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爐煤氣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高爐煤氣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0 閱讀 7284

1、未經三級安全教育和技術考試、安全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操作。

2、各高爐熱風爐工必須嚴格聽從公司調度室的指揮調度,得到撤爐命令后,必須立即撤爐,嚴禁借故拖延,在特殊情況下,由熱風段長和總調度室協商解決。

3、煤氣壓力低于5KPa時,煤氣切斷閥自動關閉,立即按停止燒爐處理。

4、工作區域內煤氣含量超過24PPM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4.1氧化碳濃度高于24PPM,低于40PPM,連續工作不得超過一小時。

4.2一氧化碳濃度高于40PPM,低于80PPM,連續工作不得超過半小時。

4.3一氧化碳濃度高于80PPM,低于160PPM,連續工作不得超過10-15分鐘,且每次工作間隔不得小于二小時。當一氧化碳濃度高于160PPM,必須配戴空氣呼吸器方可進行工作。

5、各種可燃氣體的爆炸范圍和著火點:

5.1高爐煤氣爆炸范圍40%-70%,著火點700-750℃。

5.2焦爐煤氣爆炸范圍6%-30%,著火點600℃。

5.3天然氣爆炸范圍5%-15%,著火點550℃。

6、高爐低壓到50%以下時必須立即關冷風大閘。

7、本高爐低壓到50%以下時熱風爐必須全部停燒。

8、在生產的煤氣設施和管道上動火必須事先辦理動火手續,準備好空氣呼吸器、滅火器材,在煤氣壓力保持正壓狀態,有煤防站監護的前提下方可進行。

9、長期休風未驅除凈煤氣之前不得動火。

10、高爐爐頂氮氣必須暢通無阻,必須保持足夠的壓力。

11、發生煤氣著火事故后,直徑在150毫米以上的管道,應逐漸關門降低煤氣壓力,但壓力不得小于50-100Pa,并往管道內通入蒸汽滅火。如管道內部著火,應關閉所有放散閥、人孔,通入蒸汽滅火。

12、短期休風和爐頂不點火的長期休風,上下密必須關嚴。

13、檢修煤氣設備用的工具應為銅質工具,如用鐵質工具必須涂油。

14、煤氣管道和煤氣設備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不得私自亂接亂改。

15、發生煤氣著火或煤氣中毒事故必須立即通知煤氣防護站和廠調度室、安全科等有關部門及時搶救。

篇2:煤氣設備操作檢修維護安全規程

1.煤氣及附屬設備,每班應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得拖延時間,煤氣區域維修人員不得少于兩人。

2.煤氣設備、管道和閥門應作出定期的檢修計劃,按項目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嚴禁在煤氣設備和管道附近設置易燃及有腐蝕液體的管道。

4.煤氣管道發生凍結或堵塞時,可用蒸汽加熱管道,絕對禁用明火烘烤管道,防止發生起火或爆炸。

5.煤氣設備停用時,應用N2(或蒸汽)吹掃管道30分鐘以上,確認無煤氣后堵上盲板。

6.煤氣切斷裝置、壓力表或蒸汽、氮氣接頭,應有專人控制操作。

7.煤氣危險區的CO濃度定期測定,在關鍵部位應設置CO監測裝置。

8.在有煤氣的情況下,抽、堵盲板、修理閥門、導管時,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的,氧氣呼吸器的使用由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進行,并且要有煤氣管理人員在場監護。

9.凡處理煤氣設備內部時,要取空氣樣作CO含量分析。

10.凡處理煤氣設備和煤氣管道時,當放散管開著時,不準在管道附近有明火,以防引起火災或爆炸。

11.煤氣設施停煤氣檢修時,必須可靠地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凈。長期檢修或停用煤氣設施,必須打開上下孔,放散管,保持設施內的自然通風。

12.每次進入設備內部的工作人員,時間間隔至少在2h以上。

13.經CO含量分析后,允許進入煤氣設備內工作時,應采取防護措施并設專職監護人。

14.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安全取樣分析時間不得早于動火前半小時,檢修動火工作中每2h必須重新分析,工作中斷后,恢復工作前半小時,也要重新分析,取樣要有代表性,防止失誤。

15.帶煤氣作業時,工作場所應備有必要的聯系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距工作場所10米內,禁止火源,并采取防止著火的措施,與工作無關人員要離開作業點40米以外,距作業點10米以外才可以安設投光器。

16.進入管內檢查前要先將管內有害氣體吹掃干凈,要設專人看管入口,檢查完畢經檢驗人數,以防誤封入口。在管內工作,管內溫度不得超過40℃,要打開兩頭入孔,將露在外面的皮膚涂上防護油、戴上風帽、風鏡和面罩。

