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鉆孔樁施工防護措施

某鉆孔樁施工防護措施

2024-07-11 閱讀 8994

一、工程概況根據施工圖紙及路局會議紀要,采用鉆孔樁施工支撐樁、防護樁。

二、總體部署框架橋四角路基設置路基防護樁,距離線路中心5.5m,直徑1.25m,樁間距1.8m,樁長18m;支撐樁距離線路中心5.5m,樁長8m,直徑1.25m,樁間距4m;框架橋前端設置抗移樁,距離線路中心11.5m,直徑1.25m,樁間距2m,樁長18m;A匝道全橋共設置防護樁45根,B匝道全橋共設置防護樁44根。

具體施工部署

a在鉆孔樁施工前3天與當地工區車間聯系,現場勘察,確認地下光電纜情況。

b為保證施工及行車安全,在施工處懸掛“安全警示標志”,做好本單位職工安全教育,并在此期間派責任心強的人員不間斷巡視,杜絕沿線村民跨線路通過。

施工前請供電段配合拆除既有回流線、電務段防護路肩電纜、通信段改移既有通信光纜,施工時嚴禁損害既有設備。

c施工準備:平整場地,清理雜物。施工前調查施工范圍內有無地下管線和其它影響樁基施工的構筑物,并經有關單位勘測、協商同意后進行管線改移或加固。

d樁位放樣:對設計單位所交付的有關導線坐標、水準基點樁進行檢查復測,測設樁位及標高,并設引樁,以利于檢查使用。確定好樁位中心,撒石灰線作為樁孔開挖圓周線;樁位線定好后,經過監理復查,辦好預驗手續后,在鐵路工務段的監督下施工。

e樁位對中:平整樁位周圍地面,以樁位為中心,鉆機就位。利用十子交叉線將樁位控制在井口周圍。

f施工前安裝鉆機,樁基最近距離線路中心5m,鉆機高度6m,施工時為了防止機械傾倒,設置2根纜風繩拉設,設置鋼軌地錨錨固。

g施工時護筒高出地面0.3m,護筒長度2.5m。鉆孔時使用膨潤土造漿,鉆機入孔泥漿比重為1.05-1.15,黏度控制在16-22s。施工中注意檢查樁孔尺寸和垂直度,孔位偏差不大于50mm,孔傾斜度不大于孔深的0.5%。

H鋼筋籠在孔外分段加工,由于樁距線路中心最近距離為5米,所以鋼筋籠分節焊接,在列車間隔期間安裝,防止侵入既有線。鋼筋籠焊接時,設置纜風繩防止傾倒。

I施工時嚴格控制吊車、鉆機、鋼筋籠等設備與既有回流線、接觸網桿的距離,

安全、質量注意事項

鉆孔樁施工時,現場設置現場防護員2名,施工場地內1名,駐站員1名。施工過程中,現場防護員、駐站員與施工負責人保持緊密聯系,確保人身及行車安全。

施工時,護筒要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遇雨時,封蓋洞口,防止雨水流入樁內影響路基安全。

既有鐵路設置護網防護,護網高度1.8m,上部設置鐵絲防止人員進入。

施工場地周圍使用警戒線設置警戒地帶,非施工人員嚴禁入內。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澆筑時采用導管水下灌注。

關鍵工序卡控表

序號工序項目關鍵問題責任人控制人

1樁定位按照圖紙有關規定薛志剛李文華

2鋼筋籠制作鋼筋加工、安裝薛志剛李文華

3鉆孔樁灌注孫新占李文華

4安全防護建立防護制度、確定防護位置等翟延芳胡衛科

三、臨近營業線施工相關安排

1施工安全防護

本工程橋涵施工期間,為了確保行車和施工安全,晝夜24小時進行施工防護。

建立由施工負責人為組長的施工防護體系,防護員經培訓后持證上崗,建立并落實施工負責人和安全檢查員監控、防護組長互控制度。安全檢查員、防護員等特殊工種人員和工班長由身體素質好、責任心強并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員工擔任。

嚴格執行鐵道部有關既有線施工安全防護的規定進行施工現場防護。在施工地段所屬的站派駐一名駐站聯絡員,施工地段設專職安全防護人員,各防護人員配備方便可靠的通信、信號工具。施工地點前后按規定要求設置各種信號標志。

