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三醫院突發事件藥事應急管理預案
第二醫院突發事件藥事應急管理預案
為確保突發應急事件發生后能迅速處理,保證藥學服務質量及醫療救護工作的順利完成,特制定本突發事件藥事應急管理預案。
一、突發應急事件的預警系統
突發應急事件的預警系統指各種意外緊急需要醫療救援的所有狀況,包括傳染病、中毒搶救、水災、地震、火災等。
1、預警系統的啟動:發生突發應急事件時,根據其性質、類別及嚴重程度,啟動應急響應。由當班人員立即直接通知主任或副主任及藥房負責人,負責協調工作,各相關部門主管負責組織協助。按照醫院的部署,利用全科的資源協助完成搶救工作。
2、啟動一級應急響應:由主任負責協調工作,替代人為協助主任分管工作的副主任。啟動二級應急響應:協助藥劑科主任分管工作的副主任負責協調工作。啟動三級應急響應:由該藥房負責人負責協調工作。
3、搶救緊急呼叫:如遇搶救病人,當班人員應準備好急救藥品,積極主動地參與搶救工作。當藥品短缺時,應主動與藥庫或其他藥房聯系,盡快補足,同時應運用專業知識積極尋找代用品解決問題。
二、組織機構
1、成立突發事件藥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副院長任副組長。(名單附后)
2、為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突發事件藥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藥劑科,辦公室下設工作組:人力資源組、藥品供應組、藥品調劑組、臨床藥學組和藥品質量控制組。(名單附后)
三、職責分工
1、領導小組職責
負責對突發事件藥事應急管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
2、辦公室職責
⑴制訂、審核治療及預防用藥方案:包括一線人員、二線人員和其他醫務人員的預防用藥方案和突發應急事件治療用藥方案;并制定相應的突發應急事件相關用藥目錄,及突發應急事件搶救用藥目錄。
⑵審核緊急備藥品種的劑型、數量等,審核搶救用藥目錄如呼吸衰竭用藥、循環衰竭用藥、肝腎功能不全用藥、中毒搶救、水災、火災、地震等用藥。
⑶制定、審核藥物安全性監測方案。
3、各工作組職責
⑴人力資源組:由藥劑科主任任組長,負責在突發事件中的人員整合,穩定職工情緒、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其他各組應定期向科主任匯報人員情況(包括出勤、感染情況)。
①人員整合包括各組工作人員的重新定崗、人員調配、新組臨時性崗位的人員安排、排班,一旦進入一級應急響應狀態,應宣布全科(組)停休,全體人員預留24小時聯系電話,及每人的職責,并制成表格。
②穩定員工情緒,進行員工的激勵并應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并適當的應用心理學知識體會工作人員的切實困難。
③做好必要的生活物品保障工作,例如保證隔離區內工作人員的食品、生活用品的提供;進行工作安全保障,如制定預防措施、消毒、實施隔離等。
④保證與上級領導溝通渠道的通暢,向上級申明藥劑科的工作情況、特殊性,協調各種臨時性問題。
⑵藥品供應組:由藥庫組長負責。
①從多渠道獲取藥品信息,進行市場信息的追蹤;并根據醫院制訂的治療指南或專家組意見做基本采購計劃包括治療指南或專家組指定的藥物目錄中藥品,寫明藥品的名稱、療程、用量、金額、預計接受治療的人數,需要考慮藥物治療方案之間的相互替代性。在采購過程中保證緊缺藥品供應。
②負責醫院藥品及消毒劑的采購、保管、發放工作。藥庫負責向病區運送藥品,但每次需將藥品送至發燒門診或隔離病區的半污染區,與污染區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接。
③中毒搶救、水災、地震、火災等搶救藥品,可能不屬醫院常備藥品,但必須掌握這些藥品由哪些制藥企業生產及其供應渠道。
④供應庫存藥品和協調各藥房搶救藥品的調劑。
⑶藥品調劑組:由調劑部門的組長負責。
①進行醫院日常藥品的調劑工作,執行其他與調劑相關的臨時性任務。
②進行切實有效的防護(考慮到有可能個別發熱病人到門診),處方應用院內網絡系統傳遞,手工傳遞的處方應進行消毒并妥善保管,避免院內交叉感染。
③發熱門診藥房的常規工作包括:藥品領發、排班、帳物管理和消毒等。
④為臨床提供用藥信息,保障藥品供應,儲備藥品的會診計劃,防止積壓,做面向病人的用藥咨詢和宣傳工作。
⑷臨床藥學組:由藥劑科副主任兼任組長,負責突發事件中藥物信息、臨床藥學和藥物安全性方面的工作。
①及時收集整理藥物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向臨床傳遞合理用藥信息。
②ADR監測、報表的收集和上報,反饋。
⑸藥品質量控制組:由藥劑科副主任兼任組長負責。
①采購藥品、捐贈藥品質量控制。
②外購、捐贈藥品藥檢報告單的查驗。
③對捐贈藥品查驗每批次的質檢報告和效期。
四、突發應急事件的藥事管理工作注意事項
