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氣安全使用規程范本

煤氣安全使用規程范本

2024-07-10 閱讀 8786

1.1、煤氣設施的操作與檢修

1.1.1、煤氣設備都應保持正壓工作,在設備停止生產而保壓又有困難時,則應可靠的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掃干凈。

1.1.2、吹掃和置換煤氣設施內部的煤氣,應用蒸汽、氮氣或煙氣置換介質吹掃,嚴禁在煤氣設施上栓、拉電焊線,煤氣設施周圍40米內嚴禁火源。

1.1.3、煤氣設施內部氣體置換是否達到規定要求,根據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含量分析或爆發試驗確定。

1.1.4、點火程序必須是在點火后給煤氣,嚴禁先給煤氣后點火,凡點火前已烘燒的爐子,爐溫超過800℃時,可不點火直接送煤氣;但應嚴密監視其是否點著燃燒。

1.1.5、送煤氣時不著火或著火后又熄滅,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查清原因,排清爐內混合氣后,再按點火程序重新點火。

1.1.6、煤氣設施停煤氣檢修時,必須可靠地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的煤氣吹凈,長期檢修和停用的煤氣設施,必須打開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設施內的自然通風。

1.1.7、進入煤氣設施內工作時,應取樣一氧化碳含量分析,1)作業環境中,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30mg/m3(24ppm)時,可較長時間工作;(2)作業環境中,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50mg/m3(40ppm)時,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h;(3)作業環境中,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100mg/m3時(80ppm),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0.5h;(4)作業環境中,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200mg/m3時(160ppm),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5min~20min。工作人員每次進人設備內部工作的時間間隔至少2小時。

1.1.8、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安全分析取樣時間不得早于動火或進塔(器)前半小時,檢修動火工作中每2小時必須重新分析,工作中斷后恢復工作前半小時,應重新分析,取樣要有代表性,防止死角,當煤氣比重大于空氣時,取中、下各一氣樣,煤氣比重小于空氣時,取中、上各一氣樣。

1.1.9、一氧化碳分析后,允許進入煤氣設備內工作時,應采取措施并設專職監護人。

1.1.10、在煤氣區作業時或在煤氣設施上動火必須要有作業方案和動火安全措施,并要取得煤氣防護站或安全主管部門的書面批準。

1.1.11、帶煤氣作業時,如帶煤氣抽、堵盲板、帶煤氣接管、操作插板等危險作業,不宜在雷雨天進行;作業時應有煤氣防護站人員在場監護;操作人員應備有空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并須遵守下列規定:

1.1.11.1、作業場所應備有必要的聯絡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

1.1.11.2、距離工作場所40米以內,禁止有火源并應采取防止著火的措施;與工作無關的人員要離開作業場所40米以外。

1.1.11.3、應使用不發火星的工具,如銅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層潤滑油的鐵工具。

1.1.11.4、距作業點10米以外才允許安設投光器。

1.1.11.5、不得在具有高溫源的爐膛里、構筑物內進行煤氣作業,如需作業,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1.1.12、在運行中的煤氣設備上動火,設備內煤氣應保持正壓,動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動火部位附近要裝壓力表與附近儀表室聯系。

1.1.13、進入煤氣設備內部作業時,所有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V。

1.1.14、在停產的煤氣設備上動火,應用可燃性氣體測定儀測定合格,并經取空氣樣分析,其含氧量達到作業環境中的含氧量方可進行作業。

1.1.15、在停產的煤氣設備上動火,應將煤氣設備內易燃物清掃干凈或通上蒸汽,確保動火全過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1.1.16、在動火區域必須備有適用的滅火器材。

1.1.17、煤氣用戶應定期檢測煤氣壓力和燃燒情況,當壓力接近1500Pa時,應及時與煤氣加壓站聯系弄清原因。如壓力突然變化發生滅火時,須立即檢查是否回火,如確定是回火,應立即打開蒸汽滅火,并通知有關部門及人員嚴禁盲目點火。

1.1.18、停用煤氣須先與加壓站、生產部總調度室聯系,經同意后關閉閥門,必須可靠的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凈,停用24小時以上必須堵好盲板。

1.1.19、發現煤氣管道設備漏氣,應立即報修,嚴禁未取得動火證就進行電焊、氣割或用物敲擊,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爆炸。

1.1.20、嚴禁在非指定區域使用煤氣,煤氣區域須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應做到文明清潔生產,嚴禁有易燃品存放在煤氣區。