2大型機械施工安全措施

按照京鐵建2013年154號《北京鐵路局建設工程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辦法》,嚴格按照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施工時,在既有線路肩處指派專人設置大型機械操作紅線,并嚴格執行“一人一機”管理制度,嚴防機械施工時侵限,保證既有線行車安全。

(1).建立健全大型施工機械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大型施工機械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保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正常投入,對大型施工機械進行定期和專項安全檢查,并做好記錄,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演練。

(2).指定專人負責大型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以下稱為“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當掌握相關的安全技術知識,熟悉有關大型機械設備的法規和標準,并履行以下職責:

檢查和糾正大型機械設備使用中的違章行為;管理大型機械設備技術檔案;編制常規檢查計劃并組織落實;編制定期檢驗計劃并落實定期檢驗的報檢工作;組織應急救援演練;組織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

篇2:鉆孔樁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要求

(一)鉆孔樁施工一般安全要求

1、施工前要對鉆機進行全面檢修,鉆機、鉆具和吊鉆頭的鋼絲繩,必須符合施工要求。

2、鉆機就位時,鉆孔位置如果土質比較松軟,應夯實地面或鋪設木排墊平,防止地面出現較大沉陷,保證鉆架的安全穩定和鉆孔的垂直度。鉆架頂端應用纜風繩對稱張拉,地錨應牢固。

3、鉆孔時,不得過快或驟然改變鉆速;孔內棄土不得堆積在鉆孔周圍,工人在孔口附近作業要防止跌落。

4、鉆孔樁施工現場必須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附近泥漿池應設有圍擋,鉆孔結束后要立即回填,嚴禁小孩在附近玩耍或進入戲水。溺水淹亡事故(兩起)

5、停鉆后,鉆頭應提出孔外安全放置,孔口應遮蓋防護。

(二)沖擊鉆機造孔的安全規定

1、所用的鉆頭、卷揚機、鋼絲繩等應配置適當。沖擊中,鋼絲繩的松馳度應適宜,制動良好。

2、沖孔時,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沖擊區范圍內。當檢測鉆孔或其它近孔口作業時,應停止沖擊鉆作業。

3、提升鉆頭到接近護筒底緣時,應減速平穩提升。

4、巖溶地區施工必須采取防塌陷安全措施。

(三)旋轉鉆機造孔的安全規定1、旋轉鉆機進鉆時,高壓膠管下不得站人。

2、水龍頭與膠管連接處應用雙夾卡住。

3、鉆機旋轉時不得提升鉆桿。

4、加接鉆桿時,連結螺栓嚴禁用普通螺栓代替。

篇3:匝道橋鉆孔樁施工工藝規程

匝道橋鉆孔樁施工工藝

1、施工平臺

由于橋址處地下水位較高,為增加鉆孔時孔內水頭壓力,我們計劃在鉆孔時,對孔位處做填土1.5m高的鉆孔平臺處理,使孔內水頭高度保持在高于地下水位1.5m以上,以防坍孔、縮徑等質量隱患。

2、鋼護筒的制作和埋設

陸地上護筒采用6mm鋼板卷制,直徑大于設計樁徑30cm,護筒長為3米,埋置后護筒底標高應在原地面以下不少于1.0m,且護筒周圍應用粘土夯實,以防滲漏或防止孔內水頭太高,使護筒底形成反穿孔。

護筒采用挖孔埋設或填筑埋設,保證護筒頂端高出地下水位1.5~2.0m。

3、泥漿池及造漿

(1)泥漿池

陸地上鉆孔樁的泥漿池計劃采用在跨中大面積筑島的方法以適合填高的鉆孔平臺,泥漿池隔跨設置,周轉使用。沉淀的泥漿擬選用封閉的翻斗車運至業主及環保部門所規定的排放位置。

(2)造漿

造漿擬選用優質粘土,并在鉆進至軟土層和液化砂土層時,還要在泥漿中摻入16%的膨潤土、0.15%的CMC羥基纖維素、0.4%硝基腐植酸鈉鹽及少量的生石灰粉等制成優質泥漿加強護壁以防滲、防坍孔。

4、鉆孔

(1)鉆機選擇

對于直徑為150cm及以下的樁基擬選用SJZ-150反循環鉆機。該機具有扭矩大,循環系統氣密性良好,成孔速度快,清孔徹底等優點。

對于直徑為2.0m的樁基擬選用選用GQ-20泵吸式反循環鉆機,該機采用液壓式鉆盤,扭矩為80KNom,適合的鉆孔直徑為150-300cm,鉆進深度均能達到80m,鉆進時加壓給進方式為液壓。

