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靜壓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

靜壓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

2024-07-11 閱讀 9004

靜壓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

1、樁身斷裂:

主要原因:一是樁制作時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要求,管壁厚薄不均勻,樁身彎曲超過規定,樁尖偏離樁的縱軸線較大,樁在堆放、吊運過程中產生裂紋或斷裂未被發現;二是沉樁過程中樁身發生傾斜或彎曲,或是接樁焊縫不飽滿,焊后自然冷卻時間不夠,接樁時兩節樁不在同一軸線上,產生了曲折;三是地質土層軟硬變化或有堅硬障礙物時,把樁尖擠向一側;四是施工場地不平、爛泥、積水多,造成壓樁時機身不平穩。

防治措施:一是對樁身質量進行全面檢查,樁的堆放、吊運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二是在壓樁過程中應經常觀測樁身的垂直度。當樁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時,應找出原因并及時糾正;接樁時要保證上下兩節樁在同一軸線上,接頭處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三是施工前應對樁位下的障礙物進行清理;四是應保證施工場地平整堅實。

2、沉樁達不到設計要求: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地質勘察報告中未能特別強調淺層障礙物及局部的土層分布深度和性質,導致沉樁時遇到老基礎、大孤石,硬塑老粘土和非常密實砂層、沙礫石層等無法施工;二是樁機及配重太小或太大,使樁沉不到或沉過設計要求的控制標高。

防治措施:一是探明工程地質情況,必要時應作補勘,正確選擇持力層或標高;二是選用的樁機大小應與設計要求、樁徑、樁長及地質情況相匹配。

3、樁頂位移:

主要原因:一是測量定位放線不準,樁位偏差較大;二是樁數較多、樁間距較小,或是壓樁線路選定不合理,產生擠土效應土體向上隆起,引起相鄰的樁身上浮;三是土方開挖方法及順序不正確,引起樁身傾斜。

預防措施:一是認真按設計圖紙放好樁位,設置明顯標志,并做好復查工作;二是選擇合理的壓樁路線,出現樁身上浮情況應對樁進行復壓;三是制訂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基坑開挖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壓樁期間不得同時開挖基坑,待壓樁完畢后相隔適當時間方可開挖;基坑開挖注意有一定排水措施,留置邊坡;基坑邊緣頂部地帶不得堆土及其他重物,基坑較深應分層開挖。

4、小結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工程質量主要取決于二個方面:一是管樁本身制作質量,二是壓樁施工質量。只要我們嚴格把握住管樁進場質量關,遵守壓樁施工操作規程,精心施工,就一定能夠減少和避免出現工程質量問題,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

篇2:管樁的吊裝運輸和堆放規定

管樁的吊裝、運輸和堆放規定

當管樁的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起吊,吊點應系于設計規定之處,達到100%后才能運輸和錘擊。如提前吊運,必須采取措施并經驗算合格后方可進行。樁在吊裝和搬運時,應把樁扎牢塞緊,防止產生滑動或滾動,必須做到平穩提升,避免撞擊和振動。

樁水平運輸時,強度應達到100%,樁機和吊機應配合使用,運輸可采用平板拖車或載重汽車,裝載時應將樁裝載穩固,并支撐、綁牢固。垂直運輸靠樁機自身作業,配備兩臺24KW的電焊機進行接樁處理。

管樁運到現場經檢查確無質量問題后,按如下規定堆放:

(1)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不得產生不均勻沉降;

(2)管樁堆放時,應按規格、樁號分層疊置在平實的地面上;

(3)墊木與吊點的位置應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4)疊層堆放時,必須在底層樁下設置二道貼地墊木,各層墊木應上下對齊,最下層的墊木應適當加寬;

(5)樁的重疊層數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不應超過二層。

篇3:綜合樓預應力管樁工程施工方法

綜合樓預應力管樁施工方法

1)主要機具和人員:

計劃安排D50型筒式柴油打樁機1臺進行樁基礎的施工。

機組人員配備情況:測量工3人,機長1人,電焊工2人,樁工2人,各機組人員均經過嚴格的技術操作訓練,有多年的打樁施工經驗,施工素質良好。

2)施工方法

a)打試樁做好施工詳細試驗記錄,測出各土層深度和打入各土層的錘擊次數,最后精確測出貫入度。

b)施工工藝:樁機就位→吊樁→定位插樁→調校垂直度→打樁→接樁→控制樁頂標高→測貫入度→收錘。

c)施工順序:由于場地開闊,一般情況采用后退打及側移打法,行走路線呈"弓"形方式。

3)質量技術措施

a)管樁材料進場要有專人驗收,發現不合格產品,立即做標記并及時退場,材料必須提供產品合格證。

b)各機組人員施工前應充分領會設計意圖,明確技術和質量措施,嚴格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和《預應力砼管樁基礎技術規程》以及樁機操作規程和設計圖要求進行施工。

c)施工前做好樁位軸線的放、復線工作,施工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樁位的檢查復核,發現異?,F象應及時向甲方、監理部門匯報。

d)每打一條樁,必須在樁機就位、機架平穩后近距離拖樁吊樁,樁定位后呈90°方向角測垂直度,如遇厚層流塑淤泥,不可重(高)錘開打,以防樁在急速貫入時偏位傾斜,應用慢壓法施工。

e)接樁時必須清理干凈端板上的雜物,上下節樁要對齊,中心偏差<2mm,對角施焊,要求焊縫連續飽滿,焊后清渣并自然冷卻≥8min。

f)施打時采用常規打法,收錘時落距最好控制在1.60-2.00m,根據試樁情況最后三陣錘貫入度應≤3Cm。

g)認真填寫打樁記錄,每完成一支樁應有現場監理人員簽證。

h)遇到下列情況應立即停打,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①、樁身發生較大幅度位移或傾斜;

②、樁身砼破裂或貫入度劇變;

③、正常施打以外的突發現象。

I)打樁完成后,按照設計要求協助進行樁的檢測。

4)現場監樁主要做好的工作

a)配合樁隊做好樁位放線工作,并進行核查;配合樁隊解決對住宿、水和電的要求,聯絡、協調監理和業主解決現場的一般問題;

b)根據公司記錄表格記錄每根樁的施工情況,控制樁尖焊接、樁對接和最后三陣錘貫入度,并請監理在樁隊的原始施工記錄上進行簽字確認;

c)督促樁隊做好管樁焊接的隱蔽驗收記錄,并請監理對每根樁進行簽字確認;

d)配合樁隊做好管樁進場的檢驗工作,檢查樁身質量,發現問題樁(樁身砼裂紋等)必須清退出場,防止因材料問題引起斷樁;督促樁隊做好"材料使用情況表"的填寫和管樁合格證的全部收集,并請監理簽名批準使用;

e)統計每日施工樁根數和累計施工樁長,控制樁施工進度,保證在計劃時間內完成施工任務。

f)出現斷樁,必須及時匯報,聯系設計、監理和業主出具書面變更,以最快的速度解決補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