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行車安全操作規范及運行制度

行車安全操作規范及運行制度

2024-07-11 閱讀 1550

1、目的:

規范員工作業行為,提高生產效益。

2、使用范圍:

行車操作人員及操作過程。

3.安全作業規范

3.1每臺行車,必須由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并持有上崗操作證的行車工人操作,操作前,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3.2行車工人必須了解行車各機構的構造和技術性能,熟悉行車操作規范和行車方面的基本知識,并清楚設備安全使用,維護規則。

3.3工作前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戴上口哨,認真檢查鋼絲繩滑輪卷揚機、吊鉤、夾鉤、撬棍等機具是否完好,如有問題及時排除和修整。

3.4工作前要明確分工,設專人指揮,以免發生事故。

3.5使用單位應建立行車工人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時,應對制動器、吊鉤、鋼絲繩、鏈條和安全裝制進行檢查,性能不正常時,應立即排除。

3.6不準未經培訓的無證工人操作,粗心大意操作,超負荷操作;斜吊斜拉操作,破壞性野蠻作等一系列的違章操作。

3.7操作前,必須注意周邊環境,保證安全。當行車上或其周圍確認無人時,才可以閉合主電源進行操作。工作結束時,應將電源的總閘拉開切斷主電源,并將手柄扳回零位。

3.7.1有下列情形之一時,不準進行操作:

(1)超載或物體重量不清的;

(2)行車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的;

(3)吊物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動的;

(4)被吊物體上有人或浮置物的;

(5)工作場地灰暗,無法看清地被吊物情況等的。

3.7.2操作人員,應遵守下述要求:

(1)不得利用極限位器停車;

(2)不得在有載荷的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

(3)吊運時,不得從人的上空通過,工作時,吊鉤下嚴禁站人,

且人不能隨構件上升下降;空中運行時,吊具位置不得低于一個人的高度(約離地2.5米)

(4)行車工作時不得進行檢查和維修;

(5)無下降極限位置限制器的行車,吊鉤在最低工作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必須保持規定的安全圈數;

(6)不準同時按下兩個使電動葫蘆及主車按相反方向運動的手電門按鈕;

(7)吊具不工作時,不允許把重物懸于空中,防止零件產生永久變形;

(8)嚴禁斜拉提升重物,帶重物運行時,重物最低點離重物運行線路上的最高障礙物至少0.5m;

3.8.良故障,應立即切斷電源。

3.9.落必須選好安全地點,待放穩后,再放入鋼絲繩和吊鉤,防止碰壞構件或其他設備,非操作人員不許接近。

3.10.嚴格禁止用吊鉤運送或起升人員。

3.11.禁止用任何方法從行車上拋下物品。

3.12.工具、備品、緊固件、雜物等必須存放在專門的箱子內,禁止隨便散放在行車上,以避免物件落下時發生人身或損壞設備事故。

3.13.吊運時必須弄清所吊物品的重量,選用適當的鋼絲繩,不準使用不同直徑鋼絲繩,不準斜拉歪吊和超負荷吊運,如特別情況,應請示領導,經有關人員同意后采取有效措施方可吊運。

3.14.吊運構件及設備要襯墊好,防止彎曲、變形和磨損設備表面,工作時,人不準隨設備構件上升下降,不能站在起吊構件下面。

3.15.吊運重大構件或大型設備和雙機抬吊時,必須找好中心點以保持平衡,鋼絲繩分開角度不得大于60°,長型構件最少要在構件上繞兩圈緊鎖好,起吊離地200-300毫米暫停,待檢查安全可靠后,栓好牽引繩再繼續起吊。

3.16.使用的繩扣,每一個捻距如有折斷5-6絲,應禁止使用,不得指揮司機吊運埋在地下和被壓住的構件和易爆品。

3.17.吊件降落必須預先選好安全地點,待放穩后,再放下鋼絲繩和吊鉤,防止碰壞構件或其它設備,非操作人員不許接近。

行車工指揮信號按一般習慣規定(三種):

