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紅線手冊

安全生產紅線手冊

2024-07-12 閱讀 4127

一、輸氣分公司安全生產“紅線”貫徹精神當前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安全發展任重道遠。身為?;沸袠I的我們要認清安全生產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努力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一是要以最堅決的態度,堅守紅線,推進安全發展?!凹t線”就是“生命線”、“責任線”、“高壓線”。對“紅線”,要有敬畏之心、戒懼之心。全體人員要著力解決安全生產“擺位”問題,不能以效益論英雄、按產量排座次。二是以最嚴格的要求,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分公司負責人及職能科室要強化對安全生產重點工作的領導,切實承擔起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基層安全管理人員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三是要以最嚴厲的手段,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嚴肅責任追究。分公司要完善隱患排查整改制度,基層站隊實現隱患自查自報自改、分級分類、閉環管理;全面做好《安全生產法》修訂后的宣貫工作,促進提高安全生產法治化水平;嚴厲查處事故和追究責任,血的教訓決不能再用血的代價去驗證。四是要以最有效的措施,營造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安全管理人員和站隊負責人要拓寬安全宣傳渠道,鼓勵職工從思想上加入安全文化建設中,加強安全警示教育,切實做到“舉一反三,全員受教育”。輸氣分公司全體人員在從事管輸生產、安全、項目建設及管理等活動時,在工作中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甚至濫用職權或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給公司造成安全事故或形成隱患時,一經核實,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集團公司《領導人員和管理干部問責暫行辦法》追究其責任,涉及重大事故的移交將司法機關嚴肅處理。二、?輸氣分公司安全生產“紅線”(一)分公司領導安全生產“紅線”1、主管副指揮安全生產“紅線”1.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1.2未按規定設立安全監管機構、配置安監人員;1.3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足;1.4重大事故預防措施不落實;1.5使用不具備國家規定資質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承包商和分包商;1.6未落實國家、集團公司、管道運輸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章制度在本單位貫徹執行。2、分管安全、生產、設備工作副指揮安全生產“紅線”2.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2.2未按規定設立安全監管機構、配置安監人員;2.3重大事故預防措施不落實;2.4未嚴格組織干部、職工執行國家、集團公司、管道運輸公司和分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標準和規章制度;2.5未落實季節性、特殊節假日及日常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改,生產工藝、設備、安全裝備、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等未處于完好狀態;2.6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2.7使用未經檢驗合格、無安全保障的特種設備;2.8未保證安全的提前下組織生產,未制止違反安全生產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的行為;2.9未嚴格執行工藝操作紀律和操作規程,未有效的杜絕或減少非計劃停工和各類生產事件、事故。3、分管后勤及辦公工作副指揮安全生產“紅線”3.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3.2允許未經安全培訓教育并考試合格的人員上崗作業;3.3未嚴格組織干部、職工執行國家、集團公司、管道運輸公司和本單位有關后勤安全及行車安全的法規、標準和規章制度;3.4未嚴格督查分公司及所屬各單位的日常辦公管理及勞動紀律整頓;3.5未做好關于汛期、冬季及特殊節假日的相關要求,未對領導干部在崗情況進行督查。4、分管線路、財務、物資、招標副指揮安全生產“紅線”4.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4.2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足;4.3使用不具備國家規定資質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承包商和分包商;4.4未督查人員勞保發放及領用,未保證人員勞保物資分配合理及配備齊全;4.5未督查輸氣管道第三方破壞和巡線人員(包括臨時工)的安全管理。5、分管對外協調工作副指揮安全生產“紅線”5.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5.2未落實在日常和應急狀態時與消防、公安、醫療等部門的協調工作,未建立應急聯動準備;5.3未在應急狀態時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對群眾疏散。6、分管工程基建工作副指揮安全生產“紅線”6.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6.2重大施工事故預防措施不落實;6.3使用不具備國家規定資質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承包商和分包商;6.4未嚴格制定或審查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安全措施,未組織工程建設現場安全檢查、督促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實,及整改事故隱患;6.5未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安全規程、標準,開展相關評價工作,未按照“三同時”原則;6.6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6.7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隱患未排除、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組織施工;6.8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施工;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落后技術、工藝、設備;6.9使用未經檢驗合格、無安全保障的特種設備;6.10未對施工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建檔、報備,未采取應急防范措施。(二)分公司職能科室安全生產“紅線”1、綜合辦公室安全生產“紅線”1.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1.2未嚴格落實干部值班制度;1.3未保證上下級安全聯絡,通訊渠道暢通;1.4未嚴格落實后勤、車輛的安全管理。2、安全環保質監科安全生產“紅線”2.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2.2重大事故預防措施不落實;2.3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2.4允許未經安全培訓教育并考試合格的人員上崗作業;2.5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隱患未排除、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組織生產;2.6使用不具備國家規定資質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承包商和分包商;2.7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落后技術、工藝、設備;2.8使用未經檢驗合格、無安全保障的特種設備;2.9未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建檔、報備,未采取應急防范措施;2.10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生產安全事故;2.11允許不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3、生產計劃科安全生產“紅線”3.