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調度規范化管理規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市電網調度各專業管理的內容與要求,適用于電網調度所涵蓋的各專業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電調[2005]968號?電網縣級供電企業調度所規范化管理考核辦法
3?職責
3.1?本標準的主管部門是供電有限公司調度所(簡稱縣調)。
3.2?電力系統運行實行“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的原則,縣調在業務上服從福州電業局調度所的指揮。
4?管理內容及方法
4.1?調度運行管理
4.1.1?調度安全管理
4.1.1.1?工作中沒有發生誤調度事件。
4.1.1.2?嚴格遵守上級調度紀律,無違反調度紀律行為。制定并執行縣調調度對象違反調度紀律考核規定。
4.1.1.3?有調度操作指令票管理規定;防止電網調度值班人員誤操作規定;省公司兩票實施細則。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兩票格式規范、統一、內容正確,無安全隱患。定期進行兩票檢查、分析和講評制度,兩票合格率100%。開展調度員千項操作無差錯獎勵活動。4.1.1.4?應制訂調度員崗位任職資格標準。調度員需持證上崗。制訂且執行年度培訓計劃,并有培訓和考試記錄。每年進行《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調度規程》考試。
4.1.1.5?每季度開展一次反事故演習活動。每周召開一次安全日活動,進行運行分析和危險點預控,活動內容要有針對性。每月每人完成一篇書面事故預想和技術問答。發生事故后應有事故分析報告,對事故處理進行評價。?
4.1.2?制度管理
4.1.2.1?調度臺應具備省、地、縣調調度規程;所轄變電站運行規程及事故處理規程。
4.1.2.2?設備異動單管理應按縣網設備異動管理規定執行。
4.1.2.3?具備并執行調度運行崗位值班日常工作規定及運行交接班規定。調度記錄實行微機化管理。
4.1.2.4?調度臺應制定地調許可縣調管轄設備等相關規定。
4.1.2.5?認真做好電網事故緊急限電和超電網供電能力限電的管理,制定方案報市政府批準,并按方案嚴格執行。
4.1.2.6?各變電站一次系統圖完整,配備與生產運行實際相符的主網、配網及地理接線圖。縣調SCADA系統一次系統接線圖正確。
4.1.2.7?值班期間,使用調度規范用語并做好錄音工作;錄音設備齊全、性能完好、且音質清晰,錄音需保存3個月。
4.1.2.8?應認真執行定值單流程管理,保證現場與調度臺執行的定值單一致。
4.2?運行方式管理
4.2.1?運行管理
4.2.1.1?一次設備技術資料及參數管理:
4.2.1.1.1?應建立線路、主變、開關、刀閘、阻波器、CT等一次設備技術資料及設備參數申報、確認歸檔、異動通知等管理制度,設備臺帳齊全,并實現計算機管理;
4.2.1.1.2?制定調度管轄范圍內的線路長期允許載流量、主變長期及急救短時過載能力的規定,上調度臺執行,并能在SCADA系統中告警顯示。
4.2.1.2?設備檢修管理:
4.2.1.2.1?建立并健全檢修申請管理制度,停役申請單實行流程化管理,由部門領導審核后上調度臺,并由調度員下達執行;
4.2.1.2.2?屬地調許可設備停復或啟動投產等工作時應嚴格按照《地調規程》有關規定向地調辦理申請;
4.2.1.2.3?編制月度調度管轄范圍內設備及線路檢修計劃,并經分管領導審批后執行。
4.2.1.3?新設備的啟動投產管理:
4.2.1.3.1?在《調度規程》中應有縣網新設備啟動投產流程管理規定,并嚴格執行;
4.2.1.3.2?屬地調許可范圍的設備啟動方案及啟動申請應按《地調規程》有關規定提前上報地調。啟動方案要有編制、審核、批準人。
4.2.1.4?負荷預測管理:
4.2.1.4.1?在SCADA系統中應設置網供負荷總加實時及負荷預測曲線;
4.2.1.4.2?嚴格按照地調下達的電網負荷預測管理辦法,認真開展負荷預測工作;
4.2.1.4.3?應及時跟蹤氣象信息,并針對氣候因素對本地區負荷變化的影響進行分析。
4.2.1.5?電容無功補償容量配置按照國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系統無功補償配置技術原則》要求進行。
4.2.1.6?電壓及網供功率因數管理:
4.2.1.6.1?在SCADA系統分別建立110kV/35kV主變分接頭及電容補償設備運行監控、網供功率因數一覽表;
