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磚砌體施工工藝組砌形式

磚砌體施工工藝組砌形式

2024-07-12 閱讀 9418

摘要:磚砌體的組砌要上下錯縫,內外搭接,以保證砌體的整體性;同時組砌要有規律,少砍磚,以提高砌筑效率,節約材料。磚砌體的組砌要上下錯縫,內外搭接,以保證砌體的整體性;同時組砌要有規律,少砍磚,以提高砌筑效率,節約材料。

一.磚墻的組砌形式

1、組砌形式

(1)一順一丁

一順一丁砌法是一皮中全部順磚與一皮中全部丁磚相互間隔砌筑、上下皮間的豎縫相互錯開1/4磚長。這種砌法效率較高,但當磚的規格不一致時,豎縫就難以整齊。

(2)三順一丁

三順一丁砌法是三皮中全部順磚與一皮中全部丁磚間隔砌筑,上下皮順磚間豎縫錯開l/2磚長;上下皮順磚與丁磚閘豎縫錯開1/4磚長。這種砌筑方法,由于順磚較多,砌筑效率較高,適用于砌一磚和一磚以上的墻厚。

(3)梅花丁

梅花丁又稱沙包式、十字式。梅花丁砌法是每皮中丁磚與順磚相隔,上皮丁磚坐中于下皮順磚,上下皮間豎縫相互錯開1/4磚長。這種砌法內外豎縫每皮都能錯開,故整體性較好,灰縫整齊,比較美觀,但砌筑效率較低。砌筑清水墻或當磚規格不一致時,采用這種砌法較好。

為了使磚墻的轉角處各皮間豎縫相互錯開,必須在外角處砌七分頭磚(即3/4磚長)。當采用一順一丁組砌時,七分頭的順面方向依次砌順磚,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磚。

磚墻的丁字接頭處,應分皮相互砌通,內角相交處豎縫應錯開1/4磚長,并在橫墻端頭處加砌七分頭磚。

磚墻的十字接頭處,應分皮相互砌通,交角處的豎縫相互錯開1/4磚長。

(4)其他砌法

磚墻的砌筑還有全順式、全丁式、兩平一側式等砌法。

2.磚柱組砌

磚柱組砌,應使柱面上下皮的豎縫相互錯開1/2磚長或1/4磚長,在柱心無通天縫,少砍磚,并盡量利用二分頭磚(即1/4磚)。嚴禁用包心組砌法。

3.空心磚墻組砌

規格為190mm×190mm×90mm的承重空心磚一般是整磚順砌,上下皮豎縫相互錯開1/2(100mm)。如有半磚規格的,也可采用每皮中整磚與半磚相隔的梅花丁砌筑形式。

規格為240mm×115mm×90mm的承重空心磚—般采用一順一丁或梅花丁砌筑形式。

規格為240mm×180mm×115mm的承重空心磚一般采用全順或全丁砌筑形式。

非承重空心磚一般是側砌的,上下皮豎縫錯開1/2磚長。

二、磚砌體的施工工藝

1.找平、彈線

砌筑前,在基礎防潮層或樓面上光用水泥砂漿找平,然后在龍門板上以定位釘為標志,彈出墻的軸線、邊線,定出門窗洞口位置。二樓以上墻的軸線可以用經緯儀或垂球將軸線引上,并彈出各墻的寬度線,劃出門洞口位置線。

2.擺磚

擺磚也稱撂底是指在放線的基面上按選定的組砌方式用干磚試擺。一般在房屋外縱墻方向擺順磚,在山墻方向擺廠磚。擺磚的目的是為了校對所放出的墨線在門洞口、附墻垛等處是否符合磚的模數,以盡可能減少砍磚,并使砌體灰縫均勻,組砌得當。

擺磚結束后,用砂漿把干擺的磚砌好,砌筑時注意其平面位置不得移動。

3.立皮數桿、砌筑

皮數桿是指在其上劃有每皮磚和磚縫厚度,以及門窗洞口、過梁、樓板、梁底、預埋件等標高位置的一種木制標志桿,它是砌筑時控制砌體豎向尺寸的標志,同時還可以保證砌體的垂直度。

皮數桿一般立于房屋的四大角、內外墻交接處、樓梯間以及洞口多的地方,大約每隔10~15m立一根。皮數桿的設立,應由兩個方向斜撐或錨釘加以固定,以保證其牢固和垂直。一般每次開始砌磚前應檢查一遍皮數桿的垂直度和牢固程度。

砌磚的操作方法很多,各地的習慣、使用工具也不盡相同。一般宜用“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砌磚時,先掛上通線,按所排的干磚位置把第一皮磚砌好,然后盤角,每次盤角不得超過六皮磚,在盤角過程中應隨時用托線板檢查墻角是否垂直平整,磚層灰縫是否符合皮數桿標志,然后在墻角安裝皮數桿,即可掛線砌第二皮以上的磚。砌筑過程中應三皮一吊,五皮一靠,在操作過程中嚴格控制砌筑誤差,以保證墻面垂直平整。砌一磚半厚以上的磚墻必須雙面掛線。

每層承重墻的最上一皮磚、梁或梁墊下面的磚,應用丁磚砌筑;隔墻與填充墻的頂面與上層結構的接觸處,宜用側磚或立磚斜砌擠緊。

4.勾縫、清理

勾縫是清水磚墻的最后一道工序,具有保護墻面和增加墻面美觀的作用。內墻面可采用砌筑砂漿隨砌隨勾縫,稱為原漿勾縫;外墻面應采用加漿勾縫,即在砌筑幾皮磚以后,先在灰縫處劃出10mm深的灰槽。待砌完整個墻體以后,再用細砂拌制1:1.5水泥砂漿勾縫。

