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強夯地基處理檢測技術安全交底

強夯地基處理檢測技術安全交底

2024-07-11 閱讀 5462

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月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1頁安全交底內容:安全安全目標:死亡事故0重傷事故0輕傷事故0職業病發生率≦1‰重大火災事故0重大機械設備事故01)項目主管全面負責現場安全工作。2)載荷試驗組裝、拆卸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大梁保持水平,支架對稱,工作人員戴安全帽。3)施工人員必須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各崗位人員必須執行本崗位的有關安全操作規程。4)施工中應注意用電安全,各種用電線路不得互相糾纏,且不得在地下亂鋪。5)施工現場應有明確標識,杜絕外來人員進入施工現場。6)試驗過程中,特別是加載過程中,小心觀測載荷梁的變化,如有異?,F象,應立即采取措施,保障試驗安全運行。7)試驗人員在試坑內必須佩戴安全帽,試驗過程認真負責,不得睡、看書等。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序號活動/場所/設施危險源可能導致事故控制措施1現場管理/現場/機械機械傷害安全交底不全人員傷害觸電車輛傷害扭傷、挫傷等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施工現場有專人指揮完善安全技術交底未按要求進行安全檢查物體打擊觸電高處墜落等每天檢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開工程安全會議一次,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施工人員不戴安全帽違反安全技術措施機械傷害觸電高處墜落等所有施工人員均戴安全帽,并進行安全教育嚴格執行機械的操作規程,操作人員遵守安全規定操作員無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人員傷害機械傷害觸電登記施工人員上崗證登記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證2鉆機操作/現場/鉆機鉆機行走不穩樁機行走傾倒物體打擊人員傷害所有施工人員均戴安全帽鉆機行走時,平整場地清理地面上的障礙物,施工過程中如遇大風,采取措施確保鉆機安全鉆架裝拆樁架拆卸安裝高空墜落所有施工人員均戴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安全帶鉆機運行連接不牢固樁機行走傾倒物體打擊等所有施工人員均戴安全施工機械及配套機具等在確認完好后方準使用,并由專人負責維護使用3鋼筋籠制作/現場/電焊機施工人員防護不到位焊光傷人等配備防護電焊防護用具電纜隨意擺放挪動電纜觸電電纜電纜接頭應牢固可靠,并做好絕緣包扎、保護絕緣強度,不得承受張力,挪動電纜應戴絕緣手套,注意防止電纜摩損漏電水泥槽攪拌機械傷害等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品,非操作人員不得靠近注漿地點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月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2頁環保管理目標:噪聲及污染物放符合地方環保規定符合率100%

垃圾分類棄置符合率100%

資源(水、電、原材料)消耗在定額標準范圍內達標率100%環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序號活動/產品/服務潛在環境因素可能導致環境因素控制措施1場地整平建筑垃圾排放污染土地按指定地點堆放2鉆機操作/噪聲排放噪聲排放影響居民休息影響居民休息控制測試,減少開機次數,夜間不施工3水泥進場/垃圾出場揚塵粉塵揚灰水泥運輸表面覆蓋建筑垃圾運輸表面覆蓋4注漿/水泥漿污水排放污水排放漿液流出設沉淀池,清污分流5機械使用/鉆機油料/漏油污染土地污染土地施工現場使用和維修機械時,應有防滴漏措施,嚴禁將機油等滴漏于地表廢油收集存放6原材料使用/下腳料浪費資源浪費資源節約使用,回收堆放減少損耗7現場清理/垃圾建筑、生活垃圾污染土地施工現場應設合格的衛生環保設施,施工垃圾集中分類堆放,嚴禁垃圾隨意堆放和拋撒8生活用火火災發生污染大氣安全用火,明確用火制度現場文明施工措施1做好上下班的交接配合,料具按規定堆放整齊。2做好各工序施工之間的協調配合。3保持場容場貌整潔,隨時清理建筑垃圾。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月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3頁技術交底內容:1、工程概況2、檢測工作量布置根據委托要求,本次檢測工作量為18組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檢測工作量表1工號強夯能級載荷數量(組)設計承載力特征值最大加載量備注3、試驗方法與技術要求3.1強夯地基載荷試驗3.1.1載荷試驗組裝a、準確定出試驗點位試驗加荷方法采用分級維持荷載沉降相對穩定法(慢速法),壓重平臺反力裝置。b、承壓板為正方形,面積為1.0m2,承壓板具有足夠剛度。承壓板底面標高應與終夯面及設計基礎底標高相適用。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9月5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4頁c、準確定出試驗點位,開挖試驗基坑,試驗基坑寬度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的三倍,保持試驗土層的原狀結構和天然濕度,在擬試壓表面用不超過20mm厚的粗砂或者中砂找平。d、加荷裝置采用100T油壓千斤頂,荷載可用連于千斤頂的壓力表測定油壓,根據千斤頂率定曲線換算成荷載,或柱式測力傳感器測量荷載,荷載的量測精度應達到最大荷載的1%。沉降采用百分表量測。步驟:①放置載荷板,載荷板上放置一臺100t千斤頂,使千斤頂的合力通過試驗點,千斤頂通過高壓油泵供油加載,加載數值通過千斤頂上的油壓傳感器傳輸的數據在靜載荷儀器上控制,使得載荷板的中心與大梁中心、千斤頂中心保持一致,并與載荷作用點相重合;②在載荷板上兩個方向對稱安置4個沉降測定點,并在沉降測定點上安裝百分表觀測?;鶞柿旱闹c應設在試坑之外。③吊放大梁,千斤頂等;④吊放反力裝置。3.1.2加荷等級及觀測方法:根據試夯要求及相關規范規定,最大加載為設計承載力特征值的2.5倍,各工號分級荷載列表如下:強夯地基載荷試驗分級荷載一覽表表2強夯區域累計荷載(kPa)1級2級3級4級5級6級7級8級9級10級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5625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5625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5625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562562.5125187.5250312.5375437.5500562..1.2.1試驗步驟每級荷載施加后,間隔10、10、10、15、15min各測讀一次沉降,以后每隔30min測讀一次,當連續2小時每小時沉降量小于0.1mm時,可認為沉降已達相對穩定標準,施加下一級荷載。3.1.2.2試驗終止條件,載荷試驗當出現下列現象之一時,可終止試驗:a、承壓板周圍的土出現明顯側向擠出;b、本級荷載的沉降量大于前級荷載的沉降量的2.5倍,載荷與沉降(p~s)曲線出現明顯陡降;c、在某級荷載下24小時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相對穩定標準;d、總沉降量與承壓板寬度或直徑之比大于或等于0.06。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技術、安全交底紀錄施工單位:年9月5日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強夯地基檢測共5頁第5頁3.1.2.3卸載等級卸載級數可為加載級數的一半,即5級,等量卸荷,每卸一級間隔半小時,測讀回彈量,待卸完全部荷載后,應繼續觀測3小時。載荷試驗卸載等級:缷荷等級一二三四五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

