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錨噴護壁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錨噴護壁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8922

交底內容:

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顎帶,鎖好帶扣;

2.在基坑周邊必須搭設鋼管欄桿,保證安全。在欄桿要掛上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

3.現場內各種原材料,構配件等必須按規定堆碼整齊,需有專人看管。

4.所有電器、線路都必須按照《建設工地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有關規定專用敷設。供電電纜應沿道路或建筑物邊緣進行布置,并宜直線敷設,其表面距離地面的距離不小于0.2~0.7m;電纜下穿梭時,上下應鋪設軟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小于10cm,并蓋磚保護。低壓電纜需架空敷設,起架空高度不應小于2m。接頭處應絕緣良好,并應采取防水措施。

5.基坑支護施工時,發現文物、化石、爆炸物、電纜等,應暫停施工,同時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并上報有關部門,在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完畢后,方能繼續施工。

6.錨桿施工前,應事先弄清四周建筑物的距離、基坑埋深、基礎形式、障礙物位置、管線位置等,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施工。

7.及時封閉基坑頂路面,形成散水面,禁止外來水滲入支護體土體中,造成安全隱患。

8.支護工作面開挖后,及時進行噴錨工作,防止土體長時間暴露。

9.嚴格注意開挖與支護的配合,防止超挖或邊坡超時暴露的情況。如出現開挖后局部地段位移過大,應用機械迅速回填坡腳,在加固處理、邊坡位移趨于穩定后再繼續下挖。

10.第一排錨桿施工時,現場技術人員跟班作業,按照甲方提供的周圍管線情況,調整、確定錨桿位置、傾角。

11.遇到較厚砂層,開挖深度應減小為每層1.0m以內,長度10.0m,且距護壁面0.5m。同時,支護應先搶砂層段。可采取掛鋼筋網—噴第一層混凝土—擊入錨桿—噴第二層混泥土的工序以確保砂層段的安全施工。

12.如果施工期間處于雨季,應做好材料、電路、設備的防雨工作。作好混泥土面層的泄水孔。如有雨水或地下管道滲漏灌入混泥土面層內,應及時引流排出。如不排出,將使面層后土體物理力學參數改變,自穩能力下降,支護體系穩定性降低。

13.合理選擇施工設備、機具。作好施工設備機具的保養、維護工作。狀態良好的設備、機具是施工質量保證的基礎。

篇2:巖巷掘進工兼砌碹錨噴工崗位安全責任制

1、嚴格按照作業規程施工,進入工作面,應首先敲邦問頂,檢查作業區域的安全情況,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禁止套殘眼,嚴禁打干鉆;

2、按規程規定處理瞎炮、殘炮;

3、在打眼過程中,發現有透水和瓦斯等預兆時,應立即停止打眼放炮,并報告班(組)長進行處理;

4、打眼完畢后,必須將工具、設備清點好,放置到安全地點,加以保護,防止損壞;

5、裝巖前必須將松動圍巖處理好,并檢查支護的安全情況,堅持灑水防塵;

6、裝車時,矸石不得超過車緣;

7、使用機械裝巖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

8、出車時必須注意行人和車輛來往,隨時發出來車警號,防止發生傷人事故;

9、按中、腰線砌碹或架設棚子,做到做到灰漿飽滿,高、寬、平、直、凈等符合質量標準要求;

10、按設計規格支護,做到梁平、口嚴、扎腳均勻、對山、頂邦背緊背牢、及時架好抬櫨;

11、斜井掘進必須打好安全檔;

12、碹架要安穩、牢靠,不得安放在浮硤、浮煤上面;

13、要穩搬、穩放安全遞送材料。充填要飽滿,嚴禁空邦空頂和充填老木、茅草;

14、及時清理好本班余矸、余料,保證運輸行人暢通無阻;

15、錨噴前,詳細檢查安全情況,認真敲邦問頂,撬下松動巖石掩蓋好機械設備;

16、按設計規定打好“三眼”,即周邊眼、輔助眼、掏槽眼,眼深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17、錨桿要上牢上緊,使用金屬錨桿時,眼內必須用沙漿注滿;

18、噴漿時,首先用水沖洗噴漿地點,噴射厚度必須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篇3:某礦錨噴支護工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地點的錨噴支護的施工作業。

第二條認真執行“三大規程”,掌握《作業規程》主要內容,熟知巷道斷面、支護形式和支護技術參數,及有關技術質量要求,并認真貫徹執行。

第三條熟練掌握混凝土噴射機的操作要領,了解混凝土噴射機的工作原理,熟練掌握噴漿技術。。

第四條熟知《作業規程》主要內容,嚴格按中腰線檢查巷道斷面規格質量,做到巷道規格、噴射混凝土質量、中腰線均符合設計要求。

第五條嚴格掌握混凝土配合比,保證噴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第六條嚴格執行好降塵除塵措施,正常使用好個體防護用品。

第七條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第八條搞好區域文明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第九條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

第十條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搞好工種協調,共同完成當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