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監理制度:工程開工審查制度

監理制度:工程開工審查制度

2024-07-11 閱讀 1921

監理工作制度:工程開工審查制度

1、未經總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施工單位不得開工。

2、工程項目開工前,應督促施工單位向監理機構報送《工程開工/復工報審表》及相關證明文件。

3、監理機構收到施工單位的《工程開工/復工報審表》后,總監理工程師應及時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施工單位的開工條件。

4、施工單位開工應具備的條件包括:

(1)進場道路及水、電、通訊和場地平整等已滿足開工需要;

(2)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技術管理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和安全管理體系已建立和健全(各種管理機構是否設立、各項制度是否完善、各類專職人員是否落實、專職和特種作業人員證件是否齊全、有效);

(3)施工單位已具有工程施工許可證和安全施工許可證;

(4)分期征地拆遷的工程,拆遷工作已能夠滿足工程進度的需要;

(5)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包括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已獲總監理工程師批準;

(6)施工單位現場管理人員已到位,機具、施工人員已進場;

(7)施工圖紙已經過有資質的圖紙審查單位審查合格;

(8)設計交底及圖紙會審已經完成;

(9)第一次工地會議已經召開完畢;

(10)計量衡器和測量儀器已經過有關主管部門檢測合格;

(11)施工單位測量放線成果已經過項目監理機構的復驗。

5、如果施工單位完全具備開工條件,總監理工程師應及時簽署《工程開工/復工報審表》,并報送建設單位和回執給施工單位。

6、凡本監理單位總經理、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項目管理部到施工現場巡視檢查時,發現施工單位不具備開工條件,而監理機構批準施工單位開工時,由本監理單位根據危害程度,給予責任人罰款、降級或解聘處理。

篇2:公路建設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公路建設安全監督,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結合云南省公路建設安全管理的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從事公路工程建設活動,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公路工程,是指納入基本建設程序的新建、改建以及養護大修等工程;公路建設工程安全監督,是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技術標準和規范,對公路建設工程安全進行監督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公路工程從業單位依法承擔公路工程建設安全責任,接受、配合交通主管部門或其安全監督機構的檢查,不得拒絕或者阻礙。

前款所稱從業單位,是指從事公路建設工程活動的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試驗檢測單位、設備材料供應單位和其他與公路施工安全有關的單位。

第四條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省交通廳)負責對全省公路工程建設安全監督檢查、指導工作。省交通廳或其委托的安全監督機構負責省交通廳直管的重點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州(市)、縣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所屬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建設單位申請辦理公路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應當具備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并在辦理施工許可證前三十日內,按照項目隸屬原則將保證施工安全的有關資料報送至相應的交通主管部門安全監督機構;后續工程增加從業單位時應當及時報審。

第六條建設單位報審的保證施工安全的有關資料應當包含以下材料:

(一)云南省公路建設開工安全條件達標通知書;

(二)項目審批文件;

(三)按照《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在招投標文件中是否執行了不低于投標價1%的安全生產費用報價,以及擬使用此項費用的計劃;

(四)從業單位的項目安全生產組成人員,項目負責人、分管副經理、技術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復印件;

(五)針對項目工程特點和所處區域,重點分析各合同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工程或部位(施工中的一般規定、施工準備控制及個體防護除外),以及應采取的預防措施;

(六)建設單位對從業單位以上第(三)至第(五)項內容符合性的審核意見。

第七條交通主管部門或其監督機構自收到建設單位上報的資料之日起二十日內,對達到安全生產條件的項目,在開工安全條件達標通知書上簽署同意意見;對不符合條件的項目,書面通知申請人并告知原因;待符合條件后,申請人重新報送有關材料。

第八條從業單位領取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后,不得降低安全生產條件,并應當加強日常安全生產管理。

第九條本規定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本規定由云南省交通廳負責解釋。

篇3: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我市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從源頭上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新建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均須按照本制度進行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

第三條各級建設(筑)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建設工程開工安全生產條件的審查工作。長沙市建設局委托市建筑安全監察站具體負責市區范圍內建設工程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工作。各縣(市、區)建設(筑)行政主管部門也可委托所屬的安全監督機構負責轄區內建設工程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工作。

第四條在申領項目施工許可證前,建設單位或建設單位委托的監理單位,應當審查施工企業和施工現場各項安全生產條件是否符合開工要求,并將符合開工要求的審查結果作為建設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備案的附件材料報送當地建設(筑)行政主管部門。

第五條安全生產條件審查程序:

1.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如實填寫《長沙市建設工程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表》(見附件),并報建設單位。總承包的工程由總包施工單位負責填報;

2.建設單位或建設單位委托的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提交的《長沙市建設工程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表》及相關資料進行審查,并簽署意見。

第六條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內容:

1.施工單位是否持有安全生產許可證;

2.工程項目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情況。是否按規定組建了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按規定配置了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項目負責人、專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否已取得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

3.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情況。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目標考核獎懲制度、安全生產資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特種作業持證上崗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傷亡事故報告制度;

4.參建各方、總包和分包的安全責任是否明確,是否按規定簽訂了安全生產協議書;

5.是否按規定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各項專項施工方案是否有計劃;

6.現場文明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費是否有使用計劃;

7.擬進入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設施計劃情況;

8.施工現場“三通一平”、“七牌一圖”設置情況;

9.施工現場圍檔、大門、道路、臨時設施等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10.是否針對性地制定了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七條凡通過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并辦理了安全施工措施備案手續的工程項目,安全監督機構應在七個工作日內,到施工現場對建設單位提供的審查結果進行復查。

第八條復查不符合開工安全生產條件的建設工程項目,安全監督機構下發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復查符合開工安全生產條件的建設工程項目,安全監督機構進行安全監督方案交底。

第九條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