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3.2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3.3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隱患未排除、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組織生產;3.4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生產安全事故;3.5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3.6未將安全隱患整改等安全投入及時列入計劃落實投資。4、工程基建科安全生產“紅線”4.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4.2重大施工事故預防措施不落實;4.3使用不具備國家規定資質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承包商和分包商;4.4未嚴格制定或審查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安全措施,未組織工程建設現場安全檢查、督促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實,及整改事故隱患;4.5未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安全規程、標準,開展相關評價工作,未按照“三同時”原則;4.6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4.7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隱患未排除、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組織施工;4.8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施工;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落后技術、工藝、設備;4.9使用未經檢驗合格、無安全保障的特種設備;4.10未對施工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建檔、報備,未采取應急防范措施。5、人事企管科安全生產“紅線”5.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5.2允許未經安全培訓教育并考試合格的人員上崗作業;5.3允許不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5.4未嚴格落實新工的體檢工作,及有毒有害工種工時制度的規定和女工勞動保護的有關規定,未根據職業禁忌的要求做好職工調配工作;5.4未執行勞動紀律管理規定對職工勞動紀律的教育和檢查。6、動力裝備技術科安全生產“紅線”6.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6.1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落后技術、工藝、設備;6.3使用未經檢驗合格、無安全保障的特種設備;6.4未嚴格落實設備的建檔和安全運行等管理工作,未定期組織對設備進行檢驗、檢測和鑒定;6.5未嚴格開展職工專業技術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7、保衛科安全生產“紅線”7.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7.2重大事故預防措施不落實;7.3允許未經安全培訓教育并考試合格的人員上崗作業;7.4未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建檔、報備,未采取應急防范措施;7.5有重大隱患且未及時發現的;7.6未嚴格檢查站隊消防活動開展情況,未定期組織緊急事故預案演練;7.7未深入現場檢查隱患及時整改。未制止違章作業、檢查監督落實用火安全措施。?8、財務科安全生產“紅線”8.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8.2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足;8.3未保證安全教育培訓、勞動防護用品、保健津貼和防暑降溫及其它安全費用到位,未監督有關費用支出的管理與控制。9、招標辦公室安全生產“紅線”9.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9.2使用不具備國家規定資質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承包商和分包商;9.3未監督檢查有關安全要求、投標企業的安全承諾等的落實情況。10、物資供應科安全生產“紅線”10.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10.2采購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落后技術、工藝、設備;10.3采購使用未經檢驗合格、無安全保障的特種設備;10.4采購不符合標準的勞保用品。(三)分公司基層單位安全生產“紅線”1、站隊長安全生產“紅線”1.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1.2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隱患未排除、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組織生產;1.3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1.4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1.5允許未經安全培訓教育并考試合格的人員上崗作業;1.6允許不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1.7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生產安全事故;1.8未定期組織進行周檢查;1.9未定期組織安全生產學習;1.10未組織學習法律法規及近期事故案例;1.11未落實特殊季節及節假日值班;1.12未組織職工進行職業病體檢及健康體檢。2、安全員及管理員安全生產“紅線”2.1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2.2允許未經安全培訓教育并考試合格的人員上崗作業;2.3未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建檔、報備,未采取應急防范措施;2.4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生產安全事故;2.5作業時不使用勞保用品,作業監護不到位;2.6特種作業未辦理作業票證及審查已開工;2.7有重大隱患且未及時發現的;2.8未定期組織、參加站隊周檢及其他安全活動;2.9未定期組織職工學習安全知識。3、班組安全生產“紅線”3.1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3.2有重大隱患且未及時發現,重大事故預防措施不落實;3.3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3.4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生產安全事故;3.5作業時不使用勞保用品,作業監護不到位;3.6在生產區或嚴禁煙火區域吸煙、攜帶煙火、手機;3.7基層生產人員脫崗和在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3.8未進行崗位日常檢查;3.9未定期對各類設備、物資進行維護保養;3.10未參加職業病體檢及健康體檢;3.11未參加本單位及上級部門組織的安全培訓;3.12未定期組織班組應急處置演練;3.13未填寫操作票即開始作業。(四)分公司其他崗位安全生產“紅線”1、駕駛員安全生產“紅線”1.1未及時對車輛進行維護保養、維修;1.2在車內違反規定裝有危險化學品;1.3酒后駕駛、疲勞駕駛、違反道路交通安全等;1.4未系安全帶上路或未監督同乘人員佩戴安全帶的。2、廚師安全生產“紅線”2.1使用過期、腐爛的食材;2.2未及時關閉天然氣灶及日常檢查廚房天然氣;2.3患有容易傳染的疾病上崗;2.4未定期進行體檢辦理健康證的。3、門衛安全生產“紅線”3.1未嚴格檢查進站人員及告知入站須知;3.2未嚴格檢查進站車輛,未對車輛佩戴防火罩及靜電線;3.3未對站內、周邊安全進行及時檢查。

