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變壓器組件故障防范措施
1.前言
電力變壓器是工、礦企業的重要設備之一,其運行、檢修、維護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因此,如何在設備停運后盡快確診和消除變壓器故障是變電檢修工作者十分關心的。筆者就近幾年在工作中所經歷的變壓器組件常見故障及防范措施做一小結,供同行在工作中參考。
2.安全氣道、儲油柜故障
2.1安全氣道、儲油柜的故障現象
我廠1號、2號主變,其型號為SFPSL1-63000/110,1973年投入運行。原儲油柜油面上部空氣通過存放氯化鈣等干燥劑的吸濕器與外界自由流通,雖然減少了油面與空氣的接觸面,降低了油的氧化速度,減少了侵入變壓器油中的水分,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油的氧化和微水超標。3號~7號主變原橡膠隔膜式和橡膠囊式儲油柜滲油、漏油、假油位也不時發生。儲油柜玻璃管式油位計位置高,易污染、逆光不易觀察。原鋼管式安全氣道上部裝有一塊一定厚度的玻璃,當變壓器內部發生故障而產生大量氣體時,若油箱壓力表讀數達到50kpa,油流和氣體將沖破玻璃向外噴出(實際動作值的分散性較大),以保護變壓器。但其動作后由于油流慣性在變壓器異常時會產生虹吸現象,造成大量變壓器油流出。
2.2處理措施
1998年初變壓器大修時,在1號、2號主變新儲油柜端面上部油與空氣之間增加了一個耐油橡皮膠囊,既可保證變壓器油的呼吸,又可避免油與空氣的接觸,有效地避免了油的氧化及水分的侵入。但幾年來運行結果表明,產品時常發生氣囊漏氣、假油位現象。為此,我們進一步采取了處理措施,其措施如下:(1)將3號-7號主變、高壓廠變儲油柜全部更換為BC系列的波紋管式儲油柜。波紋管式儲油柜不僅有老式設備的優點,而且徹底解決了橡膠補償元件易破損、滲漏、堵塞、假油位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不用吸濕器,消除了吸濕器更換硅膠期間,重瓦斯保護退出、主變主保護只剩一套差動主保護運行的風險。(2)把玻璃管式油位計更換為指針式油位表,指示油位。油位表設置油位上、下控制限,分別在油箱滿油位和油位低時,帶有電接點動作,向中央控制室發出信號。(3)將1號、2號、6號、7號主變的安全氣道更換為YSF1-1304)型壓力釋放閥,油箱壓力達到整定值即可動作,釋放壓力,壓力回落后閥門關閉,變壓器得以保護。3號主變鐘罩頂部兩端各安裝一只YSF-55/130型壓力釋放閥。(4)3號-7號主變水冷改風冷,改進后高溫報警及高溫跳閘值做了相應調整。改造后,這幾臺變壓器運行正常,且每次檢修時,試驗結果令人滿意。
3.分接開關油流繼電器、引線過度板、部分故障
3.1分接開關、引線過度板故障及處理
3號高壓廠變型號為SFL-16000/10,試驗時發現高壓側直流電阻相差為1.4%,超出了直流電阻差不應大于1%的規定:。經吊罩檢查發現分接開關有輕微氧化且接觸不良,打磨處理再測相差為0.6%<1%,滿足試驗規程的規定,可投入安全運行。7號主變型號為SPF7-240000/220,1997年大修時試驗其直流電阻不合格,吊罩檢查時發現低壓側B相引出線有過熱現象,經仔細檢查發現過熱點是B相電源側的銅鋁復合過渡板(與鋁排聯接面)鋁面過熱燒損1/3。該過渡板為南京某廠生產的,厚度為1mm,過渡電阻比較大,易發熱。于是,我們自行配置了一塊2mm厚的紫銅板與原過渡板一同裝在B相可減少過渡電阻,并對低壓側C相接線板的一道裂紋進行了焊補。檢修后,我們再次進行熱穩定及直流電阻測量試驗,合格后投入運行。1996年1號主變35KV側A相分接開關的第2檔接觸面燒損,于1998年2月檢修時把1號主變分接開關短接,短接后測量直流電阻合格,于是投入運行。1998年初1號主變大修時,將A相開關第2檔原柱面與柱面接觸(接觸面相對較小)的35KV側分接頭開關更換為平面與柱面接觸,動觸頭水平截面為梯形(該開關為DW*型,只能順時針調)分接開關。直流電阻試驗合格后,1號主變投入運行。
3.2油流繼電器故障及處理
1號、2號主變壓器原配置的潛油泵油流繼電器擋板過大與新更換的潛油泵不配套、經常出現卡死,油流繼電器不能復位的現象,一年就發生了3次油流繼電器檔板斷掉。在大修時我們對其進行了更換,并對潛油泵加裝了放氣閥。投入運行后,一直運行較穩定。
已運行了17年的5號主變(型號為SSP--240000/220),在20**年下半年大修時,吊罩后取出兩個油流繼電器擋板。根據運行記錄,一個擋板是1995年元月掉入的,另一個擋板是1997年初掉入的。更換成新型的油流繼電器擋板,投入運行后,一直運行較好。
4.結論
幾年來的運行實踐證明,采用波紋管式儲油柜是提高設備壽命和可靠性的一個有效措施,可解決多年困擾設備安全運行、設備滲漏等問題。近幾年大修時,普遍發現繞組直阻偏大和引線過度板有不同程度的過熱跡象,經分析認為與材質及尺寸過小有較大關系,建議變壓器制造廠在選材和設備配套時加以注意。
