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施工試驗檢驗制度

工程施工試驗檢驗制度

2024-07-12 閱讀 8707

工程施工試驗、檢驗制度

1工程施工試驗、檢驗管理職責

1)施工工程的各項試驗、檢驗工作在主管工程師的領導下進行。

2)項目部設專(兼)職試驗員,負責整個工程的試煙、檢驗工作,包括取樣、試件制作、送檢、索取試嚴、檢驗報告等,還應將試驗結果及時通知主管工程師。

3)項目部設專職質量檢查員和各專業負責人,在主管工程師的領導下,分別負責本專業的檢驗測試工作或組織測試工作。

2工程施工試/檢驗的管理

1)工程開工前,必須由項目主管工程師編制或組織編制出本項目的試驗、檢驗計劃,對工程施工試驗、檢驗進行預控管理

2)為了搞好工程施工過程中試驗、檢驗工作,要求各項目對檢測機構應進行評價后選擇確定。選擇的檢測機構其操作人員能嚴格遵守國家技術標準要求,切實按照檢測規范、規程的相應規定,對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施工進行技術檢測。而且,所出據的檢測報告具有法律效力,為工程質量評定、工程質量監督、質量爭議和仲裁等,提供真憑實據。

3)施工現場應建立標準養護室。所建養護室應防雨、保溫,室內衛生、整潔;配備必要的溫度、濕度控制儀器設備,試驗員應對養護情況進行嚴格記錄,達到標準養護要求。檢測所用的儀器、儀表、設備和量具等,必須按計量要求定期校驗,要求自檢的設備,應按規范定期自檢,以保證測試值準確。

3試驗、檢驗管理工作流程

1)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進場檢驗與復試:材料進場→材料員通知主管工程師、質檢工程師(質量檢查員)、專業工程師(施工員)、試驗員進行外觀檢查→外觀檢查合格后試驗員取樣送檢→試驗員將試驗報告報主管工程師

2)施工試驗:由試驗員取樣制作試件,對試件進行標準管理或標準養護,送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試驗員將檢測報告取回報主管工程師

3)驗收檢驗:施工完后由專業工程師通知監理單位和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報告由試驗員負責取回

4)見證取樣試驗

監理單位見證取樣:需監理單位見證取樣的各種試驗項目,試驗員在監理人員監督下進行取樣,封樣后由試驗員送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機構→由試驗員負責將試驗報告取回→將試驗報告及時通知主管工程師。

政府有關部門見證取樣:政府有關部門到達施工現場后,由專業工程師、試驗員配合政府部門取樣→試驗報告由試驗員負責取回→試驗結果試驗員及時通知主管工程師。

4各專業系統的測試

消防報警系統:由專業工程師通知監理(建設)單位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合格后,由建設單位報消防局驗收→竣工前由專業工程師向建設單位索取驗收報告

鍋爐安裝系統:由專業工程師通知監理(建設)單位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合格后,由專業工程師報當地勞動局(鍋爐檢驗所)驗收→驗收文件由專業工程師負責取回

電梯安裝系統:由專業工程師通知監理(建設)單位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合格后,由專業工程師報當地技術監督局驗收→驗收文件由專業工程師負責取回

電氣分部的高壓系統:由專業工程師通知監理(建設)單位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合格后,由專業工程師報供電局檢查驗收→驗收文件由專業工程師負責取回

其他系統的檢測:施工完后由主管工程師通知監理單位和有資質的試驗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報告由專業工程師負責取回。

篇2:工程項目檢驗試驗制度

第1節進貨檢驗與試驗

(一)進貨前,不論對項目部自購或顧客提供物資均需按國家或行業標準規定檢驗和試驗。

(二)工程用物資需經試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和入庫,經檢驗和試驗為不合格的則作出明顯的標識并組織人員立即清退。

第2節過程檢驗和試驗

(一)施工中的分項工程質量應在班組自檢、預檢、交接檢驗的基礎上,由項目部施工員對質量進行復檢并評定等級,由專職質量員核定。

(二)過程中,上下道工序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不得進入下道工序,并作出標識。

(三)過程中的分部工程質量應由項目部技術人員組織評定。

(四)施工過程中對特殊部位的過程檢驗,如隱蔽工程等必須由項目部會同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共同檢驗認證,并做好記錄。

(五)過程中的砼強度、砂漿強度等必須進行試壓試驗。送樣過程邀請監理工程師參與。

(六)當有業主親自參加見證或試驗過程或部位時,要規定該過程或部位的所在地、見證和試驗時間,如何按規定檢驗和試驗,前后接口部分的要求等內容。

第3節加強材料試驗工作

按國家規定,建筑材料、設備及構配件供應單位應對供應的產品質量負責。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進場后,除應檢查是否有按國家規范、標準及有關規定進行的試驗記錄外,施工單位還要按規定進行某些材料的復試,決定是否使用。無出廠證明的或質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和設備,不得使用。

篇3:某工廠產品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工廠產品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1.目的

為了確保所提供的成品符合規定要求,從而做到不合格產品不入庫、不出廠。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產品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的檢驗和試驗控制,也適用于新產品送樣的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包括工廠所有產品的型式試驗。

3.定義

4.職責

4.1質保部負責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的歸口管理及檢驗規程的會簽。

4.2技術開發部負責成品驗收標準的制訂及檢驗規程的編制和審批。

5.工作程序

5.1最終檢驗必須在進貨檢驗和過程檢驗均已完成而且結果滿足規定要求的前提下方可進行。

5.2新產品送樣的最終檢驗

5.2.1技術開發部按顧客要求開發制造的新產品,由質保部檢驗室按技術開發部提供的產品設計圖對產品進行最終檢驗,檢驗合格后由檢驗人員出具《首件(批)樣品檢驗報告》,首件樣品檢驗報告交技術開發部開發設計室。首批樣品檢驗報告交質保部質管室,并開工序周轉單辦理入庫。

5.2.2成品倉庫根據檢驗員蓋章的工序周轉單辦理入庫。

5.2.3計劃供應部依據與顧客簽訂的交貨合同送貨。

5.3正常批量生產的產品的最終檢驗

5.3.1由質保部檢驗員按工藝規程和檢驗規程對成品進行檢驗,當所規定的檢驗和試驗項目(含進貨檢驗和過程檢驗)均已完成且結果滿足規定要求時,做好《驗收交付記錄》,在《工藝流水卡片》上蓋章,填寫《工序周轉單》并在檢驗員欄蓋章后方可辦理入庫,未經檢驗成品嚴禁入庫。

5.4對于全尺寸和功能試驗由技術開發部制訂相應的技術要求,質保部按要求并根據顧客規定的頻次對產品進行全尺寸和功能試驗,試驗報告顧客要求時須提供評審,如顧客未規定頻次則每年進行一次。

5.5最終檢驗的記錄保存于質量保證部檢驗室,保存期為三年。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10.03-01《首件樣品檢驗報告》

QR/SH10.03-02《首批樣品檢驗報告》

QR/SH10.03-03《驗收交付記錄》

QR/SH10.03-04《工序周轉單》

QR/SH15.01-04《零件工序周轉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