篇2:鐵路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紅線管理辦法

一、總?則

第1條?為加強鐵路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全面落實對建設管理、施工和監理單位的責任追究制度,及時發現并消除施工現場安全隱患,確保安全工程目標實現,制定本辦法。

第2條?根據我建設工程實際,確定營業線、隧道和移動模架及運架梁施工作為現階段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重點,制定紅線范圍,進一步完善責任追究制度。

第3條?營業線、隧道和移動模架及運架梁施工要求所有參建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建立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在工程實施中各負其責。

第4條?各工程指揮部、合資鐵路公司(以下簡稱“項目管理機構”)應根據本辦法要求,進一步細化營業線、隧道和移動模架及運架梁施工紅線管理措施,確保及時發現并消除現場施工安全隱患。

第5條?對違反紅線范圍的,必須予以最嚴格的責任追究。對違反建設管理紅線的,由路局建設處根據本辦法對建設項目管理機構予以責任追究;對違反施工管理紅線的,由項目管理機構對施工和監理單位予以責任追究。

二、紅線范圍

第6條?本辦法所列安全紅線是指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或險情,應立即予以整改或要求停止施工的條款。對施工管理紅線,分A類紅線和B類紅線,A類紅線指嚴重安全隱患或險情,B類紅線指一般安全隱患。

第7條?建設管理紅線

1.未按照相關要求對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進行資質審查,未審查施工、監理單位的安全投入和主要管理人員是否滿足投標承諾和有關規定。

2.未制定營業線、隧道和移動模架及運架梁施工安全相關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施工安全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3.未組織施工圖審查、技術交底和審批開工報告。

4.未組織對重大或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審查。

5.在建設過程中未認真執行“五定、三統一、一負責”等日常檢查制度。

6.未對施工和監理等單位違反紅線管理辦法進行責任追究。

第8條?施工管理紅線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結合我局相關管理制度,確定營業線、隧道和移動模架及運架梁施工安全紅線范圍如下。

