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基礎基礎梁施工控制技術
安置房工程基礎及基礎梁施工控制技術
1、樁承臺及基礎梁土方開挖工藝流程:
確定開挖順序坡度--機械開挖--人工修邊和清底
2、樁承臺及基礎挖土方案:采用小型WY-60型鉤機挖土,暫留30cm底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在機械施工不到的地方,應配合人工隨時進行開挖。抄水平線時需釘上小木橛,同時由兩端中心線引樁拉通線,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準,以此修整槽邊。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鏟平后,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土方開挖應分成七個施工區,分區同時開挖。
3、樁頭處理
破管樁頭,其樁頭處理方法見右圖
4、樁承臺模:底用C10素砼胎模,四側采用木模,模板用木枋支撐在承臺坑內的四周。
5、鋼筋綁扎:工藝流程:核對鋼筋半成品>鋼筋綁扎>預埋管線和鐵活>綁好砂漿墊塊。先長軸后短軸,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進行。操作時按圖紙要求劃線、鋪鐵、穿箍、綁扎,最后成型。受力鋼筋搭接接頭位置應正確。其接頭相互錯開,上鐵在跨中,下鐵應盡量在支座處。所有受力鋼筋和箍筋交接處全綁扎,不得跳扣。
綁砂漿墊塊:底部鋼筋下的砂漿墊塊,一般厚度不小于50mm,間隔1m,側面的墊塊應與鋼筋綁牢,不應遺漏。
6、砼澆筑方案:較密集的承臺施工應按有關圖紙處理。承臺采用平鋪法,分層進行,每層高度控制在300毫米左右。按每層澆筑高度交替澆筑,嚴格控制初凝時間,后層混凝土必須在前層砼初凝前復蓋,通過輪流分層澆筑,加快熱量散發,推遲混凝土溫升峰值出現的時間和控制溫升。澆筑時,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20±20毫米,初凝時間6小時以上。
7、養護:混凝土澆筑后,在常溫條件下12h內應覆蓋澆水養護,澆水次數以保持混凝土濕潤為宜,養護時間不少于7d。
8、土方回填:承臺及地梁施工完成后要即時做好土方回填工作,回填時嚴格控制好填料的土質、含水量、鋪土厚度(30cm)和分層夯實遍數,避免因填土質量不好而引起室外地面沉降。夯壓時擬采用小型錘式打夯機分層夯實,夯跡應互相搭接,夯壓來回各一遍,由質檢員旁站檢查是否漏夯,以確保回填質量。
四、白蟻防治措施
廣州市氣候溫暖潮濕,適宜白蟻生長繁殖,屬蟻害地區,白蟻具有種類多,密度大,危害重的特點,在防治上不可掉以輕心。我單位如榮幸中標,將在開工前,盡快與具有市建設局頒發的施工企業承建資格證書的白蟻防治單位采取以下的方案措施,以確保白蟻的防治效果。
1、施工準備
1)藥劑的選擇和要求
由于工程的地理位置,結構上的差異,施藥及材質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遵循"高效、低毒、殘效期長、污染小"的原則,確定采用氯丹。它同時也是國家建設部[1993]166號文件附件中提出用于白蟻預防工程的藥劑。氯丹原油各異構體的有效成分應不低于60%氯丹乳劑,根據要求稀釋后24小時內不得產生沉淀和分層。材料進場前首先檢查藥劑名稱、生產廠家、劑型、濃度和出廠日期是否齊全,并應附有說明書和合格證。使用前抽樣送專業檢測單位復測,其測得的有效成分應與廠家所提供的數據基本相符。
2)技術人員的準備
白蟻防治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必須經過上崗培訓,取得全國白蟻防治中心,建設部認可培訓中心或廣州市建設培訓中心頒發培訓合格證書方可上崗操作。
3)預防工程勘查
在本工程實施白蟻防治工作前,首先會同有關方面,對施工場地進行實地勘察,查看設計資料,了解業主、規范要求,調查施工場地的自然條件,制定白蟻預防施工方案。
2、土方回填
我公司在基坑土方回填時,負責場地清理,去除土壤中含纖維素的腐殖物質,保證回填土也不含上述物質,以根除白蟻種類。
3、工程施工
對本工程各個方面的土壤和地基下適宜白蟻生存的部位采用藥劑進行噴灑處理形成藥物屏障,隔絕白蟻通往室內的通道,防止白蟻進入房屋進行危害。具體施工技術要求如下:
1)地梁、基礎底處理
墊層完工后,綁扎鋼筋網之前,在墊層上噴藥。要求噴灑均勻,嚴密附著,不留空白點。
2)側壁處理
待做好防水層后,回填土之前,對其護壁進行藥液處理噴施劑量3L/m2,噴灑高度離地面1m。
