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意外事故緊急狀態時護理應急程序(2)
醫院意外事故緊急狀態時護理應急程序(2)
(一)停水和突然停水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準備:告訴病人停水時間、給病人備好使用水和飲用水。
2.突然停水時,立即與總務科聯系,夜間向醫院總值班匯報。
3.加強巡視,隨時解決病人飲水、用水。
(二)泛水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立即查找泛水原因,如能自行解決立即解決。
2、不能解決,立即通知總務科進行維修。夜間向醫院總值班匯報。
3、白天清潔工人及時把泛水清掃,夜間要主動將泛水清掃。
4、告誡病人,不可涉足泛水區或潮濕處,防止跌倒,保證病人安全。
(三)停電和突然停電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接到停電通知后,立即做好停電準備。備好照明燈。
2、突然停電后,維持搶救工作,并開啟照明燈。
3、使用呼吸機病人,立即將呼吸機脫開,使用簡易呼吸機維持呼吸。
4、通知總務科,查詢停電原因。
5、加強巡視病房,安慰病人,同時應注意防火、防盜。
(四)失竊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發生失竊,保護現場。
2、通知保衛科來現場處理,夜間通知醫院總值班。
3、協助保衛科人員進行調查工作。
4、維持病區秩序,保證病人醫療護理安全。
(五)遭遇暴徒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遇有暴徒時,護理人員應保持頭腦清醒、冷靜,正確分析和處理發生的各種情況。
2、設法報告保衛科,夜間報告醫院總值班。尋求在場人員的幫助。
3、安慰病人及家屬,減少在場人員的焦慮、恐懼情緒。
4、暴徒逃走后,注意其走向,為警方提供線索。
5、協助警方調查工作。
6、盡快恢復病區的正常醫療護理工作。
(六)火災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發現火災后立即呼叫周圍人員組織滅火,火情無法撲救,立即報“119”火警。
2.關好臨近房間門窗。盡可能斷掉電源、撤除易燃易爆物品。
3.組織病人撤離時,不要乘電梯,走安全通道,叮囑病人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可能以最低的姿勢或匍匐快速離開,疏散到安全地帶。
(七)地震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地震來臨,值班人員應冷靜面對,關閉電源、水源、氣源。
2.發生強烈地震時,將病人撤離病房,疏散到空地處。
3.撤離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維護秩序。
4.情況緊急不能撤離時,應就近尋找有支撐的地方蹲下或坐下,保護頭頸、眼睛、捂住口鼻。
5.維持秩序,防止混亂發生。
(八)化學藥劑泄露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當有不明液體濺到病人衣物,立即將接觸的衣物脫下,放在消毒液中清洗消毒。
2.濺到皮膚上,在第一時間內用大量流動水沖洗,千萬不要擦拭。
3.通知醫生并協助明確液體的性質,遵醫囑進行解毒處理。
4.及時上報,總結經驗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九)有毒氣體泄露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發現有毒氣體泄露后,立即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通知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疏散在場人員。
2.立即開窗通風。
3.如毒氣源在病區內或附近,設法關閉毒氣筏門,叮囑在場人員遠離毒氣源。
4.及時通知醫生,積極救治出現中毒癥狀的病人,采取有效治療及護理措施。
5.維護病區秩序,保證病人醫療安全,安慰病人及家屬。
(十九)吸痰過程中中心負壓吸引裝置出現故障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先分離吸痰管與中心負壓吸引裝置,用注射器連接吸痰管,并向病人及家屬做好解釋和安慰工作。
2.如注射器抽吸效果不好,連接備用的吸痰器進行吸引。
3.密切觀察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情況,必要時再次吸引。
4.立即通知設備科進行維修。
(二十)病人發生意外脫管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病人發生脫管,立即用血管鉗撐開氣管切口處;胸腔閉式引流脫管,立即用油紗覆蓋傷口;各種引流管脫管立即用紗布覆蓋傷口。立即通知醫生,根據病人情況進行處理。
2.配合醫生做好搶救工作。
3.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記錄。
4.病人意外脫管重在預防,護理人員應注意:
①對于煩躁病人,給予必要的肢體約束,遵醫囑給予鎮靜藥物。
②為病人實施各種治療護理(翻身、排背、吸痰等)時,應專人固定導管。
③定時觀察導管留在體外的長度及接口處緊密度,并做好記錄。
④更換導管固定系帶時,應倆人操作,一人固定導管,一人更換。
(二十一)緊急封存病歷及反應標本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病人、家屬提出申請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向科主任、護士長匯報,同時向醫務科、護理部匯報。夜間向醫院總值班匯報。護士不得把病歷交給病人及家屬。
