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材料構配件質量檢驗監理工作規定
對施工單位采購的材料、設備、構配件的質量應進行全過程和全面的控制,從采購、加工制造、運輸卸貨、進場、存放、使用等各個環節都需要監督與控制。
1.采購質量的控制
1.1凡由施工單位負責采購的材料、設備、構配件,在采購訂貨前應向監理工程師報審供貨商的資質;
1.2材料、設備、構配件應按經過審批認可的設計文件和圖紙采購訂貨,其質量滿足有關標準和設計的要求,交貨期應滿足施工進度安排的需要;
1.3一般應實行招標采購的方式,選擇良好的供貨商;
1.4對于重要的材料、設備、構配件采購、訂貨,監理工程師可以通過制訂質量保證計劃,對廠方詳細提出應達到的質量保證要求;
1.5供貨商應向需方提供質量保證文件,用以表示其提供的貨物能夠完全達到需方質量保證計劃中提出的要求;
1.6施工單位采購的建材要建立臺帳及材料使用跟蹤記錄。
2.制造質量的控制
對于某些重要的材料設備,可采取對供貨商生產制造實行監造的方式,進行重點的或全過程的質量監督。
2.1了解供貨商質量管理及保證體系,監督在生產過程中其質量體系運行情況及質量保證的執行情況;
2.2監督其所用原材料質量、生產工藝及工序控制能力;
2.3檢查其質量檢驗人員的資質,以及質量檢驗工作情況的可靠性、準確性;
2.4參與產品出廠前的試驗與檢驗,監督產品包裝、運輸的質量保證措施和手段。
3.材料、設備、構配件進場的質量檢驗
3.1凡運到施工現場的材料,產品出廠資料應齊全。如:合格證、材質證明、試驗報告及技術說明書等,并由施工單位按規定要求進行現場檢驗,向監理工程師提出檢驗或試驗報告,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并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準使用;
3.2工地交貨的設備,也應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及技術說明書等資料,并在規定的索賠期內開箱,對其質量進行檢驗確認,合格予以簽署驗收單;若檢驗發現設備質量不符合要求時,監理工程師不予驗收,應由供貨商予以更換或進行處理,合格后再行檢查驗收;
3.3進口的材料、設備、構配件的檢查、驗收,應會同國家商檢部門進行;
3.4對于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應事先提交可靠的技術鑒定及有關試驗和實際試用的報告,經監理工程師審批,才能在工程中應用;
3.5材料、設備的現場存放要有明確的平面圖、立體圖。
4.材料、設備、構配件存放條件的控制
4.1承包商應根據設備的特點及廠家要求分別按不同環境存放;
4.2監理工程師應對材料、設備的存放保管條件及時實行監控,存放條件及環境,事先應得到監理工程師的確認;
4.3監理工程師應每隔一定時間,對材料、設備的存放檢查一次,隨時掌握它們的存放質量情況;
4.4對于某些當地天然材料及現場配制品,一般要求施工單位事先進行試驗,達到要求的標準后才準施工
5.建設管理單位供應設備材料的管理
應根據監理合同的要求,認真組織業主供應設備材料的現場交接驗收。
5.1根據合同到貨時間督促項目部做好現場接收準備工作。
5.2設備材料到貨后,監理部組織物資部代表、廠家、施工單位等按相關“驗收標準”進行驗收交接工作,并填寫好有關記錄。
5.3若發現到貨有質量及其它問題,驗收小組應做好文字記錄及拍照,提出解決辦法,并形成紀要。然后,監督責任方按規定時間處理完畢。
篇2: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檢查驗收制度
1、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進場由訂貨單位按合同進行檢查,符合合
同約定,隨貨資料齊全,方能卸貨接收。
2、施工單位填寫《材料/設備/構配件報驗單》,向監理部報驗。3、進場材料、構配件、設備的質量有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及現場監理員
負責檢查驗收。
4、材料進場要出具合格證,使用前出具復試報告。不合格或沒有合格
證者,不得進場;沒按規范要求進行復試者,不得使用。
5、材料復試取樣,監理人員必須在場。
6、進場材料必須按型號、品種分開放置,并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篇3:材料設備構配件檢驗存儲管理制度
1、施工用的各種材料、設備、構配件的采購必須檢查生產廠家的生產能力、生產資質、檢查試驗報告是否證明產品合格有效。
2、必須嚴格把好材料、設備、構配件的采購進場源頭關,不合格的不能采購進場,證件不清來源不明的不能采購進場,確保進場后的材料,設備的質量。
3、材料、設備、構配件進場后,嚴格按照要求檢驗,復試及進場的外觀檢驗,經檢驗不合格的不能進場,應立即退場,不合格的材料不得隨意放行使用。
4、經檢驗合格的材料,分類進行堆碼整齊,怕潮濕的材料及容易銹蝕的材料,應按照要求苫、墊及覆蓋,防止因受潮影響質量。
5、所有進場后的材料、設備、構配件應分類進行存放保管,并進行標識,嚴格保管、發放制度。必須做到收發清晰,帳物相符,防止丟失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