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第三醫院血透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三醫院血透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5992

第三人民醫院血透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設置更衣室、辦公室、無菌物品儲存室、水處理室、透析室、處置室。

二、工作人員進入透析室必須換鞋、穿隔離衣、戴口罩、帽子、手套。嚴格洗手,消毒手。病人應換鞋,家屬不得入內。

三、病人血液凈化前應常規進行經血傳播相關病原學檢查。傳染病患者血液凈化在隔離透析室進行,固定床位,專機透析,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措施。急診病人應專機透析。

四、加強透析液制備輸入過程的質量監測。對透析中出現發熱反應的病人,及時進行血培養,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五、無菌物品和一次性醫療用品應儲存在防塵的專柜內,標識清楚。

六、透析室內床、桌每日透析結束后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一遍,各室抹布專用。病人透析時床單一人一用一換,治療巾一人一用一換,止血帶一人一用一消毒,工作人員的手套一人一換。

七、輸液吊筐一人一用一消毒,氧氣濕化瓶使用后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清洗晾干備用,吸氧管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產品。

八、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分類收集醫療廢物。凡是接觸血液的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后應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鐘,一次性注射器、輸液(血)器應毀形,最后由醫療廢物處理專職人員按感染性醫療廢物統一回收,并做好記錄。

九、每日透析結束,用動態空氣消毒機消毒透析室空氣2小時。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劑擦拭,如有污染隨時消毒。各室拖布專室專用,用后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浸泡半小時后清水沖洗晾干備用。

十、嚴格執行復用操作規程,復用透析器做到專人專用,固定放置,存放柜內表面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

十一、每月對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進行監測。標準值為:透析器入口液的細菌菌落總數必須≤200cfu/ml,出口液的細菌菌落總數必須≤2000cfu/ml,并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當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嚴重感染病例時,應增加采樣點,如原水口、軟化水出口、反滲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時進行監測。

十二、工作人員定期體檢,操作時必須注意消毒隔離,加強個人防護,必要時注射乙肝疫苗。

篇2:八一醫院血透室醫院感染控制監測報告制度

第一醫院血透室醫院感染控制、監測、報告制度

1、成立血透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責任明確,分工負責。

2、嚴格貫徹執行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消毒管理辦法》和《消毒技術規范》、《2010版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程》等有關規范。

3、嚴格按要求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個人防護設備:如手套、口罩、工作服、護目鏡、防護面罩、沖洗龍頭等。

4、血透室嚴格按照衛生部流程要求,合理布局,分區分機進行透析治療,對乙肝、丙肝患者嚴格分區分機進行隔離透析,并配備專門的透析操作用品車。HIV陽性患者建議到指定的醫院透析或轉腹膜透析。

5、嚴格執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一次性使用物品的相關制度。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可復用透析器才可復用,復用必須嚴格遵照衛生部《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范》進行操作,乙肝、丙肝、HIV和梅毒感染患者不得復用透析器。嚴格執行每一位病人固定一套透析器,透析管路一律一次性使用,復用透析器按操作規范進行沖洗、消毒、保存,明確標識,并登記,專人管理,對重復使用的消毒物品標明消毒有效期限,超出期限的應當根據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為廢品處理。

6、嚴格執行一次性使用物品(包括穿刺針、透析管路、透析器等)的規章制度。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嚴格按照醫療廢物處理要求處理。

7、透析污水排入醫院醫療污水系統處理。

8、定期對環境、空氣、水質、透析液等進行監測(詳見相關制度)。

9、血透室空氣和物體表面監測:清潔區應當保持空氣清新,每日進行有效的空氣消毒,至少每月1次對血透室空氣、物體、機器表面及部分醫務人員手進行病原微生物的培養監測,其中空氣培養細菌應<500cfu/m3,物體及機器表面細菌數<10cfu/cm2,并保留原始記錄,建立登記表。

10、嚴格執行《2010版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每個治療單元結束后給于更換床單,對透析單元內所有物品表面及地面進行擦洗消毒,并進行透析機內部消毒,建立登記表。

11、嚴格執行透析患者傳染病病原微生物監測制度:

⑴.對第一次入我院血透室透析的患者必須在治療前進行乙肝、丙肝、梅毒及HIV感染的相關檢查。對HBV抗原陽性患者應進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標的檢測,對HCV抗原陽性患者應進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標的檢測,保留原始記錄,登記患者檢查結果,建立登記表。

⑵.對長期透析患者定期每半年檢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標記物1次,保留原始記錄并登記。

(3).建議對乙肝陰性患者進行乙肝疫苗接種。

12、醫務人員感染監測及防范:

1)工作人員應掌握和嚴格遵循血透室感染控制制度和規范。

2)對血透室工作人員定期每半年進行乙肝、丙肝標記物監測。對乙肝陰性的工作人員建議注射乙肝疫苗。

3)工作人員遇針刺傷后:a、立即輕輕擠壓傷口,再用流動水沖洗(粘膜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然后用消毒液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b、填寫《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登記表》,交醫院感染管理科備案。C、對被HBV或HCV陽性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應于24小時內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1月后再注射1次。

13、血透室發現新發的乙肝、丙肝或其他傳染病應按照國家有關傳染病報告制度報告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