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放射性物質處理安全管理辦法

放射性物質處理安全管理辦法

2024-07-11 閱讀 8675

1.目的和范圍

為控制輻射源的運輸、儲存和使用,并以安全方式將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降至最低,使員工意識到發現天然放射物的存在時應對人員和環境進行保護,特制訂本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所轄范圍內涉及海上放射性作業的管理。

2.術語和定義

2.1放射性:原子核自發地發生轉換,并隨之引起其自身物理和化學性質改變的現象。

3.職責

3.1健康安全環保部

負責制定《放射性物質處理安全管理》,并監督檢查各所屬單位的執行情況。

3.3各所屬單位

3.3.1負責對選擇的作業單位的放射性物質處理安全管理進行審批和管理。

3.3.2負責對作業人員進行培訓。

3.3作業單位

依據《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細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5號)制定放射性生產測試作業的方案,包括放射性物質的運輸、使用和保管、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措施和應急措施,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

4.管理要求

4.1放射性物質的作業要求

4.1.1嚴格按作業規程執行。

4.1.2進行測試作業的區域應有明顯的警示標志。

4.1.3操作、安裝放射源以及這些放射源出入設備時,除放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圍觀,不得在設備附近停留。

4.1.4放射性物質的領、用、存、取都應有嚴格的登記交接記錄。

4.1.5從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員應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設施。

4.2作業前準備

4.2.1作業前,作業負責人應向健康安全環保部門提交放射源作業方案,并對作業人員進行放射源作業方案及其健康安全環保措施交底。

4.2.2作業前,作業方負責人還應組織對放射源的使用工具和設備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向作業監督報告,經其許可后方可作業。

4.2.3基層單位負責人對使用放射源進行健康安全環保管理,組織落實各種防范措施,指揮現場放射源作業。

4.2.4作業前,作業負責人應提交“放射性物品進場申請單”,經基層單位負責人認可后,隨放射源帶到作業現場,現場安全負責人保存該申請單。

4.2.5作業前,作業負責人向現場負責人提交放射源作業方案,對作業人員進行放射源作業方案及其健康安全環境控制措施交底。作業負責人應組織對放射源的使用工具和設備進行檢查,并將情況向現場負責人報告,經其許可后方可進行作業。

4.2.6作業前,現場負責人應將作業時間、作業區域以及防護措施等情況通知現場總監,現場負責人確認并通知現場所有人員后方可進行作業。

4.2.7作業前,現場負責人還要將MSDS相關資料提供給現場人員。使其了解MSDS相關內容后,方可進行作業。

4.3運輸與存放

4.3.1作業方應嚴格遵守《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細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5號)中關于運輸與存放的要求。

4.3.2作業方陸地運輸放射源時應有當地交通部門的運輸許可證,往平臺上運輸放射源時,應申報并辦理相應手續,指派專人押運,裝運箱和源罐上應注有標志,如:危險物質、吊點、運輸要求等。吊裝時,繩套應牢固,操作應平穩,做到慢起、慢放。

4.3.3作業現場不準長期存放放射源,如生產需要臨時存放,則應經現場作業負責人同意。

4.3.4放射源在作業現場存放應有專用的存放裝置,放射源存放應遠離生活區,且不能與爆炸性物質和具有腐蝕的物質同室存放,裝置上應有危險性標識。

4.4廢棄處理

對失效的放射性物質或放射源外殼應送到國家指定的廢棄機構和地點進行處理。

4.5應急處理

4.5.1凡放射性物質丟失或發生事故后,作業監督應立即組織保護現場,采取一切必要的防護措施,控制事故的影響,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4.5.2發生放射源事故或丟失后,作業監督與作業負責人應立即向基層單位負責人匯報,并必須逐級向上匯報。

4.6使用后管理

作業負責人提出退場申請,填寫“放射性物品退場審核單”并經作業監督和現場總監簽字確認后隨放射源帶回陸地。審核單到達陸地后經基層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并留存。

5.相關文件和資料

5.1《危險化學品處理安全管理》(HSE-W-318)

5.2《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細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5號)

5.3《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GBZ98-20**)

6.相關記錄

篇2:附院放射性物質安全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放射性物質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放射事故管理規定》、《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及國家有關規定;并主動接受、配合衛生、公安部門的監督和防護監測機構開展監測工作。

2、建立、健全放射源防護和安全管理檔案,保證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并在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建立放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3、建立放射防護和安全管理組織,設立專(兼)職防護和安全管理人員,落實放射源管理責任制,確保放射安全防護管理人員能接受放射工作法規和安全防護知識培訓,并有效地開展工作;每二個月至少對放射源的管理及防護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有文字記錄。

4、嚴格按放射安全、防護要求設置放射源和防盜、防丟失、防輻射設施,在放射源工作場所設立放射警告、警示標志,并有專人管理。

5、嚴格按放射性物質工作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工作,不超許可范圍工作。從事放射工作人員要及時辦理"放射工作許可證"的申請、換證、復驗審查、變更、注銷等手續。

6、新、改、擴建放射工作場所時,及時辦理預防性審批、驗收等手續。

7、及時組織放射工作人員按時接受個人劑量檢測、放射工作培訓,并做好就業前、中、后的健康體檢的組織工作;放射工作人員持證上崗。

8、未經衛生、公安部門批準,不得購買、轉讓、調撥、借用或自行處置放射源。

9、如發生放射源、設備遺失或者發生放射事故時,及時向衛生監督和公安部門報告。

篇3:醫用放射性物質劇毒試劑等危險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醫院醫用放射性物質、劇毒試劑等危險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醫用放射性物質、劇毒試劑等危險物品的安全管理,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醫院財產安全,根據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規定,特制定我院危險物品安全管理辦法。

一、凡屬我院醫療、化驗、放射、化療用的,能致人中毒成癮的藥物、化學物品、放射元素、氧氣、易燃易爆物品,都屬危險物品。

二、危險物品安全實行分級管理,即保衛科管理和使用科室安全管理。使用科室須有專人具體管理,并要有安全管理辦法及安全管理制度。

三、保衛科由專人對醫用放射性物質、劇毒試劑等危險物品,進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檢查,并造冊登記,建立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檔案,每月檢查一次,作好檢查記錄。遇到節假日前,保衛科組織力量,對危險物品安全集中進行檢查,并作好檢查記錄。對于存在的不安全隱患,應立即下發整改通知書,責令相關部門限期整改。

四、危險物品如發生失竊、失火、爆炸等危急情況時,保衛科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撲救,保護好現場,并立即上報公安機關或消防部門進行處置,對相關責任人和部門按實際情況劃清責任,進行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可移交司法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