(一)營業線施工

1.A類紅線

(1)未與運營單位簽訂安全協議。

(2)無路局施工計劃或超計劃施工。

(3)施工項目負責人未按規定到現場把關。

(4)施工單位未按規定設置駐站聯絡員和現場防護員。

(5)大型機械鄰近既有線施工未做到一機一人專職防護,來車時未提前停止作業。

(6)自輪運轉設備上道未做到“三項設備”性能良好。

(7)靠近既有線的材料、機具未按規定堆放造成侵限。

(8)達不到開通條件,冒險放行列車。

2.B類紅線

(1)有關施工人員未經營業線施工安全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的。

(2)施工組織方案沒有專項安全措施、安全預案內容。

(3)施工準備不充分或準備過頭。

(4)防護員未帶齊防護備品,靠近既有線施工未設置安全防護警戒帶(繩)。

(5)作業人員未穿戴安全勞動防護用品。

(6)作業人員未按規定時間下道。

(7)勞務工沒有正式職工帶領單獨上道作業。

(8)自輪運轉設備裝載料具未按規定裝載加固。

(9)既有線進行基坑、土方、管道、電纜溝開挖沒有設備管理單位人員配合、監督,無防護措施。

(二)隧道施工

1.A類紅線

(1)未規范編制應急預案和配備報警、救援、逃生等設施,未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并對作業人員進行逃生教育。

(2)沒有制定超前地質預報實施細則、配備超前地質預報設備和認真實施超前地質預報。

(3)沒有制定監控量測實施細則、安排專業測量人員和認真實施監控量測。

(4)擅自變更隧道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或變更審批手續不規范、安全防范措施不當。

(5)隧道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地質突然變差而不及時提請設計變更繼續進行施工。

(6)未嚴格按照工藝標準控制:仰拱未及時施作,距掌子面距離Ⅲ級圍巖超過90m,Ⅳ級超過50m,Ⅴ級及以上圍巖超過40m;二襯未及時施作,距掌子面距離Ⅰ、Ⅱ圍巖超過200m,Ⅲ級圍巖超過120m,Ⅳ級及以上圍巖超過90m;Ⅳ級、Ⅴ級圍巖初期支護未緊跟掌子面。

(7)未對進(出)洞施工、不良地質、可能突泥涌水、瓦斯和初支侵限、二襯厚度不足等地段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并按規定組織審查和審批。

(8)隧道洞門工程不及時施做,洞門邊坡存在安全隱患。

(9)火工品存儲、運輸及使用等環節存在嚴重漏洞。

2.B類紅線

(1)國家規定的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專業培訓和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證后上崗。

(2)臨時設施未避開不良地質處所,不符合防洪、防火、防雷、防風及安全衛生和環境保護要求。

(3)開工報告未經審核批準擅自開工;施工前未向施工人員交底。

(4)專職安全人員不到位或未按規定履行職責。

(5)用電設備未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用一個開關直接控制二臺及以上的用電設備。

(6)隧道工程施工現場作業環境惡劣,通風和照明條件不足。

(7)洞內堆放易燃物品。

(三)移動模架施工

1.A類紅線

(1)移動模架橫移、縱移過程中,未設專人監視系統的平衡狀態,千斤頂工作不平穩,系統打開后左、右不對稱,行走速度不均勻,未防止對前支腿墩柱產生過大力矩。

(2)張拉預應力混凝土鋼筋時,預應力張拉區無明顯標志,構件兩端站人。預應力孔道壓漿時,壓漿設備不良,可能造成噴漿傷人。

2.B類紅線

(1)對液壓系統運行情況,未設專人看護,發現異常情況未立即停機檢查。

(2)每套移動模架,未按照高空作業要求,設置高度不低于1.0米永久性欄桿、安全網等防護設施。

(3)特殊工種未經過安全培訓,未做到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作業。

(4)操作人員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機械交給其他無證人員操作。

(5)夜間作業未設置充足的照明。

(6)機械上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自動報答、信號裝置未做到完好齊全。安全防護裝置不完整或已失效。

(7)裝、巡檢、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設備和線路,未安排電工,無人監護。施工臨時用電現場未做到一機一閘一漏和三級保護。