3)墻體處理
室內墻體在抹灰前進行墻施藥,衛生間等經常受潮的地方是藥劑處理的重點。
4)洞口處理
由土壤進入室內的通道、通訊、電力電纜、上下水管道等,其入口處周圍的土壤或堵洞處均需采用"室外毒土"的方法進行處理,在管道通過的外墻洞口用1:30的藥液拌和灰沙土,填堵管口四周。
5)施工縫處理
施工縫處,都要沿縫向下灌注藥物,防止白蟻沿縫侵入。
6)周圍處理
在回填完畢,建筑物周圍基本清場后,應對建筑物周圍一定地帶及預備綠化帶進行處理。以上所用藥劑濃度除說明外均為1:50-100。
4、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本項目白蟻防治施工可以順利進行,我公司將首先確定白蟻防治隊伍的施工責任人,對工程的白蟻防治事務進行專職管理,并在整個工程施工中做到以下幾點:
1)事前勘察
項目負責人在合同簽署10天主動與業主聯系,安排人員到工程現場進行勘察,查看有關建筑設計資料及地質勘探資料,了解原始地貌地質條件,土壤植被和水位高低狀況,填寫施工現場勘察登記表。
2)不漏項目
項目負責人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掌握工程的具體施工進展,繪制詳細的項目進度表和施工進度表,并記錄在案,并組織人員進行白蟻防治配合施工。
3)施藥到位
白蟻預防施工必須對工程的底板與洞口等以及設計中指明的特定部位進行白蟻預防施工,在施工中的用藥量必須達到規定的要求。
4)事后回訪
白蟻防治有效期要確保15年,即保證處理過的建筑結構在15年內無蟻害。白蟻主防治施工單位要定期定人到使用單位了解情況,填寫房屋白蟻預防回訪表,并接受使用單位的投訴,對發現蟻患的工程及時派人免費進行滅治。
5)檔案完整
建立每次施工檔案資料,在施工中被其覆蓋層(土壤、水泥砂漿、砼墊層等)隱蔽的部位進行施藥時,作好隱蔽驗收記錄;整個工程施工結束后,應在隱蔽工程驗收的基礎上,再整理如下資料:
工程合同書(原件);
施工單位資質證明(復印件);
白蟻防治方案及有關變更
條件;
使用藥劑質量證明;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藥劑檢測報告;
試樣抽樣報告。
待項目施工全部完成后由白蟻防治公司技術部歸檔,并各送一份給建設單位及監理公司等。
5、施工安全
預防在露天施工,必須在無雨天時進行,室內預防施工后,要防止建筑施工用水的沖洗和浸泡。
白蟻防治施工用藥,施工器械在裝運前均要檢查,對松動的藥筒蓋要蓋緊,凡有裂痕的盛藥容器嚴禁使用,裝卸車時做到輕搬輕放,施工器械確認完好后方準使用。
進入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必須配帶安全帽,穿工作服,中長筒水鞋,膠手套,嚴禁穿高跟鞋,拖鞋,裙子進行施工作業,噴灑藥物要帶好口罩和手套,嚴禁抽煙和吃食物,在腳手架施工時,必須系好安全帶,施工后對沾到皮膚上的藥物要及時清洗。
臨時堆放在施工工地的藥劑,要定點存放,專人保管,出入庫登記,領用人簽名。施工完畢后,對盛藥容器必須認真清理,注意保護場地環境不受污染。容器和工具嚴禁在水井、池塘里刷洗,殘渣帶回單位集中處理,不得隨地亂潑,使用后的剩余部分交回倉庫妥善保管。須及時處理的殘液只能倒潑到基礎墻角等預防位。
如發現各種中毒狀態,立即采取措施或及時送醫院搶救。
白蟻預防工程的竣工優先于建筑物的竣工,建筑物竣工時,所有施工藥部位不得裸露。詳細進度計劃的安排隨著實際土建工程計劃安排再進行詳細白蟻防治計劃安排。
6、工程驗收
1)藥物取樣方法
根據施工技術方案處理的范圍分不同部位和不同藥土深度的位置,隨機取樣。土壤處各取3-5特點,土壤樣品重12公斤,分裝于瓶中,寫好標簽,送專門質檢單位進行檢測。測定樣品中的含藥量以及樣品中的藥物對白蟻在24-48小時以內的死亡速度、死亡率和驅避率,測定后寫出檢測報告。
2)工程結束后,由工程部門負責組織監理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城建檔案共同參加驗收,根據預防工程的資料,現場檢查情況,藥物檢測結果,由質檢部門填寫驗收證明,四方共同簽名。
篇2:鋼橫梁焊接施工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況
思南220kV變電站工程為鋼構架,桿段連接均為法蘭盤連接,橫梁采用焊接連接。
二、?焊工和機具
焊工一人,具有焊工合格證,焊機兩臺,由機物公司提供。
三、材料
