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未遂異常調查統計管理標準規程

未遂異常調查統計管理標準規程

2024-07-11 閱讀 2324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未遂、異常調查統計的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檢查與考核。

本標準適用于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未遂、異常調查統計的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國家電力公司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

浙江省電力公司發電廠二類障礙調查統計細則

3管理職能

安全監察部是公司發電生產中未遂、異常調查統計管理的歸口部門,負責組織對未遂、異常情況的調查、統計、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4管理內容與要求

4.1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對未遂、異常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不得隱瞞任何事實真相。

4.2標準中未明確提及到的其它不安全事件,公司安全監察部和部門領導有權認定為未遂或異常。

4.3未遂是指人員過失,操作錯誤或違反規程制度等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可能造成事故者。未遂按其性質嚴重程度分惡性未遂、未遂。

4.3.1惡性未遂指一旦發生即可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事故。

4.3.2未遂指一旦發生即可造成人員傷害或設備損壞。

4.4異常是指人員過失,操作錯誤、違反規程制度等造成設備故障、損壞或誤停、誤開等,但未構成障礙或事故。

4.5發電部、設備維護部、燃料部等部門可根據本標準,結合本部門的具體情況,制訂差錯管理細則,并報公司安全監察部。

4.6本標準在貫徹執行中,如與上級有關規定相抵觸時,應按上級規定執行。

4.7凡發生以下情況,按惡性未遂統計。

4.7.1在電氣設備上工作,發生觸電或高壓電電擊,經他人協助脫險或瞬時失去知覺后脫離電源未造成后果者。

4.7.2誤入帶電設備間隔(倉位),被他人發現阻止,未造成后果者。

4.7.3在停役檢修的電氣設備上工作時,發現帶有電壓,或由于電源隔離安全措施不完善,在裝設接地線時,驗有電壓。

4.7.4電動工器具由于接地(保護)線錯誤(如相線、零線、地線接錯)、絕緣不良等,在使用時發生觸電,情節較嚴重者。

4.7.5檢修工作未終結,未按規定辦理工作票有關手續,即進行送電操作未造成后果者。

4.7.6遭高壓感應電電擊,情節嚴重者。

4.7.7高處作業未按規定使用安全帶,進行冒險作業,險些造成高空墜落。

4.7.8高處作業未做安全措施或措施不當,1公斤及以上重物或鋒利器具從2米及以上高處落下,以及其他情節較嚴重的高處落物。

4.7.9工作人員從1.5米以上高處墜落,未造成傷害者。

4.7.10使用不合格或未經定期檢驗的安全帶、安全繩、腰帶等安全用具,工作中發生斷裂等,未造成傷害者。

4.7.11人員在吊桿、吊物下停留或行走,以及在設有起重警戒區域內強行通過,情節較嚴重者。

4.7.12未設置明顯警戒,又未派專人看守,在有可能行人的區域內拋擲工具、雜物、材料等,情節較嚴重者。

4.7.13高處作業雖使用了安全帶,但發生高處摔跌懸掛,情節較嚴重者。

4.7.14超銘牌起吊物件時,造成機具部分損傷或鋼絲繩斷股,情節較嚴重者。

4.7.15起吊重物時,發生扒桿翻倒或斷裂,以及工具破碎、繩索斷裂,致使物件下落,情節較嚴重,未造成后果者。

4.7.16未按規定使用砂輪、切割機、角向磨光機等,造成碎片飛出,未造成傷害者。

4.7.17未按規定做好防止機械等轉動的安全措施,而在轉動部件上或轉動的設備上進行工作。

4.7.18轉動設備未按規定裝設防護裝置或裝后任意拆除防護裝置,未造成后果。

4.7.19工作服、辮子、長發等被轉動部件絞住,未造成傷害者。

4.7.20鉆床鉆較大物件時,發生物件(10kg以上)落地,或工作臺上重物(100kg以上)落地,未造成傷害者。

4.7.21機床在工作時,物件飛出,未造成傷害者。

4.7.22電鋸、電刨工作時,物件飛出或鋸條、鋸片斷裂飛出,未造成后果者。

4.7.23跨越運行中的輸煤皮帶或在停止運行的輸煤皮帶上工作時,皮帶突然啟動,未造成后果者。

4.7.24使用榔頭、斧頭時手柄脫出,斷裂或榔頭、斧頭飛出,未造成傷害者。

4.7.25鑿脆性物件時,碎片飛出,險些造成傷害者。

4.7.26未正確使用撬棒,撬棒反打,情節較嚴重者。

4.7.27由于人員過失或設備異常,造成酸、堿等化學品溢出,未造成傷害者。

4.7.28工作中吸進毒物(如油柒、苯、汽油、金屬氣體、有毒氣體),發生昏厥或身體異常者。

4.7.29工作中不慎落水,性質嚴重者。

4.7.30擅自對高溫承壓部件進行拆、裝、焊接等工作,可能造成人身傷害者。

4.7.31氧氣乙炔瓶口起火或瓶爆破,未造成傷害者。

4.7.32暖氣設備、生活容器爆破,未造成傷害者。

4.7.33由于操作不當或其他人員過失,引起閥門或管道損壞,汽水噴出,未造成傷害者。

4.7.34檢修設備,因人員過失而未裝悶頭或設備、管道內剩余汽水未放盡,致使汽水噴出,未造成傷害者。

4.7.35熱力系統設備檢修時,未按規定做好安全隔離措施或誤操作將汽水送至檢修工作地點,未造成傷害者。

4.7.36未按規定辦理動火工作票手續,擅自進行動火工作者。

4.7.37由于駕駛不當,造成機動車輛傾翻、碰撞,未造成傷害或車輛嚴重損壞。

4.7.38機動車在駕駛中發生方向盤、剎車機構失靈或輪胎飛出,情節嚴重者。

4.7.39擅自開機動車或私開執照規定外的車輛或讓無證人員駕駛機動車輛,未造成后果者。

4.8凡發生以下情況,按未遂統計。

4.8.1工具誤碰鄰近低壓帶電部位,發生弧光,無后果者。

4.8.2未與運行人員聯系或工作尚未終結,擅自拆除電氣設備安全措施,威脅人身安全者。

4.8.3在停役的電氣設備上裝接地線時,位置按錯,不能可靠防止突然來電的,被他人發現者。

4.8.4電氣設備復役送電后,“由此上下”,“在此工作”等標示牌遺忘收回,被他人發現者。

4.8.5未按規定做好電氣設備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遺留,即進行辦理開工手續,未造成后果者。