⑴遇有上述突發應急事件啟動應急響應以后,藥劑人員必須按照方案各就各位開展工作。除上述分工外,各藥師都要積極主動、靈活機動采取措施,勇于參與搶救工作。
⑵傳染病突發應急事件后藥學工作的善后處理。
①為傳染病病人提供藥品供應的病房藥房應設置在清潔區,因特殊需要進入污染區、半污染區的藥品善后處理應按以下辦法進行處理。
②用于治療住院傳染病病人的藥品,應在清潔區擺藥。每日擺藥以整包裝藥品不應進入污染區、半污染區。但由于特殊需要進入污染區的藥品,在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區準備撤除時,應對污染區剩余藥品進行消毒處理。污染區剩余藥品消毒應在污染環境及房屋的終末消毒后進行。剩余藥品消毒方法采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后的剩余藥品視為醫用垃圾,可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到指定地區處理,不得回收使用。污染區藥品消毒銷毀前,應進行帳冊登記,金額統計。
③進入半污染區的藥品的處理。藥品應盡可能不進入半污染區。特殊需要進入半污染區的藥品,在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半污染區準備撤除時,應對半污染區剩余藥品進行消毒處理。進入半污染區的剩余藥品的消毒應在所處環境及房屋終末消毒后進行,半污染區內藥品外包裝或者原包裝消毒采用0.2%-0.5%的過氧乙酸溶液擦拭。已打開原包裝的口服藥品不得回收使用。其余藥品在外包裝、原包裝擦拭消毒后,經院感染辦檢查批準后可繼續使用。半污染區的藥品消毒后進行帳冊登記、金額統計。
④傳染病后消毒藥品的處理。抗傳染病工作需要準備充足的消毒藥品,其消毒藥品主要以過氧乙酸和含有效氯產品為主。階段性防治傳染病工作結束后,應首先聯系其他使用單位,以減少浪費和避免環境污染。消毒藥
品過期后,不得進行銷售。
⑤積壓藥品的處理。階段性防治傳染病工作結束后,在保證藥品的有效期內正常使用外,如存在積壓藥品,應及時全面統計,積壓藥品信息首先向供應商、并通過及時反饋,以避免盲目進貨。庫內待處理積壓藥品,在盤點入帳后向其他使用單位聯系或與供應商協商,幫助聯系使用。過期失效后不得進行使用,并應建帳統計,按有關規定報損銷毀。
⑶突發事件藥事應急管理預案也適用于其他突發應急事件發生的藥事應急管理預案,要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類別等不同靈活應對。
篇2:某衛生院臨床藥事管理制度
衛生院臨床藥事管理制度
為科學、規范藥事管理和醫院藥學工作。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經濟、合理。根據《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藥事管理委員會工作職責,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并將計劃與總結提交藥事管理委員會全體成員討論通過。
二、藥事管理委員會每次會議或查房內容,事先由主持日常工作人員提出,經藥事管理委員會主任同意后方可進行。
三、根據年度計劃,定期舉行相關會議和活動,每次活動應有記錄,記錄要完整真實。
四、學習有關藥事管理的各種法律法規,并分析本院貫徹執行情況,提出相關整改措施。
五、決定中、西藥劑科藥品采購方式及藥品品種、規格、劑型等。新藥引進根據醫院相關制度進行評審,并提出淘汰品種意見。
六、研究決定有關處方管理事宜,加強對處方合理性調查分析,制定措施并貫徹落實。
篇3:醫院藥事委員會工作制度
醫院藥事委員會工作制度
一.主任委員負責召集委員會開會研究醫院藥事管理的有關問題,必要時可邀請院內外有關專家參加。
二.原則上會議每季度一次,總結和檢查工作,安排下階段工作,審核新藥和新制劑的報批材料。遇特殊情況可由3名以上委員提議,主任委員同意召開臨時會議。
三.藥事委員會會議應在有一半以上委員出席的情況下召開。
四.藥事委員會會議的決議應經參加會議的一半以上有投票權的委員的同意方可通過、頒行。
五.藥劑科是藥事委員會的執行機構,負責落實藥事委員會的決議。
六.藥劑科是藥事委員會的常設機關。在藥事委員會閉會期間,藥劑科可以在其權限范圍內,履行其藥事管理職能,做出臨時性決定。在此期間遇不能自行處理的事項,應及時向主任委員請示,或依據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提議召開臨時會議。藥劑科的所有臨時性決定均應在下次藥事委員會會議上進行通報,并經會議通過方可成為正式決議。
七.藥事委員會秘書協助主任委員收集議案,準備會議議題、資料和文件,負責做會議記錄,整理記錄,編制會議紀要,并向全體委員通報。秘書應負責建立包括各種原始記錄、憑證在內的《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會議檔案》,整理、保存藥事委員會的文件和檔案。
八.主任委員不能履行其職責時,可由副主任委員依次臨時主持藥事管理委員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