(1)手勢(2)口哨(3)旗號

3.18.起升機構不得利用電動機的突然返轉來作為機構的制動,只有在發生意外事件中,才允許使用這種制動方法,平移機構允許打反檔,第一檔用來進行電氣反接制動,第一檔轉子所串電阻應調整適當。

3.19.起重機在每次運轉前,必須先發出警告信號。

3.20.在提升接近額定載荷的重物時,應先考驗制動器能否剎住以保安全。

3.21.操作凸輪控制器時,不宜腕時由零檔一下推向最高檔,而應逐檔推動,但也不允許在每一過渡檔停留時間過長(特別是起升機構下降檔)

3.22.操作起升機構凸輪控制器時,起升額定地荷時,應在第二檔方能起升,第一檔時僅能使額定載荷作起升準備。

3.23.當沒有載荷限制器時,應注意報警點訊號,無此裝置時不得提升超過行車額定載荷的重物。

制定:審核:批準:

篇2:軋鋼廠行車維修運行安全規定

為保證行車運行及檢修安全,提高操作人員技術水平,特制訂本制度。

一、使用范圍:

行車工段、參與使用行車的部門、行車維修

二、規定:

1、行車運行要求

1.1、嚴禁違反行車“十不吊”內容,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處理飛鋼時除外)

1.2、七線、八線嚴禁從中間行車導軌上穿越其他行車;

1.3、夜間不動車的情況下要打開操作室照明,電磁吊要落地;

1.4、嚴禁掛鋼絲繩穿越軋機或高處設備,保證在1米以外;

1.5、如果行車停車檢修,操作人員告知臨車人員,確保不撞車;

1.6、上下行車提前告知操作人員,避免突然操作造成墜落事故,行車在啟動、周邊有作業人員、穿越廠房進出門時要打鈴警示;

1.7、行車人員不允許私自將各安全連鎖短接,特殊情況要告知班長,班長交接給下一班;

1.8、行車人員有權杜絕違規吊運;如:無防脫設施、不具備吊運條件的設備、鋼絲繩強度不夠、指揮手勢不明確;

1.9、吊運完畢下行車時,要關閉行車總電源。

2、行車使用部門

2.1、使用時必須保證吊運設備、吊具符合安全要求,并恢復防脫設施;未保證安全事項的責任由使用人員承擔;

2.2、行車指揮手勢要明確,不能亂用不明確手勢,尤其在行車人員視線以外的吊運,不能戴手套指揮行車,更不能多人指揮行車;

2.3、非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指揮行車運行,呼叫行車時不能用石子等雜物投擲操作室。

3、行車維修

3.1、除特殊情況外不能隨意穿越行車;

3.2、行車維修完畢后,不得在行車上隨意逗留、休息、抽煙;廠部特殊要求除外;

3.3、不能隨意短接行車進口門、中間跨門及卷揚機限位;

3.4、上下行車維修、巡檢,要告知操作人員,不得私自上下車。

三、如有違反以上規定,按照軋鋼廠安全考核制度進行處罰。

軋鋼廠

二〇一五年一月七日

篇3:運行車間自力項目安全掛牌實施細則

1總則

本則主要應《煉軋廠檢修及自力項目安全掛牌實施細則》(BSMCSE00Z-06-021第3版)4.3“各分廠、車間根據本單位特點,負責制定本單位自力項目掛牌制度實施細則……”要求,根據公司和煉軋廠相關文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特制定運行車間自力項目安全掛牌實施細則,明確運行車間自力項目安全掛牌。

2目的

實施細則的目的是在公司和煉軋廠相關文件基礎上,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通過合理停送各種能源介質,實施掛牌、摘牌程序達到本質上確保檢修、維護設備過程的人員及設備安全。