(2)鉆進

鉆機開鉆前需對鉆機平臺,鉆盤中心及樁位進行必要的檢查以保證孔位偏差在規范允許范圍內。

在鉆進過程中為保證孔的鉛垂度,采用減壓慢速鉆進,同時根據地層的不同土質情況調整鉆速與反循環提漿的速度比,以保證成樁質量。

在鉆進各粘土層時,為預防發生"糊鉆"現象應及時依據地質條件調節泥漿的相對粘度和密度,并適當增大泵量和向孔內投入適量的砂石,或換用刮板齒小、出漿口大的鉆頭。

鉆進時若碰到孤石,正常鉆孔無法進行,則采取用粘土、砂類土和砂礫石到此位置以上1-2m左右,然后,填平表面用沖擊鉆成孔。

在鉆孔過程中要控制鉆頭在孔內的升降速度,以防沖刷孔壁或在鉆頭下方產生負壓而造成孔壁坍塌。

鉆進過程中認真撈渣取樣與設計文件仔細對照,若出現與設計不符情況及時停鉆并報監理工程師及設計部門處理。

(5)檢孔與清孔

鉆孔至設計標高后,采用監理工程師指定的方法檢測孔深、孔徑和垂直度等幾何尺寸,待檢測合格后,采用換漿法清孔。清孔后,孔內泥漿指標要達規范規定標準。

(6)鋼筋籠制作及安裝

鋼筋籠采用加工場統一加工并編號,加工時根據骨架的自身剛度及浮吊的起吊能力分成12-15m一節,分節制作時均需在型鋼焊制的骨架定位平臺上進行,以保證未來鋼筋籠的整體直度及主筋連接接長時的對位精度。

在頂節鋼筋骨架的頂端,加焊兩道加強箍筋,上焊八根與主筋同直徑的鋼筋,鋼筋籠就位后,將加焊的鋼筋焊接在護筒壁上,防止砼澆注過程中鋼筋籠上浮。

鋼筋籠采用自制的雙輪拖車運抵岸邊,由吊車吊到運輸船上,再由運輸船運至孔位,然后使用水上浮吊起吊入孔,主筋接長擬采用帶肋鋼筋套筒擠壓接頭。

鋼筋籠起吊時使用長杉木桿分段綁扎以提高整個鋼筋籠的剛度(木桿在入孔時依次拆除)。

預埋樁基檢測鋼管應按設計要求精確定位于鋼筋籠上并焊牢,其接頭使用接長管旋接并做防滲處理。

(7)水下砼灌注

灌注前用測錘復測孔深,保證其樁底沉淀厚度要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若不滿足要求則進行二次清孔,直到合格后方可進行水下砼灌注。

a、導管的配制與安裝

導管采用壁厚3mm無縫鋼板制作,導管內徑250mm,直徑制作偏差不超過2mm。

導管中間節長2.0m,底管節長4.0m,漏斗下配節長1.0m、0.5m導管。導管之間采用法蘭盤連接,在第一次使用前進行試拼試壓。試壓好的導管表面用磁漆標出0.5m一格的連續標尺,并注明導管全長尺寸,以便灌注混凝土時掌握提升高度和埋入深度。安放導管時,導管下口距孔底為25~40cm。

b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的灌注采用現場拌制與運輸,導管法施工。開導管采用剪塞法。隔水硬塞采用C20混凝土制作,具體形式如下圖所示。

混凝土隔水塞

開始灌注時,先拌制0.5m3左右水泥砂漿,置于導管內隔水塞的上部,同時將隔水塞下移,使砂漿全部進入導管。然后向漏斗內灌混凝土,儲足了首批灌注混凝土量后剪繩開灌。導管的初次埋深符合要求后即可正常灌注。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混凝土應連續不斷地灌注直至完成。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導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保持2~4m,不宜大于6m,并不得小于1.0m。提升導管時保持軸線豎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拆除導管時速度要快,時間不宜超過15min,拆下的導管立即沖洗干凈。在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專人測量導管埋深,填寫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記錄表。

c破樁頭

為確保樁頂質量,實際灌注樁頂標高比設計高出0.5~1.0m,鑿除此范圍內的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施工完成后采用超聲波法對樁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