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錘擊預應力管樁施工控制技術

錘擊預應力管樁施工控制技術

2024-07-11 閱讀 5079

錘擊預應力管樁施工控制技術

本標段工程全部采用錘擊預應力管樁基礎,地基設計等級為乙級,基礎采用錘擊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樁身強度為C80,樁徑為Ф400mm,樁長約為40m,樁端持力層為強風化巖層,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1000kN。樁頂嵌入承臺k=100mm。

1、材料要求

預制鋼筋混凝土樁:規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

焊條(接樁用):型號、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確的規定,一般宜用E4303。

鋼板(接樁用):材質、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宜用低碳鋼。

2、主要機具

一般應備有:柴油打樁機、電焊機、樁帽,運樁小車,索具、鋼絲繩、鋼墊板或槽鋼,以及鋼尺等。

3、作業條件

樁基的軸線和標高均已測定完畢,并經過檢查辦了預檢手續。樁基的軸線和高程的控制樁,應設置在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并應妥善加以保護。

處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礙物。如影響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使用和安全時,應合同有關單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

場地應輾壓平整,排水暢通。保證樁機的移動和穩定垂直。

根據軸線放出樁位線,用木橛或鋼筋頭釘好樁位,并用白灰做上標志,便于施打。

打試驗樁。施工前必須打試驗樁,其數量不少于2根。確定貫入度并校驗打樁設備,施工工藝以及技術措施是否適宜。

要選擇和確定打樁機進出路線和打樁順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

4、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

就位樁機。打樁機就位時,應對準樁位,保證垂直、穩定,確保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

起吊預制樁。先拴好吊樁用的鋼絲繩和索具,然后應用索具捆綁住樁上端吊環附近處,一般不宜超過30cm,再起動機器起吊預制樁。使樁尖垂直對樁位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準確;再在樁頂扣好樁帽或樁箍,即可除去索具。

穩樁。樁尖插入樁位后,先用落距較小冷錘1~2次,樁入土一定深度再使樁垂直穩定。10cm以內短樁可目測或用線錘雙向校正;10cm以上或打接樁必須用線錘或經緯儀的雙向校正,不得用目測。樁插入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

樁在打入前,應在樁的側面或樁架上設置標尺,以便在施工中觀測,記錄

打樁。用落錘一或單動錘打樁時,錘的最大落距不宜超過1m;用柴油錘打樁時,應使錘跳動正常。

打樁應重錘低擊,錘重的選擇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樁的類型、結構、密集程度及施工條件來選用。

打樁順序根據基礎的設計標高,先深后淺;依樁的規格宜先大后小,先長后短。由于樁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間向兩個方向對稱進行或向四周進行,也可由一側向單一方向進行。

接樁:

樁長不夠的情況下,采用焊接接樁,其預埋件表面應清潔;上下節之間的間隙應用鐵片墊實焊牢;焊接時,應采取措施,減少焊縫變形。焊縫應連續焊滿。

接樁時,一般在距地面1m左右進行。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10mm,節點彎曲,高不得大于1‰樁長。

接樁處入土前,應對外露鐵件,再次補刷防腐漆。

送樁。設計要求送樁時,則送樁的中心線應與樁心混合一致,方能進行送樁。若樁頂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紙墊平。送樁留下的樁孔應立即回填密實。

檢查驗收。每根樁已打到貫入深度要求,而樁尖標高進入持力層接近設計標高時,或打至設計標高時,應進行中間驗收在進行控制時,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錘的平均貫入度,不大于貫入的數值,或以樁尖打至設計標高來控制,符合設計要求后,填好施工記錄。然后移樁機到新樁位。如打樁發生與要求相差較大時,應經有關單位研究處理。

打樁過程中遇見下列情況應暫停,并及時與有關單位研究處理。

貫入度劇變;

樁身突然發生傾斜;

樁頂或樁身出現嚴重裂縫或破碎。

待全部樁打完后,開挖至設計標高,做最后檢查驗收,并將技術資料提交總包。

冬期在凍土區打樁有困難時,應先將凍土挖除或解凍后進行。

質量標準

保證項目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

打樁的標高或貫入度、樁的接頭節點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允許偏差項目:見如下表:

打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允許偏差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

