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材料進貨檢驗作業指導書

工程材料進貨檢驗作業指導書

2024-07-11 閱讀 2450

工程材料進貨檢驗指導書4

1、工程樁(鋼筋砼預制方樁)進貨檢驗指導書

(1).工程樁尺寸允許偏差:

項目允許偏差(MM)

橫斷面邊長±5

樁頂對角線之差10

保護層厚度±5

樁身彎曲矢高≤1‰樁長且≤20

樁尖中心線10

樁頂平面對樁中心線的傾斜≤3

錨筋預留孔深-0至+20

漿錨預留孔位置5

漿錨預留孔徑±5

錨筋孔的垂直度≤1%

(2).樁的表面應平整、密實,掉角的深度不應超過10MM,且局部蜂窩和掉角的缺損總面積不得超過該樁表面全部面積的0.5%,并不得過分集中。

(3).由于混凝土收縮產生的裂縫,深度不得大于20MM,寬度不得大于0.25MM,橫向裂縫長度不得超過邊長的一半。

(4).樁頂和樁尖處不得有蜂窩、麻面、裂縫和掉角。

(5).每批進貨中按100%全檢。

(6).每批檢驗中,10%以上不合格者,則認為該批為不合格。

2、塑鋼門窗進貨檢驗指導書

(1).窗框、窗扇外形尺寸允許偏差:

窗高度和寬度尺寸范圍300-900901--2000>2000

窗尺寸允許偏差≤±2.0≤±2.5≤±3.0≤±3.5

(2).窗框、窗扇對角線尺寸之差不大于3.0MM。

(3).窗下檻應有出水槽。

(4).窗框、窗扇表面應平滑、色澤均勻一致,無污染、無裂紋、無氣泡、無扭曲、無彎曲,焊縫平整,無明顯劃痕、雜質、磨點等缺陷。

(5).窗用增強型鋼及其緊固件的表面應經防銹處理,增強型鋼的壁厚應不小于1.2MM。增強型鋼不得松動,用于固定每根增強型鋼的緊固件不得少于3個,其間距應不大于300MM,距型鋼端頭應不大于100MM。

(6).五金配件的型號、品牌及數量等應符合合同規定。

(7).饈門窗四角所用材料為吹塑薄膜,并包扎好。型材正表面有貼膜保護,應有防雨措施并保持清潔。

(8).塑鋼門窗的玻璃需無明顯劃痕(以1.5M距離肉眼看不見為準)、無氣孔。

(9).運輸、裝卸過程中捆扎穩妥,以保證產品不受磨擦損傷,表面完好。

(10).每批進貨中按100%全檢。

(11).每批檢驗中10%以上不合格者,則認為該批不合格。

3、進戶門進貨檢驗指導書

(1).尺寸允許偏差:

項目允許偏差(MM)

門框翹曲3

門扇翹曲2

框、扇對角線長度2

一平方米內平整度2

框高、寬+0

-1

扇高、寬+1

-0

裁口、線條和結合處0.5

冒頭或欞子對水平線±1

(2).表面應凈光或砂磨,并不得有創痕、毛刺和錘印。

(3).框、扇的線型應符合設計要求、割角、拼縫應嚴實平整。

(4).配件型號、品牌及數量均需符合要求。

(5).每批進貨中按100%全檢。

(6).每批檢驗中,10%以上不合格者,則認為該批為不合格。

篇2:進貨物資檢驗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嚴把進貨物資質量關,特制訂本標準。

2、管理要求

2.1凡供應部門采購的A類關鍵物資,應由經分承包方能力評審后的定點單位供貨,不得更改,否則,檢驗員可拒檢,如需更改,應重新進行分承包方能力的評定,

2.2進廠物資的檢驗,必須根據技術標準、圖紙要求、訂貨合同、產品標準及國家標準等進行質量檢驗。

(1)凡進廠的關鍵A類物資、專檢員必須根據工廠標準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進行檢測,如本廠無檢測手段,必須定期取樣委托有資格的檢測單位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作為驗收的依據。