1.1.21、煤氣用戶燒嘴閥門前管道內的煤氣壓力須保持1500Pa以上,低于1500Pa不得使用,并立即通知生產部調度室、煤氣加壓站。

1.1.22、嚴禁用煤氣設備或起重設備拖或拉任何物件,對裝有煤氣儀表的導管、接頭,每月至少應進行一次肥皂水泄漏試驗,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1.1.23、使用煤氣時至少應有兩人在場,如發生中毒以便及時搶救。

1.1.24、煤氣區域應有醒目的安全標志,嚴禁明火、吸煙等。

1.1.25、各種干燥爐的點火程序:

1.1.25.1、啟動空氣鼓風機運轉。

1.1.25.2、關閉各個支管的空氣流量調節翻板。

1.1.25.3、先點火后給煤氣。

1.1.25.4、打開空氣調節閥,調整好合適的空氣流量。

1.1.25.5、必要時要在通煤氣前做爆發試驗。

1.1.26、發現煤氣泄漏現象要立即處理,煤氣著火可用濕麻袋撲滅,用黃泥堵滅后再進行處理,如煤氣管道發生爆炸應打電話求援,同時將閘門關閉2/3,通入蒸汽或氮氣,滅掉火后再將煤氣閥門關死。

1.1.27、未經批準嚴禁在煤氣設施上動火,需要動火時,先切斷氣源,堵盲板,打開放散管,再用蒸汽或氮氣吹掃,按規定辦理動火證,采取措施,方可動火。

1.1.28、經常觀察煤氣壓力,當高壓高爐、轉爐煤氣壓力低于規定值時,報告調度員,通知加壓站加壓。

1.1.29、每班必須對煤氣水封和煤氣設施進行認真檢查,及時處理事故隱患。

1.1.30、各種煤氣設施應有專人負責檢查及關閉開啟。

1.1.31、嚴禁在煤氣烘烤區周圍坐臥、休息,嚴禁在烘烤的各種包具器具內停留。

1.1.32、新增改建的煤氣管路必須有正規的手續,并嚴格按規程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2、煤氣事故的搶救

1.2.1、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氣等事故,應立即報告調度員和煤氣防護站,如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應立即通知保衛部,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應立即通知公司醫務室。發生事故后應迅速弄清事故現場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嚴防冒險搶救,擴大事故。

1.2.2、搶救事故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

1.2.3、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入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必須佩帶呼吸器,嚴禁用紗布口罩或其它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1.2.4、未查明事故原因和未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向煤氣設施恢復送氣。

1.2.5、如發生煤氣中毒應將中毒者迅速及時地抬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搶救場所應保持清潔、通風,并指派專人維持秩序。

1.2.6、中毒輕微者,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公司醫務室急救。

1.2.7、中毒嚴重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癥狀,應通知煤氣防護站和公司醫務室趕到現場急救。

1.2.8、中毒者已停止呼吸,應在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同時通知煤氣防護站和公司醫務室趕到現場搶救。

1.2.9、中毒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較遠的醫院搶救,就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醫務人員護送。

1.2.10、煤氣設施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過大量蒸汽或氮氣,但設施內煤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嚴禁突然關閉煤氣閘閥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1.2.11、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氣管道起火,可直接關閉煤氣閥門滅火。

1.2.12、煤氣隔斷裝置,壓力表或蒸汽、氮氣接頭,應有專人控制操作。

1.2.13、發生煤氣爆炸事件后,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迅速將殘余煤氣處理干凈,如因爆炸發生著火應按以上逐條進行搶救。

篇2:酒店餐飲部煤氣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酒店餐飲部煤氣爆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1、監控措施

1)制定煤氣的使用、維護、運輸及儲存的相關規定。

2)指派專人負責管理煤氣設備,做好關于煤氣設備的檢修及維護工作,并填相關的表格。

2、事故級響應分級

1)事故分級

根據爆炸物的類別、涉及的范圍及危害程度分為兩級

Ⅰ級,重大爆炸事故直接引發火災的。

Ⅱ級,一般的爆炸事故只涉及到本單位部門及人員但未造成人員重傷的事故。

2)響應分級

對應事故分級將響應分為兩級。

Ⅰ級響應,對應Ⅰ級事故,啟動Ⅰ級響應。

Ⅱ級響應,對應Ⅱ級事故,啟動Ⅱ級響應,必要時擴大響應,啟動Ⅰ級響應。

3、應急處置

1)現場第一人應立即按程序上報。

2)部門經理及安全主管應立即到事發現場,確定事故情況后,根據情況上報,并采取有效、快捷的措施控制事故發展。

2)各崗位員工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應立即關閉水、電、煤氣等相關閥門,組織賓客及職工撤離,轉移易燃易爆危險品和貴重物品。