4.8.6未辦理工作票手續,擅自進行設備的試驗和檢修等工作。

4.8.7在高壓設備上工作,由于安全措施不周,掛牌錯誤以及其他違反安全規定等,對人員造成威脅者。

4.8.8在金屬容器內工作,使用在12V以上照明和24V及以上電氣工器具無安全措施,情節嚴重者。

4.8.9非電氣專業人員擅自拆裝帶電的電氣設備或接拆臨時電源。

4.8.10在沒有明顯斷開點的電氣設備(如拉開閘刀或取熔絲)上測量絕緣,可能造成傷害者。

4.8.11搬運金屬物件時,將電源線軋斷、壓破,可能造成觸電者。

4.8.12腳手架嚴重超載、腳手板、橫桿已明顯彎曲,仍在進行冒險作業者。

4.8.13腳手架、扶梯、三腳架在使用時發生斷裂、倒塌或由于腳手架未固定而發生脫頭,傾斜,險些發生高處墜落。

4.8.14未按規定使用梯子,或使用時發生滑動、傾斜,險些造成高處墜落。

4.8.15高處落物擊中戴了安全帽人員的頭部,未造成后果者。

4.8.16其他由于安全措施不周,引起高空摔跌,雖未造成傷害,但情節嚴重者。

4.8.17搬運較大物件時,發生物體翻倒或起吊物件斜拉時,發生晃動,險些傷人者。

4.8.18起吊物件時,由于指揮不當或聯系不妥,險些傷人者。

4.8.19卷揚機未固定好,使用時嚴重移位或卷揚機剎車失靈,致使物件落下。

4.8.20擅自指揮無證人員操作起重機械設備,情節嚴重者。

4.8.21戴手套使用鉆床、車床或其他轉動機具(轉動前搬移物件除外)。

4.8.22手伸入正在運轉的機械設備中,險些造成傷害者。

4.8.23在轉動部件旁做維護保養、清潔等工作時,毛巾、棉紗等物被卷軋,未造成傷害者。

4.8.24停役熱力設備雖已進行隔絕,但未按規定將有關閥門上鎖、掛警告牌等,被他人發現者。

4.8.25誤開已停役設備或運行設備的隔絕門,可能引起人員傷害者。

4.8.26在運行中清理輸煤皮帶滾筒上粘煤或被卡住的煤塊、石塊、木塊和鐵件等,可能造成傷害者。

4.8.27使用汽油、酒精等,由于保管和使用不當,引起險情,未造成傷害者。

4.8.28禁火區域,違章動火作業,瞬時被制止者。

4.8.29人從行駛車輛上摔下,未造成傷害,情節較嚴重者。

4.8.30由于駕駛員過失或車速過快,險些撞車、撞人者。

4.8.31機動車在裝運物件時,未采取可靠措施,行駛中所載物件落下或重物嚴重滑動,情節較嚴重者。

4.9凡發生下列情況,按異常統計。

4.9.1通用部分

4.9.1.1由于人員過失或設備故障,造成全廠有功出力低于調度規定的有功負荷曲線5%以上,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不足30分鐘。

4.9.1.2由于人員過失,主要輔助設備發生異常運行,需停役處理,造成設備無備用,且時間不超過下列規定,從停役起計算。

4.9.1.2.1磨煤機、給水泵、循環水泵、凝結泵、水冷泵、機械真空泵、汽機潤滑油泵、直流油泵24小時。

4.9.1.2.2主變壓器潛油泵及冷卻裝置24小時。

4.9.1.2.3高壓啟備變72小時。

4.9.1.3由于人員過失,主要輔助設備在復役試運行中發生異常,需停役處理,但未影響復役期限。

4.9.1.4非當班運行人員擅自操作或觸動運行設備和備用設備,未造成后果者。

4.9.1.5未開工作票或工作票未辦理好許可手續,擅自拆卸運行設備或備用設備,被運行人員發現阻止者。

4.9.1.6檢修設備尚未辦理好復役手續,就提前進行復役操作者,被發現糾正或未造成后果者。

4.9.1.7未經上一級領導審批或許可,擅自進行操作或擅自更改已批準的操作命令者。

4.9.1.8該投的重合閘、自合閘、聯鎖、熱工保護、備用電源等自動裝置,未經領導批準而撤出運行或遺留者。

4.9.1.9誤動、誤碰熱工或電氣自動裝置,造成短時間內產生異常運行者。

4.9.1.10誤開、誤停主要輔助設備或被迫停止運行,未造成后果者。

4.9.1.11誤拉、誤投備用設備(電源),誤發危急故障訊號者。

4.9.1.12由于人員過失或設備缺陷,發生主輔設備或熱力、電氣和輸煤系統部分部件損壞,造成經濟損失500—5000元以內。

4.9.1.13由于人員過失,造成溢油、漏油、跑酸堿、跑樹脂或損失軟化水,其經濟損失在500—5000元以內。

4.9.1.14由于人員過失,造成生產車輛、機床、機械設備、貴重儀器儀表、量具、專用工具等損壞,其經濟損失在500—5000元以內。

4.9.1.15由于人員過失,造成生產場所起火,其直接經濟損失在200—1000元以內。

4.9.1.16由于人員過失,造成5kw以上50kw以下電動機絕緣損壞,未構成障礙者。

4.9.1.17主要電氣、熱工儀表故障停用時間在4—8小時以內者。

4.9.1.18主要熱工自動裝置故障停用在12—24小時以內者。

4.9.1.19由于監視不嚴,對主要儀表失靈或指示異常,1小時內中未發現,發現后又未及時匯報處理者。

4.9.1.20由于人員過失或設備故障,造成閥門損壞,法蘭床破損或其他輔助設備損壞,利用低谷停役修復者。

4.9.1.21由于人員過失,造成異常運行,威脅主設備或主要輔助設備的安全運行。如誤開、誤關主蒸汽、給水、循環水、油系統等主要閥門,被他人發現阻止,未造成后果者。

4.9.1.22由于檢修質量不良或維護不當,使主要輔助設備缺油等,造成軸承溫度、震動超過限額而緊急停用,未損壞設備者。

4.9.1.23一般輔助設備在運行、檢修、備用中發生主要部件損壞。

4.9.1.24發生直流接地,未能在二小時內確定故障點,有關人員接到任務后在二小時內,未下結論予以消除者。

4.9.1.25一臺機組失去表盤的電源,影響對主要表計的監視,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不足30分鐘。

