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預熱器作業:安全規程
1、要求:
(1)勞動保護用品穿戴規范。
(2)要有組織,統一指揮。
(3)先檢查,后清理。
2、順序:
(1)現場人員須與中控聯系,將系統負壓,便于清料。
(2)斷空氣炮電源,并掛上警告牌,將進氣閥關閉,打開排氣閥。
(3)清理料先判斷堵塞情況,再由下而上清理,嚴禁多點同時清料。
注意事項:
(4)清料之前應判斷好物料的流動性(溫度越低,流動性越好;預熱器從下至上,物料流動性越好)。
(5)開門之前,應觀察周圍環境,看好人員撤離路線,弄清物料、氣流從門內噴出后的方向及可能發生的改變情況。
(6)先有1.5m以上鐵絲或繩子綁好清料孔門,人站在門背后方,再用1.5m以上的桿子搗掉門扣后拉開人孔門或清料孔門。
(7)盡量不開靠近樓梯口處的門,若必須開應做好防護標識。
(8)清料時清料時人應站在清料口側面,觀察周圍環境(同第2條),清料桿不能擋住撤離人員的路線,然后方可清料,防止外溢的物料、氣流反射傷人及周圍設備。
(9)清料時若需放水炮或空氣炮,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
(10)清料時禁止窯頭、篦冷機、裙板機地坑有人作業。
(11)清料時嚴禁人員上預熱器,必要時應與清料指揮者取得聯系。
(12)下料溜子開孔時應注意風向,孔以越小越易。
(13)清料結束在關好所有門后方可恢復空氣炮。
(14)勞保用品穿戴:長筒勞保鞋、長手套。
篇2:預熱器清堵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嚴格按照《危險作業管理制度》要求辦理危險作業申請單,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勞保用品中不允許有化纖制品),準備好捅料工具,同時將與現場無關的其它物品及雜物移到安全處,保護好捅料可能會影響的其它設備,并關閉壓縮空氣和空氣炮。
2.夜間清理時要有足夠照明。
3.準備工作做好后,立即通知中控操作員保持一定的負壓。
4.工作時所站平臺人數不得超過三人(特殊情況除外),其余的人應站在現場以外,且所處高度應高于捅料開孔位置,同時做到不影響工作人員遇特殊情況所能閃開的位置。
5.預熱器堵料點清堵作業時,其余部位不能打開,捅料時人不得正對捅料孔,以防熟料噴出燙傷。
6.檢查清理時,應按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與中控保持密切聯系。
7.清度時,現場人員應處于安全位置和上風向,選擇好逃逸路線。
8.使用壓縮空氣炮時,應將管道先對準所處理的物料,確認無誤后可開通壓縮空氣閘閥。取出風管時,應行先關閉閘閥然后取出空氣管道。
9.放水炮處理堵料時,方法與上述第七條相同,只是開水時人應盡量遠離捅料孔(因水汽化時體積膨脹劇烈增大)。
10.作業時必須有兩個人在場相互照應,一旦發生噴料或塌料時,人應往上方的旁側閃開。
11.作業時,不準將捅料工具或其它能夠引起堵料的物品落入預熱器,一旦有物品掉入預熱器應立即向中控及相關人員匯報,做到及時消除隱患。
12.事情處理完后應關閉捅料孔并密封,同時恢復相關設備并清理現場。
13.清理出的高溫物料要妥善處理,在主要通路上要及時清理或設置必要的警告標志,防止人員燙傷,向中控室匯報事故,以恢復正常生產。
14.作業人員的職責
14.1負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施作業任務。作業前應了解作業的內容、地點、時間、要求,熟知作業中的危害因素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14.2確認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情況。
14.3遵守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清料作業安全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
14.4應與監護人員進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等雙向信息交流。
14.5服從作業監護人的指揮,如發現監護人員不履行職責時,應停止作業并撤出作業現場。
14.6在作業中如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向作業監護人發出信號,迅速撤離現場。
15.監護人員的職責
15.1對清料作業人員的安全負有監督和保護的職責。
15.2了解可能面臨的危害,對作業人員出現的異常行為能夠及時警覺并做出判斷。與作業人員保持聯系和交流,觀察作業人員的狀況。
15.3當發現異常時,立即向作業人員發出撤離警報,并幫助作業人員逃生,同時立即呼叫緊急救援。
15.4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知識。
15.5審批人員的職責
15.6審查《危險作業申請》的辦理是否符合要求。
15.7到現場了解具體情況。
15.8督促檢查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
15.9作業過程中涉及到其它特殊作業的按照相關作業管理制度執行。
16.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集團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17.考核
17.1違反本規定者,按照安全管理考核相關制度執行。
17.2本制度由生產技術處負責解釋。