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貿操作牌檢修牌管理制度

工貿操作牌檢修牌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7052

一、目的

為了加強操作與檢修之間的安全管理,避免設備與作業人員之間、生產與檢修過程中的人身傷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廠內的要害崗位及主要機械、電氣設備的操作與檢修。

三、術語及說明

3.1操作牌:是生產操作人員有權操作設備的唯一指令標牌,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確認制,無操作牌者不準操作設備。

3.2檢修牌:是檢修人員在檢修時,為確保安全,設備不發生誤操作,而設立的警示標牌。

3.3安全生產確認制:就是確認、確信、確實的總稱,即在每次操作和動作前對欲操作的對象,必須做到確實認定,確實可行,確實準確地去執行。

3.4確認制內容:包括操作確認制,聯系呼應,行走確認制三個方面。

四、操作牌與檢修牌的管理

4.1操作牌是操作設備的唯一憑證,無操作牌者一律禁止操作設備;設備的操作員將操作牌交給其他人員后,就失去操作設備的權利。

4.2操作牌是交接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隨同設備一同交接班。

4.3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操作牌應當擺放在操作室內的固定位置,由操作員負責保存與清理表面衛生。未經班長或組長同意不準擅自取出。如需要取出,操作牌由取走人保管,取走人送回。

4.4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檢修牌應當存放在設備檢修班組,由檢修班組長負責保存與清理表面衛生。檢修人員接到檢修指令后應向班組長索取檢修牌,檢修結束后負責交回檢修牌。

4.5檢修開始前,檢修人員與操作人員應當相互溝通,明確檢修內容和檢修起止時間等,然后進行操作牌與檢修牌互換。操作臺上未掛檢修牌、操作牌未從操作臺取走的,不準檢修設備。

4.6檢修期間,操作牌由檢修人員保管,檢修牌則應當掛在操作臺上。

4.7檢修結束后,不準許將工具和零件遺留在設備上,必須待所有作業人員全部撤離到安全區域后,方可互換回各自的工作牌。然后按照指令恢復正常生產。

4.8多個檢修工種(電工、機修工等)在同一設備上進行檢修作業時,應事先確定一人負責辦理工作牌交換手續,并負責保管操作牌。

4.9如果拒絕將操作牌交給檢修人員,表明操作工不同意在該時間進行檢查或修理,有爭論時由班組長或單位領導協調解決,但未達成一致并互換工作牌之前,不準進行檢修作業。

4.10設備工作不正?;蚩赡馨l生事故時,技術管理部門、生產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人員有權拿走操作牌,并迅速通知其有關單位和人員。

4.11操作牌要妥善保管,如有丟失立即報告,未經補發前,該設備禁止使用,特殊情況須經總經理同意、并辦臨時手續后方可使用。

篇2:工貿操作牌檢修牌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加強操作與檢修之間的安全管理,避免設備與作業人員之間、生產與檢修過程中的人身傷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廠內的要害崗位及主要機械、電氣設備的操作與檢修。

三、術語及說明

3.1操作牌:是生產操作人員有權操作設備的唯一指令標牌,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確認制,無操作牌者不準操作設備。

3.2檢修牌:是檢修人員在檢修時,為確保安全,設備不發生誤操作,而設立的警示標牌。

3.3安全生產確認制:就是確認、確信、確實的總稱,即在每次操作和動作前對欲操作的對象,必須做到確實認定,確實可行,確實準確地去執行。

3.4確認制內容:包括操作確認制,聯系呼應,行走確認制三個方面。

四、操作牌與檢修牌的管理

4.1操作牌是操作設備的唯一憑證,無操作牌者一律禁止操作設備;設備的操作員將操作牌交給其他人員后,就失去操作設備的權利。

4.2操作牌是交接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隨同設備一同交接班。

4.3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操作牌應當擺放在操作室內的固定位置,由操作員負責保存與清理表面衛生。未經班長或組長同意不準擅自取出。如需要取出,操作牌由取走人保管,取走人送回。

4.4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檢修牌應當存放在設備檢修班組,由檢修班組長負責保存與清理表面衛生。檢修人員接到檢修指令后應向班組長索取檢修牌,檢修結束后負責交回檢修牌。

4.5檢修開始前,檢修人員與操作人員應當相互溝通,明確檢修內容和檢修起止時間等,然后進行操作牌與檢修牌互換。操作臺上未掛檢修牌、操作牌未從操作臺取走的,不準檢修設備。

4.6檢修期間,操作牌由檢修人員保管,檢修牌則應當掛在操作臺上。

4.7檢修結束后,不準許將工具和零件遺留在設備上,必須待所有作業人員全部撤離到安全區域后,方可互換回各自的工作牌。然后按照指令恢復正常生產。

4.8多個檢修工種(電工、機修工等)在同一設備上進行檢修作業時,應事先確定一人負責辦理工作牌交換手續,并負責保管操作牌。

4.9如果拒絕將操作牌交給檢修人員,表明操作工不同意在該時間進行檢查或修理,有爭論時由班組長或單位領導協調解決,但未達成一致并互換工作牌之前,不準進行檢修作業。

4.10設備工作不正?;蚩赡馨l生事故時,技術管理部門、生產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人員有權拿走操作牌,并迅速通知其有關單位和人員。

4.11操作牌要妥善保管,如有丟失立即報告,未經補發前,該設備禁止使用,特殊情況須經總經理同意、并辦臨時手續后方可使用。

篇3:單病種質量管理制度

單病種質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強化醫療質量監管,通過評價病種診療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開展對比,分析,達到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質量精細管理化管理的目的。

二.范圍

  適用于全院臨床科室。

三.內容

  1、嚴格按照衛生部發布的單病種質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對公布的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開展單病種質量監控。

  2、醫院成立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業務副院長擔任,成員由醫務管理、護理管理、藥事管理、信息統計、臨床醫技、病案管理等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定期檢查全院單病種質量控制的實施情況,并進行效果評價和考評獎懲。

  3、單病種質量管理工作在醫院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指導下,由科室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具體實施,科室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任組長,組員包括科內醫療人員、護理人員、臨床藥師和其他相關責任人。

  4、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要組織科室相關人員學習單病種質量管理相關知識,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崗。

  5、各實施小組設定專人負責網上信息上報,使用衛生部統一分配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單病種質量管理控制系統”上報相應病種信息,并由本小組副高以上的專職人員最后對網上直報的信息進行審核確認。

  6、臨床科室的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每月對本科室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進行評價,醫院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進行評估分析,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各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督促整改落實,保證質量持續改進。

  7、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

  (1)診斷質量指標:出入院診斷符合率、手術前后診斷符合率、臨床與病理診斷符合率;

  (2)治療質量指標:治愈率、好轉率、未愈率、并發癥發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3)效率指標:平均住院日、術前平均住院日;

  (4)經濟指標:平均住院費用、手術費用、藥品費用、耗材費用。

  8、實施單病種質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單病種管理登記本,詳細記錄患者單病種管理的相關信息。

  9、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對每個納入單病種管理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每季度匯總分析,上報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對實施單病種管理的相關衛生工作人員進行滿意度調查,結合實施小組上報的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綜合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實。

  10、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定期對患者進行單病種管理依從性檢查,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定期對衛生工作人員進行實施單病種管理的依從性檢查,每個季度分析評價依從性檢查結果,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落實。

  11、獎罰:醫院將單病種質量考評結果納入醫療質量檢查考評體系,并與相關責任人的職稱晉升、評優選先、績效考核等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