4.9.1.26由于人員過失,低壓設備操作或工作時,造成短路或接地,引起開關跳閘或熔絲熔斷,未造成后果者。

4.9.1.27報表、記錄(包括檢修測量和試驗數據等)弄虛作假,未造成后果者。

4.9.1.28檢修工作票任務中的停役設備,誤寫為運行設備或備用設備,工作票中的重要安全措施遺留、錯誤,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設備損壞,其工作許可人在審票時發現,責任屬工作票簽發人,現場工作時發現,責任屬工作許可人。

4.9.1.29消弧線卷,電抗器發生異常,停用時間在12—24小時以內。

4.9.1.30主要設備的后備保護,主要輔助設備繼電保護該投而未投、誤投、誤跳、拒動或定值定錯,未構成障礙者。

4.9.2運行部分

4.9.2.1由于操作不當,引起熱力管道水沖擊,導致保溫層脫落或支架震裂。

4.9.2.2由于操作不當,在啟動或試驗泵時,造成打空、悶泵發熱或其他異常,未造成后果者。

4.9.2.3由于監視不嚴、調節不當,造成給水壓力低,須增開給水泵,未造成后果者。

4.9.2.4由于監視不嚴、調節不當等原因,致使真空下跌0.004—0.013Mpa。

4.9.2.5由于監視不嚴或操作不當,造成除氧器、加熱器滿水或除氧器水位低于限額。

4.9.2.6汽機沖轉后,由于控制不當,致使轉速到“零”或突然上升到1000轉/分以上,未造成后果者。

4.9.2.7由于維護、調節不當,引起汽機冷油器出口溫度、回油溫度、汽機差脹、水冷箱水位、油箱油位等超過規程限額。

4.9.2.8由于人員過失監視不嚴,發電機風溫超過規程限額。

4.9.2.9油系統操作時,閥門方向搞錯,被他人發現制止者。

4.9.2.10錯加油種而引起明顯的油質變化,不影響機器正常運行者。

4.9.2.11由于人員過失或操作不當,引起除氧器安全門動作。

4.9.2.12由于監視不嚴或操作不當,致使汽鼓水位上升或下降75mm(啟、停及外界負荷突變例外)。

4.9.2.13由于監視不嚴或操作不當,主蒸汽溫度超過規程規定限額,且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未達障礙者。