17.在煤氣區動火時,在有安全動火證的前提下,在動火前必須準備好沙子、蒸汽管、黃泥和沙袋子等防火用具,并將易燃物帶走,用黃泥和石棉繩將泄漏煤氣的地方堵嚴,才允許動火。并且由煤氣負責人同安全員等有關人員檢查工具、設備和氧氣呼吸器等。

18.在運行中的煤氣設備上動火,設備內煤氣應保持正壓,動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動火部位附近要裝壓力表或與附近儀表室聯系。壓力表必須有專人看守,而且必須用電焊,嚴禁用氣焊動火。

19.在停產的煤氣設備上動火,除取空氣分析以外,還應將煤氣設備內易燃物清掃干凈或通上蒸汽,確認在動火過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20.煤氣設施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入大量氮氣,但煤氣設施內煤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10.2mm)H2O)。嚴禁關閉煤氣閥或封水閥,以防回火爆炸。

21.當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氣管道起火,可直接關閉煤氣閥門滅火。

22.發生煤氣爆炸事故后,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迅速將殘余煤氣處理干凈(保護現場)。

23.搶救煤氣事故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入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嚴禁用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24.排放冷凝水注意事項:

(1)不要將煤氣放出,以防中毒。

(2)經常定期排放,以保證煤氣質量及安全,排放完應將閥門關死。

(3)非工作人員嚴禁冷凝水排放,防止煤氣中毒。

25.長期停用,大、中修或改修的煤氣設備,投入使用前必須作嚴密性試驗,試驗前做到以下幾點:

(1)檢查確有盲板,切斷煤氣管道。

(2)在檢查管道內部時,必須有安全照明。

(3)檢查所有水封,排水器進水,排水管上的開關位置,測量水封排水器,水位高度必須符合安全規定。

26.煤氣檢修高空作業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注意安全。

27.冬季對煤氣設備要采取蒸汽保溫措施,以防凍結。

28.為保證煤氣工人的身體健康,煤氣工人每年要進行兩次體檢。

篇3:煤氣電動蝶閥安裝使用維護規程

一、閥門的安裝調試:1、閥門的安裝應嚴格按照閥門所示承壓方向。無承壓方向要求的可以根據現場情況決定安裝方向。2、閥門與管道相連時,應調整法蘭盤位置使與閥桿軸線成水平位置放置,管道兩側法蘭應對中,防止閥門受力變形。3、閥門法蘭螺栓、盤根壓蓋緊固好,確保無泄漏。4、閥門先手動運行,然后接線點動試轉(試轉前將閥門開度手動開至50%,防止電機燒損),確認無誤后,正常運行3-5次,確認閥門運行靈活無卡阻。新閥門出廠前已調試完成,電氣、機械限位一般不需調整。5、必須確保電氣箱蓋和電纜進出口處密封良好。6、雨雪天氣在未采取措施的情況下,不得打開執行器蓋、電機等密封部位。二、閥門的使用:1、電動閥門操作時直接按“開(關)”按鈕即可,如需中間位,可以在開到需要位置后,按“停止”按鈕。2、閥門出現故障,短時間不能解決電動開關時,應立即趕到現場,手動操作閥門,完成后再查找原因。3、手動操作前應按照手動切換手柄按箭頭方向推或拉,若推不下去需邊推邊轉手輪,切換到位后即可手動操作。手輪方向與軸旋轉方向一致,即順時針為關閥。4、電動時切換手柄自動復位,嚴禁手動強行扳回。手動過程中嚴禁同時電動操作。5、閥門電機為短時工作制,不許長時間連續開關閥門。三、閥門的維護:1、雨雪天氣在未采取措施的情況下,不得打開執行器蓋、電機等密封部位。每年檢查一次閥門電動裝置、蝸輪傳動機構、軸承的潤滑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更換或者補充,如無異常,可以繼續使用。2、對不經常使用的閥門,根據生產情況,盡量安排每月運行操作一到二次,時間不超過10分鐘。對實現有困難的閥門,遇有機會時安排進行。(具體細節由工段制定)3、必須確保電氣箱蓋和電纜進出口處密封良好。4、當閥桿處發生泄漏時,可通過擰緊填料壓蓋螺母壓緊填料解決。四、閥門故障的處理與判斷:序號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電機不動作電源線脫開檢查電源線控制線故障排除線路故障行程或力矩機構失靈排除故障2電機過熱連續運行時間長停止運轉使電機冷卻一相斷開檢查線路3運行中電機停轉電裝過載力矩控制器動作增大整定力矩閥門故障檢查閥門4閥門到位后電機不停轉或者燈不亮行程或者力矩機構有故障檢查行程或者力矩機構行程控制器調整不當重新調整5閥門轉動不靈活密封處損壞檢修或更換軸承缺油或損壞檢查加油或更換軸承閥門內積灰清理積灰6閥門處煤氣長時間超標傳動軸兩端漏氣調整壓蓋螺栓或者更換密封閥門法蘭漏氣緊固螺栓或者更換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