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擊管樁基礎施工方法措施
錘擊管樁基礎施工方法
1、樁機就位:樁機就位使錘中心對齊樁位中心。
2、上樁:樁機就位后在管樁上焊好鋼樁尖,用一臺卷揚機喂樁到樁機旁,上兩個鋼繩箍并蓋上樁帽,用兩臺卷揚機把樁管提升到適當高度,套入樁帽。
3、樁位:在未上樁前以原樁位為中心,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用鋼尺定出兩個定點;在上好樁后以兩垂直的定點到樁身兩側距離確定樁管是否對正中心;以錘輕擊幾下,并復核樁位,確定樁管沒有移位。
4、高校垂直: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架設吊垂線,用來觀測樁管和樁架的垂直度;機架可用前后、左右移動及前后的液壓桿調校垂直,樁插入時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
5、沉樁:開始沉樁應起錘輕壓并輕擊數錘,觀察樁身、樁架、樁錘等垂直一致時,除下吊鉤,提錘施打。
6記錄:當沉樁到接近設計要求的樁持力層時(以地質資料作考)或觀測當時樁貫入度一陣錘在7-4cm時,開始在樁管或送樁器上刻畫橫線標記,最后以樁貫入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收錘。
7、移樁機到下一個樁位繼續施打,見錘擊管樁施工工藝流程圖(附圖1)。
篇2:綜合樓預應力管樁工程施工方法
綜合樓預應力管樁施工方法
1)主要機具和人員:
計劃安排D50型筒式柴油打樁機1臺進行樁基礎的施工。
機組人員配備情況:測量工3人,機長1人,電焊工2人,樁工2人,各機組人員均經過嚴格的技術操作訓練,有多年的打樁施工經驗,施工素質良好。
2)施工方法
a)打試樁做好施工詳細試驗記錄,測出各土層深度和打入各土層的錘擊次數,最后精確測出貫入度。
b)施工工藝:樁機就位→吊樁→定位插樁→調校垂直度→打樁→接樁→控制樁頂標高→測貫入度→收錘。
c)施工順序:由于場地開闊,一般情況采用后退打及側移打法,行走路線呈"弓"形方式。
3)質量技術措施
a)管樁材料進場要有專人驗收,發現不合格產品,立即做標記并及時退場,材料必須提供產品合格證。
b)各機組人員施工前應充分領會設計意圖,明確技術和質量措施,嚴格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和《預應力砼管樁基礎技術規程》以及樁機操作規程和設計圖要求進行施工。
c)施工前做好樁位軸線的放、復線工作,施工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樁位的檢查復核,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向甲方、監理部門匯報。
d)每打一條樁,必須在樁機就位、機架平穩后近距離拖樁吊樁,樁定位后呈90°方向角測垂直度,如遇厚層流塑淤泥,不可重(高)錘開打,以防樁在急速貫入時偏位傾斜,應用慢壓法施工。
e)接樁時必須清理干凈端板上的雜物,上下節樁要對齊,中心偏差<2mm,對角施焊,要求焊縫連續飽滿,焊后清渣并自然冷卻≥8min。
f)施打時采用常規打法,收錘時落距最好控制在1.60-2.00m,根據試樁情況最后三陣錘貫入度應≤3Cm。
g)認真填寫打樁記錄,每完成一支樁應有現場監理人員簽證。
h)遇到下列情況應立即停打,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①、樁身發生較大幅度位移或傾斜;
②、樁身砼破裂或貫入度劇變;
③、正常施打以外的突發現象。
I)打樁完成后,按照設計要求協助進行樁的檢測。
4)現場監樁主要做好的工作
a)配合樁隊做好樁位放線工作,并進行核查;配合樁隊解決對住宿、水和電的要求,聯絡、協調監理和業主解決現場的一般問題;
b)根據公司記錄表格記錄每根樁的施工情況,控制樁尖焊接、樁對接和最后三陣錘貫入度,并請監理在樁隊的原始施工記錄上進行簽字確認;
c)督促樁隊做好管樁焊接的隱蔽驗收記錄,并請監理對每根樁進行簽字確認;
d)配合樁隊做好管樁進場的檢驗工作,檢查樁身質量,發現問題樁(樁身砼裂紋等)必須清退出場,防止因材料問題引起斷樁;督促樁隊做好"材料使用情況表"的填寫和管樁合格證的全部收集,并請監理簽名批準使用;
e)統計每日施工樁根數和累計施工樁長,控制樁施工進度,保證在計劃時間內完成施工任務。
f)出現斷樁,必須及時匯報,聯系設計、監理和業主出具書面變更,以最快的速度解決補樁問題。
篇3: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措施
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
一、預制樁施工流程圖:(見附頁)
打樁前,必須通過試打樁確定打樁的各項參數。驗樁宜采用高應變檢測的方法。確定最后貫入度。
試打樁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打樁的規格、長度及地質條件應有代表性,經甲方、監理、設計、質檢等單位共同確定。
2.試打樁應選在地質勘探孔附近。
3.施打條件應與工程樁一致,并應符合正式打樁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