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供電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因禹州市神后變電所檢修,我礦將于2011年11月23日上午9:00至下午18:00時單回路停電,萬一另一回路保證不了供電的情況下會造成我礦大面積停風停電。礦井應保持自然風壓通風狀態,風井風門、防爆門全部打開到位。為安全恢復我礦供電、供風,依據《煤礦安全規程》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停電期間地面變電所,配電工需加強巡回檢查待上級供電部門恢復我礦供電后,通知調度室和受影響單位,經調度室同意和受影響單位做好防護措施。等10分鐘,待供電穩定后方可依照下列幾點步驟操作程序,執行送電作業:
1、送電操作步驟:先合高壓,后合低壓,先送平地,后送井下(送井下供電,必須接到通知)。
2、送電操作時,必須穿戴好絕緣手套、絕緣鞋,站在絕緣臺上作業,并嚴格執行“一人監護,一人操作”。
3、送高壓步驟:拉下上接地,合上上隔離和下隔離,閉鎖放在工作位置上,合上斷路器,聲音無異常,查看高壓指示正常,高壓操作結束。然后再送低壓,逐個恢復平地各地點低壓供電。
二、停電期間,安檢科、通風科等相關科室,安排人員在回風井口檢查瓦斯和有害氣體濃度,為礦井隨時恢復供電通風監守待命。
三、礦井恢復供電時,瓦檢員、安全員必須確認回風井口有害氣體、瓦斯濃度不超過0.75%時,通知主扇司機,按程序開啟通風機,先開一級,向井下恢復供風。恢復通風30分鐘后,由安檢科、通風科、機電科等有關科室指定專人結伴同行,從進風井(副井)進入井下檢查檢測瓦斯和有毒有害氣體。
?四、井下檢查檢測有毒有害氣體的路線和地點:
1、檢測進風井底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2、檢測+250運輸巷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3、檢測東翼回風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4、檢測液壓泵站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5、檢測軌道下山口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6、檢測西翼回風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檢測中央變電所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8、檢測主皮帶巷有毒有害氣體濃度。
待所有地點瓦斯和有毒有害氣體都符合規定后,首先切斷井下中央變電所向其它地點的供電。電話通知調度室,調度室通知地面變電所向井下送電,井下中央變電所由機電科指定專人操作恢復井下中央變電所供電。然后在監控中心,查看所有用風地點瓦斯和有毒有害氣體,不超過規定時,逐級恢復井下所有供電。而后通知調度室,開啟主扇通風機二級。由瓦檢員再次對井下各地點進行瓦斯檢查,并向調度室匯報。待整個井下無瓦斯變化異常的情況下,由調度室通知通風科協同通修隊進行全礦井測風。
五、本安全技術措施各個科室要組織人員認真貫徹學習并簽字。
通風科
2011年11月22日
篇2:電力設施搶修與恢復供電應急協調組應急制度
1、電力設施搶修與恢復供電應急協調組由生產技術部、市場營銷部、輸配電工作部、變電工作部、農電發展部組成,其職責是:在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組織和協調電力設施搶修和恢復供電工作,會同調度部門制定并實施地震臨時供電方案。
2、當進入臨震應急期后,按照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指示,做好電力設施搶修和恢復供電工作的應急準備工作。
3、當發生一般地震災害后,及時了解電力設施的損壞情況,指揮和協調系統各單位的電力設施搶修和恢復供電工作。
4、當發生較大或重大地震災害后,立即了解電力設施的損壞情況,向領導匯報。在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組織本系統的人力、物力立即投入抗震救災、電力設施的搶修和恢復供電工作。隨同公司領導在24小時內趕赴地震災區,慰問受災的電力職工,現場指揮和協調抗震救災和恢復供電工作。保證災區重要用戶供電和災民生活用電。
5、當發生造成特別重大地震災害后,立即了解和查明電力設施的損壞情況,向領導匯報。在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立即組織本系統的的所有人力、物力投入抗震救災、電力設施的搶修和恢復供電工作。隨同公司領導盡快趕赴地震災區,慰問受災的電力職工,現場指揮和協調抗震救災和恢復供電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會同調度部門制定臨時供電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證災區重要用戶供電和災民生活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