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鹽酸貯存使用管理制度

鹽酸貯存使用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3730

1、管理原則:依照《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等規定,采購、儲存、使用鹽酸。

2、采購管理:應向有化學危險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廠商采購鹽酸。

3、貯罐區的管理

3.1鹽酸貯罐材質符合要求,設置標識,嚴禁帶缺陷使用。

3.2貯罐場地符合規范,有防火、和處置泄漏的設施。

3.3貯罐、防火、和處置泄漏的設施,定期檢查、保養。

3.4鹽酸貯罐分類存放,貯罐之間間距不小于1m。

3.5運行人員要經過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熟知危險品性質和安全管理常識。

3.6運行人員每天不少于兩次對各貯罐進行巡檢,并做好記錄,發現跑、冒、滴、漏等隱患,要及時聯系處理,重大隱患,要及時上報。

3.7公司每周組織檢查1次,發現隱患,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責成相關部門限期整改。

3.8晚上值班人員對貯罐區的巡視不少于2次,發現異常,按應急預案處置。

4、運輸管理

4.1供應廠商的運輸車輛,應有消防部門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駕駛員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押運員應持有化學危險物品押運證。

4.2運輸車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阻火器、危險品標志牌、要掛靜電導鏈),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

4.3運輸車輛進入廠區,必須安裝靜電接地裝置和阻火器,保持安全車速。

4.4嚴禁駕乘人員吸煙,無關人員不得隨車進入廠區。

5、裝卸管理

5.1危險品裝卸人員必須注意防護,按規定穿戴必要的勞保用品。

5.2卸裝時,管理人員必須到現場監卸監裝。

5.3晚上、下雨天不宜裝卸。若遇特殊情況必須裝卸時,必須得到部門負責人的同意,還應有遮雨等相關措施。

5.4嚴禁在裝卸時吸煙。

篇2:鹽酸庫房管理制度范文

1.鹽酸必須專用倉庫存放,嚴禁與食品、生活用品或其他物品存放一處。庫內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2.鹽酸庫必須與食堂、宿舍、火源保持一定距離。通風要良好。

3.鹽酸庫實行雙人雙鎖,鑰匙由專人保管。鹽酸出、入庫時應兩人一起到場。

4.倉庫保管人員必須具備鹽酸的安全管理、防護等專業知識。

5.收存和發放鹽酸,必須建立嚴格的收發登記、清點、檢查制度。每次領用、發放數量不得超過25kg。

6.盛裝鹽酸的空瓶等容器,應及時回收,統一處理。

7.接觸鹽酸時,應根據情況使用適當的防護用品。

8.配制稀釋鹽酸時,只許緩緩將酸倒入水中,嚴禁將水傾入酸液中。

9.運送、裝卸時要安放平穩,防止沖撞,動作應緩慢,防止容器震壞,酸液濺出,損害人身和衣物。

10.萬一酸液濺到人身,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

篇3:鹽酸液堿卸車安全管理規定

一、卸酸(堿)前的準備工作

1、當鹽酸(液堿)槽車到達現場時由庫管人員及時過磅記錄重量,然后通知化驗中心進行取樣化驗,合格后方可卸車;

2、檢查鹽酸(液堿)儲罐的液位狀況(安全容量為全容積的80%),并確認進酸(堿)的具體槽車容量;

3、槽車應停放在卸車區域內,檢查卸酸(堿)泵、管道、閥門是否完好,閥門所處的狀態是否正確;

4、在卸酸(堿)現場應備有毛巾、藥棉及急救時中和用的溶液;罐區設有沖洗及事故沖洗用自來水,工作人員需了解閥門位置及操作方法,使用前應先檢查沖洗水裝置內是否有可使用水源,禁止無沖洗水強行卸車;

5、卸酸(堿)人員應熟悉藥品的性質和操作方法;并根據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膠手套及防護眼鏡,穿橡膠圍裙及長筒膠靴(褲腳應放在靴外);在卸車現場應站在上風的位置,以防吸入飛揚的酸霧及藥品粉末;工作負責人應檢查防護設備是否合適;

6、卸酸(堿)前工作人員應做好安全措施,槽車旁邊應架設圍欄及明顯的標志;

7、在高空作業(高度超過2m)時,必須使用安全帶,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8、進入工作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

二、卸酸(堿)操作及注意事項

1、先將夾層鋼絲軟管的一端與槽車出口連接牢固,另一端與卸酸(堿)泵進口管道連接,檢查并確認管道連接牢固無脫落噴料危險;

2、打開槽車出口閥門,打開卸酸(堿)泵進口閥、出口閥、排氣閥,排除管道及泵內空氣;

3、啟動卸酸(堿)泵,將酸(堿)送入酸(堿)儲罐內;

4、卸酸(堿)過程中,應注意泵的聲音是否正常,管道閥門有無泄漏等異常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停泵處理;

5、當鹽酸(堿)槽車無酸(堿)流出后,關閉槽車出口閥、停泵、關閉泵的進口閥;站在管道側面拆除與槽車的連接管道;

6、如酸(堿)泄漏,應立即關閉槽車管道出口及卸酸(堿)泵進口門,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稀釋,卸完后對現場進行檢查,保證管路內不存料;

7、在進入酸氣較大的場所進行緊急搶修時,應佩戴套頭式防毒面具;

8、禁止隨地排放酸、堿,如需排放應經過酸堿中和處理合格后排放;

9、卸酸(堿)操作過程中,崗位人員不能離崗,運行值班人員負有監護責任;

10、當濃酸濺到眼睛內或皮膚上時,應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再用0.5%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當強堿濺到眼睛內或皮膚上時,應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膚。經過上述緊急處理后,應立即就醫治療;

11、外來人員應遵守本公司安全管理規定,不得開關卸酸(堿)泵及閥門;

洛陽陽光熱電有限公司

發電部

2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