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企業貨物采購管理規定
后勤集團貨物采購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為了加強和規范后勤集團(以下簡稱集團)貨物采購管理,使集團的采購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達到降低消耗、控制成本的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北京z大學采購管理辦法》、《北京z大學招標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規定,結合集團各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集團各單位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食品原料等貨物和服務的采購。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集團綜合管理部是集團采購管理的職能部門。
集團綜合管理部負責組織集團自購限額標準以上貨物和服務的采購,負責組織選擇集團定點供應商(合格供應商)。
集團各單位負責根據貨物預算申報程序申請貨物采購預算,負責集團自購限額標準以下貨物和服務的采購。
第三章貨物預算申報程序和采購申請
集團各單位根據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等采購需求,在每年年初填寫《z后勤集團年度貨物采購預算申請表》及《z后勤集團年度貨物采購預算申請匯總表》(見附件3,4),報集團綜合管理部,由綜合管理部組織初審通過后,報后勤辦公會審批。
為了確保集團各單位的正常運行,對因特殊情況臨時出現的采購需求,可進行臨時性采購需求申報(見附件5)。審批程序如下:
(1)預算
篇2:道路貨物運輸安全生產制度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
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守法經營,落實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組織學習安全生產知識,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2.道路運輸經營者負責經營許可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總責。
3.聘請符合道路運輸經營條件的駕駛人員,并與駕駛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將責任書內容分解到每個工作環節和工作崗位,職責明確,責任分清,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4.積極參與各項安全生產活動,設立安全生產專項經費,保證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
5.落實事故處理"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
6.建立營運車輛維護,檢修工作制度,督促車輛按時做好綜合性能檢測及二級維護,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1.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工作規范,嚴肅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工作制度,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活動和安全知識學習,提高全員安全生產意識。
2.對道路運輸駕駛人員要求做到"八不"。即:"不超載超限,不超速行車,不強行超車,不開帶病車,不開情緒車,不開急躁車,不開冒險車,不酒后開車"。保證精力充沛,謹慎駕駛,嚴格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和交通運輸法規。
3.做好危險路段記錄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特別是山區道路行車安全,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
4.不運輸法律,行政法規禁止運輸的貨物,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運輸的貨物,應當按規定查驗有關手續,符合要求的方可承運。
5.保持車輛良好技術狀況,不擅自改裝營運車輛。
6.做到反三違:不違反勞動紀律,不違章指揮,不違反操作規程。
7.發生事故時,應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及時報警,搶救傷員和貨物財產,協助事故調查。
8.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貨物脫落,揚撒等。
9.不違章作業,駕駛人員連續駕駛時間不超過4小時。
三.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
1.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重點檢查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安全隱患整改,應急預案,有關法律法規及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落實
情況,并做好記錄。
2.做好出車前,停車后的準備,檢查工作,確保行車安全,發現隱患要及時修復后方可出車。
3.裝貨時嚴查超載和擅自裝載危險品。
4.不定期檢查車輛的安全裝置,燈光信號,證件。
5.檢查駕駛員是否帶病或疲勞開車,是否違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6.檢查消防設施是否安全有效。
7.建立安全生產獎懲制度,依制度進行獎懲。
四.駕駛員和車輛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遏制交通事故發生,須做到:
1.對交通主管部門檢查發現的安全生產隱患整改事項,按時逐項予以整改,落實。
2.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立即通知整改,并立即抓好落實,及時消除。
3.駕駛員要定期做健康體檢及心理的職業適應性檢查。
4.每趟次出車前,要對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全方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排除,不消除隱患不得出車。
5.裝載貨物時,須檢查超載及危險品等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出車。
6.要不定時檢查駕駛員及車輛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規定。
7.車輛經檢測,二級維護,查出的隱患要及時整改,整改不到位不得出車。
8.定期對車輛和辦公場所的消防器材,電路,車輛機件等進行自查自糾。
9.對安全隱患不及時整改的責任者給予從嚴追究。
10.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檔案,吸取經驗教訓,舉一反三,組織研究和探討新技術應用。
五.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為把交通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須做到:
1.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立即進行自救,并報警。電話:122(交警),119(消防),120(急救),應簡明講清事故地點,傷亡,損失等情況,以及事故對周圍環境的危害程度,保護現場,搶救傷員,保護貨物財產并通報運輸經營者與保險公司。
2.當事人應立即切斷車輛電源開關,使用消防器材,布置好安全警戒線,應果斷處置,不要驚慌出錯,避免造成更大的災害。
3.對傷者的外傷應立即進行包扎止血處理,發生骨折者應就地取材進行骨折定位,并移至安全地帶,對死亡人員也應移至安全地帶妥善安置。積極協助120救護人員救死扶傷,避免事故擴大化,把傷害減至最低程度。
4.保護好自身的安全,積極配合交警,消防等部門進行救護并做好各項善后工作。
5.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運輸事故,應在6小時內報告當地交通主管部門。
六.自然災害,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
1.做好應急運輸保障工作,在發生自然災害,突發性事件時,要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交通主管部門的統一調度,指揮。
2.報告:遇有自然災害,突發性事件發生,應立即在最短時間內逐級向交通主管部門報告(在異地遇有自然災害,突發性事件的應同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門報告)。
3.車輛:投入應急運輸車輛使用年限不超過5年,并經檢測合格的在用車;車輛運行單程在500公里以上必須配備2名駕駛員,每位駕駛員連續駕駛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
4.人員:參運人員年齡在20至50歲之間,符合道路運輸經營條件的駕駛人員,且技術過硬,作風正派,身體健康。
5.接受應急運輸任務后,運輸車輛,人員必須整合待命,在規定時間內到達指定地點集合,且必須由道路運輸經營者親自帶隊。
6.執行應急運輸任務時,運輸車輛及參運駕駛人員要遵守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服從交通主管部門的統一調度,指揮,遇事主動請示,匯報,協調解決好各項工作事務。
7.完成應急運輸任務后,必須向各有關部門匯報任務完成情況,及時做好車輛維護,保修,總結經驗,提高應急應變能力和處置能力。
8.根據應急運輸保障工作的需要,做好相關應急物資的儲備,完成交通主管部門交給的其他運輸任務。
以上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將嚴格遵守,認真履行,組織實施,并不斷加以完善,充實,確保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
篇3: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安全制度
一、公司承運危險貨物貨物車輛,其車況必須達到一級技術標準。按照國家規定的條件,設置危險品運輸標志。其消防設施、安全生產工具配套齊全有效。劇毒品運輸必須用箱式貨車。
二、承運車輛必須辦理危險貨物運輸營運證,方可參加營運。駕駛員應具有危險貨物運資格證并配備具有資質的押運員。
三、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入戶及年審必須辦理保險,各項險種必須按規定保足保全。其中:第三責任險50萬元;承運人責任險按承運的不同品種標準投保。
四、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應按照交通管理部門要求,定期檢測、保養并確保年審合格。
五、危險貨物運輸槽罐車車輛必須經質檢部門檢測合格,持有年檢記錄、罐檢報告及廠家生產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