(2)對B類重要物資,必須有質保書及相關質量文件報質量部驗證。

(3)對C類一般物資,必須具備生產廠家的合格證,報質量部驗證。

2.3經驗收合格后,專檢人員必須簽發"檢驗合格單"通知入庫,并將供貨單位質保單及理化檢測報告一并存檔備案。

2.4經驗收不合格的物資不得入庫,更不能用于生產,質檢科應及時填寫"不合格通知單"通知供應部門作退貨處理。

2.5原輔材料的代用、因用均由生產部、技術部、全質辦及技術副總簽署意見,方可使用,如不能代用或回用,則不準在生產中使用,需辦理退貨或索賠手續。

2.6專檢人員需監督倉庫管理人員做好不合格物資的隔離與處理工作,其工作結果要有記錄。

2.7負責進廠物資檢驗的專檢人員有權阻止庫存失效、變質、銹蝕或過期而未復驗的物資用于生產。

篇3:工廠進貨檢驗試驗控制程序

工廠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1.目的

驗證分承包方提供的產品是否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確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外購、外協件不被投入使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外購外協件進廠的檢驗或試驗的質量控制活動。

3.定義

4.職責

4.1質保部質管室負責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的歸口管理及檢驗作業指導書的制訂、審批。

4.2技術開發部負責有關原材料技術標準的制訂。

4.3計劃供應部負責原材料和外購件到廠后向質保部報檢。

4.4倉庫保管人員負責作好原材料、外購件的入庫手續。

5.工作程序

5.1檢驗和試驗策劃

5.1.1由技術開發部負責根據產品的過程流程圖、PFMEA、顧客指定特性值、相似產品/工藝資料制訂檢驗流程計劃(包括產品形成過程中的所有檢驗,包括外委檢驗),并將其供現場使用。

5.1.2質保部根據檢驗流程計劃編制檢驗規程,對所需檢驗的項目和方法作出規定,其內容必須包括檢驗方法、檢驗工具以及精度、抽樣方法(接收準則C=O)、評定(統計)方法、記錄方式,注明是否需要提供質保書/自檢報告,對于目檢項目的極限樣件顧客要求時須經認可。

5.2對原材料、外購外協件必須進行檢驗和試驗,確保不合格原材料、外購外協件不入庫、不投產、不使用。

5.2.1進貨物資檢驗工作流程

a.原材料、外購外協件進廠應分類分批存放在倉庫指定地點,并附系"待檢"標識。

b.原材料、外購外協件進廠后,由計劃供應部填寫《材料入庫驗收單》,并附分承包方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提交質保部檢驗,如不符合手續,質保部可拒絕接收。

c.質保部根據進貨檢驗作業指導書進行檢驗和試驗,作出合格與否的結論并做好記錄。如本廠無檢驗手段時,可由本廠檢驗員赴分承包方現場檢驗或定期委外檢驗。

d.質保部可采用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對進貨產品進行驗證。

--根據檢驗指導書進行全數或抽樣檢驗和試驗;

--由認可的測試機構出具檢驗/試驗報告并核對報告;

--根據事先在技術質量協議中規定的檢驗項目,對分承包方提供的產品質量保證書和自檢報告進行確認。

d.檢驗和試驗合格的原材料和外購外協件,由檢驗員在《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上蓋檢驗章,交計劃供應部,由計劃供應部倉庫保管員辦理入帳手續并作好批次標識。

f.檢驗或試驗不合格的,由檢驗員在《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上簽字并寫出不合格原因,交計劃供應部并對該產品明確標識。庫房保管員要妥善保管,嚴加隔離,計劃供應部應及時與分承包方聯系處理。

g.檢驗人員應按相關檢驗指導書或驗收標準規定填寫各項檢驗、試驗記錄和報告并定期整理,連同質量原始憑證存檔保管,檢驗和試驗報告要有檢驗人員蓋章簽字方可有效。

5.3進貨檢驗應于收到《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后三日內驗畢。如因生產急需來不及驗證而放行時,按《原材料和外購件緊急放行制度》執行。

5.4質保部應定期對進貨檢驗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編寫《分承包方供貨情況統計表》,必要時可召開質量分析會,及時準確掌握分供方產品質量狀況,以此作為評價分承包方依據之一,并作好記錄,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5.5對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購外協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執行。

5.6檢驗記錄內容

a.進貨時間、分承包方名稱、供貨批號;

b.檢驗項目(額定值)、抽樣數據;

c.檢驗產品名稱、零件號、供貨等級、數量;

d.幾何尺寸/材質/性能檢驗實測值、判定結果;

e.檢驗日期、檢驗員簽名蓋章等。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10.01-01《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

QR/SH10.01-02《緊急放行申請單》

QR/SH10.01-03《分承包方供貨情況統計表》

QR/SH08.01-01《工藝流水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