4.9.2.14由于人員過失,燃燒室內有存油、存粉在點火或停爐后引起自燃爆炸,未構成障礙者。

4.9.2.15由于人員過失,造成燃油及煤粉噴出爐外,未構成火警者。

4.9.2.16一次水位未投,被他班或他人發現者。

4.9.2.17由于人員過失或操作不當,造成磨煤機、給粉機嚴重堵塞或出口溫度超過允許值,須停磨處理,未構成障礙者。

4.9.2.18由于人員過失或操作不當,造成煤粉管堵塞或煤粉自燃;煤粉管燒紅而需撤出運行處理,未構成障礙者。

4.9.2.19由于人員過失或操作不當,造成鍋爐尾部再燃燒,排煙溫度未超過允許規定值。

4.9.2.20由于人員過失或監視不嚴,引起鍋爐安全門動作,未構成障礙者。

4.9.2.21由于人員過失,引起灰漿泵、灰管堵塞或池溢灰水。

4.9.2.22由于人員過失,一般保護裝置或自動裝置未投或誤投,被他人或他班發現,未造成后果者。

4.9.2.23由于人員過失或操作不當,造成合格水浪費,情節嚴重者。

4.9.2.24低壓設備上帶負荷拉、合閘刀(允許用閘刀操作的除外)或取、放熔絲(特殊情況例外),未造成后果者。

4.9.2.25帶負荷拉、合有(無)閉鎖裝置的閘刀或帶接地閘刀(線)合進、出線閘刀、開關時、被他人發現阻止者,未構成事故障礙者。

4.9.2.26由于操作不當,使發電機強勵裝置或過流繼電器動作。

4.9.2.27由于操作不當,使自合閘、重合閘動作或主要輔助設備自起動。

4.9.2.28運行中的設備,強勵未按規定投入或解除,被他班發現者。

4.9.2.29運行中變壓器進行加油時,未解除重瓦斯跳閘壓板,被他人發現或未造成后果者。

4.9.2.30強油循環變壓器投運后,冷卻裝置未投入,時間超過10分鐘被他人發現或未造成后果者。

4.9.2.31輸電線路重合閘,廠用電自合閘未按規定投入,被他班發現者。

4.9.2.32操作工具、用具等物遺忘在電氣設備上,需停電或停運其他設備方能取出,未造成后果者。

4.9.2.33調換發電機碳刷不當,產生異常者。

4.9.2.34發電機,變壓器及主要輔機設備啟動前應測絕緣而遺忘,即投入運行者。

4.9.2.35備用設備未按規定定期進行試驗、切換,被他人發現者。

4.9.2.36倒閘操作時,不穿絕緣鞋、不戴絕緣手套或裝設接地線時不驗電、放電、被他人發現,未造成后果者。

4.9.2.37未經有關領導同意批準,擅自進行解鎖操作者。

4.9.2.38送出錯誤的化學分析報告,造成一定后果者。

4.9.2.39化學配錯試劑,濃度不準確,被他人發現者。

4.9.2.40由于化學處理不當,影響鍋爐給水水質不合格,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