1、建筑鋼結構用鋼材及焊接填充材料的選用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并具有鋼廠和焊接材料廠出具的質量證明書或檢驗報告;其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和其它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定;當采用其它鋼材和焊接材料替代設計選用的材料時,必須經設計單位同意。
2、鋼材的成分、性能復驗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工程質量驗收標準的規定。
3、鋼結構工程中選用的新材料必須經過新產品鑒定,鋼材應由生產廠提供焊接性資料、指導性焊接工藝、熱加工和熱處理工藝參數、相應鋼材的焊接接頭性能數據等資料;焊接材料應由生產廠提供貯存及焊前烘焙參數規定、熔敷金屬成分、性能鑒定資料及指導性施焊參數,方可在工程中采用。
4、焊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GB/T5117)、《低合金鋼焊條》(GB/T5118)的規定。
四、焊接工藝
1、鋼材焊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清除待焊處表面的水、氧化皮、銹、油污;
2)、鋼材內部的夾層缺陷,其尺寸不超過第2條的規定且位置離母材坡口表面距離(b)大于或等于25mm時不需要修理;如該距離小于25則應進行修補,其修補方法應符合有關規定。
3)、夾層缺陷時裂紋時,如裂紋長度和深度均不大于50mm,其修補方法應符合規定,如裂紋深度超過50mm或累計長度超過板寬的20%時,該鋼材不宜使用。
2、焊接材料除應符合綱要的有關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焊條、焊絲、焊劑和熔嘴應儲存在干燥、通風良好的地方,由專人保管;
2)、焊條、熔嘴、焊劑和藥芯焊絲在使用前,必須按產品說明書及有關工藝文件的規定進行烘干。
3)、低氫型焊條烘干溫度應為350~3800C,保溫時間應為1.5h~2h,烘干后應緩冷放置于110~1200C的保溫箱中存放、待用;使用時應置于保溫筒中;烘干后的低氫型焊條在大氣中放置時間超過4h應重新烘干;焊條重復烘干次數不宜超過2次;受潮的焊條的不應使用;
4)、實芯焊絲及熔嘴導管應無油污、銹蝕,鍍銅層應完好無損;
5)、焊條的外觀質量和力學性能及焊接尺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圓柱頭焊條》(GB10433)的規定。焊條保存時應有防潮措施;焊條及母材焊接區如有水、氧化皮、銹、漆、油污、水泥灰渣等雜質,應清除干凈后方可施焊,受潮的焊條嚴禁使用。
6)、焊條、焊劑烘干裝置及保溫裝置的加熱、測溫、控溫性能應符合使用要求;二氧化碳氣體保護電弧焊所用的二氧化碳氣瓶必須裝有預熱干燥器。
3、焊縫坡口表面及組裝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坡口為機械方法加工坡口,表面不應有臺階;
2)、施焊前,焊工應檢查焊接部位的組裝和表面清理的質量,如不符合要求,應修磨補焊合格后方能施焊。各種焊接方法焊接坡口組裝允許偏差值應符合規定;坡口組裝間隙超過允許偏差規定時,可在坡口單側或兩側堆焊、修磨使其符合要求,但當坡口組裝間隙超過較薄板厚度2倍或大于20mm時,不應用堆焊方法增加構件長度和減小組裝間隙;
3)、搭接接頭及T形角接接頭組裝間隙超過1㎜時,施焊的焊腳尺寸應比設計要求值增大并應該符合規定。但T形角接接頭組裝間隙超過5mm時,應事先在板端堆焊并修磨平整或在間隙內堆焊填補后施焊;
4)、嚴禁在接頭間隙中填塞焊條頭、鐵塊等雜物。
五、焊接工藝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前應由焊接技術責任人員向有關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施工中應嚴格遵守工藝的規定;
2)、焊接工藝應包括下列內容:
①?焊接方法和焊接方法的組合;
②?母材的牌號、厚度及其它相關尺寸;
③?焊接材料型號、規格;
④?焊接接頭形式、坡口形狀及尺寸允許偏差;
⑤?夾具、定位焊、襯墊的要求;
⑥?焊接電流、焊接電壓、焊接速度、焊接層次、清根要求、焊接順序等焊接工藝參數規定;
⑦?預熱溫度及層間溫度范圍;
⑧?后熱、焊后消除應力處理工藝;
⑨?檢驗方法及合格標準;
⑩?其它必要的規定。
六、焊接作業職業健康安全環境措施
1)、焊接作業區風速當手工電弧焊超過8m/s時,應停止焊接或設防風棚或采取其它防風措施。