當一層磚砌體砌筑完畢后,應進行墻面、柱面和落地灰的清理

5.各層標高的控制

各層標高除立皮數桿控制外,還可彈出室內水平線進行控制。底層砌到一定高度后,在各層的里墻角,用水準儀根據龍門板上的±0.000標高,引出統一標高的測量點(一般比室內地坪高出200—500mm),然后在墻角兩點彈出水平線,依次控制底層過梁、圈梁和樓板板底標高。當第二層墻身砌到一定高度后,先從底層水平線用鋼尺往上量第二層水平線的第一個標志,然后以此標志為準,用水準儀定出各墻面的水干線,以此控制第二層標高。

6.臨時洞口及構造柱

施工時需在磚墻中留置的臨時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的墻面不應小于500mm;洞口頂部宜設置過梁。抗震裂度為9度的建筑物,臨時洞口的留置應會同設計單位研究決定。

設有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抗震多層磚混房屋,應先綁扎鋼筋,而后砌磚墻,最后澆構造柱混凝土。墻與柱應沿高度方向每500mm設2Ф6鋼筋,每邊伸入墻內不應少于lm;構造柱應與圈梁連接;磚墻應砌成馬牙槎,每一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雨不超過300mm,馬牙槎從每層柱腳開始,應先退后進;該層構造柱混凝土澆完之后,才能進行上一層施工。

7.空心磚墻

承重空心磚的空洞應呈垂直方向砌筑,非承重空心磚的空洞應呈水平方向砌筑。非承重空心磚墻,其底部應至少砌三皮實心磚,在門洞兩側一磚長范圍內,也應用實心磚砌筑。

操作者應了解磚墻組砌形式,不單純是為了清水墻美觀,同時也為了滿足傳遞荷載的需要。因此,不論清水墻混水墻,墻體中磚縫搭接不得少于1/4磚長;為了節約,允許使用半磚頭,但也應滿足1/4磚長的搭接要求,半磚頭應分散砌于混水墻中。磚柱的組砌方法,應根據磚柱斷面和實際使用情況統一考慮,但不得采用包心砌法。墻體組砌形式的選用,應根據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質和磚的規格尺寸誤差而定。

檔案管理制度

篇2:砌體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砌體工程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質量要求目標:砌筑質量的具體要求做到符合施工操作規程及驗收規范的要求。

質量目標為: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組砌得當、接搓可靠。學生宿舍的砌體工程量較大,在施工時要充分重視。

2、具體措施如下:砌筑前將基礎找平,砌筑時嚴格按皮數桿拉線,將每皮磚砌平。采用魚尾板線錘檢查砌體表面的垂直度。砂漿是砌體間的粘結材料,其飽滿度對砌體強度影響很大。本工程中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于80%,砌體施工采用鋪灰擠磚法,同時保證砂漿的和易性,磚的適當濕潤程度。此外,本工程擬采取規范規定的組砌形式和接搓方式。

3、砌筑用腳手架:結合工程特點,本工程采用內外腳手,外腳手架上的磚體堆放應按規范要求。即將腳手架搭設在各層樓板上進行砌筑。每個樓層只搭設兩步,待砌完一個樓層的墻體后,再將腳手架全部翻到上一樓層。由于裝拆頻繁,擬采用輕便靈活的型號及尺寸,力求裝拆方便。

4、材料運輸:由于砌體工程的材料均需運到各層的施工面上,而且材料用量非常大,因此材料的運輸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本工程中垂直運輸主要通過井架,水平運輸采用膠輪車。為保證材料運輸與砌體施工不沖突、不脫節,磚塊運輸全部安排夜班,白天主要運輸砂漿。

5、砌體工程大約在4~5月進行,氣溫逐步升高,這時對磚塊要隔夜澆水濕潤,以保證砌體質量。

篇3:住宅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小區建筑上部結構砌體工程施工方法

±0.00以下采用Mu10粘土實心磚(自行車庫室內隔墻按砼砌塊),M10水泥砂漿砌筑;±0.00以上部分:外墻、樓梯間等采用M10粘土多孔磚(240厚);內墻采用加氣砼塊(120、200、240厚);無梁處隔墻采用GRC空心板;衛生間隔墻采用粘土多孔磚(120厚)。砌體均用M5混合砂漿砌筑。(砌筑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

在施工前做好砂漿試配工作。砌塊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后應分批進行抽樣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砌筑前,將砼柱內預留拉結筋整理好,將砌墻的部位清掃干凈,并剔除浮漿結塊,按設計要求彈好墻身線和邊線,立好皮數桿,且先進行排磚。

墻體砌筑時應與水電施工相配合,按圖紙設計在墻上預留水電管槽,以免鑿墻影響結構,且此處不可采用折磚預留槽的方法。

砌筑砂漿稠度控制在70-90mm,并按磚的含水率進行調整,即磚含水率在上限15%時,砂漿稠度為下限70mm,反之磚含水率為10%時砂漿稠度為90mm。

墻體砌筑嚴禁斷磚集中使用,嚴禁干磚上墻,配備專人負責砌筑前磚的濕潤,含水率控制在10-15%(即水浸入磚四邊1.5cm)。嚴禁灰縫通光透亮。墻體應做到砂漿飽滿,橫平豎直,垂直度、平整度、十皮磚灰縫應符合GBJ300-88質評標準中砌筑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要求。

砌筑工程如遇雨、雪時,應用草包覆蓋,避免砂漿流失。

砂漿試塊的留置、養護、試塊試壓等必須按時、按標準要求進行。每一流水段應留置一組試塊,試塊制作隨機取樣,及時送試驗室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