(8)當風力達到6級時,未停止露天起吊、裝卸、高處作業、泵送混凝土等作業。

(9)按規定搭設腳手架、鋪平腳手板;防護欄桿未綁扎牢固;未實行腳手架搭設驗收和使用檢查制度,發現問題未及時處理。

(10)高空作業未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

(四)運架梁施工

1.A類紅線

(1)各型架橋機及配套設備如運梁車、架橋機、導梁、吊具等在出廠前、進場后未辦理施工許可,取得許可證。

(2)運梁過程中提梁、移梁、喂梁、落梁過程中,項目部(工區)安質部長或以上管理人員未在施工現場進行把關。

(3)架橋機架梁作業時,抗傾覆穩定系數小于1.3。過孔時,起重小車應處于不穩定位置,抗傾覆系數小于1.5。

2.B類紅線

(1)運梁車馱運架橋機在高壓輸電線路下運行時或架橋機在高壓輸電線路下架橋作業時,高壓輸電線路距架橋機的最小安全距離不滿足要求。

(2)運梁車走行經過的橋涵和路基、便道等其他工況,不滿足運架梁荷載的要求。

(3)運架梁施工超速作業、夜間施工、五級及以上大風(暴雨)天氣作業。

三、責任追究

第9條?對項目管理機構違反第7條建設管理紅線之一的,予以全局通報,該建設項目管理機構季度考核不能評優,并追究相關責任人。

第10條?對施工單位違反第8條施工管理A類紅線1次的,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予以黃牌警告,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對施工單位累計違反第8條施工管理A類紅線2次的,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予以清退,并追究相關責任人。

對施工單位違反第8條施工管理B類紅線累計2次的,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予以通報,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對施工單位連續違反第8條施工管理B類紅線累計4次的,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予以黃牌警告,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對施工單位連續違反第8條施工管理B類紅線累計6次的,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予以清退,并追究相關責任人。

第11條?對出現施工管理A類紅線1次而監理單位沒有履行應有監理職責的,對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予以通報,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對出現施工管理A類紅線累計2次而監理單位沒有履行應有監理職責的,對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予以黃牌警告,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對出現施工管理A類紅線累計3次而監理單位沒有履行應有監理職責的,對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予以清退,并追究相關責任人。

對出現施工管理B類紅線累計2次而監理單位沒有履行應有監理職責的,對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予以通報,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對出現施工管理B類紅線累計5次而監理單位沒有履行應有監理職責的,對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予以黃牌警告,并追究相關責任人。

四、附?則

第15條?本暫行辦法由路局(建設處)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第16條?各建設管理機構應根據本暫行辦法,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細化經濟考核措施,認真貫徹落實。

篇3:機務段行車安全紅線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實現安全風險防線前移,守住底線,看住紅線,防止事故發生,確保人的生命安全,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關于印發機務系統基本規章制度紅線管理辦法》(運機運用函〔2014〕33號)、《哈爾濱鐵路局行車安全紅線管理辦法》(哈鐵安〔2013〕407號)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人的生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紅線,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凡是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的違章指揮、違規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行為,雖未構成事故,必須堅決制止、嚴肅處理、不能容忍。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三棵樹機務段管理(專業技術)、生產和服務人員。

第二章觸犯“紅線”責任追究

第四條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凡發生下列“紅線”之一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誡勉談話,直至組織處理

1.不執行運輸調度集中統一指揮、行車單一指揮。

2.制定違背行車基本規章的“土規定”。

3.對發生的鐵路交通事故遲報、漏報、瞞報、謊報,或者參與破壞事故現場、出具偽證或者隱匿、轉移、篡改、毀滅有關證據,阻撓事故調查處理的。

4.飲酒上崗、值班擅離崗位。

5.工作中弄虛作假,情節嚴重并造成影響的。

第五條生產(服務)人員凡發生下列“紅線”之一的,視情節輕重,依照如下方式給予相應處理:

一、凡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責任者撤職的行政處分,調離行車崗位并待崗2個月以上