4.9.2.41由于操作不當,連續向水箱送不合格除鹽水,時間超過30分鐘。

4.9.2.42由于操作不當或監視不嚴,造成除鹽水箱水位在低水位線以下,當班不能恢復者。

4.9.2.43由于人員過失,造成中間水泵、除鹽泵、酸堿泵等設備損壞,未達障礙者。

4.9.2.44不按規程操作,致使離子交換器再生不良,造成返工者。

4.9.2.45未按規定取油、汽、水樣者。

4.9.2.46由于操作不當,造成溢酸、溢堿、溢樹脂,經濟損失在500——5000元以內。

4.9.2.47輸煤皮帶損壞2米以上,未達障礙者。

4.9.2.48擅自停用煤鐵分離器,被他人發現者。

4.9.2.49由于人員過失,造成原煤倉斷煤,未構成障礙者。

4.9.2.50操作不當,造成起重機械鋼絲繩斷股可能斷裂,未造成后果者。

4.9.2.51由于人員過失或未按規定定期檢查維護,致使運行中的主要輔助設備缺油或加錯油種,造成軸承發熱損壞,未構成障礙者。

4.9.3檢修部分

4.9.3.1檢修工作中主要部件裝錯、拆錯、漏拆、漏修以及規定的檢修項目漏修,驗收時被他人發現,未造成后果者。

4.9.3.2檢修中未經上級領導同意,擅自取消規定的檢修項目或試驗項目。

4.9.3.3檢修中錯用材料或錯加油種,返工耗料,造成經濟損失500-5000元以內。

4.9.3.4不掌握檢修項目和技術標準,也不向領導提出,不按檢修文件包規定,盲目進行檢修,造成設備損壞,未達障礙者。

4.9.3.5設備檢修時,重要部位間隙忘記測量,驗收時被發現,須返工者。

4.9.3.6由于人員過失或看錯圖紙,造成加工部件不合格,需返工,造成經濟損失在500—5000元以內。

4.9.3.7由于人員過失或檢修質量不良,主要設備或主要輔助設備復役投運時發生異常,需停運處理,未影響復役時間。

4.9.3.8重要部件(高溫、高壓),使用材料無質保書或未經金屬監督檢驗合格,擅自使用,驗收時被發現糾正者。

4.9.3.9設備檢修時,技術標準不合格,未經有關技術領導同意或批準,擅自裝復者。

4.9.3.10蒸汽、給水、減溫水、凝結水流量等孔板裝反,主要儀表管路接錯,影響儀表投運,在復役后被發現者。

4.9.3.11蒸汽、給水、循環水、油系統、冷卻水等管道、閥門,由于檢修質量不良試運泄漏,需停役處理造成啟停損失,未達障礙者。

4.9.3.12由于人員過失,造成受壓容器、主要管道、聯箱及重要部件損傷,未達障礙者。

4.9.3.13由于人員過失,汽、水、油管道內遺留雜物及逆止閥裝反,驗收時被發現者。

4.9.3.14由于人員過失或檢修質量不良,造成凝汽器、加熱器、抽氣器、水冷器漏水、漏油以及一次受壓部件在水壓中發現泄漏嚴重,需處理后再次水壓者。

4.9.3.15一級動火項目,由于檢修、焊接不良、發生泄漏,需再次動火消漏者。

4.9.3.16違反油區動火制度,經指出不聽勸告者。

4.9.3.17由于檢修質量不良,調正閥門在開停機時軋煞或自動主汽門關不嚴,汽機不能維持空負荷運轉或危急保安器拍不掉。

4.9.3.18吊裝汽機轉子或揭、蓋缸時,碰壞葉片、汽封、軸承等,未達障礙者。

4.9.3.19由于檢修質量不良,造成鍋爐安全門嚴重漏汽或誤動,未達障礙者。

4.9.3.20由于檢修質量不良,汽機投運后,油中帶水,影響油質。

4.9.3.21由于檢修質量不良,致使汽水分離器在運行中脫落或質量不符合標準,影響汽水品質,未達障礙者。

4.9.3.22檢修或試驗中誤碰、誤動運行設備,或擅自啟、停輔助設備,未造成后果者。

4.9.3.23配有執行機構的連桿、檔板,因檢修質量不良,致使遙控失靈或燒壞執行機構電動機,使運行設備發生異常,未構成障礙者。

4.9.3.24繼電、電氣、儀控保護、自動裝置檢修后,不能及時投用,經檢查發現有缺陷,造成延期返工,而在8小時內仍無法投運者。

4.9.3.25主要電氣、儀控儀表接線錯誤、漏拆、漏接及規定檢修項目漏做,驗收時被發現者。