1樁中心位置偏

移有基礎梁

的樁垂直基礎梁的中心線方向100用經緯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

沿基礎梁的中心線方向150

2樁數為1~2根或單排樁100

3樁數為3~20根d/2

4樁數多于20根邊緣樁d/2

中間樁d

成品保護

樁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起吊,達到100%才可運輸。

樁在起吊和搬運時必須作到吊點符合設計要求,應平穩和不得損壞。

樁的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

場地應平整、堅實,不得產生不均勻下沉。

墊木與吊點的位置相同,并應保持在同一平面內。

同樁號的樁應堆放在一起,樁尖應向一端。

多層墊木應上下對齊,最下層的墊木應適當加寬。堆放層數不宜超過四層。

妥善保護好樁基的軸線和標高的控制樁,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動而位移。

打樁如發現地質資料與提供的數據不符時,應停止施工與有關單位處理。

在鄰近有建筑物或岸邊、斜坡上打樁時,應會同有關單位采取有效措施。施工時應隨時進行觀測。

打樁完畢的基坑開挖時,應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技術措施,防止樁壓的位移和傾斜。

應注意的質量部題

預制樁必須提前訂制,打樁時預制樁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并應增加養生期一個月后方準施打。

樁身斷裂。由于樁身彎曲過大,強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礙物等原因造成,或樁在堆放、起吊、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斷裂沒有發現而致。

樁頂破碎。由樁頂強度不夠及鋼筋網片不足、主筋距樁頂太小,或樁頂不平,施工機具選擇不當等原因造成。

樁身傾斜。由于場地不平,打樁機底盤不水平或穩樁不垂直,樁尖在地下遇見硬物等原因造成。

接樁處接脫開裂。連接處表面不干凈,連接

鐵件不平、焊接質量不符合要求、接樁上下中心線不在同一條線上等造成。

篇2:管樁基礎工程驗收資料工作程序

管樁基礎工程工程驗收資料及程序

1、最終檢驗技術負責人填寫試驗單。

2、交工驗收應在最終檢驗和試驗全部完成,有關文件和數據齊全且符規定要求后進行。

3、交工驗收的準備

在施工項目基本完成時,由項目負責人負責組織施工員參加認真清理未完過程和工程尾項,并分專業列出清單,施工員根據所列項目和時間要求逐項整改、消項。

4、中間交工

工程中間交工時保管、使用責任的移交,交工不解除施工單位對工程質量,交工驗收應負的責任。中間交工由項目負責人邀請甲方、監理、設計的代表參加,并辦理工程中間交工手續。一般按單位工程進行,必要時,也可協商解決。

5、工程交工前半個月內向甲方提供如下交工資料:

質量保證資料要求真實、齊全、準確。質量保證資料核查就是按國家標準,規范的有關規定,核對本工程資料是否達到要求。

⑴.樁基設計文件和施工圖,包括圖紙會審紀要、設計變更通知書等。

⑵.樁位測量放線圖,包括工程基線復核簽證單。

⑶.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報告。

⑷.經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包括實施中的變更文件及資料。

⑸.管樁出廠合格證及管樁技術性能資料(產品說明書);

⑹.打樁施工記錄匯總,包括樁位編號圖、現場繪制的管樁收錘回彈曲線。

⑺.打樁工程竣工圖。

⑻.成樁質量檢查報告。

⑼.單樁承載力檢測報告。

篇3:管樁的吊裝運輸和堆放規定

管樁的吊裝、運輸和堆放規定

當管樁的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起吊,吊點應系于設計規定之處,達到100%后才能運輸和錘擊。如提前吊運,必須采取措施并經驗算合格后方可進行。樁在吊裝和搬運時,應把樁扎牢塞緊,防止產生滑動或滾動,必須做到平穩提升,避免撞擊和振動。

樁水平運輸時,強度應達到100%,樁機和吊機應配合使用,運輸可采用平板拖車或載重汽車,裝載時應將樁裝載穩固,并支撐、綁牢固。垂直運輸靠樁機自身作業,配備兩臺24KW的電焊機進行接樁處理。

管樁運到現場經檢查確無質量問題后,按如下規定堆放:

(1)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不得產生不均勻沉降;

(2)管樁堆放時,應按規格、樁號分層疊置在平實的地面上;

(3)墊木與吊點的位置應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4)疊層堆放時,必須在底層樁下設置二道貼地墊木,各層墊木應上下對齊,最下層的墊木應適當加寬;

(5)樁的重疊層數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不應超過二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