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運行維護規定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運行維護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為保證變電站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及其高頻開關電源(以下簡稱直流設備)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延長使用壽命,保證變電站直流母線保持合格電壓和蓄電池的放電容量,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章安裝要求
2.1直流設備通風應良好,運行環境溫度應保持在5℃~35℃,安裝地點應裝設溫度調節裝置。
2.2直流系統可采用單、雙充電器、電池組和電源母線。220kV變電站可采用雙電池組,500kV變電站應采用雙電池組、雙母線方式。
2.3獨立的蓄電池室應有充足的照明,并采用防爆燈具。
2.4蓄電池采用串聯接線,蓄電池之間應保持2cm以上距離,若電池安裝在柜內,上下層之間距離不應小于15cm。蓄電池應保持清潔,極板、極柱接觸應良好,連接螺絲應牢固,不得有放電現象。
第三章交接驗收項目及標準
3.1檢查蓄電池容量。對電池組進行三次充放電試驗,放電終止電壓根據制造廠的規定,2V蓄電池為1.8V。其中一只蓄電池防到了終止電壓,應停止放電。在三次充放電循環之內,若達不到額定容量值的100%,此組蓄電池不合格。
3.2測量電池的絕緣電阻。220V電池組的絕緣電阻不小于0.2MΩ,110V電池組的絕緣電阻不小于0.1MΩ。
3.3測量充電設備的穩流精度不大于±(0.5%-1%),穩壓精度不大于±(0.1%-0.5%),及直流母線紋波系數不大于(0.2%-0.51%)。
3.4測量每只電池端電壓符合廠家規定。
3.5檢查廠方提供的安全閥開啟閉合試驗報告,閉閥壓力應在1kPa~10kPa范圍內,開閥壓力應在10kPa~49kPa范圍內。
第四章運行維護要求
4.1為提高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要做好初充電(一般初充電由廠方進行)。
4.2蓄電池組在正常運行中以浮充電方式運行,浮充電電壓宜控制在(2.23-2.28)V×N,均衡充電電壓宜控制在(2.30-2.35)V×N。
4.3運行中主要監視蓄電池組的端電壓值,浮充電流值,每只蓄電池的電壓值,蓄電池組及直流母線的對地電阻值和絕緣狀況。
4.4蓄電池一般3個月進行一次補充充電,充電裝置應自動或手動進行一次恒流限壓充電→恒壓充電→浮充電。使蓄電池組隨時具有滿容量,確保運行安全可靠。
4.5投運后的蓄電池組,每2-3年應進行一次核對性充放電試驗,運行6年以后的蓄電池組,每年應進行一次核對性放電試驗。
4.5.1一組蓄電池。站內只有一組蓄電池,不能退出運行、也不能做全核對性放電,只能用I10電流恒流放出額定容量的50%,在放電過程中,蓄電池組端電壓不得低于2V×N。放電后應立即用I10電流進行恒流限壓充電→恒壓充電→浮充電,反復充放2-3次,恢復蓄電池組容量,查找蓄電池組存在的缺陷。
4.5.2兩組蓄電池。站內若有兩組蓄電池,可相對其中一組蓄電池進行全核對性放電,用I10電流恒流放出,當蓄電池端電壓下降到1.8V×N時,停止放電,鉻1-2小時后,再用I10電流進行恒流限壓充電→恒壓充電→浮充電,反復充放2-3次,恢復蓄電池組容量,查找蓄電池組存在的缺陷。若經過3次全核對性放電,蓄電池容量均達不到額定容量的80%以上,可認為此組蓄電池使用年限已到,應安排更換。
4.5.3充放電記錄
(1)充放電電流;
(2)電池組電壓;
(3)電池端電壓;
(4)環境溫度;
(5)充放電時間;
4.6日常運行檢查
4.6.1應建立健全運行檢查記錄,一般由值班人員隨班檢查,主要內容有:
(1)控制母線電壓、電流;
(2)合閘母線電壓;
(3)充電電壓、浮充電流;
(4)蓄電池端電壓;
(5)環境溫度;
(6)電池外觀、衛生及連接情況
4.6.2定期檢查記錄
蓄電池定期檢查由檢修人員進行,每季度一次,主要內容有:
(1)控制母線電壓、電流;
(2)合閘母線電壓;
(3)充電電壓、浮充電流;
(4)蓄電池端電壓;
(5)蓄電池開路電壓;
(6)蓄電池內阻;
(7)環境溫度;
(8)電池是否滲液
(9)電池外殼是否有凹凸、裂紋破碎現象;
(10)電池聯接螺絲是否松動;
(11)蓄電池柜(室)衛生情況;
以上記錄均應有工作人員簽名長期保存,以便于對蓄電池運行情況進行分析。
4.7故障處理
4.7.1如發現電池極柱上有硫化現象應將其清除,必要時涂抹凡士林。
4.7.2放電時,如發現個別電池電壓低于最低電壓應將其解除放電。必要時應單獨對其進行過充電處理直至恢復容量。
