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裝飾公司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程序

裝飾公司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程序

2024-07-10 閱讀 9413

1、總則

為了對工程所用的物質進行妥善的搬運和貯存,對物質、施工過程及完工工程進行有效的防護以及保證完工工程的順利交付,公司制定并執行《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

2、職責

2.1工程部負責監督、檢查成品保護和交付程序的實施。

2.2材料部負責材料的貯存。

2.3項目部負責執行本程序規定的各項內容。

3、程序概要

3.1搬運

3.1.1物質的搬運控制由工程部負責,項目部配合。

3.1.2在搬運的過程中,應采用適宜的運輸工具,并確保產品標識的完好性和可追溯性,以及防止物質搬運中受到損壞。

3.1.3一般材料按產品說明書進行搬運和裝卸,特殊重要材料的搬運由材料員或項目施工員提出搬運方案,經項目部負責人批準后進行實施。

3.2貯存

3.2.1物質的貯存由材料部負責,項目經理部配合。

3.2.2項目部庫房應符合規定的貯存條件。

3.2.3庫房管理員應按照"庫房管理辦法"建立庫存產品臺帳和產品標識,作到產品帳、物、卡相符。

3.2.4材料入庫經質檢員檢驗合格,[[庫管員填寫"入庫單",并存放到指定地點,物質出庫,由庫管員填寫"出庫單",后再發料,執行先進先出原則。物質在貯存期間,要定期檢查庫存品的質量狀況,保證物質在貯存期間不受損壞和變質,作到入庫驗收,在庫保管和出庫復核。

3.3包裝

我公司不涉及最終產品的包裝。

3.4防護

3.4.1工程部負責對產品防護實施監督管理,項目部具體實施。

3.4.2施工應按施工程序安排作業,防止交叉作業,防止污染和破壞。在不能立即轉入下道工序的情況下,現場施工員應負責對上道工序半成品的保護,工程全部竣工后在交付使用前這段時間,項目部應對成品全面保護制定措施并貫徹執行。

3.5交付

3.5.1工程交付前,項目部應組織人員清理現場、拆除臨時設施,提供驗收條件。

3.5.2工程完工后,項目經理部按《最終檢驗和試驗程序》組織工程竣工驗收。

3.5.3在顧客接收之前,項目經理部負責工程完工的成品保護工作。

3.5.4項目經理部將全套工程資料移交公司檔案室保存。

4.支持性程序文件

Q/CS02-4.15-2000《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程序》。

篇2:公司搬運貯存包裝防護交付控制程序

公司搬運、貯存、包裝、防護與交付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公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的質量控制方法和要求,以防止發生損壞或降低質量特性,保持業已形成的質量。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從原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在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過程的質量控制活動。

3.定義

3.1產品處置:在物流的整個流程中,所有的運輸和搬運方法與過程。

3.2供貨信譽:在規定的供貨時間內,遵守允諾的產品供貨交付期和供貨數量。

4.職責

4.1供銷部為本程序的歸口管理部門。

4.2生產安全部負責車間生產現場的物流管理,指導和監督生產工段、班組、零件庫按規定的要求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活動。

4.3供應科負責原材料庫的物流管理,指導和監督倉庫按規定的要求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活動。

4.4技術科負責確定產品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的技術要求和規范。

5.工作程序

5.1搬運

5.1.1原材料、外協(購)件的搬運

a.對分承包方提供的原材料、外協(購)件,由分承包方負責將其搬運至本廠倉庫的待檢區域,對因搬運不當造成產品損壞時,由搬運方負責;

b.原材料入庫采用吊車、鏟車或人力搬運;

c.外協(購)件的入庫采用周轉箱、架搬運;

d.原材料、外協(購)件入庫以提供的送貨單為依據,倉庫保管員做好交接手續。

5.1.2半成品的搬運

a.生產工段各班組負責各自所加工半成品的搬運,零件庫負責零件入庫和從零件庫發往生產現場的零件的搬運,對生產過程中的半成品應放入周轉箱、架內,堆放程度以不易散落為準,用小車或人工搬運至指定地點堆放,并保護好產品的標識。