4.9.3.26擅自或誤將運行中的主要電氣、儀控儀表及儀控自動和保護裝置停用或校驗維修,未造成后果者。

4.9.3.27校驗主要電氣、儀控儀表在工作票終結后,未將其恢復正常而擅自離開,也未與有關人員說明原因,致使主要表計失去指示2小時及以上者。檢修質量不良,造成儀表超差或投運后發現嚴重漏水、漏汽、堵塞等,影響表計正常運行,時間超過8小時者。

4.9.3.28變壓器分接頭調錯,繼電保護整定值定錯,驗收時被發現者。

4.9.3.29電氣設備檢修后,在復役操作過程中發現一、二次系統漏接、錯接、一次對接螺絲未擰緊或其他異常者。

4.9.3.30由于檢修質量不良,造成充油電氣設備漏油、油位已下降到低油位(油位計下部能看到一點油位)。

4.9.3.31因檢修工作不慎,將電流互感器次級開路、電壓互感器次級短路,造成熔絲熔斷或小開關跳閘。

4.9.3.32電氣預防性試驗超周期,開關跳閘次數超限不檢查(特別情況例外)。

4.9.3.33因檢修質量不良,造成帶電時燒壞低壓開關。

4.9.3.34在復役操作時,發現高壓開關或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拒動,未影響復役時間。

4.9.3.35勵磁機檢修后投運時,發現極性接反或自動勵磁裝置在運行中失靈,未造成后果者。

4.9.3.36行車、電動閥門、電動葫蘆等限位開關裝置裝錯不起作用,可能造成人身和設備事故者。

4.9.3.37由于檢修質量不良,致使給水自動、汽壓、汽溫自動裝置等失靈,其波動超運行限額參數,未構成障礙者。

4.9.3.38由于人員過失,在設備(包括電氣)內部,遺留零件、工具或雜物,在驗收時發現取出者。

4.9.3.39由于人員過失,造成發電機、變壓器、高壓電動機等絕緣損壞需要處理修補,未構成障礙者。

5檢查與考核

5.1本標準的執行情況由公司分管領導和安全監察部組織檢查與考核。

5.2按《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考核標準》進行檢查與考核。

篇2:設備限額與機組異常情況管理標準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設備限額與機組異常情況管理的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檢查與考核。

本標準適用于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設備限額與機組異常情況的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原能源部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

原水利電力部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

國家電力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

國家電力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規定

國家電力公司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

國家電力公司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

浙江省電力工業局浙江省電力系統調度規程

3管理職能

設備管理部是公司設備限額和機組異常情況管理的歸口部門,負責設備限額和機組異常情況管理的檢查與考核。發電部、燃料部負責發電設備限額及機組異常情況處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4管理內容與要求