4.2.1.6.2?每年根據電網實際情況,設置電網電壓考核點,每月對電壓考核點的電壓合格率進行統計、分析,提出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4.2.1.6.3?嚴格執行地調下達的無功電壓及功率因數管理辦法,結合電網實際情況,加強無功電壓管理,提高電網功率因數水平;
4.2.1.6.4?加強AVC管理,實現無功自動控制。
4.2.1.7?年度運行方式編制,應按地調編制年度運行方式規范要求編制電網年度運行方式,并經審核、批準后印發執行。
4.2.2?安全管理
4.2.2.1?嚴格執行專業管理規定,不發生因運行方式誤安排或安全自動裝置整定錯誤引發電網穩定破壞及非計劃停電等事故。
4.2.2.2?電網安全自動裝置的管理:
4.2.2.2.1?加強對電網的低頻安全自動裝置的管理,在加強裝置投退管理的同時,應定期進行裝置檢驗,不定期下現場檢查裝置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做好記錄;
4.2.2.2.2?應保證安全自動裝置切荷量滿足要求。認真做好典型日低頻裝置投運率與切荷量的上報工作;
4.2.2.2.3?在SCADA系統中應建立安全自動裝置投運情況一覽表,建立低頻減載各輪次和總切荷量實時信息顯示。
4.2.2.3?根據電網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編制國家法定節假日及特殊期間電網保供電方案,經分管領導批準后上調度臺執行。
4.3?繼電保護管理
4.3.1?繼電保護正確動作率達到100%;不發生保護拒動和”三誤”情況。
4.3.2?應制定繼電保護運行管理規定、保護整定規定和定值管理規定,具備裝置檢驗管理規程、技術監督制度。
4.3.3?基建和技改等保護圖紙齊全。
4.3.4?上級部門的繼電保護反措文件齊全,并針對反措文件制定本部門的反措落實計劃;對于已達運行年限的保護設備應制定技改計劃進行更換。
4.3.5?繼電保護裝置檢驗完成率100%;基建工程和運行設備檢驗項目完整規范;檢驗報告資料齊全。
4.3.6?繼電保護定值單規范、管理完善,并認真執行定值單核對制度和地調邊界定值限額;有完整的保護計算稿(可為計算機文檔);設備參數齊全準確,按年度修編制定所轄電網繼電保護整定方案。
4.3.7?保護專業人員配置齊全,責任制落實:按要求向省公司上報月保護動作統計報表和保護運行年報、半年報。
4.3.8?繼電保護部門對調度有關專業人員和所轄范圍變電站運行人員每年進行專項培訓。
4.4?調度自動化管理
4.4.1?安全管理
4.4.1.1?不發生事故、未遂事故、障礙。
4.4.1.2?系統要有備份資料和黑啟動方案及應急方案。
4.4.1.3?要配制一定容量的UPS電源;機房接地電阻≤0.5Ω(技術鑒定書為準);遠動通道、電源、RTU應有防雷裝置;機房要保持整潔。
4.4.2?運行管理
4.4.2.1?自動化系統(SCADA)應通過實用化驗收,每三年復查一次并合格。
4.4.2.2?自動化運行指標應滿足:遠動裝置可用率應≥99%;電網事故時遙信動作正確率100%;縣負荷總加完成率≥95%;計算機(雙機)可用率100%;調度自動化系統平均可用率≥95%;調度日報合率≥96%;縣調轉發地調通道月可用率≥98%。
4.4.3?專業管理
4.4.3.1?自動化管理中應有運行值班記錄、缺陷處理記錄、軟件修改記錄、UPS充放電檢測記錄、運行管理制度;機房管理制度;運行中設備建立臺帳和專人管理;備品、備件、儀器、儀表有詳細臺帳記錄;
4.4.3.2?日常維護資料應具備主站系統網絡拓撲圖;通道組織圖;主站電源接線及分配圖;遙測、遙信、遙控表;圖庫修改異動單;機柜內部接線圖。
4.4.3.3?對新建、擴建變電站綜自系統、調度主站系統進行調試驗收;參與新建、擴建變電站的初設工作。
4.4.3.4?應制定業務培訓制度,自動化人員應持證上崗。
4.5?電力通信管理
4.5.1安全管理
4.5.1.1?不發生事故、未遂事故、障礙
4.5.1.2?通信供電電源管理要求交流電源具備雙回路;蓄電池容量充足;自動切換功能正常;告警功能齊全;各設備應分路供電。(中心站蓄電池實際放電時間不小于8小時,整流容量不小于50A)。
4.5.1.3?機房和設備防雷接地要求具備環形接地母線;通信接地應引至接地網的總接地排處且可靠連接,機房內各種電纜的金屬外皮和屏蔽層、所有設備的金屬外殼及機框、保護地、工作地均應以最短距離與環形接地母線相連;各類設備保護地線應用多股銅導線獨立地接至環形接地母線上,不準接在交流供電回路的零線上;引入機房內電纜空線對應在配線架上短路接地;音頻配線架空線對應可靠接地。
4.5.2?規章制度及專業人員管理
4.5.2.1必須具備的上級通信規程規定有:部頒規程(《電力系統通信管理規程》、《電力系統通信調度運行管理規程》、《電力系統通信站防雷運行管理規程》)。?省頒規程、規定(《福建省電力系統通信管理規程(試行)》、《福建省電力系統通信調度管理規定》、《福建電力通信系統通信網路管理辦法》)
