13條嚴禁在濃縮機走橋上存放雜物,防止工具、雜物等落入池內。
第14條濃縮機的架橋必須保持平整、光滑、無障礙物。
第15條進行本崗位安全措施及通用措施的實施。
第16條濃縮機司機必須持操作證上崗,同時接受領導的檢查。
第17條及時參加本崗位的事故分析,“三違”分析,切實提高本人的按章作業意識。
第18條如實、及時匯報安全事故,協助、積極配合事故調查處理,實施事故防范措施。
第19條負責進行濃縮機崗位質量標準化的實施工作。
第20條工作盡職盡責,杜絕“三違”現象。
第21條按“四無”、“五不漏”要求,搞好設備和環境衛生。
第22條按規定填好工作日志,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責任追究
第23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濃縮機司機相應的處罰;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作業、冒險作業的;
(二)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匯報及采取措施的;
(三)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24條本崗位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濃縮機司機相應的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25條在本崗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濃縮機司機不參加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相應的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對本崗位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依照前款規定進行處罰。
第26條濃縮機司機在生產過程中未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煤礦和洗煤廠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和技術規范的,給予濃縮機司機相應的處罰。
第27條對本崗位的安全及設備的運行情況負直接責任,否則,據情給予相應的處罰。
第28條及時參加安全學習、班組安全教育,未參加安全教育,濃縮機司機負直接責任。
第29條本崗位在礦、廠組織的驗收中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濃縮機司機負直接責任。
第30條操作失誤導致本人或其他職工受傷害或者損失的,給予相應的處罰。
第31條參加本崗位的事故分析、“三違”分析不認真,本崗位接連發生同類事故或經常不按章作業的,給予濃縮機司機相應的處罰。
第32條未有效實施事故防范措施的,濃縮機司機負直接責任。
第33條在事故調查處理、各級組織的安全檢查(監察)、審查中,濃縮機司機故意弄虛作假、隱瞞真相的,濃縮機司機負直接責任。
第34條本班內不與其它崗位進行協調工作而出現事故,給予濃縮機司機相應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