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倉庫報表制度
某公司倉庫報表制度
倉庫報表通常有三種;以《進出(銷)存報表》為主,其它二種作為進銷存報表的補充和說明。
(1)《*進出存報表》:是一種四欄式表格。按:期初結存+本月進倉-本月出倉=本月結存。依據當月賬簿記錄匯總填寫。
賬實不符時,"期末結存"欄必須填寫實際庫存數,盈虧數量通過《****盈虧調節表》進行調整,反映在《***報表》的"本月進倉"和"本月出倉"欄;并在報表"備注欄"加以說明。報表反映一個月中倉庫各種實物進倉、出倉、結存的匯總數量、金額。并對整個倉庫進、銷、存金額匯總。
《進出報表》是企業一個時期業務的匯總反映,是重要的報表,須嚴格、真實的反映倉庫實際情況。
(2)《庫存盤點盈虧調節表》:因管理不善、物料性狀不規格(不穩定)、計量不準確、物料報廢及其它原因,實物盤點結果常??赡艽嬖谂c賬簿記錄不一致。產生盤虧或盤盈。倉管員在查明原因的基礎上,填寫《****盈虧調節表》,作為調整各賬戶余數達到賬實相符的憑證。表格填寫盈虧物料的種類、賬簿記錄數量和金額、實際庫存數量和金額、盈虧數量和金額、盈虧原因;并將盈虧金額匯總。數額較大須補充附件或報告。盤盈盤虧明細數和匯總金額分別要在《進銷存報表》以及報表封面上顯示出來。
《****盈虧調節表》填好后,要提交物料管理部門審批。倉庫盈虧數額較大,倉管員不能說明合理原因時;按責任大小、后果等對倉管員及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盈虧調節表》經批準后,調節的結果直接反映在上,按"盤盈記進倉,盤虧記出倉"填寫。倉管不再填寫進出倉憑證,直接調整賬簿余數余額至準確。
(3)《****庫存狀況表》:反映倉庫呆滯物料、報廢物料的庫存情況。呆滯物料處理方式:由采購和生產部門,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決定。處理程序參照.經批準為報廢料的,倉庫填寫"出倉單",與"報廢申請單"一起交財務.按出倉處理。
《****庫存狀況表》為業務、采購等部門處理庫存提供數據。達到降低庫存、減少非生產性消耗目的。
篇2:車站報表管理制度
1、各項報表必須如實填寫,并注意備份。
2、各項報表必須在規定的上報時間前填寫完畢,不得遲報或漏報。
3、各項報表填寫人必須簽字并反主管領導審查簽字后方能上報。
4、各項報表必須逐月上報,一年后歸檔。
5、各項報表必須妥善保管,以備查驗。
6、各部門要做好保密工作,不得將報表內容泄漏給無關人員。
7、及時上報公司。
篇3: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表制度
一、為切實加強全國港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做好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分析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參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安全生產事故統計報表》(國統函〔2006〕34號),制定本報表制度,擬報國家統計局批準后執行。
二、本報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掌握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的相關信息,從而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減輕和消除事故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港口安全發展。
三、本報表制度統計范圍為全國從事港口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在運營中因安全問題引發的人員重傷及死亡的事故。
四、交通運輸部負責全國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工作,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工作。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時上報港口生產安全事故情況和統計報表。
五、本報表制度包括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和季報表。
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若其為特別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應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立即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若其為較大事故,應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立即逐級上報至省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交通主管部門,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應將該快報表上報至交通運輸部;若其為死亡1至2人的一般事故,應立即上報至當地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當地港口行政部門應將該快報表逐級上報至交通運輸部??傊?港口生產經營單位一旦發生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必須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并逐級上報至交通運輸部。
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必須在每季度后10日前將統計期(即上季度)內本轄區發生的港口生產傷亡事故情況匯總,以報表形式按要求上報交通運輸部,沒有發生事故的省份要報送零事故報告。超過每季度后10日未報,應提前說明情況,如沒有說明情況的,則超過48小時后,視為拖延報告期限,視情節在行業內給予通報批評。
六、上報統計資料須標明單位負責人、填表人、聯系電話、報出日期,并加蓋單位公章。
七、快報表和季報表均以傳真件先期報送,正式文件可以后報,但應確保數據一致性。
八、出現錯、漏報事故報表的情況,發現后應及時報送更正后的報表。如超過48小時,一經發現存在問題,視為謊報,視情節在行業內給予通報批評。
九、有關單位及其統計人員必須按照《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要求,如實填報。
十、本制度由交通運輸部水運司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