1.冒進關閉的信號。

2.超過線路、機車、車輛規定的容許、限制速度(包括擔當救援時距被救援車列2000m內超速運行)。

3.人為關閉LKJ、機車信號、音視頻裝置、列車無線調度通信設備、列尾裝置、平面燈顯接口設備、防折關裝置、警惕報警裝置、機車走行部監測裝置、機車6A系統等行車安全裝備(包括因不按規定檢查導致行車安全裝備未正常工作及誤操作致使行車安全裝備關機或采取非正常手段使行車安全裝備變相關機或失去控制作用)。

4.非正常停車后不報告車站值班員或列車調度員。

5.當班飲酒(機車乘務員除外)。

6.極易導致事故發生、擴大事故后果的違章指揮行為。

7.發生危及行車安全的情況不立即停車或盲目運行造成后果。

8.責任機車、設備火情(尚未造成事故的)。

9.對未測酒或吹響測酒器的人員,擅自放行擔當乘務或弄虛作假、隱瞞不報。

10.無證操縱、操作設備。

11.機車調度員漏派、錯派、漏叫機班。

12.不執行作業(工藝)標準造成走行部部件脫落。

二、凡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責任者撤職的行政處分

1.發生嚴重路風事件。

2.運行中違章作業造成輪箍弛緩、車輪擦傷隱瞞不報或帶著安全隱患行車。

3.發生責任交通肇事或路外傷亡(包括發生責任重茬未停車的)。

4.無證駕駛機車或擅自交與無操縱權人員駕駛。

5.發生事故隱瞞不報、私自處理和幫助他人隱瞞事故的。

6.動車組運行中擅自離開值乘座位的。

7.乘務員不確認行車憑證開車。

8.動車組區間下車處理故障、救援及疏散旅客時,司機未按規定請求鄰線限速或區間封鎖的調度命令,盲目通知人員下車。

三、凡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責任者待崗3個月以上

1.作業人身安全防護不到位,包括鉆跨車底、扒乘機車車輛、飛乘飛降或未按規定路線行走致使列車停車的。

2.偷盜企業物資(包括燃油、機油等油脂)設備尚未觸及《治安管理處罰法》。

3.電氣化區段違規攀爬車頂。

4.人為造成行車安全裝備文件丟失(包括未按規定轉儲文件,由段或車間通過其他方式重新轉儲后,發現該文件內含有警告處分類以上嚴重“兩違”問題的)。

5.動車組司機擅自轉入或退出隔離模式(被救援時除外)。

四、凡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責任者待崗2個月以上

1.機車走行部部件漏檢,構成嚴重行車安全隱患的。

2.乘務員擅自、錯誤解除運行揭示控制。

3.調度員錯誤操作,造成漏寫、錯寫IC卡數據。

4.漏傳、錯傳行車調度命令;漏摘、錯摘運行揭示。

五、凡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責任者待崗1個月以上

1.由于違章操作造成機車柴油機飛車、油水錘、逆電。

2.錯誤輸入列車車速等級(低輸高)、列車計長(長輸短)等數據。

3.當班漏崗、擅自離崗、機車乘務員運行中打盹睡覺(間休除外)。

4.職工在上崗前執行測酒制度時(包括機車乘務員在待乘及出勤)首次吹響測酒器后,在15分鐘之內復測仍然吹響測酒器。

5.未按規定采取防溜措施導致列車或機車、車輛溜逸。

6.監控裝置違章解鎖。

7.將短股道錯輸長股道后未修改的。

8.運行中超過線路、機車、車輛允許、限制速度以外的各種限制速度(包括發生責任常用制動)。

第三章處分、待崗期限和待遇

第六條撤職處分期為24個月,生產(服務)人員免發3個月獎金(機車乘務員免發3個月獎金及當次乘務工資中的特補獎、計件獎、崗位風險獎);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免發3個月安全風險管理逐級負責制考核獎金。受撤職處分的人員,降低職務級別,安排到下一級崗位任職,待遇按照下一級崗位標準執行。

第七條受到撤職處分的,處分解除不視為恢復原工資待遇、原職務(崗位)和原職務層級。如工作確實需要,必須經考核稱職(機車乘務員必須經過理論、實作考試合格并經指導司機以上管理人員鑒定合格)方可重新任用。崗位工資按照重新確定的職務(崗位)、職務層級支給。

