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檢驗檢疫科職責
1.負責轄區內進出境動物、動物產品、植物、植物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進出境動植物檢疫的法律、法規、實施細則、管理辦法及操作規程。
3.負責授權范圍內進境動植物、動植物產品許可的預審工作。
4.負責收集國內外動植物疫情,并進行分析整理、提供相關信息。
5.負責本轄區出口廠、存儲庫的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工作。
6.負責本轄區內動植物及其產品疫情監測,搞好科研工作。
7.負責出人境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檢驗檢疫業務咨詢,制訂工作計劃,指導工作。
8.負責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2:動植物檢驗檢疫科崗位職責
1.負責轄區內進出境動物、動物產品、植物、植物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進出境動植物檢疫的法律、法規、實施細則、管理辦法及操作規程。
3.負責授權范圍內進境動植物、動植物產品許可的預審工作。
4.負責收集國內外動植物疫情,并進行分析整理、提供相關信息。
5.負責本轄區出口廠、存儲庫的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工作。
6.負責本轄區內動植物及其產品疫情監測,搞好科研工作。
7.負責出人境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檢驗檢疫業務咨詢,制訂工作計劃,指導工作。
8.負責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3:檢驗檢疫局績效考核制度范本
檢驗檢疫局績效考核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考核目的。
?通過客觀評價員工的工作績效,幫助員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公司整體績效,實現公司發展戰略;
?建立良好的公司價值評價體系,努力實現科學評估、合理分配價值,從而驅動員工積極創造價值,形成良性循環;
?基于戰略持續改進,考核的目的不僅僅是根據結果獎優罰劣,更重要的是不斷地引導員工持續地改進工作;
?通過績效考核促進上下級溝通和各部門間相互協作,增進團隊合作精神。
第二條考核原則
考核工作遵循以下原則
?戰略一致性原則;
?績效導向性原則;
?指標多元性原則;
?平等公開性原則;
?利益相關性原則。
第三條考核用途
考核結果的用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薪酬分配;
?崗位調動;
?員工培訓;
?職稱評定。
第二章考核的組織機構
第四條組織機構
(一)薪酬考核委員會
薪酬考核委員會是集團績效管理最高權力機構,由集團總監級以上人員組成,統領全集團考核工作,主要承擔以下職責。審批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
?監控考核激勵體系的運行;
?審批對各部門的績效考核方案;
?審批部門(中層管理人員)的考核結果;
?審批與年度考核結果掛鉤的薪酬獎懲措施;
?最終處理績效考核申訴。
(二)人力資源部
作為薪酬考核委員會的日常辦公機構,同時也是集團考核工作的具體組織執行機構,主要承擔以下職責:
?負責擬定集團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對各部門的考核過程進行監督與檢查;
?匯總統計考核評分結果,制作工資表;
?受理、處理員工的考核申訴;
?建立員工考核檔案,作為基薪職級調整、崗位調動的依據;
?根據考核結果制定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三)總經理助理
?負責集團經營目標在各部門的分解;
?負責擬定各部門的績效考核方案(指標設立、指標權重、目標值、計分規則等);
?對各部門考核工作進行培訓與指導,協助各部門建立崗位考核指標和標準;
?考核期末收集匯總考核材料和數據,計算各部門的KPI指標得分。
(四)各部門負責人
?負責建立部門內員工的考核方案;
?負責對所屬員工的考核評分;
?負責所屬員工的績效面談,并幫助員工制定績效改進計劃;
?負責部門考核工作的組織與監督;
?配合人力資源部協調處理考核申訴。
第五條考核對象、周期、時間
?分子公司領導:一年;考核周期結束后一個月完成;
?集團中層:半年;考核周期結束后兩周完成;
?技術人員:一年;考核周期結束后一個月完成;
?普通行政人員:半年;考核周期結束后兩周完成;
?普通作業人員(包括主管):一季度;考核周期結束后一周完成;
?集團各部門:半年考核周期結束后兩周完成;
?部門內項目組:一季度考核周期結束后一周完成。
第三章考核的維度及權重
第六條各類人員的基本考核維度為:關鍵績效指標(KPI)、工作態度指標、工作能力指標。
第七條三類指標的權重分配為:50、20、30。
第八條考核內容。
(a)關鍵績效指標
考核維度指標內容權重
隊伍建設20
關鍵績效指標KPI
客戶滿意30
管理目標達標率30
成本控制20
(b)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指標
①員工
考核
維度
指標
內容
評價標準權重
工作
能力
專業知識
系統的掌握崗位要求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工作效率和質量高
60學習創新注重學習,經常有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在實際工作中有效應用