2.由職能部門人員、病人及家屬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規定的病歷內容進行封存。做好病歷封存筆錄(封存過程記錄),記錄內容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如果是封存反應標本,應記錄封存期限、注明已告知患方不及時送檢會導致失效,在場人簽字。
3.封存病歷前護士應完善的工作:完善護理記錄、檢查體溫單、醫囑單記錄(口頭醫囑)是否完整、準確。醫護記錄是否一致(死亡時間、病情變化時間、疾病診斷)等。如果來不及補記搶救記錄,封存筆錄應有來不及補記和未經上級審閱說明。
(二十二)護理糾紛及差錯、事故處理的應急程序
【應急預案】
1.當護理糾紛、事故發生后,護理人員應在積極參與搶救與護理的同時,及時向科主任、護士長匯報。爭取在科內解決,無效情況下應向醫務科、護理部匯報(情節嚴重應及時向院領導匯報)。
1
.密切觀察病情,立即通知醫生,及時糾正錯誤,盡可能將對病人危害降到最小。
2.護理事故和嚴重差錯應立即報告。夜間通知護士長和醫院總值班
3.科室在1周內組織護理人員分析討論差錯產生原因并提出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
4.根據差錯的嚴重程度,依據醫院獎懲制度及條例給予處理。
5.護理部每月進行差錯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篇2:物業公司應急物資準備
物業公司應急物資準備
一、定義
應急物資是指在緊急狀態下人員為了將損失或影響減小而使用的物品和材料。公司處理、應付緊急狀態的準備工作中應急物資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應急物資在公共設施、設備既定的前提下,操作人員使用得當能夠將緊急狀態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二、分類
(一)應急物資按緊急狀態的使用功能分類如下:
1、工具類:掃把、水桶、鐵鍬、拖把、鐵絲、扳手、老虎鉗、螺絲刀、電筒等
2、警示類:警示標牌、圍合板、圍合線、雪糕桶等
3、監測類:噪音計、秒表、萬用表、搖表、水表、電度表、尺子等
4、消防類:消防斧、消防鉤、消防桶、消防沙、消防服、防毒面具、滅火器、水龍帶、水槍等
5、防護類:木樁、繩子、沙袋、軟墊、抹布等
6、醫藥類:紅藥水、碘酒、創口貼、紗布、繃帶等
7、通訊類:對講機、應急電話及電話號碼等
8、防身類:警棍、腰帶等
9、客戶信息類:客戶為醫生、護士等救援性人員的名單和聯系電話等
(二)應急物資按照其正常使用情況分為常用型、應急型兩類。
常用型的是指在公司日?;顒又惺褂玫奈镔Y,屬于消耗類一種。平時在各崗位上保存和使用。這類物資的使用不需要經過特殊的培訓。
應急型的是指在公司日?;顒又泻苌偈褂玫奈镔Y,為安全準備的物資。如消防系統的物品。平時存放在固定的有一定防護的地方保存。該類物資的使用需要經過培訓或演習訓練。
三、控制
常用型應急物資的儲備狀況應由相應的崗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采購申請,主管審批后執行按采購控制程序準備。
應急型物資由管理處在日常巡查和公司檢查時實行兩級巡查制度。對物資情況進行檢查,對缺、損的物資填寫相關檢查記錄,立即進行采購申請。
應急物資的保存應按該物資的存放要求進行保存。
對各類物資的正常使用應作為各崗位員工基本技能,要求各崗位員工能夠正確識別和熟練使用,適當時在培訓中進行強化和提高。緊急集合和演習訓練要求參與員工能夠達到規定。
篇3:重特大交通事故應急處理規定
企業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后應啟動應急預案,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此,公司成立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并對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處理做如下規定:
一、公司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張福錄副組長:劉躍強組員:屈金貴、馮志貴、劉達、崔志成、王平、黃朝珍。
二、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1、事故發生后,現場第一發現人或駕駛員應保護現場,積極搶救受傷人員,同時打電話通知公司安技部人員。
2、安技部人員接到求援電話后,立即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及全體組員并攜帶必要的救援車輛及工具趕赴現場。駕駛員及救援小組全體人員須保持24小時手機開機。
3、搶救受傷人員:視情撥打120電話或用自己的車輛將傷者送往就近最佳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4、打電話通知交警部門及保險公司,同時做好保護現場、放置警示牌、維護交通秩序、疏導交通等工作。
5、交警部門及保險公司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分析后,救援小組人員應配合交警部門盡快將事故車輛轉移至交警隊或指定地點,恢復交通秩序。
三、駕駛員或現場第一發現人打電話報救時一定要講清楚事故發生的準確地點、人員傷亡情況及車輛損壞情況,以便準備齊必要的救援工具及車輛。
四、急救設施的管理:公司配備應急救援車輛、攜帶千斤、撬棍、扳手及氧氣、乙炔等切割設備,以便車輛受損變形后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受傷人員救出。救援車輛視情攜帶滅火器等設備,防止事故發生后燃油泄露造成火災。
五、根據人員受傷情況,準備充足的資金保證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救治。
火警:119醫救:120中華聯保險:95585中華人民財產保險95518交警: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