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結構物生產工崗位責任制(3)
項目結構物生產工崗位責任制(三)
1、明確任務,熟悉圖紙,掌握工藝流程及質量標準。
2、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施工規范,不違章作業。
3、了解所用施工材料是否符合實際要求。
4、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確保人身安全。
5、在施工中做到施工用料尺寸準確,一次成功。
6、做好工具機具、成品、半成品的保護,確保施工現場清潔。
7、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十大禁令》,落實HSE管理標準、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及相關規章制度,按照應急預案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8、嚴格遵守《員工守則》,規范個人行為,維護單位形象。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酒店廚房組織結構各崗位職責
酒店廚房組織結構及各崗位職責
一、廚房組織結構
為了酒店的營銷運作,根據生產目標控制生產過程的浪費,制定切合實際有用的組織結構,建立明確的崗位分工,將人員進行科學的勞動組合,使每項生產都有具體的人直接負責。
二、廚房各崗位職責
設計廚房組織機構最終目的是為了有效地組織生產,使廚房各部門運轉正常,各項工作都有人負責。對崗位規定工作職責、組織關系、技能要求、工作程序和標準。使崗位的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工作范圍,工作職責和權限,知道向誰負責,接受誰的督導,同誰在工作上有必然的聯系,知道工作要承擔責任。
1、行政總廚職責
工作計劃:
①、根據餐飲部的經營目標、方針和下達的征稅指標,負責各餐廳的菜單籌劃更換,負責產品規格的制訂。
②、對大型的、重要的宴會、酒會、冷餐會親自制訂菜單,親自制定進貨計劃和生產安排,并進行檢查和督導,保證獲得信譽盈利。
③、根據市場情況,作好食品節和食品周的計劃。同時根據廚房的技術情況、市場貨源情況、庫存情況作好特選菜和推銷菜的籌劃。
④、根據銷售和預測,作好日常生產量的下達計劃,嚴格控制庫存和剩余食品。
⑤、制訂廚房生產運行程序的工作和工作規范。
⑥、根據產品要求,組織制訂原料的質量規范并對采購部門提出上述要求。
⑦、制訂新產品開發,試驗和運用方面的計劃,樹立本店的餐飲風格。
⑧根據生產要求,制訂廚房設備、工具、用具的更換添置計劃。
⑨負責菜肴的規格制度,組織制定標準菜譜或分別制訂各流程的生產規格,并以此來檢查生產規范。
⑩制訂廚師的業務培訓計劃。
組織管理:
①、組織和指揮廚房工作,監督食品制備,按規定的成本生產優質產品,滿足顧客需求。
②、計劃各餐、督導,檢查協調各廚師長的工作,負責對他們考核,評估。
③、根據各廚房的生產特點,編制工作時間表,檢查下屬出勤情況。
④、根據廚師的業務能力和技術特長,決定各崗人員的安排和調度工作。
⑤、根據酒店要求,制訂廚房工作的規章制度和直接下屬的崗位職責。制訂各項工作的控制、檢查表。
食品制作:
①檢查開餐前的各項準備作。
②檢查食品制備方法和操作規范。
③檢查各份菜肴的數量規格。
④對已烹調的菜肴品嘗試味。
⑤檢查裝盤規格和盤飾要求。
⑥檢查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情況。
⑦檢查出菜肴速度和溫度。
⑧指導廚師長和廚師做精細的烹調。
⑨對食品原料的利用,貯藏進行檢查控制,保證菜肴符合成本核算。
食品銷售:
①、定期征求餐廳對產品質量和生產供應方面的意見,并將意見實施解決。
②、對直接下屬與餐廳協作的原則和要求,并進行協作方面的指導。
③、重視客人意見,處理客人對廚房生產方面的投訴。
其它方面:
①、負責廚房生產任務的安排和協調。
②、負責對廚房環境和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檢查。
③、檢查員工的儀容儀表和個人衛生,使之符合酒店的要求,提醒員工遵守員工守則,并對他們的行為負責。
④、做好廚師的技術檔案工作的行為負責。
⑤、監署有關工作方面的報告與申請。
2、湘、粵、西餐總廚職責:
①、接受行政總廚的指令,并匯報工作。
②、制訂主管工作職責,負責對主管的考核評估,根據其工作實績提出獎懲意見,報行政總廚批審。督導和協調班組工作。
③、根據廚師的業務水平,提出崗位人員的安排和調動方面的建議,根據生產要求編排工作班次。
④、參與菜單,產品規格、食品采購規格的制訂,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研究。