篇2:地基處理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地基處理原因:因基底卵石層標高與設計標高不符,經地基驗槽后甲方、設計、勘察、監理等單位研究決定,地基下挖至卵石層,并采用級配砂石回填分層碾壓至設計標高(-7.2m)。

一、施工準備:

1、作業條件:

1.1檢查基槽的邊坡是否穩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積水、軟弱層等清除干凈,并視基槽表面干燥程度適量撒水(表面濕潤即可)。

1.2基底標高經變更為-7.2m,施工前從-7.2m下返至基底標高,按每層厚度500~600mm將標高控制線彈至基槽邊坡上。

2、材料準備:

2.1本工程采用天然級配砂石:不得含有草根、樹葉、塑料袋等有機雜物及垃圾,其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含泥量不宜超過3%,含水量不超過7%、石料含量不小于70%,石料粒徑不大于200mm,顆粒級配應良好。

2.2回填探坑使用現場砂石料摻7%水泥。

二、主要機具:

振動碾、蛙式打夯機、手推車、平頭鐵鍬、噴水用膠管、小線、鋼尺等。

三、操作工藝:

3.1基槽內浮土、軟弱層等清除完畢,適量撒水后,復測基底標高控制線,以及每層回填厚度控制線是否準確到位。

3.2對級配砂石進行材料檢驗,其中砂石配比以及含水量、含泥量等均應達到設計及規范的規定。

3.3灑水:鋪設級配砂石在碾壓前,應根據其干濕程度和氣候條件,適當地灑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表面濕潤即可。

3.4施工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按邊坡上已釘好的控制線,以50~60cm為一層采用振動碾往復碾壓,碾壓不少于4遍,四周保證1:1放坡,保證碾壓密實、到位,其輪距搭接不小于50cm,邊緣和轉角碾壓不到處采用蛙式打夯機補夯密實,并保持落距為400~500mm,要一夯壓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實,一般不少于3遍。

3.5碾壓后各層表面均應壓實平整,回填壓實至-7.2m基底標高后,采用水準儀抄平,

3.6每層壓實完畢后,使用罐砂法以每50m2取樣一次,并做土壤干溶重試驗,要求壓實系數不得小于2.2,如達不到要求,則增加碾壓次數,直至壓實并達到壓實系數為止。

四、質量要求

4.1主控項目

4.1.1基底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4.1.2土壤干溶重試驗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4.2一般項目:

4.2.1級配砂石的配比正確,拌合均勻,虛鋪厚度符合規定,碾壓密實。

4.2.2放坡坡度正確,方法合理,接槎夯壓密實,平整。

4.3允許偏差項目,見下表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頂面標高±15用水平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

2表面平整度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檢查

五、成品保護

5.1回填砂石時,應注意保護好現場軸線樁、標準高程樁,防止碰撞位移,并應經常復測。

5.2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配備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級配砂石不準或鋪筑超厚。

5.3級配砂石成活后,應連續進行上部施工;否則應適當經常灑水潤濕。

六、應注意質量問題

6.1地基處理后表面松動不密實,應加強碾壓,并注意級配砂石配比準確。

6.2施工過程中層與層邊角接槎處不穩定,應嚴格按1:1放坡,并碾壓密實。

6.3鋪筑的砂石有砂窩或石子成堆現象,應將該處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別填入級配好的砂石。

七、安全注意事項:

7.1基槽上口不得堆積重物,施工中隨時注意邊坡穩定性,防止邊坡坍塌。

7.2基槽上口設置防護欄桿,并安裝警示牌,防止墜落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