40責任心嚴格按照集團要求認真履行相應工作職責,避免因工作拖延、疏忽給集團造成不良影響25
工作態度
積極性
為更好完成任務,主動付出額外努力,始終高熱情、高標準要求自己25
團隊精神以集團利益為首要責任,注重與其他員工的協作與配合25
紀律性自身要求嚴格,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無違紀行為25
②中層管理人員
考核指標
評價標準權重
維度內容
工作能力
計劃、執行能力
工作計劃性強,能圍繞集團策略和目標制定本部門計劃、目標且內容周密,并按計劃完成30
學習創新
主動、快速學習新知識和技術;對本部門工作、方法進行創新或提出可行建議,取得良好效果30
業務能力
系統掌握崗位要求的專業技能并靈活應用,效率和質量高,并有效指導下屬30
溝通協調
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較好;善于傾聽他人想法并在此基礎上表達主見,保持下屬統一行動10
工作態度
精神狀態
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為更好完成任務,主動付出額外努力,始終高熱情、高標準的工作40
工作作風
堅持原則,秉公辦事,行為高潔;自身要求嚴格,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無違紀行為30
團隊精神以集團利益為首要責任,
注重部門間協作與配合30
③高層領導
考核維度
指標內容
評價標準權重
戰略思維能力
深刻理解集團戰略,深層分析對集團內外部影響因素,對所領導領域有深刻的思考和清晰的思路20
工作能力
決策執行能力
善于把握時機,做出果斷、正確決策;支持、明確集團可行的計劃和目標,并保證高效高質完成20
學習創新
主動、快速學習和應用新知識、理念;積極推動改革
創新20
溝通協調
善于傾聽他人想法并在此基礎上表達主見,保持下屬統一行動20
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
知人善任,注重后備人才培養;不斷提高員工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創造部門內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工作氛圍
工作態度
精神狀態
有強烈的使命感和事業心;樂于奉獻,敬業執著;始終高熱情、高標準的工作且主動改進工作
工作作風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廉潔自律,行為高潔30
團隊精神
有強烈的大局意識,始終將集團利益放于首位,不計個人得失,注重部門間協作與配合
第九條考核總成績計算公式:
考核總成績=KPI指標得分*50%+GS指標得分*20%+典型事件指標得分*10%+工作能力指標得分*10%+工作態度指標得分*10%
第十條最終考核結果采用百分制。
第十一條考核結果應用于績效獎金、效益薪酬等工資內容,具體情況由集團領導班子討論決定。
第四章考核方案的制訂
第十二條部門(項目組、集團中層、子公司領導)考核方案的制定。
?考核期初,集團總經理助理分析上一考核期集團的業績狀況和本期的經營目標,提出當期部門考核方案草案,包含考核指標、考核標準、指標權重和指標考核方法。
?集團總經理助理將部門考核方案草案發送給各部門和薪酬考核委員會。
?各部門負責人向薪酬考核委員會就此提出意見和建議。
?薪酬考核委員會討論確定部門考核方案。
?部門績效考核方案一經確定在考核期內不再改變。
?項目組考核方案由部門負責人制訂。
第十三條普通員工(技術人員)考核方案的制定。
各部門負責人分析上一考核期部門的考核結果和本期工作目標,擬定當期部門內各員工考核方案草案,征求員工意見后上報人力資源部和薪酬委員會,經批準后實施。
第五章考核的關系及記錄
第十四條考核關系。
?部門績效考核人為集團領導班子成員;
?項目組績效考核人為部門領導;
?中層、分子公司領導的主要考核人為集團領導,次要考核人為下屬員工及相關部門領導;
?其他人員的考核人為本部門領導。
第十五條考核記錄。
?考核周期期初,被考核人的考核維度、指標和權重以及考核標準等由直接上級向被考核者解釋、說明、討論并相互認可;
?考核主體對被考核人建立日常考核臺帳,記錄考核內容,作為考核打分依據,在被考核人有疑義時作為原始憑證,以便考核申訴處理。
第六章考核的結果及反饋
第十六條考核結果等級劃分:優等:91分以上;甲等:80-90分;乙等:70-79分;丙等:60-69分;丁等:59分以下。
第十七條直接上級將最終考核結果反饋給被考核人,雙方就考核結果面談。直接上級須明確指出被考核人的成績、不足及需要改進之處,聽取被考核人的意見并詳細記錄。
第十八條考核中較突出或重復出現的問題,須上級協助直接下級制定績效改進計劃,并指導和監督直接下級績效改進工作。
第七章考核的申訴及處理
第十九條對考核結果不清楚或持有異議的,可采取書面形式向人力資源部及薪酬委員會申訴,人力資源部負責一般申訴的協調、處理,薪酬考核委員會是員工考核申訴的最終處理機構。
第二十條員工以書面形式向人力資源部提交申訴書。申訴書內容包括:申訴人姓名、部門、申訴事項、申訴理由。
第二十一條人力資源部接到職工申訴后,應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復。對于申訴事項無客觀事實依據,僅憑主觀臆斷的申訴不予受理。
第二十二條受理的申訴事件,首先由人力資源部對員工申訴內容進行調查,然后與員工所在部門經理協調、溝通。不能協調的,上報薪酬考核委員會處理。
第二十三條人力資源部應在15個工作日內答復申訴人;人力資源部不能解決的申訴,須及時上報薪酬考核委員會處理,并將進展情況告知申訴人。薪酬考核委員會接到申訴后,一周內須就申訴內容組織審查,并將處理結果通知申訴人。
第二十四條以上績效考核維度、權重及考核結果等級劃分,必要時候根據集團實際情況做適宜變動,具體規定參照集團最新績效考核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