檔案管理制度
篇2:光伏組件巡回檢查維護制度
定期組織人員對電站所有的光伏組件進行全方面細致的檢查,是為了使組件長期在良好的工況下運行,從而保證電站的發電量,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一、組件的巡視檢查
1.光伏組件的巡視檢查應每個月至少一次
2.檢查電池板有無破損,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更換。
3.檢查電池板連接線及地線是否接觸良好,有無脫落現象。
4.檢查匯流箱接線處是否有發熱現象。
5.檢查電池板支架有無松動和斷裂現象。
6.檢查清理電池板周圍遮擋電池板的雜草。
7.檢查電池板表面有無遮蓋物。
8.檢查電池板表面上的鳥糞,必要時進行清理。
9.對電池板的清潔程度進行鑒定。
10.大風天氣應對電池板及支架進行重點檢查。
11.大雪天應對電池板進行及時清理,避免電池板表面積雪凍冰。
12.大雨應檢查所有的防水密封是否良好,有無漏水現象。
13.檢查是否有動物進入電站對電池板進行破壞。
14.冰雹天氣應對電池板表面進行重點檢查。
18.做巡視檢查記錄。
二、組件的維護管理
1.光伏組件的維護應每年至少一次。
2.保持光伏陣列采光面的清潔。清洗時應先用清水沖洗,然后用干凈的柔軟布將水跡擦干,切勿用有腐蝕性的溶劑沖洗,或用硬物擦拭。清洗時應選在沒有陽光的時間或早晚進行。應避免在白天時,光伏組件被陽光曬熱的情況下用冷水清洗組件,很冷的水會便光伏組件的玻璃蓋板破裂。
3.定期檢查光伏組件板間連線是否牢固,光伏板與匯流箱內的連線是否牢固,按需要緊固。
4.檢查光伏組件是否有損壞或異常,如破損,柵線消失,熱斑等。
5.檢查光伏組件接線盒內的旁路二極管是否正常工作。
6.當光伏組件出現問題時,及時更換,并詳細記錄組件在光伏陣列的具體安裝分布位置。
7.檢查方陣支架間的連接是否牢固,支架與接地系統的連接是否可靠,電纜金屬外皮與接地系統的連接是否可靠。
8.對電池板溫度進行檢測,與環境溫度相比較進行分析。
9.對所檢查出來的問題要要及時進行處理,分析、總結。
10.對每次檢查要做詳細的記錄,以便于以后的分析。
篇3:支架及組件安裝技術交底
工程內容及施工范圍
全廠范圍內光伏發電太陽能板支架及組件安裝。
一、主要施工方案
1.支架安裝
a.樁頂鐵板安裝,鐵板在焊接過程中需保證其水平度,并使其處于樁頂面中間;焊縫需滿足規范要求滿焊,結束后及時清理焊縫,焊縫應均勻、無燒穿、無明顯的咬肉、夾渣和氣孔,厚度為8mm。清理后進行防腐處理;焊接結束后及時清理焊縫,進行防腐處理。
b.槽鋼立柱安裝,每組樁基頂部焊接立柱時先安裝首尾兩個立柱,然后拉一直線(鋼絲繩),以此線為參照安裝中間立柱,確保每組立柱中心處于同一直線上;每組立柱焊接時帶水平尺,保證其垂直度;立柱焊接優先保證其每組處于同一直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焊接在鐵板中間位置;焊條要求同鐵板安裝要求;立柱應四面滿焊;焊接結束后及時清理焊縫,焊縫應均勻、無燒穿、無明顯的咬肉、夾渣和氣孔,厚度為8mm,清理后進行防腐處理:先刷一遍防銹漆,干燥后再刷一遍瀝青漆;
c.支架安裝,安裝順序:先下后上,先單根后按組安裝;用線垂、水平尺或拉線調整支架垂直度、水平度;支架水平度、垂直度允許偏差嚴格安裝圖紙設計要求,垂直度≤1mm,水平偏差,東西向全長(相同標高)≤10mm;所有支架的傾斜角度應符合設計:30°,要一致、無變形。
2.太陽能電池組件安裝
a.電池板的安裝應自下而上,逐塊安裝,螺桿的安裝方向為自內向外,并緊固電池板螺栓(初始安裝不一次擰緊)。安裝過程中必須輕拿輕放以免破壞表面的保護玻璃;電池板的連接螺栓應有彈簧墊圈和平墊圈,做防松處理;電阻電池板安裝必須做到橫平豎直,同一仰角(30度),同方陣內的電池板間距保持一致。
b.調整首末兩根電池板固定螺栓的位置的并將其初擰緊。
c.將放線繩系于首末兩根電池板固定桿的上下兩端,并將其繃緊。以放線繩為基準分別調整其余電池板固定桿,使其在一個平面內,保證同一仰角。
d.緊固所有螺栓。
e.按照江蘇電力設計院的設計圖紙,接線時應注意勿將正負極接反,保證接線正確。每串電池板連接完畢后,應檢查電池板串開路電壓是否正確,連接無誤后斷開一塊電池板的接線,保證后續工序的安全操作。
二、安環注意事項
高處作業時避免發生墜落;高處作業時不得發生高處落物;使用電動工具要防止發生觸電事故;實行一機一閘一保護,做好接地措施,實行掛牌制度,專人看護;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安全帽穿戴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