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氣檢修安全管理制度

煤氣檢修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1665

1范圍本程序對煤氣設備、設施和操作制定了管理事項,適用于煤氣安全管理的相關單位。2引用標準GB6222—86《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3管理職責3.1生產設備處負責檢查、監督使用單位煤氣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3.2安環辦負責對煤氣使用單位煤氣使用設備、設施管理進行監督。3.3煤氣使用單位負責本單位的煤氣安全管理。4工作程序4.1停、送煤氣危險作業4.1.1煤氣用戶需要停用煤氣連續24小時以上及檢修需停、送煤氣時,必須提前24小時將“煤氣停送申請確認單”送至安環辦審批;同步檢修停、送煤氣由調度室統一下達“煤氣停送申請確認單”。4.1.2檢修停、送煤氣時,安環辦煤氣外網操作負責人及用戶負責人必須在現場,雙方在確認單上簽字后方可進行操作。4.1.3檢修完畢送煤氣前,用戶必須將待送煤氣的管道及設施用蒸汽或惰性氣體吹掃置換確認后并保壓。4.1.4用戶需增減煤氣用量必須先通知調度室;在開、停之前必須提前通知調度室和安環辦,經同意認可后,才能進行開、停操作。4.2煤氣區域、煤氣設備、設施動火4.2.1動火許可證辦理a.動火作業(含禁火區動火作業)由動火單位提出申請,車間安全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可靠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單位負責人審核簽發上報安環辦,派人現場檢測合格簽字后方可動火。b.外來施工單位對煤氣設備、設施動火,報請甲方,由甲方按相應條款執行。c.高處動火、進入有限空間動火,同時執行《高處作業安全管理程序》、《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程序》。4.2.2動火原則及要求a.動火必須嚴格執行動火制度,做到“三不動火”,即:沒有批準的動火許可證不動火;沒有防火措施或動火措施不落實不動火;沒有動火監護人不動火。b.在正常生產裝置內,凡可用可不用的火,一律不用;凡能拆下來的動火項目一定要拆下來拿到安全的地方去動火;節假日期間凡不影響生產的動火一律禁止。c.煤氣動火作業要使動火設備、設施與氣源可靠切斷并經置換合格。d.動火許可征”辦理完畢后,如動火時間和地點有變動,應重新辦理動火手續。一張動火票只限一處作業。4.3煤氣安全檢測及防護4.3.1煤氣管網按產權劃分,加強對水封的維護及冬季保溫工作,并負責管網停產期間的保壓、吹掃工作。4.3.2煤氣用戶要有與調度室、安環辦直接可靠的聯系手段,并做到完好、信息通暢。4.3.3各單位吹掃煤氣管道時,必須用軟管連接,吹掃結束,立即斷開。4.3.4對可能發生煤氣中毒場所,各單位對其進行設點、設置警示牌。4.3.5煤氣區域作業必須先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并有專人監護方可進行。4.3.6室內作業應確保通風良好,保證操作與生產環境中CO含量不得超過24ppm(30mg/m3)。4.3.7凡有可能造成煤氣集聚發生煤氣事故的危險場所,在關鍵部位,必須設置一氧化碳監測報警裝置。4.3.8煤氣設備易發生爆炸的部位必須安裝泄爆裝置,且相輔的空氣管線也必須增設泄爆裝置。4.3.9各煤氣燃燒點,必須嚴格執行先點火后開煤氣的操作程序。4.3.10各煤氣燃燒爐必須有高低壓報警裝置,低于安全極限時,應立即停爐,防止回火爆炸事故。4.3.11煤氣系統所有的儀表、水封等設施,要定期巡檢,保證靈敏可靠。4.3.12用戶如發生煤氣系統各類事故或異常狀態時,必須立即將信息反饋調度室。4.3.13便攜式、固定式CO報警儀、空氣呼吸器等防護設備,要定期申報校驗,做好記錄,建檔備案。4.4煤氣事故的處理4.4.1煤氣中毒事故等同工傷事故處理,現場搶救依照現場急救進行,進入煤氣危險區域的搶救人員必須佩戴氧氣(空氣)呼吸器。嚴禁不戴防毒儀器或以口罩等其他物品代替防毒儀器進入危險區域搶救煤氣事故,防止擴大事故。4.4.2煤氣設施爆炸事故執行各單位煤氣設施爆炸應急計劃。5記錄序號記錄名稱產生部門保管部門保管期限1動火申請表各單位各單位安環辦各留一份1年

篇2:行車檢修安全管理制度

一、實行審批制度

各車間在對行車進行檢修前,要求編制好行車檢修的具體內容、項目、時間等,并報廠機動供應科、廠安全環保科審批,審批同意后,方可進行檢修。

二、定好檢修人員:

即定好所需檢修的電工、鉗工、行車操作工、安全監督員以及其他輔助人員的人數,并明確工作職責。參加檢修的人員必須身體健康。

三、制定好防范措施:

(一)防觸電:檢修前,應將行車的電源切斷,并掛上警示牌,無特殊情況下不允許帶電進行檢修。

(二)防高空墜落,檢修人員必須配備好安全帶并固定好,行車的防護欄要加固定好,需用于更換的行車備品備件必須擺放固定好。檢修時行車下地面不能站人或者有行人來往走動,有條件的要劃出隔離區。