第八條職工因處分調整工作崗位的,應依法辦理勞動合同變更手續,按有關規定重新核定其工資等待遇,自下達處分決定次月起按核定的待遇標準執行。

第九條待崗期限為1至18個月,待崗期間支給待崗生活費(應得部分),標準為:本人技能工資,6檔部崗位工資,6檔現行局崗位工資60%,工齡工資和各種生活性津貼、補貼。

第十條待崗人員待崗期間必須離開原工作崗位,不得崗上待崗,待崗期間的管理、培訓按《三棵樹機務段職工待崗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四章處理程序

第十一條處分程序

1.對職工違規違紀事實進行調查取證,并形成書面調查報告,通知被調查職工所在部門。

2.由被調查職工所在部門將調查認定的違規違紀事實告知被調查職工,聽取其陳述和申辯,并由本人簽字確認。

3.被調查職工所在部門填寫處分呈報表,報勞動人事科。

4.由勞動人事科核準處分依據和處分類別,并征求同級工會意見后提交段黨政聯席會議研究,作出處分決定。

5.處分決定以書面形式送達受處分人所在部門及本人,處分決定及相關資料應進入職工個人檔案。

第十二條處分實施

1.職工對處分決定不服的,在處分決定下達之日起十日內,可向作出處分決定的部門提請申訴。作出處分決定的部門應另行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申訴期間不停止處分的執行。部門不得因職工提出申訴而對其加重處分。

2.對職工處分申訴進行復查后,認定存在處分所依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處分不當等情況的,應及時變更或撤銷處分決定,并按規定調整或恢復職工的職務(崗位)、職務層級、工資待遇等。被撤銷處分或被減輕處分的職工降低的工資待遇,應當予以補發。

3.審批職工處分的時間,從核準事實之日起至下達處分決定時止一般不超過三十日。情況復雜、規定時間不能辦結的,可適當延長時間,但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

4.職工對所犯錯誤事實拒不承認的,只要證據充分,事實確鑿,材料齊全,調查程序合法,應按規定予以懲處。

5.職工受處分期間,不得參加評先等周期性獎勵,不得提高工資等級(檔次),不得晉升職務(崗位)和職務層級。

6.責任人員發生的問題涉及多個處理條款時,按所受處理等級最高的條款處理;責任人員在一次作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問題時,按發生問題性質最嚴重的處理。

7.對造成經濟損失,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的。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本人工資收入(指勞統口徑)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過當月工資收入的20%,扣除后的工資收入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第五章培訓管理

第十三條觸及安全紅線的生產(服務)人員受到待崗處理時,由職教科組織脫產培訓,并負責日常的管理,根據觸碰紅線的項點確定培訓重點內容。培訓期滿,經考試鑒定合格后,根據工作需要,可重新返回原職崗位。

第十四條培訓期滿經考試鑒定不合格的責任人可延長脫產培訓期限,或改職調離行車關鍵崗位,調整安置到其他工作崗位,按照“易崗易薪”的原則,執行新的崗位工資待遇。

第十五條經資格性培訓合格后,改職到其他崗位工作滿6個月的責任人,如表現良好,本人申請,經考試鑒定合格后,根據工作需要,可重新參加原職崗位的競爭上崗。

第六章日常管理

第十六條各級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和生產班組長,要按照崗位安全職責要求,對關鍵行車崗位進行重點檢查,發現觸及安全紅線問題必須立即制止和糾正,并及時逐級上報。

第十七條對觸碰安全紅線問題隱瞞不報、私自處理的管理(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哈爾濱鐵路局干部作風問責辦法》(哈鐵委聯〔2011〕29號)追究責任。對隱瞞不報、私自處理的生產班組長,給予撤職處理。

第七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辦法中涉及的對生產(服務)人員的處分及離崗的責任追究條款,由勞動人事科負責解釋;對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的責任追究條款,由干部協理及行政監察負責解釋;其他條款由安全科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2015年9月22日日起施行,前發三機安〔2015〕42號文件廢止。段前發文件中涉及事項與本文不符的一律以本文為主。國家法律法規、鐵路總公司和鐵路局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