3)接到通知后本部門的個專業組成員應立即趕往現場。在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5)其他人員在部門經理的領導下配合專業組的工作,保障賓客及員工的安全。

篇3:煤氣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為加強煤氣安全管理,有效預防煤氣事故發生,特制定如下煤氣安全管理制度:

一、煤氣區域作業人員,必須先進行煤氣安全知識培訓,具備預防事故和應急處理事故的能力,未經培訓合格,不得從事煤氣作業。

二、煤氣區域作業人員應嚴格遵守煤氣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

三、煤氣區域必須配置煤氣報警器、空氣呼吸器等安全防護設施,各危險源點必須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嚴禁擅自拆卸煤氣區域的安全防護設施及安全警示標志。

四、空氣呼吸器為搶救應急備用,應隨時保持有足夠的壓力,任何人不得擅自亂用。滅火器應保證完好,使用后應及時更換。

五、煤氣作業人員應經常檢查煤氣管道、水封、閥門、儀表儀器及安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

六、進入煤氣區域時,必須兩人同行,并隨身攜帶煤氣報警器。

七、煤氣操作與維修時,作業人員必須站在煤氣的上風位置。

八、煤氣檢修工作計劃和許可證的辦理,必須在施工前由工程技術人提出申請,經安全部門同意,報安全主管廠長批準后執行。未經廠領導及安全部門批準,嚴禁擅自檢修煤氣設備或動火作業。

九、煤氣區域設備檢修時,必須有安全員到場,現場必須配置空氣呼吸器和滅火器,必須檢測CO含量,當達到安全規定范圍時,才能開始檢修。

十、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后的煤氣設施,應按照規程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要制定送氣方案,并嚴格按制定的送氣方案送煤氣。煤氣送上后,經未端取樣分析,煤氣中含氧≤1%,并做爆發實驗后方可使用。

十一、加熱爐點火時,必須嚴格遵守煤氣點火安全操作規程,先給火種,后供煤氣,嚴禁先供煤氣后點火。

十二、煤氣管道設備嚴禁用鐵器敲打,以保證設備完好并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火災或爆炸。

十三、嚴禁在煤氣管道、設備附近休息、睡覺、吸煙、使用明火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十四、為確保煤氣設備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夜間工作時必須有安全照明。

十五、當煤氣報警器顯示煤氣爐區域CO濃度超過規定極限時,應及時上報安全部門和有關領導,必要時,作業人員應立即撤離工作現場,并警戒其他人員進入現場。

十六、發生煤氣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時,必須立即向安全部門及有關領導報告,并迅速采取相應安全措施處理。發生煤氣火災、爆炸事故,同時撥119火警電話報警。

十七、違反上述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對有關責任人給予如下考核:

1、凡違章指揮者,每人次罰款200元,安委會成員、車間主任、作業長級人員違章指揮,加倍處罰。因違章指揮造成事故,根據事故的大小,加倍處罰,若觸犯刑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1)除緊急停止以外,指揮行車必須戴好棒線廠行車指揮員標志,否則處罰100元/人次。

(2)多人指揮一臺行車吊物件的,每人處罰50元。因指揮混亂而造成事故時,加倍處罰。

2、未經培訓合格,從事煤氣作業的,罰1000元/次。

3、飲酒上班的,勒令回家休息,當日作事假處理,并罰款500元。

4、進入廠房,不按規定正確穿戴好勞保用品的,每人次處罰100元。不戴安全帽,每次處罰200元。不系安全帽下頜帶,每次處罰100元。將安全帽當凳子坐的,每次處罰200元。高空作業未系安全帶的,處罰200元。

進入煤氣危險區域,未兩人同行、未隨身攜帶煤氣報警器的,罰200元/次。

周三綜合檢查和周四上級檢查查處的,加倍處罰。

5、在生產工作過程中,離崗、串崗、睡崗的處罰100元/次。

煤氣區域睡崗的,處罰1000元/次。

6、操作工進班未檢查加熱爐汽包和煤氣系統,或發現隱患未及時匯報處理的,罰100元,因此而導致事故發生的,加倍處罰。

7、設備檢修,不按設備檢修掛牌規定斷開電源,未掛警示牌,未寫好檢修內容,就直接作業的或非掛牌者擅自摘取警示牌的,每人次處罰500元。檢修完畢,不及時摘取警示牌的,罰款200元。設備檢修時,操作工未在檢修記錄本上登記簽字的,罰100元/次。

8、在加熱爐、液壓站、氧氣乙炔儲存位處等易燃易爆區域及禁止吸煙區域吸煙或使用明火的,罰1000元/次。

9、其他一般違章行為,罰100元/次;嚴重違章的,加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