3適用范圍

本則適用于運行車間所有參與我廠各工序檢修的運維人員。

3.1運行車間負責制定本細則,過程監督、評價及考核。

3.2設備室負責本細則專業技術部分的審核、過程監督及考核。

3.3安全室負責本細則安全部分的審核、過程監督及考核。

3.4自力項目實施負責人為車間檢修工序的區域師、班組長或點檢員,負有對掛牌、摘牌工作的組織、協調職責,根據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組織相關人員確定掛牌點、掛牌數量。

4自力項目界定

運行車間參與我廠各生產工序的設備檢修及故障搶修等項目均為自力項目。

5自力項目掛牌具體操作細則

5.1開具自力項目檢修任務委托單

5.1.1檢修工序的區域師、班組長或點檢員可視現場緊急情況考慮通過設備管理系統開具自力項目任務委托單或者直接開具運行車間自力項目任務委托單(附件1)。

5.2危險源辨識及安全交底細則

5.2.1檢修工序的區域師、班組長或點檢員根據檢修項目對現場危險源進行辨識,編制“檢修高危項目清單”、“高危技術方案”;開“動火作業票”、“受限空間作業票”等。

5.2.2檢修工序的區域師、班組長或點檢員對參與項目檢修的所有人員按照公司文件要求進行安全交底,安全交底卡嚴格按照公司文件要求進行填寫(附件2);

5.2.3“安全交底卡”中的生產方必須由所檢修的設備操作方簽名;

5.3掛牌操作細則

5.3.1自力項目掛牌:點檢方、操作方或配合方。檢修工序的區域師、班組長或點檢員行使點檢方職責;有斷能資質的崗位操作人員行使操作方職責;除項目實施負責人以外參與項目實施的人員行使配合方職責。

5.3.2檢修工序的區域師、班組長或點檢員視項目具體情況決定掛牌的位置及數量;原則上掛牌位置可定為現場、機旁或操作臺等位置,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確保所要檢修的設備或相關設備無法啟動和操作;對單體設備沒有單獨控制電源的,原則上允許在控制開關上(或相鄰幾個同一設備控制開關上)掛一塊牌,需掛牢防掉落即可。

5.3.3檢修工序的區域師、班組長或點檢員須組織操作方及配合方正確填寫自力項目安全警示牌(附件3)后,對所要實施項目開展掛牌操作,并填寫《設備檢修三方掛牌、摘牌登記表》(日修或班中換輥、槽的機會檢修可不填寫“登記表”;因涉及斷能點多,定修必須填寫“登記表”);

5.3.4電氣設備檢修項目必須執行嚴格的停電、驗電操作后方可執行掛牌操作。掛牌操作實施完畢后方可開展項目的檢修工作;

5.3.5掛牌工作由項目所屬工序的“點檢員”負責完成,項目掛“點檢員”自力牌;

5.4自力項目過程中交接班細則

5.4.1自力項目過程中如需交接班則須按照以下步驟依次執行;

5.4.1.1項目檢修人員須對項目進展情況同檢修人員接班人員進行交接;

5.4.1.2項目檢修交班人員須對檢修接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確認工作,并由接班人員在交底卡相應位置簽名確認;

5.4.1.3檢修接班項目負責人必須和交班人員共同到掛牌位置現場對自力項目安全警示牌進行掛牌位置及數量的確認,并在《設備檢修三方掛牌、摘牌登記表》的備注欄填上交接班時間及接班操作工或點檢員姓名,即確認該設備的接班的操作工或點檢員有權接替交班操作工或點檢員的工作,繼續履行設備檢修“三方聯絡掛牌、摘牌”操作工作;

5.5摘牌試機操作細則

5.5.1檢修項目確認實施完畢并清理現場后,檢修工序的區域師、班組長或點檢員須組織操作方及配合方進行自力項目安全警示牌摘牌操作后,由操作方恢復能介,檢修工序的區域師、班組長或點檢員組織試車驗收,確認設備正常后方可交付生產使用。如需再次對設備進行檢修,則須重新掛自力項目安全警示牌后再開展檢修工作。

擬稿:劉愛濤日期:2015年9月21日

審核:蔡海彬日期:201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