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噴樁施工質量檢驗規程
一、質量檢驗
1、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檢查噴灰量、樁長、復攪長度以及是否進入硬土層及施工中有無異常情況,記錄處理方法及措施;
2、粉噴樁成樁七天后,由施工單位進行開挖自檢,觀察樁體成型情況及攪拌均勻程度,測量成樁直徑,并如實做好記錄,檢查頻率為2%,如發現凝體不良等情況,應及時報廢補樁;
3、成樁二十八天后由監理工程師隨機指定,施工單位自檢,在樁體上部(樁頂上下0.5m,1.0m,1.5m)截取整段樁體并分成三段進行樁身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按下式推算90天齡期的水泥土強度R90:
R90=K1K2K3RT
式中:RT-試驗齡期的強度(Mpa);
K1-推算系數,K1=90/T
T-試驗齡期,天;
K2-試件邊界條件修正系數,一般為1.15;
K3-制樣強度損傷系數,一般為1.3;
抽檢樁數的頻率為2‰,如單側橋頭或通道等獨立構造物粉噴樁點數小于1000根,則抽檢樁不得少于2根。采用分項工程現場檢測記錄表C-1-33表記錄,試驗應符合附錄C規定.
4、在所述1-3條檢查合格的前提下,由指揮部組織進行全
樁長的鉆芯抽檢,主要檢查:
(1)是否貫穿軟土層(特殊路段參照設計標準);
(2)樁身的長度;
(3)噴灰量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4)樁身成型情況;
(5)水泥土攪拌均勻程度;
(6)樁身的強度。
抽檢中應特別注意檢查實際施工長度與設計長度不符合的樁(經本辦法第三章、四、5、(1)條確定的樁),并以此數據作為計是珠一個依據。
二、粉噴樁質量檢驗標準
粉噴樁施工質量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要求,質量檢驗后監理工程師應填寫《粉噴樁拌樁現場質量檢驗報告單》(C-1-7表)。
粉噴樁質量檢驗標準
檢查項目
質量標準
檢查方法和頻率
樁距(mm)
±100
抽查2%
樁徑(mm)
不小于設計
抽查2%
樁長(mm)
不小于設計
查施工記錄
鉆桿傾斜度(%)
≤1.5
查施工記錄
單樁噴粉量(%)
符合設計
查施工記錄
樁體無側限抗壓強度(Mpa)
≥1.5
抽檢2‰
篇2:汽修廠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制度
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制度(五)
1.進廠檢驗
維修車輛進廠后,檢驗員應記錄駕駛員對車況的反映和報修項目,查閱車輛技術檔案,了解車輛技術狀況,檢查車輛整車裝備情況,然后按照《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T18344-20**)的要求擇項進行維修前的檢測,確定附加作業項目,并把檢驗、檢測的結果填寫在檢驗簽證單上,未經檢驗簽證的車輛,作業人員應拒絕作業。
2.過程檢驗
在維修作業的全過程中,都要進行過程檢驗。過程檢驗實行維修工自檢、班組內部互檢及廠檢驗員專檢相結合的辦法。過程檢驗的主要內容是零件磨損、變形、裂紋情況;配合間隙大小;有調整要求的調整數據;重要螺栓螺母扭矩。對涉及轉向、制動等安全部件更須嚴格的檢查。對不符合技術要求的部件,應進行修復、更換,以確保過程作業的質量.過程檢驗的數據由檢驗員在檢驗簽證單上完整記錄,未經過程檢驗簽證的車輛,廠檢驗員有權拒絕進行竣工檢驗。
3.竣工檢驗
竣工檢驗由檢驗員專職進行。必須嚴格按《汽車二級維護竣工出廠技術條件》逐項進行檢驗簽證,必要時進行路試。竣工檢驗的結果應逐一填寫在檢驗簽證單上,未經竣工檢驗合格的車輛不得送檢測站檢測,不得出廠。
4.檢驗標準:
(1)《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T18344-20**)
(2)《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18565-20**)
(3)《車輛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5)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3:質量檢驗部長安全生產職責
一、質檢部長在總經理的領導下,開展本部門的質量檢驗、監督管理與安全工作,并對本部門安全生產全面負責。
二、負責編制或修訂本部各種物檢、分析、化驗、中試、檢測設備、科研工藝技術規程、技術操作規程、安全技術規程、相關人員安全職責,各項指標必須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并經常督促、檢查執行,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
三、組織實施產品質量檢驗活動,做好“產品合格報告”、“檢驗、試驗設備臺賬”、“原材料檢驗記錄”、“產品檢驗記錄”、“合格證”及檢驗用“標識”的管理,確保安全歸檔。開展質量監督、安全生產、檢驗技術研究工作,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和檢驗、檢測安全裝備。組織本部門檢驗技術人員定期進行相關業務、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對各種檢驗、檢測技術安全的可行性負責。
四、根據公司統一規定,參加公司安全會議,定期召開部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嚴格執行安全衛生設施、檢驗、檢測設備與新產品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的原則,做好監督檢查工作。
五、負責儀器、儀表、計量器具等的管理、登記。負責本部門的技術、設備資料的收集,建檔工作,并編制各類檢驗、檢測、化驗設備的檢定計劃,按計劃組織實施各類器具的維護、保養與檢定,使其符合安全和法定技術要求。
六、協調好與生產技術、安全環保、設備維修等部門的工作。定期組織本系統、本專業安全生產檢查,對檢查出的事故隱患,及時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責任人,按期完成整改任務。
七、研究和開發新產品時,應事先作出安全評價,提出安全措施,并審核技術質量的安全可靠性。
八、加強對各檢驗設備、分析儀器及其它易燃、有毒物品的使用和保管的安全管理。并與供銷部門配合,對相關方提供原料、產品(中間體)的物化性質、分析數據及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技術說明書)等。
九、加強對本部人員的安全和消防技能的培訓和教育,并能正確使用消防器材。負責在本部門開展安全標準化與安全文化建設活動。
十、參與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工藝事故、質量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負責部門人員的安全績效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