b.半成品轉序加工由生產工段負責做好交接手續。

5.1.3成品的搬運

a.對最終檢驗合格的成品由成品庫負責將成品搬運至倉庫的規定區域,按規定堆放整齊。

b.在裝箱和已裝箱的成品在搬運中遵循輕拿輕放的原則,成品應疊堆整齊,杜絕野蠻搬運;

c.如未落實防止已裝箱成品(包括零部件)受潮的措施之前,霧天和雨雪天不準露天搬運;

d.對委托廠外人員搬運的供應科負責向搬運方說明要求,并指派人員監督,如因意外事故造成成品損壞時按有關規定追究搬運方的責任并賠償損失。

e.產品在公司內部搬運過程中,若發生由于搬運不當,致使產品損壞,由執行搬運人員及時報告所在部門主管,由其視損壞程度作出補救措施。

5.1.4倉庫中各種半成品、成品的搬運,按《半成品出庫、入庫制度》和《成品庫管理制度》的要求辦理交接手續,填寫相應的記錄,建立完整的臺帳。

5.2貯存

5.2.1原材料、外協(購)件入庫時,分承包方應提供產品自檢報告,并經本廠質保部檢驗員復檢合格后,方可按數入帳,并登錄來料批次號。

a.外協(購)件,半成品的貯存均按規定的區域、類別、架位整齊堆放,貫徹"先進先出"、"不混批"的原則。

b.外協(購)件入庫時,分承包方應提交《送貨單》和自檢合格證明,報給專職檢驗員,經檢驗合格后,由檢驗員開具《入庫單》,倉庫保管員方可入庫、登帳。

c.本公司自制半成品入庫時,生產工段應自檢合格后,按鋼材材質堆放到指定地點區域。

d.成品入庫時,經檢查員合格后,方可入庫,且堆放整齊。做上相應標識。

5.2.2貯存品的標識

根據《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以及《檢驗與試驗狀態控制程序》中的規定要求,由倉庫保管員負責對倉庫貯存的各類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種、規格、爐批號、產品供應商或零件號、零件名稱、生產批次等分別存放,并在存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合適位置掛貼上產品標識和檢驗狀態標識。在產品位移過程中,各責任人員負責在其合適位置上掛貼標識移植,對無標識必須予以追查或追補。

5.2.3貯存品的帳物管理

a.產品入庫或發放時,倉庫保管員按照規定要求及時登記入帳,做到帳、物、卡相符。產品貯存數量應滿足最少庫存量的要求,對臨界數量的產品庫存,應及時向供應科匯報。

b.由供應部和生產安全部分別對倉庫的原材料、外協(購)件、半成品、成品的帳、物、卡管理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工作,并做好現場檢查記錄,填寫《倉庫管理檢查表》,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c.由倉庫管理人員每月對庫存產品進行檢查,填寫盤存表,對超期貯存或可疑變質產品,報告檢查科,由其對產品進行復驗,倉庫管理人員按復驗結果重新標識。

5.3包裝

5.3.1技術科

5.3.2當合同有追溯性要求時,按《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要求予以唯一標識。

5.3.3供銷部

5.3.4對顧客反饋或交付中產生的包裝不合格和運輸損壞的信息,由銷售科按《服務控制程序》傳遞到技術質監部,進行統計分析,并按《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進行控制。

5.4防護

5.4.1倉庫貯存品的堆放

a.貯存品裝入產品周轉箱架或包裝箱后堆放,或按《成品庫管理制度》規定擺放,以防止產品受損和便于收發和保管。

b.所有堆放的成品標識一律面向通道,以便查找。

5.4.2倉庫的各種外協(購)件、半成品、成品的堆放均應明確標識,以便于執行先進先出、存取方便,應保持倉庫地面和車、架的整潔。

5.4.3由于管理不善或人為失職造成貯存品廢次的,由倉庫管理人員進行標識,并報告總經理,對其原因進行調查,對責任人作出處理,限期整改,并按程序第5.2.3c的要求進行和復檢。