(三)做好加固措施:檢修前要對行車的行走道、懸掛備件、物件點等作好檢查,達不到安全要求的,必須采取加固措施:

四、根據檢修的內容、項目要求,認真準備好檢修工具,并檢查好工具。

五、編制好檢修程序

(一)對檢修人員在工作前要進行安全教育,檢修工作中要相互提醒,相互照應,搞好聯幫工作,安全監督員要監護到位。

(二)檢修的內容、項目要明確程序,要有條不紊的展開。

(三)檢修完畢后,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是否存在漏項,所有聯接部位是否已緊固,檢修工具是否已收好,其他備品備件是否已清出等等。

(四)試車。檢修人員對行車進行檢修完畢后,不能私自試車,應通知專職行車操作工配合試車,并做好相互聯系后方可進行。試車達到安全要求之后,方可交付使用、投入工作。

篇3:化學工業設備計劃檢修管理制度

為使設備經常保持良好工作狀態,及時消除設備缺陷,保證檢修質量,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節約檢修時間,降低檢修成本,特制訂本制度。

1.設備檢修分大修、中修、小修、系統(裝置)停車大檢修和事后維修。大修理費用由大修理基金支付;中修、小修費用由生產費用支付;系統(裝置)停車大檢修的費用按項目及檢修分類分別支付。

2.實行科學文明檢修,認真執行檢修技術規程,企業設備動力部門必須嚴格控制大修理基金的使用。制定合理的檢修定額,提高檢修技術水平,逐步延長設備使用周期。

3.根據檢修間隔期及設備檢查中發現和存在的問題編制出設備大、中、小修計劃,設備檢修計劃與生產計劃同時制定,同時下達,同時檢查考核。任何檢修項目都要辦理檢修任務書。

4.設備檢修計劃由車間編制。廠(礦)設備動力組織平?,報主管廠(礦)長批準后下達。檢修計劃提出時,應同時提出備品配件、材料、工器具計劃。年度計劃在年前4個月提出;季度計劃在季前1個月提出;月計劃在月前15天提出。

5.系統(裝置)停車大檢修要做到:

(1)由一名副廠長全面負責大檢修工作。

(2)在大檢修前要成立大檢修籌備領導小組,負責搞好檢修項目的落實,物資準備、施工準備,勞動力的準備和開、停車置換方案的擬訂等工作。

(3)組織和指揮大檢修的人員要統一計劃、統一指揮和統一行動。要做到“三個面向”(即面向群眾、面向基層、面向生產)和“五到現場”(即思想工作到現場、生產指揮到現場、材料供應到現場、設計科研到現場、生活服務到現場)。切實抓好停車、置換、檢修、試壓開車“四個環節”。

(4)大檢修中必須嚴格質量檢查和檢修竣工驗收工作,保質、保量、按期完成檢修任務,達到一次試車成功。檢修完后,應進行總結評比。

(5)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安全保衛工作,防止發生事故。

6.嚴格認真執行設備檢修計劃,若確實需要調整,必須辦理批準手續。設備中、小修計劃調整由廠(礦)設備動力科批準;大修計劃調整,每年六月份由廠(礦)設備動力科組織進行,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

7.結合設備大、中修實現技術革新的(如改革結構、使用新材料配件)應由車間向廠(礦)設備動力科提出報告并附圖紙說明,批準后方可執行。重大革新由廠(礦)設備動力科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

8.設備大修需要有大修方案。復雜工程,需要繪制網絡圖。大修方案包括:檢查內容、質量要求、工程進度、勞動力、備品配件、材料、特殊工器具需用量、試車驗收規程、安全措施等。設備的大修方案確定后,有關部門要做好材料、備品配件的供應和勞動力的準備工作。施工前,設備動力科組織落實,確保大修工作順利完成。

9.設備檢修必須嚴格辦理設備交接手續,嚴守檢修安全技術規程,施工單位在檢修前按規定辦理簽證檢修任務書及動火證等手續。生產車間負責對停車的設備進行處理,合格后交施工單位,并派專人幫助施工人員聯系處理有關安全事宜。施工現場應設安全防護欄桿或標記,以確保安全檢修。

10.設備檢修要嚴格執行檢修方案和檢修規程。若檢修項目進度、內容需要變更,質量要求遇到問題,必須向車間或設備動力科報告,及時組織有關人員研究解決。

11.設備檢修要把好質量關,采取自檢、互檢和專業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并貫徹于施工的始終。主要承壓承載部件要有鑒定合格證。主要設備大修竣工驗收由設備動力科組織;一般設備的大修及所有設備的中修竣工驗收由車間組織;施工單位要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12.壓力容器的檢修,除按檢修規程或方案驗收外,還必須執行壓力容器管理的有關規定。

13.設備大、中修要有完整的檢修記錄;大修要有完整的交工資料,并記入設備檔案。

14.施工單位要按計劃節約使用材料、配件,開展修舊利廢,檢修后的余料、余配件必須按項目退庫,不得轉移使用,盡力節約檢修費用。

15.檢修人員必須做到科學檢修、文明施工、采用專用工具,現場要清潔,擺放要整齊,對工程質量,要一絲不茍。

16.各車間每月必須做好設備檢修執行情況報上級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