4.5.2.2?必須具備的上級通信各專業規程規定:部頒各專業規程(《電力系統載波通信運行管理規程》、《電力系統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程》)。省頒各專業規程、規定(《福建省電力系統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程》、《福建省電力系統自動交換網運行管理暫行規定》、《福建省電力系統載波通信運行管理規程》)。
4.5.2.3?應制定通信機房管理制度,設備定期檢測制度,錄音設備管理制度,儀表、備品備盤、資料管理制度,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設備(電路)檢修、異動(設備停、退役、變更、改造,電路的開通、變更、取消)管理制度。
4.5.2.4?應制定業務技術培訓制度,通信人員應持證上崗。
4.5.3?運行管理
4.5.3.1?應具備通信網絡圖,機房設備平面布置圖,通信設備系統連接圖,交直流電源系統原理及供電示意圖,通信設備配線圖表(包括ODF、DDF、VDF)等運行資料。
4.5.3.2應建立縣內通信月、年運行簡報,包括運行率統計,運行分析等。具備通信設備月測、月報表,年檢報告,通信設備接地引下線電阻測試報告,高頻通道戶外加工、結合設備,線路阻波器、結合濾波器,定期檢測(結合線路檢修進行)等記錄。
4.5.3.3?應具備設備說明書和維護手冊(含調整測試、故障處理流程或導則),具備竣工驗收資料。
4.5.3.4?通信設備(含電源設備、配線架)的標志應準確、牢固、清晰、統一,圖實相符。
4.5.3.5?通信設備的年度運行率:光纖≥99.00%;載波≥96.00%;調度交換≥98.00%。
4.5.3.6?設備完好率:設備的機械及電氣特性應滿足有關技術標準(告警、主要技術指標符合標準)。通信主設備(包括電源、載波加工結合設備)完好率≥98.00%;輔助設備(包括光纖熔接機、測試儀表、配線架(箱)完好率≥90%。
4.5.3.7?應具備主設備(電路)故障時應急措施(或預案)。
4.5.3.8?要求通信機房安全,消防設施完好(包括機房事故照明、防小動物封堵等)。通信機房、設備清潔,溫度控制在18℃-25℃,濕度控制在85%以下。
篇2:井下電網過電流保護裝置管理制度
井下電網過電流保護裝置能否正常工作,對井下安全供電影響很大。因此,必須對其加強管理,具體要求是:
1、井下過電流保護裝置的管理,由電氣管理組(電管組)全面負責,集中分級管理。
2、礦機電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此項工作的檢查指導,做好對電管組負責保護整定工作人員和機電維修工的培訓工作。
3、礦機電主管部門應備有井下實際供電系統圖板。圖板上應注明設備型號、容量、電纜線路規格、長度及短路電流值。此圖板由電管組負責管理和修改補充。各采掘區也應建立相應的供電系統圖板。
4、井下高壓配電箱保護裝置的整定和管理,由電管組專人負責。
5、新投產的采區、由電管組對保護裝置進行選擇、檢驗和整定。
6、新安裝的保護裝置的整定,由電管組負責;運行中的電氣設備的保護裝置可由機電維修工按整定值進行整定。
7、運行中的電氣設備的保護裝置,由機電維修工負責檢查,如發現有誤動作或整定值計算有差錯的,應由電管組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的改動,其他人員不得任意變更。
8、為了便于檢查運行中的保護裝置的整定值,應在開關上掛一塊牌子,牌子上注明該點的短路電流、開關的整定值、整定日期和整定人等。
9、當高、低壓開關在機電修配廠檢修時,對其保護裝置應同時進行校驗,使之符合要求,以便在井下使用時,可以根據其刻度,進行準確地調整。
篇3:電網值長職責
值長崗位職責
1.值長是當值生產調度的全面指揮者,對本值的安全生產和經濟調度負責。
2.在當值電網調度員的指揮下開展業務工作,負責執行電網調度及公司批準的運行方式。
3.負責本值運行人員的全面管理,對員工經常進行安全教育和勞動紀律教育。
4.值長是當值事故處理直接指揮者,對事故處理的正確性負責負責。對本值發生的事故、障礙、異常等不安全情況,組織員工進行事故分析。
5.負責辦理管轄設備的停役申請、復役竣工報告及主要設備的停啟審批工作。
6.組織全值人員開展經濟指標競賽和安全活動,負責督促、檢查當班人員做好各項定期維護和試驗工作。
7.負責檢查設備缺陷登錄及消缺后驗收工作的執行情況,重大缺陷應親自查看,做好檢修消缺的聯系和安排工作。
任職條件:
1、具有5年以上電廠運行工作經驗,熟悉電廠的工作流程。
2、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條件優異者可適當放寬。
3、身體健康,可以適應較為艱苦的生活、工作環境,可以長期在外工作。
4、年齡28―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