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基礎墊層安全技術交底

基礎墊層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4618

交底內容:

1.原材料運輸和堆放的安全要求

(1)取袋裝水泥時必須逐層順序拿取。

(2)用手推車運輸水泥、砂、石子,不應高出車斗,行使不應搶先爬頭。

(3)臨時堆放備用水泥,不應堆疊過高,如堆放在平臺上時,應不超過平臺的容許承載能力。疊垛要整齊平穩。

(4)運輸通道要平整,走橋要釘牢不得有未釘穩的空頭板,并保持清潔,及時清除落料和雜物。

(5)上落斜坡時,坡度不應太陡,坡面應采取防滑措施,在必要時坡面設專人負責幫助拉車。

(6)車子向攪拌機料斗卸料時,不得用力過猛和撒把,防車翻轉,料斗邊沿應高出落料平臺10cm左右為宜,過低的要加設車擋。

2.混凝土攪拌的安全要求

(1)現場攪拌必須遵守如下安全要求:

1)攪拌機的操作人員,應經過專門技術和安全規定的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能正式操作。

2)攪拌機使用應按“混凝土攪拌機使用安全交底”有關要求執行。

3)向攪拌機料斗落料時,腳不得踩在料斗上;料斗升起時,料斗的下方不得有人。

4)清理攪拌機料斗坑底的砂、石時,必須與司機聯系,將料斗升起并用鏈條扣牢后,方能進行工作。

5)進料時,嚴禁將頭、手伸人料斗與機架之間察看或探摸進料情況,運轉中不得用手、工具或物體伸進攪拌機滾筒(拌和鼓)內抓料出料。

3.混凝土澆筑與振搗的安全要求

(1)澆筑深基礎混凝土前和在施工過程中,應檢查基坑邊坡土質有無崩裂傾塌的危險。如發現危險現象,應及時排除。同時,工具、材料不應堆置在基坑邊沿。

(2)澆筑混凝土使用偽溜槽及串簡節間應連接牢固。操作部位應有護身欄桿,不準直接站在溜槽幫上操作。

(3)澆筑無樓板的框架梁、柱混凝土時,應架設臨時腳手架,禁止站在梁或柱的模板或臨時支撐上操作。

(4)澆筑房屋邊沿的梁、柱混凝土時,外部應有腳手架或安全網。如腳手架平橋離開建筑物超過20cm時,須將空隙部位牢固遮蓋或裝設安全網。

(5)澆筑拱形結構時,應自兩邊拱腳對稱地同時進行;澆圈梁、雨篷、陽臺,應設防護措施;澆筑料倉時,下出料口應先行封閉,并搭設臨時腳手架,以防人員下墜。(6)夜間澆筑混凝土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

(7)使用振搗器時,應按混凝土振搗器使用安全要求執行。濕手不得接觸開關,電線源不得有破損和漏電。開關箱內應裝設防濺的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按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

5.混凝土養護的安全要求

(1)已澆完的混凝土,應加以覆蓋和澆水,使混凝土在規定的養護期內,始終能保持足夠的濕潤狀態。

(2)覆蓋養護混凝土時,樓板如有孔洞,應釘板封蓋或設置防護欄桿或安全網。

(3)拉移膠水管澆水養護混凝土時,不得倒退走路,注意梯口、洞口和建筑物的邊沿處,以防誤踏失足墜落。

(4)禁止在混凝土養護窯(池)邊沿上站立或行走,同時應將窯蓋板和地溝孔洞蓋牢和蓋嚴,嚴防失足墜落。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

篇2:教學樓工程柱基礎混凝土墊層施工方法

綜合教學樓工程柱基礎混凝土墊層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地基經檢查合格。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砂子采用中砂無雜質,含泥量不大于5%,卵石粒徑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流水分段,工藝流程

(1)流水分段同土方開挖的劃分。

(2)工藝流程:檢查地基→找標高和水平控制線→混凝土攪拌→鋪設混凝土→振搗→找平→養護

3、施工方法

(1)排凈地坑積水,檢查地坑土質與空隙比,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2)模板用木方100×100mm做側模,外側釘木樁90×60@500固定。

(3)用混凝土攪拌機拌制混凝土,用塔式起重機做運輸。逐個澆筑,用鐵鍬拍實,木抹子槎平,完成后蓋草袋澆水養護。

(4)試塊留置:每個流水段只少留一組,做標準養護28d按時試壓。

4、質量要求:混凝土墊層尺寸標高準確,混凝土密實,表面平整。

篇3:基礎防腐碎石灌瀝青墊層施工技術措施

基礎防腐、碎石灌瀝青墊層施工技術措施

1、工程防腐工程包括基礎外表面防腐、碎石灌瀝青墊層和鋼結構防腐。

2、基層要求必須干燥,表面不許有積水和結冰,表面經養護的白色析出物必須處理干凈。

3、工程基礎外表面選用環氧厚漿型涂料,施工環境溫度要求5℃以上,因此選在上午10:30至下午4:00進行防腐施工,遇到霧雪天嚴禁防腐施工。

4、碎石灌瀝青墊層施工時,碎石鋪設夯實后,在現場指定的就近位置熬瀝青,盡量減少熱瀝青運輸距離,隨用隨熬瀝青,避免由于運輸過長熱瀝青溫度降低,影響澆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