⑤、對本廚房的生產進行策劃,根據菜單和銷售情況,每天提出所需原料的訂貨要求。
⑥、每天根據菜單和生產任務,指揮各組做好工作。
⑦、開餐供應時現場指揮,并督促檢查,保證菜品質量、規格和出菜速度符合酒店要求。
⑧、親自負責和參與大型宴會和重要客人的菜肴烹調工作。
⑨、制備供應工作結束,督導各班組做好清掃、收藏、安全工作。
⑩、督導廚房員工人儀表,衛生,提醒下屬對員工守則的執行并對他們的行為承擔責任。鑒署有關材料告假等申請。
3、主管的職責:
①、作班次編排,合理安排休息。
②、制訂各崗位的工作職責,考核本班廚師的工作,依據工作實績提出獎罰建議。
③、參與崗位工作、承擔崗位職責。
④、掌握當天菜單和任務情況,并將任務明確分配給各崗。
⑤、開餐的準備情況檢查和實施,保證產品質量,工作標準。
⑥、指揮班組衛生工作和能源開關安全,負責設備和食品貯存。
⑦、每天提出本部的訂貨要求,定期向總廚匯報工作,使上級清楚班組的工作,生產情況。
⑧、每周進行工作班次編排,合理安排休息。
4、廚師職責:
①、接受主管的工作指令,掌握當天的供餐菜單,明了工作任務,按手續領取原料。做好每餐的開餐準備工作。
②開餐前對工作檢查一次,并承擔責任,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匯報。
③操作中嚴格按操作程序和產品規格、標準執行,注意衛生、安全檢查和節約。
④操作中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
食品質量不符合要求;
上道工序的操作不符合要求;
操作的設備有異常現象;
工具或用具不敷使用;
⑤負責操作處的設備保養和工具清潔及收藏。
⑥負責工作結束后的原料收藏,工具清潔、環境衛生的清潔、能源的關閉。
⑦接受上級的其它任務。
5、衛生、設備主管職責:
①、該職位由各班組主管輪值擔任或各班組員工擔任,使整個廚房員工對衛生設備工作加以重視。
②、每天工作中督促衛生專干加強廚房衛生工作。
③、加工食物原料用的設備、廚具(如廚刀、絞切機、拌面機等)保持清潔衛生。
④、控制烹調設備和工具不良氣味的產生,并提
高設備效率。
⑤、對冷藏清潔消毒設備加以維護,根據操作程序,督促清潔衛生工作。
a、設備種類;
b、清理時間;
c、拆卸、洗刷、安裝步驟;
d、安全注意事項。
e、洗刷沖洗、消毒用的潔劑、消毒劑的性質、數量和水溫。設備、餐具以及環境的衛生程度取決于管理者和全體員工對清潔衛生的重要性認識程度和對自身的要求及自身的具體工作,因此設置該主管,以輪值形式是教育、訓練員工的重要崗位。
篇3:酒店工程部組織結構
酒店工程部的組織結構
酒店工程部組織結構是工程部內部分工協作的基本框架。它通過事先規定工程管理的對象、工作范圍和聯絡路線等,保證酒店工程管理活動有序而高效地進行。
依據酒店類型、規模、經營目標等不同,工程部一般有三種可供選擇的組織結構,即專業制、區域制和運營制。一般而言,小型酒店(300間客房以下)或新開業的酒店多采用專業制組織結構;單體大型酒店(600間客房以上)或功能區較為分散的度假酒店多采用區域制組織結構;中型酒店(300~600間客房之間)和連鎖酒店更適合采用運營制組織結構。
(一)專業制
酒店工程專業制組織結構,源于酒店土建工程項目,在酒店基建項目經理部基礎上形成。它按照酒店工程運營的專業類別進行分工,采用垂直方式由總工程師直接管理(見圖1-1)。其特點是:分工明確,便于協調,管理效率高。它主要依賴于部門經理極強的綜合專業技能,因此僅適用于小型酒店或處于初期經營階段的大型酒店。
(二)區域制
酒店工程區域制組織結構,是在酒店經營部門的功能區域劃分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按照酒店工程運營的區域范圍進行分工,采用水平方式由區域主管直接管理,由部門經理宏觀協調(見圖1-2)。其特點是:責任明確,反應敏捷,有利于與酒店其他經營部門密切配合。它主要依賴于區域主管的專業技能,因此容易形成工程部內部各小組之間的協同障礙。一般適用于單體大型酒店,特別是經營功能單位分散的度假酒店。
(三)運營制
酒店工程運營制組織結構,是在酒店經營對工程系統運行特定要求的基礎上形成。它按照酒店最大程度滿足顧客對酒店環境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工程系統運行成本的特定目標,把工程部相應劃分為運行與維修兩大系統,采用垂直與水平相結合的方式,由部門經理統籌計劃和協調,由運行主管和維修主管直接管理并落實計劃(見圖1-3)。其特點是:有利于實現酒店經營總目標,便于工程部內部以及與酒店其他部門的相互協作,可以為工程部承攬社會委托項目創造條件。它主要依賴于完善的管理模式、規范的操作程序和科學的維修計劃,因此能夠保障穩定的服務質量和經濟的運行成本。它主要為大型連鎖酒店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