4.7.3如發現電池組有落后電池,而無法恢復容量時應及時進行更換。發現多只電池容量落后而無法恢復,影響到直流母線電壓時,應更換電池組。如到使用年限應加強對其監視,發現問題及時更換。
4.7.4如有鼓肚、裂紋時應及時更換。
篇2:電力機車防止蓄電池虧電管理辦法
目前,我段電力機車車型有SS4、H*D1C兩種,采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因電力機車蓄電池容量小,采用微機控制的和諧系列機車,微機系統耗電量大,更容易發生蓄電池虧電情況。為了預防蓄電池虧電故障發生,特制定本辦法。
一、管理職責及分工
實行段長領導下的逐級負責管理制度,保證蓄電池的可靠運行。
主管段長:負責蓄電池管理的領導工作。
技術科:負責機車的檢修計劃編制、質量分析、范圍制定等技術管理工作。
教育科:負責運用和檢修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
檢修、整備車間:負責蓄電池的檢修和維護工作。并根據本車間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細化措施。
運用車間:負責落實防止蓄電池虧電的具體工作,并根據本車間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細化措施。
安全科:負責本辦法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考核。
二、機車運用及整備作業過程
1、乘務員交接班必須檢查機車上各屏柜內各種開關位置,防止開關位置不正確構成的隱患。
2、機車運行途中注意觀察機車控制電壓,特別是過分相過程應注意觀察控制電壓表的變化過程,過分相重新合閘后應確認機車控制電壓上升110V左右,保證充電機組正常。
3、途中停留時,斷電20分鐘后,必須升弓合閘,防止過度使用機車蓄電池造成虧電。
4、遇到接觸網停電時,應關閉頭燈、副燈等其它不必要的用電設備(僅保留標志燈),防止機車蓄電池虧電。H*D1C機車:接觸網停電時應斷電降弓,換向手柄、電鑰匙回零位,關閉低壓柜柜上GU1/TCU1(代號=23-F108),GU2/TCU2(代號=23-F109)自動開關。
5、機車整備作業過程中超過20分鐘應斷開機車蓄電池,在不升弓合閘狀態下,用機車蓄電池照明作業不得超過20分鐘。
6、機車整備作業結束,人員離開機車時應斷開機車蓄電池開關。
三、機車專檢及檢修作業過程
機車檢修作業過程應執行相應車型蓄電池的檢修范圍和工藝,防止作業過程引起蓄電池虧電。
1、機車檢修作業過程應及時斷開機車蓄電池,防止虧電。(責任主體,檢修車間)。
2、機車檢修作業過程不得使用輔助壓縮機打風調弓。
3、機車大、中修后應保證機車蓄電池保有容量在標稱容量的80%以上。小輔修應保證機車蓄電池保有容量在標稱容量的60%以上。
四、發生蓄電池虧電后的處理與考核
發生蓄電池虧電后,應及時報活處理,檢修車間應及時進行充電或更換。凡造成蓄電池虧電又隱瞞不報者,執行“誠信從寬,隱瞞從嚴”的原則,加重考核。
1、機車運用(包括多級重聯運行機車、有動力和無動力回送機車、在外單位大中修回送機車)途中發生的蓄電池虧電責任一律定相應的運用車間(兩組充電機組均故障時除外)。
2、整備調車作業過程發生蓄電池虧電責任一律定相應的整備車間。
3、檢修作業過程(包括專檢、臨修、小輔修等)蓄電池虧電責任一律定相應的檢修車間。
4、通過分析LKJ記錄文件,發現存在虧電記錄的責任定擁有當時車權的部門。
5、以擁有車鑰匙作為車權標志,作業過程發生的蓄電池虧電,責任定當時車權部門。外單位在車上作業,引起蓄電池虧電,責任定協助作業的部門。
6、交接過程發現的蓄電池虧電,原則上定交班部門。
7、車上沒有作業人員,未斷開蓄電池開關。按照蓄電池虧電處理,責任定當時擁有車權部門。
篇3:蓄電池機車充電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充電工必須在井下現場向區調度打電話進行交接班,做到上班不來,下班不走。
各點班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充電職責,認真檢查電瓶的電液配比、電池電壓、充電電流等情況,并認真做好充電記錄。
認真檢修機車,做到出車無影響、完好,無失爆出車。
充電工必須認真督促司機和跟車工按時換瓶,以保證每個電瓶都有充電時間,一般應不低于6小時,有事必須及時向調度匯報并做好記錄。
認真按電液配比濃度要求配比酸水,比重一般要求初充前為1。22±1°,充電后達1。26±1°嚴禁超過此標準對電瓶進行充電。
配比酸水時,應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戴上護目鏡,防酸水套等,將硫酸徐徐倒入蒸餾水中,并不斷攪拌,嚴禁向硫酸內直接加水。
充電工必須由持有充電工合格證者擔任,并堅持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