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明挖基礎工程地基處理:安全技術交底

明挖基礎工程地基處理: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5577

1.未風化的巖層,巖面傾斜超過15°時,應鑿成臺階狀,使持力層與重力線垂直;風化的巖層,應鑿除已風化部分。

2.人工鑿除巖層時,錘柄必須安裝牢固,持錘手不得戴手套。

3.注漿加固地基時,其材料應符合環保要求;用卵石、碎石、砂石處理地基時,運、卸料和夯實碾壓應按相關的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施工。

4.爆破巖石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前,必須由具有相應爆破設計資質的企業進行爆破設計,編制爆破設計書或爆破說明書,并制定專項施工方案,規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經市、區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方可實施。

(2)露天爆破裝藥前,應與氣象部門聯系,及時掌握氣象資料,遇雷電、暴雨雪來臨;大霧天氣,能見度不超過100m;風力大于六級(含)等惡劣天氣時,必須停止爆破作業。

(3)爆破前應根據爆破規模和環境狀況建立爆破指揮系統及其人員分工,明確職責,進行充分的爆破準備工作,檢查落實,確認合格,并記錄。

(4)爆破前應對爆破區周圍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了解并掌握危及安全的不利環境因素,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5)爆破前必須根據設計規定的警戒范圍,在邊界設明顯安全標志,并派專人警戒。警戒人員必須按規定的地點堅守崗位。

(6)施工前,應由建設單位邀請政府主管部門和附近建(構)筑物、管線等有關管理單位,協商研究爆破施工中應對現場環境和相關設施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

(7)爆破施工必須由具有相應爆破施工資質的企業承擔,由經過爆破專業培訓,具有爆破作業上崗資格的人員操作。

(8)施工前必須對爆破器材進行檢查、試用,確認合格并記錄。

(9)爆破完畢,安全等待時間過后,檢查人員方可進入爆破警戒區內檢查,經檢查并確認安全后,方可發出解除警戒信號。

5.現場使用斜道(馬道)運輸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前應根據運輸車輛的載重、寬度和現場環境對斜道進行施工設計,其強度、剛度、穩定性應滿足各施工階段荷載的要求。

(2)斜道應直順,不宜設彎道。

(3)斜道腳手架必須置于堅實地基上,支搭必須牢固。

(4)斜道兩側應設防護欄桿,進出口處橫欄桿不得伸出欄桿柱。

(5)斜道寬度應較運輸車輛寬1m以上,坡度不宜陡于1∶6。

(6)使用過程中應隨時檢查、維護,發現隱患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保持施工安全。

6.現場使用土坡道運輸應符合下列要求:

(1)坡道土體應穩定、堅實,坡面宜硬化處理。

(2)坡道應順直,不宜設彎道;坡道兩側邊坡必須穩定。

(3)坡道寬度應較運輸車輛寬1m以上,坡度不宜陡于1∶6。

(4)作業中應經常維護,保持完好,并應采取防揚塵措施。

篇2:國道軟土地基處理施工方法

國道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施工方法

在軟土地基處理開始之前28d,應按圖紙或監理工程師要求編制施工方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方案包括一切材料的說明、試驗報告和機械設備情況及施工工藝、技術措施,經批準后開工,不同類型的地基處理開始前應鋪筑長度不小于100m的試驗路段。試驗段試驗結果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規模施工。

在軟基地段填筑路堤,應進行沉降和穩定監測,并嚴格控制路堤的填筑速率。當填土高度在臨界高度以上,日沉降量不大于5mm,日側向位移不大于3mm;或當填土高度在臨界高度以下,日沉降量不大于10mm,日側向位移不大于5mm時,方能連續填筑。否則,應立即停止填筑。當側向位移停止,并得到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再繼續填筑。

(1)、防水土工布處理

土工織物應在平整的下承層上按設計要求的寬度鋪設,土工織物的上下面填料不得有刺破土工織物的尖石、樹根等物。

土工織物應橫向鋪設。鋪設時必須繃緊、拉挺,不得有折皺、扭曲或坑洼。土工織物沿縱向拼接可采用縫合或搭接,若采用縫合時,縫合強度不應小于土工織物的同向抗拉強度,若采用搭接時,搭接寬度不應小于30cm。

土工織物橫向兩端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2m,端部四折部分不得外露,應用不小于30cm厚度的填料予以覆蓋,以免老化斷裂而失去加固效果。

為避免已鋪好的土工織物長期曝曬,土工織物鋪設后與填筑其上的第一層填料之間的間隔時間不應超過一周,因故必須延長間歇時間時,織物表面應覆土保護,厚度不小于20cm。

雙層土工織物上、下層搭接縫應錯開最小50cm.

土工織物上第一層填料應采用無棱角的細粒料,填筑時應兩邊向中間攤鋪,碾壓時應由中間向兩邊。

(2)、換填砂礫處理

通過對本段工程的實地考察,路線所經地區地基表層青灰色淤泥,厚度在1.5m左右,并且有魚塘分布。施工時,采用挖掘機將淤泥挖除,挖除深度及范圍根據設計圖紙或由監理工程師確定,淤泥開挖應開挖徹底,不允許在回填區中夾雜未挖除的淤泥,當路基挖至規定斷面后,仍有非適用材料,則按監理工程師要求的寬度和深度繼續挖除,直到達到規范要求和監理工程師的要求為止,淤泥挖除后應隨即用圖紙要求進行砂礫回填或監理工程師批準使用的材料進行回填并壓實,以便移運回填土前方的淤泥。

(3)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

根據設計要求,I級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段采用振動碾壓20遍的措施進行處置。對自重濕陷性黃土,為消除較大深度內的濕陷性,采用強夯法加固路基基底,以提高路基基底的承載力,并同時對基底采用灰土加防水土工布。夯錘采用底面積3-5m2的鐵錘,重10t,落距15-20m,單點夯擊能150-200t-m,夯點呈正方形布置,間距3×3m,兩遍夯擊+3擊低錘滿拍。在灰土墊層施工時,要加強現場排水,保證地基和已填筑的路基不被水浸泡,路基開挖后各道工序要銜接,連續施工,分段完成,施工時應將灰土拌和均勻,控制含水量,如土料水分過多或不足時應晾干或灑水潤濕,以達到最佳含水量,分層松鋪厚度按采用的壓實機具經現場試驗確定,拌好后的灰土應及時碾壓,不得隔日碾壓。壓實后的灰土墊層應采取排水措施,3天內不得受水浸泡。灰土墊層鋪筑完畢后,要防止日曬雨淋,應及時鋪筑上層。

篇3:安居樓地基處理措施

安居住宅樓地基處理措施

第一節特殊地基處理

地基開挖后,如遇特殊地基,我公司將配合設計單位,嚴格按照設計文件進行處理,設專人負責計量和砂石級配,做好材料試驗工作。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操作。

嚴防施工用水流入地槽,遇有下雨及時清理。

第二節文物保護

如果挖槽后發現有文物,要及時報告并派專人保護。

第三節墳墓、洞穴處理

如果挖槽后發現有墳墓或洞穴,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處理,未經驗槽不準進行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