4.1設備限額管理

4.1.1設備限額管理的內容

4.1.1.1設備運行參數變動的允許范圍以及允許的變動速率。

4.1.1.2設備異常運行時相應參數的報警值、自動跳閘或緊急停運值。

4.1.1.3備用設備自動投用、停止的相關參數定值。

4.1.1.4設備運行參數超限額或異常運行允許的持續時間和累積時間。

4.1.2設備限額編制的依據

4.1.2.1設備制造商提供的聯鎖保護定值。

4.1.2.2設備制造商提供的設備使用說明書和設備運行曲線。

4.1.2.3制造商的有關聯系單。

4.1.2.4設備調試報告。

4.1.2.5設備技術改造或異動執行報告。

4.1.2.6上級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標準、規程和反事故技術措施。

4.1.2.7國內外同類型發電設備的運行經驗。

4.1.3設備限額的確定和管理職責

4.1.3.1設備限額,由發電部、燃料部負責編制,設備管理部負責審核,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4.1.3.2設備限額與現場生產實際不相適應而需更改時,應由相應的運行專工提出書面更改意見,說明更改的原因和技術依據,經設備管理部審核,報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助理)批準后執行。

4.1.3.3設備限額更改后,應由運行專工負責對相應的運行規程和圖紙資料修改,并聯系、督促相應設備管理人員進行相關定值修改。修改后的定值應及時公布和存檔,同時將相應規程和圖紙資料的修改情況,向有關人員交代清楚。

4.1.3.4設備限額每年核對一次,發現不符合時應及時更改。

4.1.3.5在集控室、煤控室、灰控室、化控室應有相應專業的設備限額標準本,值長處應有公司所有生產設備的限額標準本。

4.1.3.6各控制室應設有設備參數超限額的專門記錄臺帳。

4.1.3.7各控制室的生產過程監控計算機,應具備各運行參數的超限報警、記憶、超限時間記錄以及相應的打印功能。

4.1.3.8當運行設備參數發生超限報警時,運行人員應按運行規程的規定迅速處理,并做好超限記錄。

4.2機組異常情況管理

4.2.1當機組發生異常情況時,應根據運行規程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按照保人身、保電網、保主設備安全的原則進行處理。當值值長、單元長或煤控班長應作出必要的指示,各崗位運行人員互相配合,盡快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對人身和設備的危害,盡可能保持設備繼續運行。事故的處理情況應及時逐級匯報。

4.2.2在事故處理中,各級運行崗位的值班員,必須堅守崗位,迅速而正確地按運行規程的規定自行處理,事后立即向上級匯報。

4.2.3如果事故發生在交接班過程中而交接班的簽名手續尚未完成時,應立即停止交接班。交班的全體運行人員必須堅守崗位處理事故,接班的全體運行人員應在交班值長、單元長或煤控班長指揮下協助處理事故,待事故處理告一段落,由交接雙方值長或煤控班長決定是否繼續進行交接班。

4.2.4發生事故時,發電部或燃料部領導、運行專工應趕赴現場協助值長或煤控班長處理事故,對各崗位運行人員作出必要的指令,但所發指令不得與值長、單元長或煤控班長的命令相抵觸。若要改變運行方式,應同值長、單元長或煤控班長協商,由值長、單元長或煤控班長向運行人員發令操作。

4.2.5事故發生后,對事故現場和損壞的設備未經調查,不得任意變動(搶救受傷者例外),需要立即搶修時,必須經公司安全監察部、設備管理部同意,并經公司分管領導批準。

4.2.6事故處理完畢后,當值運行人員應將事故發生的經過和處理情況如實記錄在交接班簿上,不得弄虛作假,隱瞞事故真相。下班后,當值值長或煤控班長和部門安全員,應立即召集當值人員盡快整理出事故的原始材料,對事故的發生、擴大及處理的全過程進行分析,并寫出書面報告。

4.2.7事故發生的有關原始記錄,如操作報警記錄打印件、流量、水位、壓力、溫度、振動等記錄,未經安全監察部、設備管理部或部門安全員同意,任何人不得隨便取走,更不得涂改。如需作必要的標記(如發生時間及其它記號時)必須有當值值長、單元長、煤控班長或部門安全員在場并同意。

5檢查與考核

5.1本標準的執行情況由公司分管領導和設備管理部組織檢查與考核。

5.2按《浙江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考核標準》進行檢查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