2)、焊接作業區的相對濕度不得大于90%;下雨天不能施焊。
3)、當焊件表面有水或濕度過大時,應采取加熱去濕除潮措施;
4)、焊接作業區環境溫度低于00C時,應將構件焊接區各方向大于或等于二倍鋼板厚度的母材,加熱到200C以上后方可施焊,且在焊接過程中均不應低于這一溫度。實際加熱溫度應根據構件構造特點、鋼材類別及質量等級和焊接性、焊接材料熔敷金屬擴散氫含量、焊接方法和焊接熱輸入等因素確定,其加熱溫度應高于常溫下的焊接預熱溫度,并由焊接技術責任人員制訂出作業方案經認可后方可實施,作業方案應保證焊工操作技能不受低溫的影響,同時對構件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
5)、焊接作業區環境超出本綱要的有關規定但必須焊接時,應對焊接作業由技術員制訂出具體方案,報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方可實施。
6)、焊接人員焊接鍍鋅件時,要戴好口罩,焊接下的焊釘要統一收好,不能隨便丟棄。
篇3:橋梁病害動態管理制度
第一條:編制依據橋梁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橋梁重要病將直接影響公路的暢通和行車安全。為了避免因橋梁跨塌、墜車傷人事件的發生,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根據交通部《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工作制度》、《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公路橋涵養護規范》等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管理原則橋梁重要病害動態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收費公路管理局負責省內高速公路(含一級公路)橋梁重要病害動態管理監督工作,各收費公路運營管理單位和養護單位負責轄區內橋梁重要病害動態管理的具體工作。
第三條:目的橋梁重要病害檢查目的是隨時掌握病害的發展情況,橋梁結構的技術狀況和安全狀態,了解橋梁實際受力狀態,判斷結構的安全承載能力和使用條件,指導橋梁的安全使用。
第四條:計劃制定收費公路運營管理單位每年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對管轄路段橋梁重要病害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對橋面系、上部構造、支座、墩臺及基礎等重要部位發生的病害,結合以前定期檢查的結果確定橋梁重要病害動態管理計劃。
第五條:檢查頻率收費公路運營管理單位對確定為三、四、五類的橋梁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根據公路交通量和病害的嚴重程度的實際情況,每周或每月進行一次,(三類橋梁可適當延長檢查時間)做好檢查記錄,及時掌握橋梁病害的變化動態。
第六條:報告制度發生異常變化時要及時上報省收費公路管理局。報告的內容包括:說明、詳細的觀測資料、照片、示意圖、病害原因分析、建議處治措施等,報告要有相關責任人的簽字。遇有大、暴風雨天氣等自然災害時,每天觀測一次。
第七條:超重超載收費公路運營管理單位在有特大型工業設備運輸、集裝箱運輸、礦山特種車輛及私自改裝重型車輛的運行時,要根據現有橋梁的實際承載能力,判定對橋梁的安全使用可能造成的威脅,決定是否允許通過。
第八條:措施辦法各養護單位發現重要病害危及橋梁安全時要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及時設置限速、限載、禁止通行等安全警告標志,組織人員、機械、材料并安排專人守護,必要時應組織人員對車輛進行分流或封閉交通,并向上級公路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
第九條:特殊情況當在自然災害和特殊情況下,車輛不能通過橋梁時,各養護單位現場制定搶修保通方案,采取架設臨時便橋和搶修便道,對過往車輛進行疏通,并向社會發布交通信息,必要時封閉交通。
第十條:責任追究對橋梁重要病害不履行經常性檢查職責、觀測不到位、出現問題沒有及時報告的單位和相關人員,要依據黑龍江省收費公路管理局《橋梁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