5.4.4倉庫做到"三清"、"二齊"和"三相符"。

a."三清"即產品標識清、定置位置清、貯存(物流)數量清。

b."二齊"即庫容齊、堆放齊。

c."三相符"即賬、物、卡三相符。

5.5交付

5.5.1產品符合下列條件方可交貨發運

a.發往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產品,必須使用專用周轉箱并按顧客要求裝箱。

b.發往其它顧客的產品均須按顧客要求進行包裝,每個產品的裝箱內均有"產品合格證",包裝箱上有產品標

識,包裝箱須完整無損,產品標識正確清晰。

5.5.2產品的交付和發運

a.當發運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致使產品損壞,必須由執行運輸人員及時申報計劃供應部,計劃供應部應視損壞程度,及時組織應急措施或重新發運。

b.銷售科必須對交付情況實施有效的監控,產品發運必須按顧客要求,如路線、運輸方式和包裝箱,安排運送所有的物料。

5.5.3銷售科必須按合同要求100%按時交貨,若不能100%按時交貨,應及時與顧客聯系說明原因,協商延期交貨日期,同時針對未按期交貨原因制定糾正措施改進交貨能力。

5.5.4為確保按期交貨,公司可能改變運輸方式來縮短運輸時間而造成的超額運費須記錄在合同覆約統計報表的備注欄內;外省市用戶應考慮估算產品在途時間,必要時提前發運。

5.5.5為便于與顧客溝通信息,當顧客要求時,銷售供應部采用計算機互聯網系統建立裝運提前通知的在線傳遞系統,以便在裝運時通過計算機網絡向顧客發出已裝運通知,一旦在線系統發生故障,依照計劃供應部預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發出裝運通知,以維護和保持供貨信譽。

5.6生產排程方法

5.6.1對經評審確認的合同,由銷售科及時傳遞到生產安全部,由生產安全部按訂單數額編制生產計劃。

5.6.2生產安全部按生產計劃落實各項生產準備工作,一俟就緒即下達生產指令至生產工段組織生產。

5.6.3由生產安全部對生產進度情況組織監控,以生產作業會制度反饋進度信息,當不能如期完成的生產任務,由生產安全部采取應急措施,確保滿足交付的能力。

5.6.4生產安全部在監控交付能力時,應對庫存產品的周轉期優化,建立訂單驅動系統,實行合理的拉動系統生產,使其成為單件同步流動。對基于預測的推動系統局面逐步改善。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HD15.01-01《收發臺帳》

QR/HD15.01-02《庫存物資盤點報表》

QR/HD15.01-04《零件工序周轉單》

篇3:水泥廠搬運貯存防護交付程序

水泥廠搬運、貯存、防護和交付程序

1.目的

確定適宜的搬運、貯存、防護、交付手段,確保產品的質量滿足客戶的要求。

2.范圍

適用于與產品搬運、物料管理、防護及交付有關的部門和人員。

3.定義:(無)

4.職責

4.1生管采購組/倉管組負責:

水泥、鋼筋、砂、碎石、等材料及備品備件的物料管理,以及在倉庫/堆場中的貯存、防護。

D.生產部制造組負責:鋼筋混凝土水泥管的吊裝搬運。

4.2業務主管負責:

在交付過程中與客戶確認產品的交付方式,對產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鋼筋混凝土水泥管的進倉、出倉,以及在堆場中的貯存、防護、盤點的控制。

4.3相關部門負責搬運過程的控制并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

5.內容

5.1搬運

5.1.1搬運時要輕拿輕放,對于有特殊裝卸標志的物品,須按其要求進行搬運,嚴禁對貨物進行丟、拋等野蠻裝卸。

5.1.2搬運通道應保持適當寬度,以保持通道暢通無阻。

5.1.3貨物疊放的高度,以不損壞產品為標準。

5.1.4搬運工具(如吊車)使用完畢后應按規定位置停放,并由操作人員定期保養、維護/加油擦拭。

5.1.5裝車:

裝車前要認真檢查,發現不清潔或破損時不得裝貨上車,物品裝車后需保證不受損失。裝車時,注意疊放整齊,以利清點和保證空間的充分利用。

5.1.6產品運輸與交付:

倉管組負責鋼筋混凝土水泥管的運輸交付。

5.2貯存與防護

5.2.1倉庫/堆場內應用"物料卡"或標簽或物品自身標識,做好相應的標識以便于管理,特別是不合格的產品必須做好標識并給予隔離。

5.2.2原材料的出入庫管理

A進貨:

物料進貨按"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QP820300)"進行檢驗;客戶退貨產品按照"客戶投訴處理程序(QP850200)"相關條款處理;對生產材料,收料人員按照本程序5.3.2B.部分的要求辦理進倉手續。

B進倉:

原料倉管人員憑相關材料的"驗收記錄"和或采購的單據填寫收料單/進倉單(作為原材料入庫的憑證)。

5.2.3五金件、備品備件、化學材料等物料的出入庫管理

A進貨:

物料進貨按"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進行檢驗;對五金件、備品備件,倉管人員按照本程序5.2.3B.部分的要求辦理進倉手續。

B進倉:

a.五金件、備品備件、化學材料的進倉:倉管人員憑"采購單據"協同采購人員,對物料的數量/型號進行確認,確認無誤后填寫"收料單"辦理進倉;

b.倉管人員按材料種類放置于指定位置,必要時,按產品性質或包裝指示方法存放物品;材料堆置高度以不損壞產品為標準;在倉庫明細帳中登記進倉的數量。

C貯存管理:

對貯存有時限的產品在物料卡上注明進貨時間/生產日期,倉管人員須留意存放日期,對過期產品報告化驗室,品管部應對該產品進行檢驗并作出判斷;生產部對生產中未用完的或損壞的物料或檢驗出的不良品,辦理退倉手續;對儲存有特殊要求的產品,材料倉管人員應做好防護控制:

(a)易氧化變質物品要密封箱保存;

(b)易受壓變形物品要分開或不堆疊;

(c)易受潮變質物品應存放于干燥/通風的地方;

(d)易受溫度影響的物品要放置于適當溫度的地方;

D出倉:

原料管理員依"出倉單"作為原材料出庫憑證,并在物料狀態卡上進行庫存數量的標識控制;五金倉庫員依經生產部主管或其授權代表批準的"領料單"進行物料發放;同時按"物料卡"上的入庫日期作先進先出控制,.對讓步接收產品及需要追溯產品應在"領料單"上標識,在"領料單"上簽章以作為已發出材料的依據。

5.2.3堆場成品管理(詳見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制造工藝操作規程):

A進倉:

管理人員依品管部提供的"聯絡單",經核對水泥管的品名、標號/規格、數量等無誤后,辦理入庫手續。

B貯存管理:

倉管員對成品堆放以同品種標號、同編號水泥管分類堆放,需要時,以物料卡/掛牌/標簽方式標識產品的狀態;注意貯存環境,不因外來因素、天氣等損壞產品;在倉庫帳中登記所入庫的和所出庫的成品的數量。

5.3交付

5.3.1倉管員依據品管部提供的"產品合格證"和業務主管的"發貨通知單"發貨,并填寫"發貨單"確認。

5.3.2吊裝人員依據"發貨單"進行裝車。

5.3.3倉管人員依據"發貨單"核對裝車數量,確認無誤后方可出廠。

5.3.4門衛保安人員依據"發貨單",經核對后將物品放行。

6.參考資料

6.1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QP820300)

6.2質量記錄控制程序(QP420200)

6.3采購程序(QP740100)

6.4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制造工藝操作規程(WI750100)

7.報告和記錄:

7.1聯絡單(FM720101)

7.2收料單(FM750601)

7.3進貨物料驗收記錄單(FM820304)

7.4發貨通知單(FM720104)

7.4送貨單(FM720105)

7.5領料單(FM7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